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的來歷作文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的來歷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的來歷作文 篇1
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jié)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jié)”。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shù),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的來歷作文 篇2
清明節(jié),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清明節(jié)是一個祭拜祖先,打掃墓地的一個節(jié)日。
清明節(jié)是春秋時代創(chuàng)造的,是因為公子重耳與另一個公子爭奪權位,但權利不夠重耳便流走到他國。他們走入了一個山谷里,里面啥都沒有。大臣子介子推便從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塊肉,拿來給重耳煮湯喝,重耳知道后萬分感激。19年后,重耳終于當上了皇帝,但他忘不了介子推對他的恩情。別人都讓介子推去領賞。介子推說:“重耳是我的主公,我的性命都是他的`,更何況一塊肉!”
經旁人提醒,重耳記起了介子推對自己的恩情。他對奴才說:“宣介子推!”但介子推早已回歸大山,他當然不會去了。重耳生氣地說:“把山燒了,看他出不出來。”于是他們把山燒了,但不見介子推出來,他們便上山察看只見介子推被活活的燒死在樹旁。重耳難過地說:“將今天封成清明節(jié),只能吃素不能吃葷。”
可我們忘了介只推對重耳的恩情,忘了清明節(jié)的習俗!更忘了清明節(jié)不能吃葷,只能吃素。我們現(xiàn)在花錢大手大腳,清明節(jié)不能吃肉都忘記了。我抖膽問大家?這一些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都記不住了嗎?那我們用什么來學習古代上下5000年的文化?請大家好好學習,習俗。讓我們更加了解古代的千古風韻。
做好每一件事,需要從小事做起。也像上數(shù)學課要背好公式,才不能做錯一樣。讓我們把每一個節(jié)日過好,記住他們的習俗。
所以每年的清明節(jié),我要祭拜祖先,對祖先說:“請?zhí)珷敔敺判,我們一切安好!?/p>
清明的來歷作文 篇3
準確地說,清明節(jié)并不是一個節(jié)日,而是一個節(jié)氣,象征著春天的來臨。而清明節(jié)的習俗,大都是從“寒食節(jié)”借來的。
寒食節(jié)源于一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傳說。相傳晉文公在年輕的時候被迫流亡國外,在此期間,一個叫介子推的大臣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晉文公充饑。十九年后峰回路轉,晉文公當上了一國之君,沒成想當他想要重賞介子推,卻遭到了拒絕。介子推帶著老母親躲到山西綿山隱居起來了。晉文公無奈之下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露面,卻把人家母子燒死在了山上的大柳樹下。
介子推在臨終前留下了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君。倘君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愿政清明復清明。大概意思就是說:我當年割肉給你吃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你心里真的.有我,就在每次想起我的時候反省一下自己,你能夠做一個明君,我在九泉之下就安心了。您聽聽,多高的覺悟阿。
打那時候起,山西綿山改名叫介山,而介子推去世的這一天,就定為寒食節(jié),晉文公要求老百姓都不許起火做飯,以紀念這位忠臣。從漢代起,寒食節(jié)就定在清明節(jié)之前,因為兩個節(jié)日離得太近,慢慢就合而為一了。所以時至今日,吃冷飯也成為清明節(jié)的主要習俗之一,而我們最熟悉的掃墓,最早也是為了祭奠介子推,后來才演變成祭奠自己的家人了。
清明的來歷作文 篇4
20xx年4月5日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有掃墓、放風箏、春游等習俗。在杭州,還有吃清明團子的風俗習慣。
清明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用這種汁同糯米粉拌勻揉和后制作的團子。團子的餡心可以用豆沙、芝麻制成,團子入籠蒸熟后就可以食用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因此,清明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清明節(jié)期間顯得格外重要。
那么,清明節(jié)吃清明團子習俗是怎么來的呢?
傳說有一年的清明節(jié),有位農民正忙著在自家地里耕田,忽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來,抬頭看時,只見清軍馬隊在追趕穿一身太平軍服裝的軍官。這位農民急中生智,上前幫軍官脫下軍服,用腳踩入泥底下,幫他裝扮成耕地的`農民。清兵追來,看到的是打著赤膊、滿腿泥漿的農民在耕地,不像太平軍軍官,然而狡猾的清兵又一想,前面是湖泊,不可能從湖上插翅逃走,就在附近添兵設崗,四處查尋。機智的農民示意軍官暫時不要進村,自己想辦法給他帶點食物充饑;氐酱謇,農民見清兵四處搜尋,村口還有清兵檢查每一個出村人的竹籃里有沒有給太平軍軍官帶吃的東西。農民想若帶米飯或面食怕是不行,他正低頭思索時,不小心一腳正好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
成一只只米團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挑著擔子到了村口。哨兵見水草中夾著圓滾滾軟乎乎的東西,看不出是米粉做的,也沒有進一步查問就放行了。軍官待四周無人時,一邊犁地一邊吃起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等到天黑后,他便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為紀念那救命的青團,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此后,太平軍打到哪兒,吃青團的習俗便流傳到哪兒。
漸漸地清明節(jié)吃清明團子的習俗就流傳開來了。
【清明的來歷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的來歷作文05-27
關于清明的來歷作文08-12
清明來歷作文01-27
清明的來歷簡介03-30
清明節(jié)來歷的作文08-08
清明的來歷初三作文07-04
清明的來歷作文四篇05-07
【精選】清明的來歷作文三篇05-05
關于清明來歷作文09-03
清明的來歷作文13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