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民俗作文400字集合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400字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俗作文400字 篇1
除夕夜那天,媽媽早早地把包餃子的原料準備好了,只等新年的鐘聲敲響包餃子吃。
到了九點三十分左右,我們全家人湊在一起包餃子。包著,包著,只見媽媽把兩枚洗過的錢幣分別遞給我和爸爸,自己留了一枚,讓我和爸爸包在餃子里。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媽媽笑呵呵地說:“誰吃到帶有錢幣的餃子,誰就會福氣多多……”
在歡聲笑語中,我們一家人一會兒工夫就把餃子包完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已經準備好的佳肴美味端上了餐桌,緊隨其后,熱氣騰騰的“福氣水餃”也擺上了餐桌。我忙著讓媽媽給我倒些調料蘸餃子吃,可媽媽給我倒的調料里竟沒有消毒殺菌的“蒜泥”,我又問媽媽:“平時吃餃子調料里總少不了蒜,今天怎么沒放蒜泥呢?”媽媽有些不耐煩了,生氣地說:“大過年的,算(蒜)什么算(蒜)?小孩子家怎么這么多事呢?我見媽媽有些不高興了便沒再追問,只好悶頭去吃餃子了。
我夾了一個餃子放在碗里,小心翼翼地咬開餃子,沒想到,第一個帶硬幣的餃子就被我給“擊中”,我大聲喊道:“爸爸、媽媽,我吃到錢幣了,我是最有福氣的人了……”爸爸、媽媽看我那高興勁兒,相繼也吃到了帶有錢幣的餃子。
我自言自語地說:“這都是托我的福啊!”我也真心希望我們一家新年快樂幸福,學習、工作新年新氣象!
民俗作文400字 篇2
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多彩,有舞龍、舞獅、貼對聯(lián)、剪紙……
其實我比較喜歡的是舞龍,最喜歡的是貼對聯(lián)。因為每到過新年都會有貼對聯(lián),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極了。這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但是你知道嗎?過年里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xiàn)在讓我來講給你們聽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里,住著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里的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的,可是不管怎么樣年還是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害怕極了,但是又無能為力。
第二年的大清早,人們就紛紛地收好東西準備去城里過完年才回來,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告訴人們說:“怪獸害怕紅色和響聲有!本瓦@樣人們聽了以后就回到村里買了對聯(lián)貼在門上;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一看到紅色就開始害怕了,人們見到有效果又敲起了鑼鼓。這時年更害怕了嚇得連忙就跑了。
從此,村莊就和平了。之后人們每逢過新年都會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色的對聯(lián),放爆竹。這個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
民俗作文400字 篇3
我們的風俗很好比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每個節(jié)日都有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
春節(jié)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jié)里,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jié)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huán)節(jié)開始了,我和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的春節(jié),你們的家鄉(xiāng)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呢?
民俗作文400字 篇4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便筱笾腥A,盛開著五十六多各具特色的民族之花。他們衣著不同,住所不同,食物不同,處處顯示著中華文明高貴深厚的文化底蘊。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龍山、永順、保靖、古文等縣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風、鶴峰、宜恩、利川、恩施等縣(市),重慶市的酉陽、秀山、黔江等縣,以及貴州省的印江、沿河等縣。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yè)?椑C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tǒng)工藝。土家族的傳統(tǒng)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的民錦。土家族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每桌七碗,九碗或十一碗,但無八碗十碗,因為八碗被稱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和菜是土家族民間逢年過節(jié)必不可上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被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菜。端午節(jié)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用一個巨大的蒸籠裝滿了糯米,把蒸熟的糯米倒在舂石里用竹子舂成粘稠狀,幾個土家族姑娘圍成一團,把糯米捏成餅狀,裹上芝麻即食。
美麗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那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畫,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
民俗作文400字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章丘民俗展覽館。這里記錄了民國時人們流行的藝術和當時經濟情況。館內既有一豐富的文字知識,又有逼真的蠟像雕塑,看得我的眼睛應接不暇。
一進大門,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是一位人物蠟像,他正一手拿著木棍,一手拿著糖稀吹氣,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在吹糖人。吹糖人是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民俗之一,材料是由麥芽熬制成糖稀,經過吹、捏、拉等方式,制成各種各樣的人物和動物造型。吹糖人的祖師爺劉伯溫,傳到現(xiàn)在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再往前走,又是一個人物蠟像,只見他一手提著裝滿泥漿的桶,一手拿著磚塊。他是做什么的?一看介紹,我才明白這是泥瓦匠。泥瓦匠就是以泥水、磚瓦等材料修繕房屋的工人。當時的人們無論蓋土坯房還是小洋房,都會請泥瓦匠來幫忙,可見泥瓦匠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緊挨著泥瓦匠的是石匠。石匠負責采集石料,加工石料,再進一步將石料加工成產品。石匠是歷史上傳承時間最久最長的職業(yè),在他們的默默奉獻下,現(xiàn)在才能保留如此精美的工藝品,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俗展覽館還有許多風俗藝術,如:理發(fā)匠、小爐匠、紡織匠、皮匠、木匠等。之所以有了這些技術傳承,才讓國家發(fā)展那么快。我也要向他們學習,為祖國貢獻力量!
民俗作文400字 篇6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那天一大早,奶奶和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們先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去蜜棗、花生,用粽葉把它 們整個包好,最后拿來一條繩子把它捆綁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粽子煮好后,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起了粽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楚國時,有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 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xù)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奏折呈給皇帝,但是昏庸的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汨羅 河。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們,人們紛紛趕來用葦子葉卷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里面裝上糯米,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里喂魚兒,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尸體,為了世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 初五,也就是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jié),以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我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很有意義,因為我不僅吃到了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
民俗作文400字 篇7
在我們家鄉(xiāng)流傳著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活動——煉火,又稱“踩火”。
一天晚上,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去看煉火,前來觀看煉火的人,有來自浙江省電視臺,金華、磐安電視臺的記者,有來自各鄉(xiāng)的廣大村民,還有我的同學親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煉火就要開始了,十一位男子漢赤膊上陣。他們先到小溪洗身子,大概是去邪吧!過了十幾分鐘,一位老爺爺把“圣水”吸進嘴巴里做了一個動作,然后把“圣水”吐進“圣火”里,老爺爺帶領他們從東走到西,又從西走到東,又從北走到南,還從南走到北,繞了一個圈。煉火正式開始了,男子漢們接二連三地沖向“圣火”,赤膊、洗腳,高歌狂舞,大聲吶喊,沖進通紅的火炭,那動作粗糙有力。好似驅趕妖魔鬼怪,祛瘟去邪,避禍消災。
煉火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短短地二三十分鐘時間,就把一堆熊熊“圣火”煉平了;鹧嫘苄苌穑藗儦g呼著,蹦跳著,這聲音震耳欲聾,傳遍了整個古老的村莊、傳遍了整個磐安縣城,傳遍了大江南北。
煉火的場面刻在了人們的心理,據(jù)道家說“煉火”是修煉成“真果”的必經之途。含有“上刀山下火海,歷盡千辛萬苦,不畏艱險”之意。又有借助某種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去驅除一切妖魔鬼怪的企圖。對民間來說則好愿之意。能保一方平安,所以煉火能千古流傳。成為一年一度的民間活動,民族文化。更為雙峰鄉(xiāng)質樸勤勞的人們增添了一份和諧的樂園。
【民俗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多彩的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22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客家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18
有關北京的民俗作文范文-民俗12-22
有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4
有關于民風民俗作文-民俗作文01-23
民俗的作文05-30
民俗作文11-23
民俗的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