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文錦集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魯迅的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中國作家——魯迅
隸體“一”字胡須,筆直的頭發(fā),黃里帶白的面孔,牙黃羽紗的長衫,左手里的那支黃色煙嘴,這是他留給我們的形象,雖然很普通,但他精神抖擻的模樣足以讓我們永生難忘。雖然年代已久遠,雖然我并沒有真正見過魯迅先生,但從這些文字中,我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正直與嚴肅。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愛的作家,而我最喜愛的作家就是魯迅先生,一個被稱為“民族魂”的中國偉大作家,我喜愛他的文字,更喜愛他的精神品質。
魯迅先生的作品還有很多,從他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封建舊社會的黑暗,以及他想拯救中國的決心,他的文字充滿著愛國情懷、流淌著熱血。他感染著當時的中國人,讓人民的思想得以進步、讓中國的社會得以走向光明,這也就是我真正喜歡魯迅先生的原因。
先生本是學醫(yī)的。他開始只是想單純的通過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從而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擺脫被奴役的命運。后來,先生發(fā)現(xiàn):一個國家想要強大起來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思想覺悟,否則就算在強大,必須改變像現(xiàn)在一樣被奴役的悲慘命運。所以,先生棄醫(yī)從文,為的就是從思想上解放中國人民!喚醒中國人民站起來反抗一切壓迫的決心。
魯迅先生敢于和黑暗的、落后的傳統(tǒng)以及反動的勢力做最堅決的斗爭,敢于一針見血地指出民族和時代的弱點。他能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前所未有的深度剖析民族的劣根性和短板。魯迅先生的精神品質是高尚的,令人生畏的。我喜歡他的精神品質,并且會向他學習。
魯迅先生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zhàn)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笔囚斞敢簧膶懻。我喜愛魯迅先生,喜愛他的精神品質,喜愛他那副精神抖擻的模樣,喜愛她反對舊社會的凜然,喜愛他犀利又帶有召喚力的文字,喜愛他對文學的熱愛以及認真…
總之,魯迅先生就是我的最愛!
魯迅的作文 篇2
魯迅是誰?他是干什么的?為什么大人們都知道“魯迅”而我卻不知道?……帶著諸多的問題,伴著丹桂的飄香,在金秋十月我來到了魯迅故里——浙江紹興。
站在魯迅故居的前坪,我便猜想著:魯迅的家怎么會這么大?他家以前一定很有錢,說不定他小時侯還是個“小地主”呢!我的腳步在不停地前行著,它們把我?guī)У搅唆斞讣胰说呐P室區(qū),我看到了魯迅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其他家人的住所,等級鮮明的住房和房內的紅木家具充分表明主人家的富有;光是魯迅讀書游戲的地方就讓我大開眼界:上早讀的地方叫“三余書屋”,白天上課的地方叫“三味書屋”,游戲玩耍的地方是“百草園”……如此看來,他們家一定很重視教育,并且特別注重對魯迅的培養(yǎng)。如果當時的人們家家的環(huán)境都有那么好,家家都能這么重視教育的話,肯定就能多培養(yǎng)出幾個像魯迅一樣的人才;如果把魯迅以前的學習條件放到現(xiàn)在,小孩子不成材才怪呢!
最有意思的是在“三味書屋”了:書屋的一角擺放著魯迅小時侯讀書用過的桌子,桌面上刻著一個“早”字;書屋的側面還留了一個小圓門,據導游介紹說,魯迅小時侯上課時常常趁老師不注意從這圓門溜出去……哎,我以為就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讀書苦讀書累呢,沒想到名人小時侯讀書也會遲到、早退,還會爬樹掏鳥蛋、摘桑葚,挖地抓蛐蛐,下河坐烏蓬船,趕集看社戲……
在魯迅博物記念館里,我看到了魯迅生前的一張張手稿;看到了大人們在“百草園”里尋找“高大的皂莢樹、光滑的石井欄、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葚…”的文章;看到了由魯迅親筆題寫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等名言警句……看著一張張記錄著歷史的照片,一件件魯迅生前用過的實物,我深深地知道了:魯迅,他小時侯也曾經像我們一樣淘氣過,也有過像潤土一樣的朋友,他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魯迅,他是作家、醫(yī)學家、革命家、藝術家,他用他的文章喚醒了當時已經麻木了的民眾;魯迅,他是一面旗幟、一種精神,就像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里寫的“他的骨頭是最堅硬的…”一樣,他的身材雖然并不高大,可是他的精神和氣節(jié)卻感召著整個中華民族!
