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以在記憶中尋回的童年也是一種快樂為題的作文
童年的記憶里沒有“孤獨”二字。那時我們跳皮筋、丟沙包、捉迷藏、跳房子、抓石子、踢毽子、打陀螺、滾圈圈,挖蘆草根,捋榆錢,摘桑葚,彈玻璃球,用高粱稈做鳥籠,摔泥巴搓泥球兒,用掃帚捂蜻蜓,用樹杈做彈弓,用鐵絲圈纏蜘蛛網(wǎng)去粘蟬,擰柳笛兒,編草帽,捉螞蚱,去鄰村看露天電影……
童年,在記憶里尋回,也是一種快樂!
那年月,女孩子玩的游戲花樣多。如早已絕跡的玩“骨頭子”,手心手背上翻來翻去再猛一抓,真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手技高的女孩子,玲瓏小手一下可抓滿五個骨頭子呢。
丟沙包很有意思,沙包我多用姐姐裁剪衣服剩下的漂亮布頭,找到母親的針線笸籮,親自用手縫。先裁剪成六塊大小一樣的正方形,縫成正立方體,留一小口,里面裝上玉米或沙子,沙包就完工了,我們幾個小女孩常常玩得熱火朝天。
一根細(xì)細(xì)的皮筋,我們卻能玩出百般花樣。皮筋的跳法有多種,跳單根的,兩個女孩拉著皮筋,另一個女孩跳;跳雙根的,一根長皮筋接成一個圓圈,兩個女孩站兩邊,用小腿把皮筋拉成平行線,有女孩在兩根皮筋間蹦來跳去,腳法有條不紊,踩、勾、挑、繞、轉(zhuǎn)身等,像一套完美的舞曲,一個個活潑靈巧的身影與藍(lán)天白云陽光融合在一起。
跳房子,就是在地上畫出一個個方格子,一個瓦片就是游戲的道具,單腳踢瓦片至格子內(nèi)不壓線,一圈順利踢完,就可以升級了。那時我穿的是母親做的布鞋,右鞋前頭常常先磨破一個洞,那是踢瓦片的功勞,母親也不生氣,只讓我尋一種叫“吊死鬼”的布袋蟲,布袋蟲紡織的繭殼結(jié)實耐磨,母親把繭殼剪開巧妙地補在鞋洞上。我則把黑黑肉肉的布袋蟲扔進(jìn)鴨圈里,鴨子們呱呱地叫著跑上來啄食,那時真是:“東風(fēng)放牧出長坡,誰識阿童樂趣多。”
捉迷藏更有意思了,村莊附近就是果園,我們一溜煙爬到濃密的蘋果樹上了,先是屏住氣呆在樹杈上,累了在月光下摘個蘋果吃,靜夜里能聽到露水的滴答聲。有時藏在麥垛里,由于隱蔽性強,小伙伴不好找,和著麥秸的清香睡著了……
兒時的童趣猶如含在嘴里的橄欖,嚼幾下回味無窮啊。那些童年的游戲,如暮色下裊裊炊煙一樣,漸行漸遠(yuǎn)。童年是一條小溪,那嬉戲的水花,永遠(yuǎn)開在生命的深處。
今天,當(dāng)各類花樣百出的電子游戲和玩具出現(xiàn)后,我們的孩子們是否也失去了許多接地氣的游戲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