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慶作文 推薦度:
- 天宮作文 推薦度:
- 旅游作文 推薦度:
- 母親作文 推薦度:
- 開學(xué)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民風的作文(通用27篇)
在平日的學(xué)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xué)作文、中學(xué)作文、大學(xué)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風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民風的作文 篇1
在山腰看美麗的風拂過成千上萬的綠,在山頂看夢幻的云飄過數(shù)以萬計的竹,在山腳看純樸的人走過阡陌縱橫的田。這是安吉的山。
立在街頭,任車水馬龍在眼前出現(xiàn)消失;坐在河濱,憑水波粼粼由這岸拍打鋪開;走在老街,聽古色古香在窗外輕輕飄散。這是安吉的街。
我生在安吉,安吉進入我的記憶是從老人們那滄桑的口吻。那是一個純樸的安吉,在美麗的浙江北部恬靜的演繹著自己的魅力。被竹子擁抱著升起的太陽,映在一張張如此純凈的臉龐上,永遠透著萬般的活力。安吉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一種獨特的文的氣息。居于安吉。感受著文的氣息,有時會忘了時間,忘了一種叫做生活的東西。
雨,尤其是細細的纏綿的雨,喜歡在安吉落下,落在竹葉上,若秋露般凝結(jié)晶瑩剔透,落在灰瓦上,似深秋的霧蒙著面頰,柔的讓人心醉。雨在飄散,行人的傘如花般綻放,雨就愛嬉戲,在空隙間穿梭,惹得人不由得拍打衣袖。印象中,落雨的季節(jié)里總是有嘀嗒的美妙聲響在老屋里回蕩,我們年少,總愛用手在種著荷花的水缸里撥弄起漣漪,和雨的一起慢慢暈開。老人們總是喚著我們的乳名,在走廊上蹣跚得追著我們。呼喚聲和嘻笑聲在這里和褪了漆的古老的記憶一起飄蕩。
竹,這是隨處可見的,與宣紙上的一樣,充滿了韻味。與風的舞蹈中,竹那般沙沙聲是少不了的,自然的聲音,總是那么容易地打動人心。如今的竹樂,時而如細雨綿綿,時而如輕風沙沙,時而又是大雨滂沱……竹,與生活,安吉人完美結(jié)合了安逸與恬靜,沒有任何的沖突,天生的默契,溢在農(nóng)人的憨厚的笑容中,浮在微笑的雙眼中。
茶,站在種滿白茶的山坡上,嫩綠的,深綠的,一層層的,采摘的女孩的巧手在茶葉上飛舞,好像一個個身姿妖嬈的精靈在茶葉上,舞動著四溢的茶香。悠久的茶文化,在半山腰的古寺里依舊可以找得到。橋下流過的潺潺水聲,攜著山頂落下的陣陣寒意,和水珠一起在前額的發(fā)梢,垂在眼前。踩著長滿了青苔的石板,慢慢前行。難得的這個季節(jié)的風吹開了望下山去的遮住視線的霧靄,人家正錯落有致的落在這萬頃竹山中。悠悠的,還有幾絲淡淡的炊煙在灰瓦上升騰。安吉的農(nóng)家如此悠閑。
居于安吉,人似乎變得慢了一拍,生活似乎不再如此緊張。去過北方的人說,那里才是慢節(jié)奏的生活。居于安吉,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想起了那種生活。此時的安吉美麗的也有著這文人的氣息。
民風的作文 篇2
王安石的《元日》里有一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又過年了!春節(jié)將要來臨了,大家都忙里忙外的,連小孩也要幫大人干活,大人們每天都在準備著過年用的,吃的,玩的,連小孩也不能閑,每天都在家里啃瓜子,看電視。專門給大人添亂,即使這樣年還是來臨了。
除夕是家鄉(xiāng)最值得慶賀的時候,因為今天除了特殊原因外,一般情況下,所有的子女,父母都會吃團圓飯的,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會說一年中發(fā)生的所有有趣的事情,一年中的所有收獲,還有說說下一年的生活目標。吃過團圓飯,所有的人都坐在客廳里,大人們在打麻將,而家鄉(xiāng)這些讀書人會在一起對別人訴說著自己在學(xué)習中的趣事。“嘭!彭!彭!"窗外五顏六色的,哦!原來是每年必要的節(jié)目開始了——放鞭炮,每家每戶都點燃自己準備的節(jié)目——煙花!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希望今年所有的同學(xué)們一起努力吧!用一個好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民風的作文 篇3
說起我國的民風民俗,還真把我難住了,我急忙上網(wǎng)搜索,究竟什么是民俗?經(jīng)過搜索整理,我發(fā)現(xiàn),我國的民俗有很多,無論是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是民族風俗,亦或是服裝菜肴,歸納起來一句話眾多的民風民俗匯聚了中國的文化。在眾多的民風民俗中以春節(jié)期間的民俗為最多。有一首歌謠最能突出我國春節(jié)民風民俗的特點!岸,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正如歌謠上說的,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開始忙著準備年貨,收拾屋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在大年三十當天,我們家可忙了,中午十二點,爸爸和爺爺就貼上了大紅的春聯(lián)。奶奶說:“貼上了對聯(lián)就等于過年了!蔽覈拿耧L民俗特別奇特,貼“!弊志褪种v究,過年時,“福”字不能正貼,而要倒貼,意味著“福到了!