站在魯迅爺爺?shù)乃芟袂,我莊嚴地敬了一個隊禮:我也會像大人們一樣讀著魯迅爺爺?shù)奈恼伦聣殉砷L!
魯迅的作文 篇3
近日重讀魯迅先生小說《吶喊》、《彷徨》,無意間想起中學語文、歷史教科書中的一句話“《狂人日記》(選自《吶喊》)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辈豢煞裾J,在那個特定的時代,狂人日記顯示出了魯迅先生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覺悟,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對喚醒民眾麻木的神經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從藝術價值而言,我個人覺得,“狂人”形象比不上魯迅先生后來創(chuàng)作的諸如祥林嫂、孔乙己、陳白光等,根本原因在于“藝術真實”不足。
按照蘇式文學理論的.觀點,小說中的藝術形象就是日常生活中人物活動的一種集合式的拼湊。這種說法是從寫作對象的角度強調了創(chuàng)作素材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但是,在我看來,小說的“藝術真實”并不等同于現(xiàn)實的客觀事實,不必強調對現(xiàn)實生活完全真實的展現(xiàn),而在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真實”情境能否讓讀者更容易地、更自然地從“此時”過渡到“彼時”。但在我看來,如果一篇小說的真實性不足的話,其實是割斷了文本與讀者心靈的“溝通”,不能引發(fā)讀者心中的“波瀾”,無法產生自然而持久的震撼或回味,那么其藝術價值應該還是會受到影響的。
短篇小說大師卡夫卡的《變形記》、《城堡》在“真實性”上就處理得很好。通過對生活場景的細節(jié)描寫直接把讀者“拉入”到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之中,讓讀者“置身其中”進行真切而自然的感悟,在體諒作者“局部変形”的苦心之后明白了寫作的關注點,從而引發(fā)對生活中類似問題的反思。
《狂人日記》的“真實性”就太過強調客觀。在開篇的時候,作者就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精神病的患者,周圍的人都認為他很不正常,那么按照這個邏輯前提,讀者在感受的過程中就難以拉開現(xiàn)實與“藝術現(xiàn)實”的距離,很容易產生一種“刻板偏見”。既然“狂人”是一個瘋子,那么他的行為就是有精神障礙的,看出字縫中的“吃人”是必然的,極其符合醫(yī)學中“迫害妄想癥”的特征。那么如果不知道創(chuàng)作背景的話,這篇小說的主題其實無法產生持續(xù)的影響力,也就削減了小說的藝術價值。
小說的真實其實是建立在作者對于情節(jié)的保留和情感的限制的基礎上的。不必將所有的情節(jié)全部交代完,也不需要將情感肆意的宣泄。小說家應更像一個高明的導演,將一個“藝術真實”的世界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拉著讀者走進故事,讓讀者變成一個與創(chuàng)作對象有“親密”關系但不交流的“隱形人”,在看與聽中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心靈的觸動。
《祝!肥紫冉o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普通的小鎮(zhèn),可能除了設施沒有現(xiàn)代社會這么完善之外,其余的生活方面還是有很多的共性!跋榱稚眲t是作為一個普通的鄉(xiāng)下婦女出現(xiàn),她命不好——死了丈夫,為了生存只有出來幫人做活,靠自己的力氣養(yǎng)活自己,這就是一個在正常不過的生活故事。但當我們進入到這個情景中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空氣中似乎還有些“不一樣的味道”。祥林嫂是她前夫家“所有的”,就必須由前夫的族人安排生活,所以被賣到賀家坳。雖經歷波折,祥林嫂卻也迎來了生命中短暫的“春天”:丈夫能做,兒子聽話,但“命”似乎又來捉弄她,丈夫和兒子的先后離世讓她又回到魯鎮(zhèn)。人們愿意聽到傾訴自己的身世,也愿意賠上眼淚,甚至有人關心她死后的生活;在盡量不傷害她的情況下養(yǎng)著她,讓她生活下去……平常的情節(jié),正常的人事,祥林嫂卻死了,非正常死亡,無人知道死因……為什么?我們會自然地探尋答案,進而就發(fā)現(xiàn)了那個在空氣中彌漫著的陰森的魔鬼“陳腐落后的思想”。我想,當我們的靈魂“逃離”這個外表祥和的“人間地獄”時,應該心有余悸吧?
