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臘八粥的作文300字合集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粥的作文3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1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jié)了,是春節(jié)前的第一個節(jié)令,此后“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雖然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將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凈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里架好火。待開鍋后,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屋子里。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覺幸福極了,我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媽媽擔心我燙到,于是不停地在嘮叨,但我不管,因為臘八粥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jié)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離開了家,才越發(fā)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愿。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2
臘八節(jié)是農(nóng)歷臘月初八,據(jù)說當年朱元璋在監(jiān)牢里受苦時,當時正是冬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jiān)牢的老鼠洞里刨找出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把這鍋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jiān)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jié)。
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是臘八節(jié)。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臘八粥。
臘八粥是用大米、紅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紅豆、黃豆、蓮子等,通宵熬煮而成。這樣熬成的臘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飄香。
除臘八粥外,還有臘八面等風味食品。它既可滋補身體,又是人們喜慶豐收的一種形式。
臘八節(jié)過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長,夜間一天比一天短。從這天開始,人們就等著過春節(jié)了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3
在臘八節(jié)和臘八粥是每年必須的,說起這臘八粥,我還有一段故事,從我很小的時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由紅棗、糯米、桂圓、花生、葡萄干等很多種干果糧食一起熬成的。臘八粥吃起來非常香,由于放了紅糖,也非常甜,真是兩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鍋臘八粥,就是我們一大家子每人喝兩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說過,臘八粥是由十八種干果、紅糖和糯米煮成的,這十八種干果象征著天上的十八羅漢,讓他們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所以每到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臘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氣,喝多了奶奶開心。
每到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我最討厭的一天。因為我小時候比較喜歡喝臘八粥,可是一年過去了,二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每年都得喝這種粥,慢慢地我就討厭喝臘八粥,可是奶奶有辦法讓我喝臘八粥,奶奶說:“你要是不喝臘八粥,我今年不給你壓歲錢!碧炷兀棠虥]壓歲錢怎么行呢?所以這臘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為了壓歲錢我一定要堅持住啊!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4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臘八節(jié)又到了,今年的臘八節(jié),媽媽買了紅豆、綠豆、桂圓、銀耳等,準備做臘八粥。媽媽說我們可以一起準備做臘八粥的材料,太好了!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給我講了臘八節(jié)的來歷,還一起分享了有關(guān)臘八節(jié)的小知識。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準備做臘八粥的材料。媽媽準備了紅豆、綠豆、黃豆和黑豆四種豆子,每種豆子各抓一小把,洗干凈放在小碗里先泡著;爸爸負責敲4個核桃、剝12顆桂圓;我負責泡花生米和洗銀耳,共八種配料;主料是大米、白糖、紅棗。看著顏色各異的'豆子,嫩紅的花生米,黃白色的銀耳,土黃色的核桃仁。
忙碌了一下午,不禁讓我感嘆,吃上一碗美美的臘八粥原來需要這么多準備。〔贿^想著晚上就能吃上自己親手準備的臘八粥,心里還是很高興的!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5
今天是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jié)”。奶奶一大早就起來了,說要給我做臘八粥。只見奶奶把各種豆子都洗干凈,有紅小豆、綠豆、花生豆、大米、小米、紅棗、蓮籽、薏米等,再加上冰糖放入鍋內(nèi)熬,半個多小時后,又香又甜的臘八粥就做好了。我吃了一大碗,我感到比買的八寶粥還好喝。我問爺爺,“為什么要吃臘八粥?”爺爺說:“關(guān)于吃臘八粥的傳說有好多種,但對人們有教育意義的一種說法是:從前有一戶人家,父親母親非常勤勞,家中積存了好多各種各樣的糧食,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日子過的很幸福。父親母親去世后,他們的孩子們不爭氣,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糧食就被他們吃光了,到了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這天,他們餓壞了,就把原來存放糧食的地方掃了掃,把各種掉落在地上的豆子和米檢起來熬了一鍋粥吃了。從此,他們非;诤蓿瑳Q心痛改前非,好好勞動。后人為了教育子女,每年臘月初八都喝臘八粥!甭犃藸敔斨v的這個故事,對我教育很大。
我們一定記住這個教訓,不忘祖輩的勤儉美德。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6
明天就是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是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和歷史的臘八節(jié)。今天,奶奶精心制作了一大鍋臘八粥。
隨著一陣誘人的香味,我被碗中色彩繽紛的紅棗、赤豆、綠豆、黃豆、胡桃、松子、板栗、白果、花生……深深地吸引住啦!一口下肚,我發(fā)覺里面除了大米,還有雞頭米、糯米和鴨血糯呢。
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是全國各地人們最傳統(tǒng)、也是最講究的習俗。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在宋代,每逢臘八,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最早的臘八粥是用赤豆煮粥,還有“赤豆打鬼“的說法,后來粥的內(nèi)容便越加豐富多彩。用各種米,比如,江米、黃米、白米、高梁米;各種豆,比如,大豆、云豆、豇豆;各種干果,比如,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旌显谝黄鹱龀芍,這種粥集中地反映出了農(nóng)業(yè)大豐收的成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臘八粥的內(nèi)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現(xiàn)在的臘八粥成了受人歡喜的美味健康的食品。臘八粥還有許多最家喻戶曉的的故事和傳說,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7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倳氡M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凈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里架好火。待開鍋后,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jié)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離開了家,才越發(fā)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愿。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8
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不僅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思念,更飽含了后一代對上輩領(lǐng)袖的敬愛。在我們這個時代,誰還會去追究臘八粥的含義,只是吃吃罷啦!而冰心奶奶卻不同,她用這碗香甜可口,而又象征著團結(jié)的臘八粥用來紀念母親和周總理。其實那十八種干果包含的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尊敬與思念。
文中講述了作者冰心每年都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給孩子們煮臘八粥吃,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干果摻在一起煮著吃的,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十八種干果象征著十八羅漢,也象征著人民團結(jié)一心,冰心奶奶用這香甜可口的臘八粥來紀念她的母親,而小朋友們則用臘八粥紀念我們的前輩,我們敬愛的周爺爺。
是啊!和平年代是來之不易的,沒有老一輩英雄烈士們浴血奮戰(zhàn),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呀!難道我們不應該在臘月初八吃上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來紀念我們的前輩嗎?
緬懷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今思古,來思今,后輩思先人。這種美德又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傳,就如同文章所講香甜的臘八粥也是后代對先人的思念,對英雄、對周總理、對烈士們的敬愛!讓我們傳承這種美德,同時以此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而奮斗!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9
馬上又要到臘八節(jié)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想起自己小時候喝臘八粥的情景。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凈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里架好火。待開鍋后,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jié)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離開了家,才越發(fā)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愿。
臘八喝臘八粥已經(jīng)成為了千古不變的一種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