晚飯前我們家放了鞭炮,關(guān)于放鞭炮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人間有一個怪物叫“年”。人們?yōu)榱蓑?qū)趕怪物才放起了鞭炮,而現(xiàn)在,家家戶戶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用爆竹聲辭舊迎新。晚上八點半,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看春晚,這也是在大年三十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通過對中國民風民俗的了解與認識,增加了我的知識,提高了我的見識,讓我收獲很多。
民風的作文 篇4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曬……”從小,我就會唱這首童謠《行花街》。廣州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錦,人海如潮,熱鬧非凡,早就名揚五洲,飲譽四海,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
現(xiàn)在,廣州花市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都有十大花街了。每個花市在主要街道搭棚架攤檔售花,這些花架一層層沿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花市的出入口處,都搭起迎春花市牌坊,絢麗輝煌,雄偉壯觀,各有特色。臘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開始,十里花街就張燈結(jié)彩,“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整個廣州融在一片濃濃的節(jié)日喜慶氣氛中。
除夕夜,也許祖國其他地方的人們正在收看春節(jié)晚會,而我們卻會去逛花市。吃完年夜飯,爸爸媽媽都會帶上我,有時去天河花市,有時去越秀花市……無論哪個花市,都是人山人海,喜氣洋洋的。人們臉上都帶著歡樂的笑容,仿佛把一年的開心與幸福都寫到了臉上。大家手中拿著剛選到的“心水”花,一邊逛著,一邊與同伴閑聊;ㄊ虚L街上那五顏六色的花兒,也仿佛和人們一樣開心,在訴說著一年的收獲與幸福,期望著美麗的憧憬!我最感興趣的是每個花市的牌坊,雄偉壯觀,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題,如亞運、科技、西關(guān)文化等,設(shè)計都很妙。
這就是廣州的花市,朋友們,你喜歡嗎?歡迎你也來廣州逛花街!
民風的作文 篇5
各地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它們各不相同,多姿多彩,如同朵朵鮮花點綴著這歷史悠久的大地。我的家鄉(xiāng)嘉興新豐也不例外,在那里,逢年過節(jié),都會舉行一個簡潔而莊重的儀式——祭祖。
春節(jié)時,我們到了老家,看到奶奶已經(jīng)燒好了十多碗菜,正在把紅燒肉盛到碗里。“奶奶,您已經(jīng)盛過一碗紅燒肉了,怎么還盛 一碗呢?”我指著灶臺上的另一碗紅燒肉說。奶奶回答道:“是。∵@些菜是為祭祖準備的,到時候分開擺,好讓祖宗夾菜方便。對哦,菜還應(yīng)該放在門板上,走,我們把它抬過去!
把門板擺到了桌上,奶奶把紅燒肉一碗擺在南邊,一碗擺在北邊,別的菜也是這樣。“門板這么長,如果沒有兩碗,有些祖宗可能根本夾不到呢!”我想道。
爺爺拿來了許多筷子和小酒盅。他先擺酒盅,再把筷子放在酒盅的右邊。奶奶把蠟燭分別擺在了南北兩側(cè),點燃了蠟燭。接著,爺爺用一個酒壺在每一個酒盅里面倒了大約小半酒盅的酒。最后,爺爺把大門虛掩著,他解釋說:“這樣可以讓祖宗進來,還可以防止風吹滅蠟燭!
在我們拜了祖宗之后,爸爸又給酒盅里加了一點酒,對我說:“你也來加一點酒吧!”于是,我接過酒壺,剛準備給第一個酒盅加酒呢,卻傻眼了:它已經(jīng)滿得只剩頂上一點兒了!我把酒壺稍微傾斜了一下,可是那些酒卻在口子上徘徊著,就是不肯出來。我就把酒壺稍微向下傾斜,但是那些不聽話的酒就開始淘氣了,“嘩”的一下,一段酒就掉到了盅里。我趕忙把酒壺恢復(fù)正常,急急忙忙往下一看,天啊!酒盅倒沒滿,反而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我只好拿了紙巾,把它們擦干了。
好不容易把這些挑剔的酒盅伺候好了,奶奶已經(jīng)開始燒紙錢了。她先拿來一個臉盆,在中間放上一捆像竹子一樣的東西,把金銀二色的紙錢放在四周,用火一把燒了。頓時屋內(nèi)煙味彌漫,奶奶去把大門打開了,仿佛方便祖先離開。
待紙錢燒完了,把蠟燭熄滅,這一天的祭祖也算結(jié)束了。我們把菜端到灶臺上,然后才能端到其它桌上,可能是出于對祖先的尊敬吧。我們在將門板裝回去,就差不多吃晚飯了。
祭祖體現(xiàn)了我老家人們對于祖先的尊敬,是一種淳樸的民風民俗。祭祖既是對生活美好的期盼,也是對祖宗的懷念、尊敬。
民風的作文 篇6
我國幅員遼闊,有著各種各樣的民風民俗,如長陽的巴山舞,蒙古族的賽馬……但我最感興趣的要數(shù)北京的了。
想必去過北京的人肯定都吃過北京烤鴨吧!“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北本┛绝営小疤煜碌谝幻朗场敝Q,又有外國人的“到北京,兩件事,游長城,吃烤鴨”之說,可見北京烤鴨是舉世聞名的。吃烤鴨的最佳去處是王井府的“全聚德烤鴨店。”這家店創(chuàng)于130年前。北京城還有一個大店子,便是位于崇文門外的便宜坊。便宜坊開業(yè)于1885年,比全聚德還早9年。全聚德烤鴨店以掛爐烤鴨聞名,便宜坊以燜爐烤鴨聞名。盡管兩者風味大不一樣,但是都在“烤”字上下功夫,所以被叫做北京烤鴨。