“藝術真實”讓我們在小說和現(xiàn)實的世界中自由的穿行。畢竟在這個日益物化的世界中,標榜“主義”并不是小說的職責,讓我們得到心靈的觸動,發(fā)出真實的感喟或許正是小說的要義。
魯迅的作文 篇4
《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1936年的10月19日,是個舉國哀痛的日子,在這天凌晨5時,我國的一位大文豪——魯迅先生,逝世了。記得我曾讀過《風趣可親的魯迅》這篇文章,至今記憶猶新。文章講了這么兩件事,其中一件事是這樣的一天深夜,魯迅先生的鄰居發(fā)生口角,越吵越響以至于魯迅先生整夜失眠,第2天,精神不支生病了。當魯迅先生的女兒問到他為何不去制止時,魯迅先生說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話:“若去制止她們,她們心中必然有氣,與其讓三人都睡不好覺,倒不如我一人睡不著。”這只是魯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從這件事情中魯迅先生的為人也可見一斑了。他寧愿自己徹夜不眠,也要讓他人休息好。在我心目中,魯迅先生是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的多的人。我心目中的魯迅是個對敵人不低頭,對敵人不屈不去不撓的人,是個對人民充滿關心、愿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人民的人。這正應了他自己所說的一句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是如此說的生活中,他也是如此做的。在生活中,他處處為勞動人民著想,處處為勞動人民考慮,處處將勞動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魯迅先生時刻在與黑暗勢力做斗爭,時刻在為勞動人民未來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偉大的代表,英雄的代名詞,人民的親人,中華民族的靈魂!
魯迅的作文 篇5
魯迅,原名周樹人,別名周樟壽,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中國現(xiàn)代無產階級的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以及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奠基人,讀完他的自傳,這個陌生的偉人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
我心中的魯迅是謙虛的。魯迅他在別人面前從不會夸耀自己,但你在他的自傳里卻找不到任何炫耀自己的語句,反而,作為知名作家的他,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成果只是一筆帶過,如“我在留學的時候,只在雜志上登過幾篇不好的文章!边@個“不好”,著實體現(xiàn)出了一代偉人魯迅的謙虛品質,正如他所說,不滿是向上的車輪,由于他的謙虛,他才在人生的最后幾年筆耕不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晌,有一點兒成績就大呼小叫、四處炫耀著自己芝麻般大小的成績!難怪總是進步不大。
在我心中,魯迅是珍惜時間的。他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時間,緊張地工作。他愛惜時間,總想在較少的時間內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經說過:“節(jié)約時間,就等于延長一個人的生命!彼粌H愛惜自己的時間,還愛惜別人的時間:他從來不遲到,決不叫別人等他,就是下著大雨,也總是冒雨準時趕到。
在我心中魯迅是關心愛護青年的。要不他怎么會誠心誠意地為一名遭人歧視的青年工人推薦好書?怎么會接待來訪青年五百多名?怎么會親自給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
讀完魯迅的自傳,我覺得他被毛主席稱作“中華民族革命的主將”被人民稱為“民族魂”確實是當之無愧。
魯迅的作文 篇6
一張瘦削的臉龐,透露出剛毅與堅強;兩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頭不屈的硬發(fā),顯示著對污濁歲月的不屑一顧。每每讀完魯迅的文字,眼前便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面部特寫。這形象與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隨歲月的增長由模糊而清晰了,終于畫出了我心中的魯迅先生。
