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青山書院的眷戀的作文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jīng)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讀的真言;
那一月,我翻遍所有的書簡,不為尋找,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跋山涉水行走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跟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有日與你相逢。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音,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刻, 我虔誠的合起雙手,不為祈禱,只為守候在你跟前;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屹立千年。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只為,那曾在文碧峰下的約定,青山書院的眷戀。
撥開云霧繚繞的青山向下看,一個古香古色的建筑群被周圍清澈見底的湖環(huán)繞著,而這里便是位于商南正南方的青山書院。
這是個安靜的地方,倒不是說是書院的安靜,而是因為這周圍的環(huán)境清幽,給人一種清雅舒服的感覺;加上歷史文化的熏陶,更覺這里極為雅致。
雖然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山里人,但是還是喜歡這大秦嶺的山山水水,不僅僅是它孕育了我們,更因為我們隊大自然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歷史文化的珍惜。我想每一處山水都有它的不同和別致,只要用心欣賞,風(fēng)景才會處處美麗。
書院是古建筑風(fēng)格,院落之間有典雅的植物,或銀杏,或油松,或桂花,或垂柳,映襯著木質(zhì)的書院,顯得更有韻味。四月的柳絮飄落在書院前面的水面,突然想到了易安的那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倍谶@里,卻沒有閑愁,有的是閑趣。
走進藏書閣,緩緩的古曲點綴著幽雅的閣樓,“青山書院”四個大字懸掛在樓頭,看上去穩(wěn)重而有內(nèi)涵,不管是出自誰的手,都透漏著濃厚的古韻。畫室里,收藏著各種字畫,最喜歡那幅“雅集古今”的字,有雅韻,有包容,有舒心,是一種順其自然的心境。
總喜歡在字畫里品味作者的內(nèi)心,墻角的地方,掛著一副不太起眼的墨竹圖,借著窗外的光線,細(xì)細(xì)的欣賞了一番,是我喜歡的那種淡然和素雅,想必畫者也是一個內(nèi)心淡然樸實的人,雖然不認(rèn)識畫者,但也算得上是知音人。
古箏的聲音緩緩響起,卻是喜歡的《云水禪心》,閉上眼睛聽著古曲的節(jié)奏,心靈仿佛被凈化成一朵白蓮,從未開在紅塵的河流里。從書架上取下一本白落梅的《浮世清歡》,清簡的文字讓我十分喜愛,那個江南的“隱世才女”,我想在江南的四月里,她也會靜讀一本書,閑品一盞茶,然后對著時光微笑。
靜坐在藏書閣里,風(fēng)從窗外吹進來,帶來花瓣的清香,好一番閑然雅韻,也許只有在這里才能感受到這樣清新自然的味道了,而這,正是城市書城所缺少的。院子里的古柳周圍長滿青苔,看上去已經(jīng)很久遠(yuǎn)了,據(jù)說是宋代書院創(chuàng)始人邵堯夫留下的,清朝的時候書院北遷,只留下了這棵古柳。
如果說碧湖清,書閣雅,那青山書院的背就是幽了,沿著一條青石板路走進書院的后面,真有種“曲徑通幽”的感覺,花開滿院,香滿高樓,這樣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穿過一個圓形的`門,再繞過一個假山,映入眼簾的是翠綠的竹林,一眼望過去,就像一片竹海,清風(fēng)拂過,漾起陣陣“竹漪”。對于我這個偏愛竹子的人來說,此情此景,自然要好好觀賞一番,忍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快步走進竹海,感受這“竹林風(fēng)”。
“凌云勁竹真君子,空谷幽蘭絕美人!弊類圻@句詩,竹子的高潔是我最欣賞的,而這片竹海,卻處處透著幽。靜而不冷,清而不涼,幽而不陰,恰到好處的感覺,這便是幽,曲徑通幽,竹海生幽。
夕陽的影子拉的老長,追著山頭的余暉,滿載美好的心情而歸,書院的湖,書院的柳,書院的花,書院的竹,都被我深深雕刻在心底。留下的除了依舊充滿古韻的閣樓,還有四月里溫暖的陽光,而這些都在古柳的見證下被刻上時光的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