北京還有一個風俗,那便是滿漢全席。夏天的北海公園里,35價中外游者身著皇、后、妃和朝臣的服裝,依次進入彷膳飯莊。他們是這家御膳館成立70年來的第五批品嘗滿漢全席的客人。重禮儀,講排場的皇家氣氛在身邊繚繞。擺上桌面的共有130道,客人們分三個晚宴和一個午宴才能吃完。滿漢全席最多可以達到134道熱菜和34道冷葷,分六次才能吃完。滿漢全席取材之廣泛可謂是登峰造極。具體包括“山八珍”、“水八珍”、“陸八珍”三種。“山八珍”是熊掌、猴頭、罕達堪、飛龍、虎腎、麋鹿、人參等;“陸八珍”為什蟆、駝峰、口蘑、玉皇蘑、鳳爪蘑、玉米珍、沙豐雞、松雞等;“海八珍”即鯊魚翅、刺參、鮮貝、紫鮑、烏魚蛋、鱉肚、魚皮等。從材料上來看,不僅廣泛,而且珍貴,其中許多在今天已經(jīng)成為保護動物,永遠也吃不到了。滿漢全席無疑是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上可謂是獨一無二的了。當然,除了滿漢全席之外,仿膳也是宮廷菜肴。
春節(jié)是中國的頭等重要的節(jié)日。被稱為“中國人的圣誕節(jié)”,一般在每年的公歷一、二月份左右。如同圣誕節(jié)一樣熱鬧。在北京,商店張燈結(jié)彩,延長營業(yè)時間,供應(yīng)大量年貨。最具代表性的是彩燈和各種食品。1993年,為了保障安全,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頒布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規(guī),使放爆竹這一傳統(tǒng)習俗成為歷史。
我真想去一次北京,去吃吃那里的北京烤鴨,在那里過一個快樂的新年。
民風的作文 篇7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著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那達慕”有著久遠的歷史。據(jù)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閱自我的部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的首領(lǐng)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jié)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jié)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之后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資料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一樣的部落,他們的經(jīng)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jīng)濟和狩獵經(jīng)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jīng)濟的部落逐漸轉(zhuǎn)向了游牧經(jīng)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lǐng)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射箭比賽的規(guī)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shù)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民風的作文 篇8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五十六個不一樣的民族,每個民族肯定都有它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我美麗的家鄉(xiāng)上海,就有許多不一樣的習俗。其中,元宵節(jié)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鄉(xiāng),總是特別重視元宵節(jié)。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吃元宵。因為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圓就意味著團團圓圓,它能夠祈福家人團聚,每一天都能幸福圓滿。
吃完元宵,接下來就是元宵節(jié)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耍龍燈等元宵節(jié)特有的節(jié)目。在表演時,每一個觀眾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
說起元宵節(jié),最負盛名的便是觀花燈、猜燈謎。在元宵節(jié)那天晚上,每一天街上都張燈結(jié)彩,處處顯示出元宵節(jié)特有的氣氛。就像《東京夢華錄》中說的那樣:每逢燈節(jié),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游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睙狒[的氣氛足以構(gòu)成一條河流,讓所有看到的人們都跟他們一起歡呼起來。
正月十五之夜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觀月。正如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一邊欣賞著天空中美麗的月亮,一邊看著人們歡慶元宵佳節(jié)的樣貌,此時還有誰能坐得住呢?趕緊出來和人們一起慶祝象征美滿的元宵佳節(jié)。
。∵@是一派多么祥和、熱鬧的景象啊!這就是我家鄉(xiāng)最獨一無二的習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獨有的習俗!