在眾多的作家群中,魯迅是很突出的一個。與其他舉世矚目的文豪相比,人們或許會發(fā)問:僅僅是寫些短小的雜文、小說的魯迅,何以在世界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放出奪目的光彩?的確,魯迅先生沒有累累巨著,沒有長篇自傳,也沒有清秀的詩一般的筆調,更沒有花哨廉價的小說情節(jié)。然而,他的確是位偉大的作家——因為他是位偉大的戰(zhàn)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卻異常地清醒與敏銳。他不屈地戰(zhàn)斗著,抗爭著,以思想作劍,寸筆為槍,劃破漫漫長夜,挑出些許亮色。
讀魯迅的作品,實際上是在了解魯迅的為人。他敢罵,罵茍延殘喘、陰險狡詐的“落水狗”,罵奴顏卑膝、貌似中庸的偽君子;他敢論,論國民眾生的劣根本性,論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劇之源。他疾惡如仇,使那些反動御用文人們捉襟見肘、心驚肉跳,使病態(tài)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他始終在刀光血色的衰微中渴求著光明。他筆鋒幽默辛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卻又不是自命清高的冷嘲熱諷。他的幽默中閃爍著睿智與深刻,內中包含的是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
“我時時解剖著別人,更多地卻在解剖我自己!贝_實,魯迅的坦率無所不在,無論對人對己。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痹谀呛诎祷氖彽哪甏铮嗌偾嗄昃奂谶@位先行者的周圍,傾聽他呼吸,跟隨他吶喊。他用自己的心血引導無數(shù)莘莘學子走上了真理與正義的道路。
一個真正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光芒是不會受時間與空間阻隔的。即使是在半個世紀后的今天,魯迅那深沉的目光依然會使你幡然醒悟。當你醉心享樂,虛度光陰時,“浪費時間無異于慢性自殺”的警告,會使你猛然從夢中驚醒。當你鉆入虛無主義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對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歷史產生懷疑甚至自卑時,那一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詰問,又使你重新挺起胸膛……。
這,就是魯迅。他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屬于歷史,也屬于當代。他嚴厲,又慈祥。他棲居在我的心中。
魯迅的作文 篇7
我一直相信,無論長夜漫漫,無論前路迢迢,總有那么一雙眼睛,能穿透歷史的陰霾,看盡滄桑流轉,看透世態(tài)炎涼,一如鋒利的長劍,刺破浮云鄂未殘。
迅者,從走卂聲,疾也。先生的一生,如他的筆名,滿是飛越與奔跑,奔向他進取、正直、從容的眼所憧憬的前方。盡管時光如梭,曾經的景象已不可察,我亦能從殘存的光影中,得窺其眉目英朗,即使相隔百年,自讓人心生敬意。
“不滿足是向上的齒輪”
照片中先生的眼總是各向上看的。上眼眶曲成下壓的弧線,仿佛滿弦之弓,蓄勢待發(fā),頂著不斷上挑的眼珠,別有一股逼人的英氣。這樣的人,別人說他不懂人生,把眼光放在腳下,求個安逸,保全己身,便已足夠。我想,先生即使“懂”,大約也是不屑的。“不滿足”造就了他的不平凡。從路礦學堂到仙臺學醫(yī),從受盡歧視的華人到以文為戈,一往無前的戰(zhàn)士,他一步一步前行,走出世上本無的新路。原來,他的眼是窄小的,容不得太多,容不得自身的學術不精,容不得世道的黑暗陰沉。他不滿足,于是試圖改變,所以他總目視上方;蛟S也只有深邃浩瀚的蒼穹,才堪與之對話吧。
“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睫毛上揚,眼神中滿懷著期待,先生似乎有許多要傾訴。統(tǒng)治者的屠刃和燃盡思想的烈火,產生了無數(shù)的病態(tài)麻木、自甘為奴、逆來順受的眼。然而他們永遠不明白,什么都可以被洗盡,只有大腦不能,思想是鳳凰,是焚燒不盡的野草,沒有什么力量可以消滅。怒目圓睜,滿懷憤慨和憐憫地看著眼前悲哀的世界,那眼神足以讓任何陰險和野心勃勃的人心怯膽寒。是的,無須沉默,伴隨著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眼神而來的,是《彷徨》、《吶喊》、《華蓋集》……我終于明白先生眼中的期待,就讓他在憤怒中嘶吼,去振醒人心吧!
