《故事會》老對頭哲理文章
楊樹多和呂滿倉是青川村的一對老對頭!
這天下午,楊樹多正在自家門前劈柴,忽然,他看見鄰居呂滿倉走了過來,便連忙側過身去,裝作沒看見。很快,呂滿倉便來到了楊樹多的面前,臉上堆滿了笑。楊樹多能看出,呂滿倉不是來找麻煩的,但他臉上的笑卻是硬擠出來的,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楊樹多不禁想:這幾十年來,呂滿倉每次見到我,不都是板著個臉,高昂著頭嗎?今天咋這副模樣?
楊樹多正在心里頭嘀咕著,呂滿倉已經(jīng)搓著手,開了口:“樹多,在劈柴啊?”這明顯是想搭訕,楊樹多卻連哼都沒哼一下,繼續(xù)劈著柴。呂滿倉張了張嘴,卻沒有繼續(xù)說出話來。望著楊樹多的背影,呂滿倉嘆了一口氣,無奈地回家去了。
楊樹多心里頭不停地掂量著:按理說,呂滿倉求任何人,也不可能求到我頭上啊……
原來,楊樹多和呂滿倉年輕時,都身強力壯,誰也不服誰。一次,他倆在同一張酒桌上喝酒,楊樹多夸耀自己是村里力氣最大的人,呂滿倉當然不服氣,當場就提出要比個高下。
比高下的方式是抵棍,就是兩人各用一只手,分別抓住一根粗木棍的一端,然后用力向另一端推,誰被推得后退一步,誰便算是輸了。
兩人找來一根木棍,抵起了棍,一時間,誰也不能將誰推得后退一步。這時,呂滿倉的酒勁上來了,手上力道便減了許多,楊樹多瞅準機會,手上猛一加力,竟將呂滿倉推得一連后退了三步,呂滿倉輸了!
呂滿倉知道自己輸?shù)脑颍谑且蟮诙煸倥c楊樹多抵一回棍。楊樹多卻以為呂滿倉不服輸,在故意找碴,不肯答應。呂滿倉氣壞了,當場便與楊樹多扭打了起來,眾人死命地拉扯,才將兩人分了開來。從此,兩人便成了對頭。
楊樹多原以為,他不搭理呂滿倉,呂滿倉便會知趣而退。誰知第二天上午,呂滿倉又來了……一連五天,呂滿倉天天賠著笑臉,來找楊樹多說話,楊樹多卻硬是沒開過一回口!
第六天下午,呂滿倉又來到楊家門前,不停地四下張望。楊樹多的老婆見了,于心不忍,說:“呂滿倉,你有啥話就對我說吧,我一定轉告楊樹多!”呂滿倉猶豫了一下,道:“我想與楊樹多重歸于好,還想讓我兒子與你家兒子像一對朋友那樣,常來常往……哎,這事兒我還是得等樹多回來,跟他說!
原來,兩家的兒子都在廣州打工,因為父輩是老對頭,兩人竟也像小對頭似的,不相往來。
傍晚,楊樹多回到了家中,老婆就把呂滿倉的話,說給他聽了。
楊樹多皺起了眉頭:“難道是因為咱兒子所在的那家工廠,效益好、工資高,所以他想讓咱兒子,把他兒子也介紹過去?這呂滿倉也太會盤算了,幾十年來,他從來都沒有想到過要與我和好,如今為了這事兒,他竟然不惜如此低聲下氣……我絕對不能讓他得逞!”
主意拿定,楊樹多對呂滿倉更加不理不睬了,可一連幾天,呂滿倉仍然天天賠著笑臉,想與楊樹多搭上話頭。
這天下午,楊樹多躲呂滿倉躲得煩了,干脆出門去鄉(xiāng)里表弟家走親戚。晚上八點多鐘,忽然下起了大雨,楊樹多老婆在家左等右等也不見楊樹多回來,便給表弟家打了電話,得知楊樹多大約半個小時前就回來了,就知道他這是被大雨困在了路上。
楊樹多老婆想給他送傘去,但屋外漆黑一片,她哪里敢去?這時,呂滿倉撐著一把雨傘,走了過來,問:“樹多在家嗎?”楊樹多老婆把情況說給他聽了。呂滿倉說:“我給他送傘去!”說著,便從楊樹多老婆手中拿過了傘,向村外走去。
鄉(xiāng)里回青川村的路只有一條,呂滿倉怕楊樹多在暗處躲雨,兩人錯過了,便一邊大步走著,一邊大聲叫著楊樹多的名字。
呂滿倉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忽然聽到了一聲遲疑的應答:“我……我在這兒??”
呂滿倉連忙跑了過去,用手電筒一照,只見楊樹多正站在一條深水溝里,渾身都濕透了。楊樹多告訴呂滿倉,半個小時前,他正冒雨趕路,忽然腳底下一滑,摔到了那條深溝里,怎么也爬不上來。呂滿倉連忙伸出手去,使足力氣,將楊樹多拽了上來。
兩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向青川村的方向走去,進了村口,楊樹多道:“滿倉,今晚多虧了你,否則我非得在那條溝里被困上一夜!我知道你想讓我兒子幫忙,你說,到底是啥事兒?”呂滿倉聽了,哈哈一笑,說道:“我沒想讓你兒子幫啥忙,我只是想讓兩家的'孩子能常來常往!
原來不久前,呂滿倉聽說了一樁事情:鄰鄉(xiāng)的一位小伙子,在深圳打工,突然得了急病,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平日里沒有聯(lián)系過一位同鄉(xiāng),下班后,又與工友們不相往來,所以他一個人躺在出租屋里,也沒有人送他上醫(yī)院,只得給父母打了一個電話。等他的父母千里迢迢地趕到深圳,他已經(jīng)死在了出租屋里……
這樁事情,讓呂滿倉感到很是擔心。于是,他想讓自己兒子與也在廣州打工的楊樹多的兒子,能夠經(jīng)常來往,相互照應!
楊樹多聽得目瞪口呆,醒過神來,連連點頭:“滿倉,你說得對。∥疫@就給我兒子打電話,讓他倆以后多來往!”
呂滿倉也點了點頭:“樹多,我還有一個想法。改天,我倆花點時間,將附近幾個村子里,在廣州打工的人的聯(lián)系方式問到手,然后告訴他倆,讓他倆主動聯(lián)系,互相照應。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楊樹多又點起了頭:“應該這樣,就應該這樣!”說著,他在電話上,按起了自己兒子的手機號碼……
【《故事會》老對頭哲理文章】相關文章:
關于欣賞的哲理文章07-24
鉛筆的故事的哲理文章09-10
關于哲理小故事的文章04-01
小故事大哲理的文章02-07
官場故事《閉關》哲理文章09-10
感悟人生哲理文章02-25
哲理性文章:大海的啟示09-06
英語哲理性故事文章02-03
小故事哲理性文章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