民風的作文 篇9
所謂“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下頭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紹興的民風和民俗吧。
紹興是水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我們紹興有許多風俗和特產(chǎn),都是很好玩、很趣味的。
那里的風俗是相當趣味的。正月十五的時候要鬧元宵的所謂鬧元宵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在四月一日是我們的愚人節(jié),在這一天里,就是要開開心心得過,無論怎樣也不能生氣,尤其是上當受騙是,比如別人約你吃飯,到了相約的時間,別人還沒來,你只能自認倒霉一個人吃飯了。六月一日是兒童節(jié),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孩子們能夠瘋狂玩耍,無拘無束。九月十日是教師節(jié),所有的學(xué)生都給教師送花送禮物,這是教師最幸福的一天。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每年的國慶節(jié)都會有一個典禮,那是為慶祝建國才搞的儀式。十二月又稱臘月,在臘月三十,是大家最忙的日子,這一天大家團聚在一起。
不僅僅那里的風俗特別趣味,那里的特產(chǎn)也特別豐富。紹興最有名的兩個字是“臭”和“霉”,臭是一臭,臭豆腐;霉不是倒霉的意思,霉是二霉,一霉是霉千張,二霉是霉干菜。紹興還有幾件特產(chǎn),一件是扯白糖,你別聽它名字里有“白”,但它一開始是黃色的,白是扯出來的。還有一件是臘腸,是用豬肉和豬腸在臘月做的,所以叫臘腸。我們不能光顧著吃,紹興還有一些好玩的特產(chǎn),一是烏氈帽,二是烏篷船,我把它們稱為“二烏”,第二烏最好玩。能夠邊劃邊看風景。
紹興真是一個好城市,作為紹興人,生長在如此美麗而又富有個性的地方,我感到榮幸,我要保護我們的土地,保護我們的家園。
民風的作文 篇10
我的家鄉(xiāng)就在這一片,具體是哪,我也不太清楚。在家鄉(xiāng)中有很多風俗,例如:在過年時。
過年時的凌晨0點0分,是要放煙花的,每家都爭著放,比誰放的時間早,據(jù)說是放的時越早,這一年的財運就越順。不過,大部分兒童可就遭殃了,畢竟兒童可堅持不到這個時間啊,基本上到白天都成了“熊貓眼”。早晨的空氣中仍然彌漫著一股仍未消散的硝煙味。
大年初一,要去奶奶家拜年,還要去的很早,因為要包餃子,在我家,基本上人人都會包餃子,就連我上三年級的妹妹也會。全家總動員,每個人各司其職抓緊干活,沒多長時間就做好中午吃的了。餃子一次做一頓飯的,有時也做許多。在吃餃子之前,我和妹妹要先給大人們拜年,才能拿到壓歲錢。相傳,故事有一種怪獸名為“祟”,每到晚上便會出來,找到小孩,令其生病,整宿的哭鬧。有一戶人家將銅錢放入紅紙袋中,“祟”出現(xiàn)后被那紅紙袋嚇跑了,便多用這種方法。
大年初二則去姥姥家,姥姥在初一便做好餃子,我們一回去就可以開吃了。下午,大部分時間就是放鞭炮了,有五百響的,一千響的,多時有兩千響的大致沒什么不同,就是拉著的炮數(shù)量不一樣罷了。但家中最后還是要留一部分要等到晚上和十五放的,意思是開始了新的一年。下午放完炮,就要開始走街串巷的拜年了,我對這是沒有多大興趣的,走來走去的多累啊!所以我大多是去尋找小伙伴玩耍,把擦炮埋入雪里、放入下水道什么的。我最鐘愛的還是那種煙霧彈,就是味道刺鼻了些。
以上所述,便是我家鄉(xiāng)過年的`風俗了,雖然不是多有趣,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風俗。
民風的作文 篇1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在各地都有各種民風民俗,有句俗話這樣說道,“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的文化,他們共同組成了中國文化。我是個漢族人,所以對于其他民族的風俗我是不太精深的,但是,自己每天在家鄉(xiāng)經(jīng)歷的風俗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關(guān)于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對我們的生活影響特別大。例如春節(jié),中秋,端午,還有兩個大長假,五一和十一。在春節(jié),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我們現(xiàn)在人們把春節(jié)理解為團圓,就是家人都在身邊,和樂融融。在節(jié)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lián)。一般過年家人會照例準備年貨。關(guān)于端午節(jié),在我們江浙地區(qū)劃龍舟,當然是為了紀念偉大的屈原,兼有紀念當?shù)爻錾慕裰鞲锩仪镨囊饬x。夜龍船上,張燈結(jié)彩,熱鬧非凡。端午節(jié)吃粽子,我最愛的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五一和十一貌似不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是為了讓大家在辛辛苦苦的工作后,放松幾天,享受生活。還有中秋節(jié),中秋佳節(jié),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jié)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我的家鄉(xiāng)南京,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這些都是我的最愛。
關(guān)于這些節(jié)日的習俗,以及在節(jié)日中看到大家過節(jié)的風俗,真是驚訝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它們從上古流傳至今,被大家賦予了太多的內(nèi)涵與形式,這些風俗提升了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積極地和祖國上下的人們一起過節(jié)日,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民風的作文 篇12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著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澳沁_慕”有著久遠的歷史。據(jù)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閱自己的部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的首領(lǐng)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jié)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jié)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后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nèi)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jīng)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jīng)濟和狩獵經(jīng)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jīng)濟的部落逐漸轉(zhuǎn)向了游牧經(jīng)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lǐng)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射箭比賽的規(guī)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shù)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民風的作文 篇13
滿族,正是這56朵花中艷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美。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zhì)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勢和腰肢搖曳的步態(tài)。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tǒng)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lǐng)、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叉。古旗袍有琵琶襟、斜襟、滾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經(jīng)改進,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于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接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xiàn)短袖或無袖旗袍。繼后,衣片前后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
滿族婦女的旗袍十分漂亮,男子的也不錯。
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后來成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lǐng)對襟,四面開褉,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露出三、四寸,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是大、小袖,F(xiàn)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方便騎馬,在長袍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褉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男子夏季常戴涼帽,冬季就戴皮制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藍等色的棉、綢等各種質(zhì)地的衣料制作,褲腿扎藍色腿帶,腳穿棉布靴,冬季穿皮制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fā)。