“當我成塵時,你會見我的微笑”
歲月總是無情的。先生眼角拖起長長的皺紋,載著滄桑與疲憊,摧殘著他。我甚至可以想象,在無數(shù)個黑夜,先生苦撐起他早已困乏不已的眼,堅持著他的堅持。先生的眼,渾濁又澄明,那疲乏背后所掩藏著的是從容與無悔。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價值,在他那里獲得了平衡。正因為時日短暫,才需要夜以繼日的奮斗。被辛勞擊垮的先生,還是從容地離去,沒有冠冕堂皇的言辭,只留下幾件小的心愿。只是他的眼,依舊如光耀一般,閃在民族的血液深處。我這才發(fā)現(xiàn),他的不平凡中,其實又包含著平凡,而這平凡,卻透出別樣的卓越。
而今,斯人不復,而先生的眼,依然承載著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激勵我輩。所以即使那些“當代的阿Q、孔乙己”試圖將他的文章從學生案前的書本中移去,卻也只能是顯示他們的心虛。那眼神,早穿越時光,滿含驕傲與不屑:“你們到底在怕什么?”
是的,他們害怕,害怕有一天這個國家出現(xiàn)千千萬萬個魯迅的眼,那進取、正直、從容的眼。
然而此日不遠。
我一直相信。
魯迅的作文 篇8
第一次接觸魯迅先生,應該是在初中學習他的作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時,他因遲到在書桌上刻下的“早”字和我因頑皮在書桌上劃下的“早”字,早已隨時間流逝而消失不見,但自那之后,我追隨魯迅先生的腳步從未停止。
他生活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他看到侵略者的鐵蹄無情地踏入了中國這塊原本古老安靜的土地,無數(shù)無辜的平民百姓在侵略者的腳步下掙扎著死去。于是,他立志當一名醫(yī)生。
他心懷救死扶傷的雄心壯志到日本開始他的留學生涯。他幸得一位偉大的老師的指導。 可是,原本立下的壯志卻因某些事實而不得不改變。
他逐漸發(fā)現(xiàn),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國人竟一次次麻木地親眼看著自己的同胞被殘殺而沒有任何反應,他意識到,他學醫(yī)只能救得了國人的傷病,但怎么醫(yī)治他們麻木的心?
他氣憤、他嘶吼,他企圖擦亮的眼睛卻一次次被鮮血遮蓋。
于是,他毅然決然地選擇棄醫(yī)從文,盡管他的導師再三挽留。他明白,國人的病根不在瘦弱的身體,而在于麻木不仁的精神。
于是他成為那個時代振臂高呼的旗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彼龅搅,甚至超越了。 他不畏軍閥的威脅利誘,不畏日本侵略者的殘忍兇暴,更不畏真真實實的槍林彈雨。無數(shù)個日夜,他奮筆疾書,透過他的文字,我仿佛從他的背影中看到了他那硬朗朗的脊梁。
他是中國的脊梁。
“沉默啊,沉默。〔辉诔聊斜l(fā),就在沉默中滅亡。”他做到了,毫無疑問,他更是超越了。
他的嘴唇是緊閉的,可他如竹般的筆桿卻從未停頓。他的每一聲吶喊,都是那個時代的平地驚雷;他的每一次高呼,都是那個時代的指路明燈;他的每一次痛心疾首,都是那個時代不可磨滅的精神旗幟。
盡管他很嚴肅,盡管他未必慈祥,但,從不影響我心中對魯迅的愛與敬。
【魯迅的作文】相關文章:
魯迅話題作文:與魯迅的對話01-09
魯迅故里讀魯迅作文05-30
魯迅作文01-11
魯迅的作文07-06
魯迅作文11-17
高中作文:游魯迅的故里-魯迅12-19
走近魯迅—游覽魯迅的故居作文11-25
高中我讀魯迅作文-魯迅12-18
夢見魯迅作文800字-魯迅12-18
相遇魯迅作文1000字-魯迅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