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積累:中國元旦的傳說
中國的元旦,據(jù)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jié)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的《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我國在發(fā)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fā)現(xiàn)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云煙繚繞的圖畫。經(jīng)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后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xiàn)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nóng)歷、陰歷)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chuàng)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guī)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nóng)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jié),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
【素材積累:中國元旦的傳說】相關(guān)文章:
中考素材積累:奧運會上的“中國制造”08-22
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08-12
經(jīng)典中考素材積累08-17
關(guān)于積累的中考素材03-03
作文素材如何積累?08-07
作文素材積累08-11
作文素材怎么積累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