滿族,是我國其中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是一朵艷麗的花,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和特色。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地了解,慢慢地認識。
民風的作文 篇14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每個節(jié)日都有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菖蒲的風俗,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中秋節(jié),我國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陽節(jié)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節(jié)日。下面就讓我介紹一下我們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
春節(jié)是我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每當春節(jié)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粘上紅紅的春聯(lián),個個都滿面春風的,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就先說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會邊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煙花的外面盡情地玩,而大人也會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電視、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有的大人還守年歲的呢。
還有,在我們這里除夕夜要放“關(guān)門炮”的。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續(xù)不斷地,這是“開門炮”。中國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我最喜歡過春節(jié)了,不僅可以盡情吃,盡情玩,可以穿新衣服,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變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親戚給的壓歲錢。據(jù)說我們得到這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過年的風俗。你們家鄉(xiāng)過年的風俗是怎樣的呢?相信你們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獨特的風俗習慣。
民風的作文 篇15
大家好,我是少數(shù)民族——苗族的小姑娘。苗族這個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我苗族,了解我們苗族的民風民俗吧。
苗族大約有740多萬人口,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帶氣候溫和,山環(huán)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在山嶺之中,給人一種祥和的氣氛。
苗族人還認為世上有鬼神,他們認為鬼有兩個種類,一種為善鬼,也就是神,會給人帶來幸福、好運。而另一種則是惡鬼,他們認為,死去的人或動物的怨恨化做的惡鬼,會帶來霉氣、厄運、災(zāi)禍。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認為盤瓠(一種神犬)或楓樹楓木為他們的始祖,把它們當作祖先來崇拜。很有意思吧!
苗族人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他們擁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種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tǒng)社會則迷信鬼神和巫術(shù)。苗族人對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認為是靈性的體現(xiàn),如果遇到,就會對其頂禮參拜。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極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他們的飲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則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里面包著鮮肉或酸菜,味道極為鮮美。苗族人還愛吃酸、辣味的食物,他們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xiāng)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介紹完飲食,就要介紹服飾了。在我們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愛戴銀飾。銀飾的種類也很多:有銀花冠、銀牛角、銀花帶、小銀花墜……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苗族,我們的民風民俗是獨具一格的。
民風的作文 篇16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戴石屏云:“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每值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shè)宴賞月仍很流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佳節(jié),大同的人們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著“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我國城鄉(xiāng)群眾過中秋也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寄托家人團圓愿望的民俗節(jié)慶活動。
中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jié)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大同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于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民風的作文 篇17
在少數(shù)民族人口中,壯族人口最多,其中全中國35%以上的壯族人居住在廣西。壯族人的傳統(tǒng)民居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這點與侗、瑤、苗民族有異曲同工。但是壯族人的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后廳為生活區(qū)。屋內(nèi)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這又是壯族人特有的方式。
壯族人服飾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女子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上衣是左衽無領(lǐng)闌干衣,腰部扎有緊身帶,下身穿長褲,褲角稍寬,褲腳有蘭、紅、綠色的絲織和棉質(zhì)闌干鑲邊。褲外套短裙,裙也有鑲邊。頭上包黑毛巾,穿繡花鞋,戴耳環(huán)、手鐲和項圈,褲腰左邊懸掛一個彩穗筒。壯族男子多穿對襟上衣,紐扣以布結(jié)之。胸前縫一小兜,與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下擺往里折成寬邊;下褲短而寬大,有的纏綁腿;扎繡花紋的頭巾,穿布鞋。
壯族民歌特別發(fā)達。壯族人無論男女,從四五歲的童年時代就開始學(xué)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學(xué)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幫帶習俗。在農(nóng)村,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jié)或青年男女間的社交戀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吵架有時也以歌代言。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人人能歌,個個會唱。因此,廣闊的壯鄉(xiāng),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涌現(xiàn)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民風的作文 篇18
在我們?nèi)珖鞯兀胁煌氖,也有不同的民族,課本上不是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我家鄉(xiāng)山東的節(jié)氣風俗習慣。在這里,我就給大家講講立春、夏至和立秋的風俗。
立春里的風俗最好玩。在山東的各地都有“咬春”或“嘗春”的習俗。在農(nóng)村,很多人認為,立春的時候咬一口生蘿卜,就可以消除春天睡懶覺、賴床的習慣。在臨沂地區(qū)的一些農(nóng)村,立春這天人人手里拿著一個生蘿卜,待立春時刻到來的那一瞬間,人們就會不約而同地咬下蘿卜。據(jù)說誰在立春那一瞬間咬住了蘿卜,誰就青春永駐,長生不老。不過我認為,這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幻想,因為我到現(xiàn)在還真沒聽說過有那一個人真是青春永駐,長生不老呢!
