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正月初七吃“七樣菜
因為帶著小寶貝,不想忍受大巴空間逼仄之苦,早發(fā)午達的廈深高鐵就成了我回潮汕娘家的首選。無奈高鐵票一票難求,直到大年初六,我們一家才踏上回鄉(xiāng)的路。錯過了濃濃的年味,好在我們還趕上了正月初七吃“七樣菜”這樣重要的節(jié)日。
七種不同菜一起煮
農(nóng)歷正月初七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買來七種不同的當令菜混和在一起烹煮,是為“七樣菜”。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吃上一大碗。吃七樣菜時,有的小孩還會唱童謠:“七樣菜,七樣菜,大人吃了變后生(年輕),奴仔(小孩)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姿娘(女子)吃了似朵花。”
“七樣菜”的種類不固定。在我家,經(jīng)常選擇春菜、厚合、韭菜、大蒜、蔥、蘿卜、荷蘭豆七樣菜,有的家庭則還會選擇芹菜、菠菜等。韭菜諧音“久菜”,春菜是長久回春,芹菜諧音是勤勞,大蒜為諸事合算,蔥則諧音“聰”,蘿卜表皮潔白,暗喻做人清清白白,荷蘭豆則荷包鼓鼓。
無論你選哪七樣菜,“厚合”是必不可少的。厚合在粵語里稱“豬乸菜”,以前是一種豬飼料,葉大如扇,莖碩汁多,是一種從中原南移的粗生賤長的蔬菜。但這樣的菜卻在“七樣菜”中唱主角,主要取其潮汕音“合”,意為與人合得來,即性格隨和,人緣好。
“七樣菜”的煮法十分簡單。旺火熱油,倒入蔬菜同炒至熟,便成了原汁原味的“七樣菜”。嫩綠的七樣菜煮好后,一大家子老幼圍坐在飯桌旁,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溫馨。
“七樣菜”寄托人們期盼
民俗專家說,吃“七樣菜”,從人文角度講,緣于潮汕先民對春、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感恩。春天的潮汕平原,各類蔬菜像約會似的蓬勃生長。古人于是通過吃七樣菜來表達對造化亙古的感念。
而養(yǎng)生專家說,初七吃七樣菜是符合養(yǎng)生原則的。春節(jié)吃的肥甘油膩較多,來一碗清爽的菜煲,消化積食,調(diào)理腸胃。同時,這些蔬菜全部是時令菜。此時,春氣生,大地回暖,菜蔬逐漸多起來。食混合菜,能使腸胃適應季節(jié)轉變。
據(jù)文字記載,從明代起,潮汕地區(qū)就有了吃“七樣菜”的風俗。但無論傳說如何,吃“七樣菜”在當今潮汕人心目中,已經(jīng)成了吃出好身體和好心情的美味佳肴,還寄托了人們期盼新年財丁興旺、順風順水、吉祥如意的心愿。
【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正月初七吃“七樣菜】相關文章:
2018春節(jié)習俗:正月初七03-11
正月初七習俗02-10
正月初七的習俗03-11
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03-10
正月初七風俗與禁忌02-10
正月初七的習俗大全02-10
正月初七習俗: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03-11
正月初七是漢族的“人日”及習俗03-11
正月初七有什么習俗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