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贝蠼中∠锒紓鱽砹撕⒆觽兊臍g聲笑語,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到來了。
今天是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早早的起來,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問媽媽這是什么香味啊?媽媽說:“這是門口的艾葉的氣味。”我又好奇的問:“為什么要掛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jié)在門口或者窗戶上插上艾葉,有為家中招來福氣,帶給家人身體健康的意思。而且艾草還有一種的藥理作用,夏天蚊蟲特別多,艾草還可以驅(qū)蚊子。”原來古人掛艾葉,還有這么多寓意。這時我看見奶奶在廚房忙活半天,還沒有出來,我就走進廚房看見奶奶,把一大盆糯米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奶奶從袋子里拿出一把長長尖尖的粽葉,把粽葉頭和尾用剪刀剪掉,用清水洗干凈,放入鍋中用清水煮。我跑過去問奶奶,為什么要把粽葉放入鍋里煮呢?奶奶微笑地說:“放在鍋里是因為怕粽葉上有我們看不見的細菌,粽葉是在水邊長大的,用水煮是殺掉上面的細菌!
奶奶開始包粽子了,我也加入了進來。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先把粽葉折成一只綠色的小三角形,然后我用勺子挑了一勺糯米,再拿一顆紅棗放入糯米里包裹好,再把它折成一個大三角形,不好,糯米從一個角里面漏了出來,第一次失敗了,可我沒有放棄,我又重新包了一個,這次我終于包好了,我又連續(xù)包了幾個。我們一邊包著粽子,奶奶還給我講了有關(guān)端午節(jié)故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來楚王聽信小人的讒言,疏遠了屈原,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來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駕著船打撈屈原的遺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又怕魚蝦吃掉去了遺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
最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煮,煮了沒一會兒,滿屋子都是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想吃粽子,在這慢慢的等在當中,美味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紅紅的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電視,吃著粽子,其樂融融的過著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我愛這個有趣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2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jié)里,我懷念起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我的家鄉(xiāng)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zhèn),端午節(jié)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從農(nóng)歷五月初一開始的。家鄉(xiāng)過的端午節(jié)流傳的風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發(fā)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初二,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著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diào)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看著一片片粽葉在母親靈巧的手里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致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樣提著棕葉的梗一并放進大大的鍋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吃螺的習俗,據(jù)說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里幾乎家家都買得起。初三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里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 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nèi)ヌ锕“我焕φ粗端陌,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說這樣驅(qū)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干了,就成了藥。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葉放在鍋里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里繞來繞去,冷卻后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3
一轉(zhuǎn)眼,眼看就要到端午節(jié)了,因為今年是閏二月,所以端午節(jié)比平時晚了一個月,記得小時候端午都在六一節(jié)前的,這兩個節(jié)在一起,顯的頗有特色。
記得,我家后面大壩下有條河.我到現(xiàn)在都忘記它叫什么河好象應該是洮兒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們整個城的人歡度端午節(jié)的重要**場地.這個**完全是自發(fā)的,不知道從何年開始.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壯觀.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都疊起五顏六色的葫蘆,準備在端午這天早上掛起來,用樹枝掛在屋檐上,大門上,遠遠看去,綠色的樹葉,紅色的,黃色的葫蘆隨風飄蕩,是那樣牽掛我的心,讓我今天仍難以忘懷!那似乎就是家鄉(xiāng)春天的開始!
我看到別家疊的葫蘆是那樣的漂亮,羨慕極了,無奈就齷瘥一回,在早上把別人家掛好的葫蘆偷走掛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來滿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幾個小玩伴,在端午節(jié)的前夕就商量好,在節(jié)日的這一天凌晨1點多就起身一同來到河邊的大橋上,雖然早,可是這里的人已經(jīng)不少了 ,我們家鄉(xiāng)的習慣,節(jié)日這一天是必須在這個河邊洗臉的,年輕的人跳起歡快的舞蹈,在那個年代,真是時興迪斯科的時候,我們不懂就看熱鬧!順便折幾根柳枝,回家掛葫蘆去,由于我當時10歲左右,記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過,好象特別的遠.到家后,家里把雞蛋都煮好了,我們這些孩子紛紛拿出雞蛋開始磕,看誰的雞蛋最硬,誰就是最厲害的,這樣的推薦到學校進行戰(zhàn)斗,通常學校里最厲害的雞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壞為結(jié)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終有個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過個端午節(jié),去河邊洗一下我這好多年沒洗過的臉啊,去喝一口家鄉(xiāng)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鄉(xiāng)的河家鄉(xiāng)的景!去看看家鄉(xiāng)的葫蘆,順便偷幾枝帶回來~!現(xiàn)在長大了,過節(jié)的氣氛也沒有以前濃郁了,好懷念以前的日子~!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4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jié),F(xiàn)在端午節(jié)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中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guān)。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guān)。每家每戶的端午節(jié)似乎都一樣,現(xiàn)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jié)吧!