而“嘗春”類似剛才說的“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餅和春盤。這種習俗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jīng)有了。杜甫的詩里說“春日春盤細生菜”講的就是“嘗春”。不過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用面條、餃子代替了春餅、春盤。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都要吃面條,俗稱過水面。諺語里都說“冬至餃子夏至面”。不過,在山東也有的地方在夏至時煮新鮮的麥子吃。
而到了立秋這天,山東南部的地區(qū)的兒童比賽采集楸葉或桐葉,剪成各種花樣,或插于鬢邊,或佩于胸前。山東在立秋后,天氣仍然很熱,但一些地方的人們卻忌諱在立秋洗澡,他們認為立秋洗澡不吉利,會長痱子或者拉肚子。不過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因為我天天洗澡,也沒有拉過肚子,或許這和某個歷史故事有關(guān)吧。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山東的風俗。
民風的作文 篇19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節(jié)日風俗。也許大家還不了解傣族的潑水節(jié),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傣族,了解傣族的潑水節(jié)。
潑水節(jié)源于印度,曾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后為佛教所吸收,經(jīng)緬甸傳入云南傣族地區(qū)。潑水節(jié)是傣族新年,也是傣族最重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潑水節(jié)是在傣歷3月舉行,共舉行三天,前兩天送舊,其中第一天,傣語稱為"麥日",第二天,傣語稱為"惱日"。最后一天迎新。
節(jié)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沐浴更衣,家家戶戶的門框,窗戶上,都貼著各式各樣的剪紙,城鎮(zhèn)的主要街道搭起了牌坊,頂端站立著象征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成群結(jié)隊地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婦女則各挑一擔清水潑到佛像上,為佛洗塵。然后,青年男女提著木桶,一時間水花四濺。他們要借這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據(jù)說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被別人潑到越多水,就越高興。因為說明他受到的祝福也很多。
在節(jié)日期間潑水節(jié)另一項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劃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為"麥帕雅晚瑪"。節(jié)日的氣氛到此時被推倒了高潮,穿著節(jié)日盛裝的觀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紛紛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中。
在節(jié)日期間,到處充滿歡聲笑語,處處洋溢著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中。
經(jīng)過我的解說,你對傣族的潑水節(jié)是不是了解了一些呢?
民風的作文 篇20
吹糖人
民間 “吹糖人”的藝人,他們將飴糖加熱到適溫時,揪下一團,揉成圓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立即用嘴吹氣造型。 整個操作過程必須經(jīng)過苦練,手法要準確、造型要簡潔生動。吹糖人的關(guān)鍵技術(shù)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將一小塊飴糖放在手心壓扁,然后握起拳頭,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從手心穿過,把糖塊堆成管狀,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幫子,不一會兒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圓球狀,再用靈巧多變的手法,捏出造型各異的花鳥魚蟲、人物百態(tài)等,有的還圖上花花綠綠的顏色。
剪紙
在中華民族的搖籃里,孕育發(fā)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紙俗稱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內(nèi)容之一。剪紙作為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shù)形式,為中華各民族人民所喜愛,其中陜北剪紙猶為引人注目。陜北剪紙包含秦、漢之風,風格既纖細秀美,又粗獷大方,粗中見巧工,土中觀美感,曾連續(xù)數(shù)年分別在西安、北京等地展出,獲得好評。
鳳翔木版年畫
據(jù)史料所考,迄今已有476年歷史。按從事其業(yè)的一個家族一幅祖宗檔案記載,明正德二年(1507)肖里村邰氏家族已有八戶從事年畫副業(yè)生產(chǎn);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邰氏已開辦早期年畫“畫局”,以后一直延續(xù)六代人190多年。鳳翔木版年畫從小到大,由粗到精,經(jīng)過了多次起落、興衰,成為中國西北地區(qū)首屈一指的民間年畫勝地。邰氏《世興畫局》在近兩個世紀的進程中,立足鳳翔,面向全國,打向國外,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民風的作文 篇21
隨著“哈哈!”五(7)班里傳出的爽朗的笑聲,大家多感到疑惑吧,他們?yōu)槭裁催@么開心,想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那還是從上個星期說起吧。
上個星期,李老師告訴我們下周要開展“多彩的民風民俗”綜合性學(xué)習活動。聽了這個消息,我很快與幾名同學(xué)結(jié)組,起名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研究”,我們還做了精心的準備。
接下來,就讓我向大家介紹在本次綜合性學(xué)習活動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小組吧!“節(jié)日風俗知多少”小組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其中,由黃子暢、王子騫、劉子豪表演的雙簧最為精彩。
首先,他們?nèi)煌瑢W(xué)相繼上場。不一會,表演就進入到了最精彩的片段。蹲在椅子后面的王子騫多次搗亂,讓坐在椅子上的黃子暢被燙傷、被炮炸……看到臺上精彩的演出,許多同學(xué)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演出最終在同學(xué)們的一陣陣的笑聲中結(jié)束了。說了給我印象最深的小組。接下來,就讓我大家介紹介紹我們小組的展示吧!
首先,是由我們組的三位同學(xué)分別朗讀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的簡介與風俗習慣。接著,就該我出場了。我的任務(wù)是為大家讀燈謎,讓大家猜一猜。我開始讀了,我剛開始讀的時候,心里有些緊張,但是由于我的一字不錯,我緊張的心終于慢慢的放了下來,我馬上就順利的讀完了。我展示后,我們組的其它同學(xué)也開始了他們的展示,他們展示的也十分精彩。不一會兒,我們組的展示就圓滿結(jié)束了。觀看了每個小組的展示,我們評出了一、二、三等獎,我們組得了二等獎,雖然我們沒有拿到一等獎,但我們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多彩的民風民俗”綜合性學(xué)習活動結(jié)束了,在本次綜合性學(xué)習活動中,我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與快樂。
民風的作文 篇22
今年,我和媽媽去了一趟陜西,那里的民俗可不少呢!
剪紙、陜北民歌……無一不體現(xiàn)陜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歡的,還是“陜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頭上戴,原意是男女將手帕戴在頭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長長的寬布條,可保暖,放些煙草,錢物,必要時還可用來捆東西、背孩子、當腰帶。女人習慣把手帕戴在頭上,即防塵,防雨,防曬,也可擦汗,擦手,包東西,用處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邊蓋,陜西的房子多為單檐斜坡房,單面門窗,背靠高墻,冬可取暖,夏可遮陽。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關(guān)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雞鴨魚肉,但絕對不能沒有辣子。陜西的辣椒,又細又長,顏色鮮紅,俗稱“秦椒”。
第四怪:面條像腰帶,陜西的扯面,又叫“油潑辣子面”,一根寬度可達七公分,長度在一米以上,極似牛皮腰帶。
第五怪:石頭枕起來,陜西人有些習慣讓人匪夷所思,他們睡覺不用軟枕頭,而是喜歡找塊磚頭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來,陜西人的蹲功,在全國可謂數(shù)一數(shù)二,盛夏傍晚,二三十個人蹲在村口閑聊,少則一個多小時,多在三五個小時不起來。
第七怪:烙饃像鍋蓋,陜西的餅叫鍋盔,又大又厚,由于吃時要張大嘴,會不自覺地睜大眼睛,又稱“瞪眼鍋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開,陜西人用的碗特別大,最大的直徑一尺有余。
第九怪:姑娘不對外,關(guān)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愿遠嫁他鄉(xiāng),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顧雙親。
第十怪:唱戲吼起來,秦腔是一種古老的戲曲,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其聲山搖地動,震耳欲聾。
陜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民風的作文 篇23
微風輕拂人們的臉龐,旁邊的樹葉沙沙作響,幾聲犬吠變得特別嘹亮。
一大群人嚴肅地站著,他們的神情沉穩(wěn)而安靜,衣著奇特,手拿鋼叉,寂靜的環(huán)境,仿佛從來不曾熱鬧。只見一團團火花在空中飛揚,像一朵巨大的花在天空中綻放,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紅色的火花像鮮花一樣,是怒放的笑容;像柳條一樣,是靈動的腰肢;像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
但是,看!一踩起來就嗨翻了,發(fā)狠了,忘情了!百十個興奮至極的人們?nèi)绨偈畨K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接二連三迸發(fā)出熱烈的火花狂舞在你面前。像流星一樣,是閃射的身影;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好一場雙峰煉火!
這情景,這氣勢,整個場面都是那么火烈、那么熱辣、那么激情。正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的浩蕩!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钡暮婪拧!俺逼絻砂堕煟L正一帆懸!钡膲验煛
好一場雙峰煉火!
每個人都瘋狂地手舞足蹈,都興奮地開懷大叫,都樂此不疲地左奔右跑。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活力,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生命力。它震撼著你,灼燒著你,威逼著你!它使你感受到一種從未感受到的力量美!
好一場雙峰煉火!
他們的聲音在天際蕩漾,直沖云霄,氣沖斗牛。他們的聲音撞到樹上,樹也被逗笑了,一直沙沙笑個不停。聲音飄落在小草上,小草也情不自禁開始扭動自己的身軀。
愈踩愈烈!人們的心都放飛在這熱鬧的黑夜!愈踩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動作和夜色中,交織!旋轉(zhuǎn)!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
好一場雙峰煉火!
民風的作文 篇24
元宵節(jié),是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在我的家鄉(xiāng)有些特別的習俗,這也要從一個傳說說起……
正月十五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把“夜”稱之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在元宵節(jié),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在我的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做湯圓是元宵節(jié)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吧!開始,我認為做湯圓太容易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其實還挺難的。讓我來說一下我們是如何做的吧!
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糯米粉,些許芝麻,一點面粉,適量的水,還有豬油。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里磨成芝麻粉,加少許糖,再把大塊的豬油放入慢慢攪拌均勻。真沒想到,磨了十分鐘,我就感覺手臂酸得就快斷了。接下來,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個大大的球,再發(fā)酵30分鐘……
哈哈,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guān)鍵的包湯圓的環(huán)節(jié)!這可是最難,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湯圓皮上,一邊轉(zhuǎn)一邊將湯圓皮裹起來,最后變成了一個圓子。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么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磥砟棠套鰷珗A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爐火純青了。這下子我連續(xù)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后,我們把做完的湯圓放到鍋子里煮十分鐘。煮熟后,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嘗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
這就我們家鄉(xiāng)的元宵風俗。通過這樣的學(xué)習不但讓我學(xué)習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經(jīng)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jié),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民風的作文 篇25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春節(jié)的習俗。要知道,過年必不可少的是放鞭炮,但近幾年卻規(guī)定城區(qū)不能燃放煙花爆竹。想過過癮,這里可不能滿足你的想法。我只得干忍著,到拜年期,手攥毛票,在老家把這一癮頭給消了。
不知道是在啥時候。好像是在初八那天吧。原來老廣場對面的停車場,現(xiàn)在被改裝成了年貨銷展會。展銷會更是城里許多老年人的選擇,出來的人更是贊不絕口,說那個什么東西實惠啊等等。
臘八這天,粥味也濃濃。許許多多從廟里趕來的老和尚,照例臘月初八來老廣場施粥。年味漸漸濃了起來。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原來帶些灰塵,掉了色了的春聯(lián)也煥然一新了,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上了紅,紅燈籠什么的。大街上早就忙開了。放上了新春的交響曲,大街上的人明顯比原來增加了幾倍,小販們重新排上了攤位,街邊什么都有,伴著升天的蒸氣,撲鼻而來的是茶葉蛋,炸豆腐的氣味。
我們小孩盼盼盼,終于盼來了除夕,這一天原本熱鬧的大街突然冷清起來,人們把熱鬧轉(zhuǎn)移到了家中。在這天下午一兩點的時候,桌子椅子都已經(jīng)擺好了,小菜也已經(jīng)上了,只見廚房里放著各式各樣的食材,一場廚房交響曲也就開始了。不一會大盤小罐堆滿了桌子!阅暌癸埧棠桃宦曊泻,全家就圍著桌子其樂融融的坐下開吃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要屬那條魚,新鮮的特別美味。
春節(jié)最重要的就是守歲,12點鐘的鐘聲一敲,我們就已經(jīng)從農(nóng)歷狗年跨到了豬年。
好了,春節(jié)年味的梗概差不多就到這兒了,咋樣,特別吧!
民風的作文 篇26
我的家鄉(xiāng)壽昌是個千年古鎮(zhèn),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都要舞龍燈,這是家鄉(xiāng)一項傳統(tǒng)的民俗活動。
吃過晚飯,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圍聚在鎮(zhèn)政府門口。大街上的人真多。∧械、女的、老的、少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有的手拿氣球,有的高舉熒光棒,翹首以盼,等待起燈。鎮(zhèn)里鑼鼓喧天,一顆顆煙花接連不斷地飛上天空,又啪的一聲”在深藍的天幕中炸開。有的像一顆流星,有的像張開的笑臉,有的像天女散花,把夜晚的天空點綴得比白天還要亮堂。
隨著一陣陣鞭炮聲,龍”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街上的群眾歡呼雀躍起來,耳邊不時傳來:來了、來了,龍來了!”不一會兒,五條龍披著五種色彩的龍袍有序地從鎮(zhèn)里向我們慢慢地飛過來,威武的龍頭神氣地高仰著。龍燈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起震耳欲聾的爆竹和禮花,整個小鎮(zhèn)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之中。
跟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壽中操場觀看舞龍表演。五龍獻瑞”開始了,五條彩色的龍披著閃亮的鱗片在臺上搖頭擺尾。先是單龍戲珠,五個耍龍珠的叔叔高舉龍珠,時而往右耍,時而往左耍,龍頭緊跟著龍珠,一會兒往右,一會兒往左。過了一會兒,幾條龍開始纏繞在一起,一下雙龍戲珠,一下三龍爭霸,一下四龍歸海,一下五龍拜壽,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最為精彩的是中間的一條巨龍一柱擎天,另外四條龍在它周圍盤旋圍繞,只見巨龍左右扭動,上下翻舞,龍頭追龍尾,龍尾追龍頭,真的是感覺龍在騰云駕霧呢!
聽爸爸說龍象征著吉祥、喜慶、團結(jié)、進取、騰飛,衷心祝愿我的家鄉(xiāng)如龍飛天。
民風的作文 篇27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jié)日習俗,就拿藏族來說。藏族的民風民俗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吸引著我們。
藏族最具特色的節(jié)日是雪頓節(jié)是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jié)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jié)”。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jié)”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里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里喝完這么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藏族的民風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極了。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56個民族,像56朵花點綴在祖國各地,不同的習俗,不同的語言裝扮著祖國。
先說說蒙古族吧。蒙古族也叫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不僅喜歡騎馬,也喜歡喝奶茶。在風吹草地現(xiàn)牛羊的草原上吃著羊肉,喝著奶茶,拉著馬頭琴,過著美好的生活!
再說說壯族吧。壯族大部分住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山林里,那里山清水秀,是盛產(chǎn)民歌的好地方。他們有許多獨特的風俗,比如:雞蛋不是裝在籃子里,而是用草繩一條條串起來;他們頭上戴的斗笠,下雨時戴在頭上,不下雨時當鍋蓋用;他們還有搶婚的習俗……
【民風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陜西的民風民俗作文-民風12-22
民風的作文01-23
寫春節(jié)民風民俗的作文-民風12-22
民風的盛宴作文05-19
民風民俗作文11-12
★民風民俗作文07-15
關(guān)于民風的作文06-24
關(guān)于民風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