端午節(jié)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咱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媽媽。今日的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粽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痹趮寢尩闹更c下我卷好了粽葉。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diào)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蓳u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jié)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咱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著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么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瞧,這就是咱們家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大家應該都唱過這首歌吧。沒錯,這就是端午,賽龍舟的一首兒歌。
到端午,也就是我們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但是同時呢,我們也會舉行一場龍舟競渡比賽。分好了隊,比賽就正式開始了。紅、藍隊就像發(fā)了狂似的一個勁的擺動雙槳。在岸上觀看比賽的我也沒閑著,使出渾身的勁,大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
紅隊似乎聽到了我的叫喊聲,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渾身解數(shù),沖向終點。藍隊一看苗頭不對,也立馬使出全身的勁兒,奮起直追。這場面怎一個精彩了得!
遠遠望去,清澈見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濺,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顆顆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鉆,煞是耀眼。選手們的臉上濕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還是汗水……。
比賽進行到中途,兩隊的選手都已累得滿頭大汗,但是他們似乎一點也不累。在汗水和江水的飛舞中,在觀眾們的歡呼喝彩聲中,他們顯得更亢奮了,勁頭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終于,距離終點只有十米遠了,隊員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恨不得龍舟能變成一條真正的龍,帶著他們飛向終點,上天入海。五米、四米、三米、二米……。眼看就要到達終點了,兩隊龍舟飛速沖向終點。哇!紅隊勝利了。我在為他們高興的同時,不禁產(chǎn)生了一些疑惑:為什么端午會有龍舟比賽呢?這個風俗有多久歷史了?
旁邊一位觀看比賽的阿姨對我說:“賽龍舟是為了我國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敝螅抑v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聽后,我深受震撼。
當又一個端午即將來臨時,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靈能看到這樣熱鬧、和諧的生活場景,他該多么欣慰,多么興奮!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6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時。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jié)里,我懷念起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我的家鄉(xiāng)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zhèn),端午節(jié)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從農(nóng)歷五月初一開始的。家鄉(xiāng)過的端午節(jié)流傳的風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發(fā)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初二,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著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與糯米端過來,還有調(diào)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看著一片片粽葉在母親靈巧的手里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致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樣提著棕葉的梗一并放進大大的鍋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吃螺的習俗,據(jù)說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里幾乎家家都買得起。初三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里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 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nèi)ヌ锕“我焕φ粗端陌荩貋聿逶陂T框上。大人們說這樣驅(qū)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干了,就成了藥。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葉放在鍋里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里繞來繞去,冷卻后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的時候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想到明天又可以去外婆家放松緩解學習的壓力,心里別提一個爽!
第二天的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剛剛露出頭,爸爸就開車帶我來到了外婆家,一到就看見媽媽挺著個大肚子來問我吃早餐了嗎,當時自己就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母愛的偉大在這一刻讓我的內(nèi)心更加有所觸動。
吃過早餐,外婆就準備包粽子了,一聽要包粽子我馬上就來了精神。首先外婆把泡好的糯米和粽葉拿了出來,然后便問我:“孫子,你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我答道:“知道啊,是為了紀念屈原!蓖馄庞謫枺骸澳悄阒罏槭裁匆o念屈原嗎?”這一問讓我愣住了,然后外婆見我答不上來便給我講起了關(guān)于屈原的故事,她說屈原是楚國人,當時楚秦之爭,他主張抗秦卻遭到了以貴族為首守舊派的排擠與誹謗,隨后被楚王免職逐出都城。最后由于沒有聽取屈原的提議,楚國最終被秦國滅了。屈原在流放途中聽聞國家被滅,萬念俱灰,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中。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都紛紛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給蛟龍水獸為食,使屈原的尸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jié)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聽著外婆說完,我不禁贊嘆道原來端午節(jié)的由來包含著這么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愛國故事。
聽完故事,我學著外婆的樣子拿出一大一小兩張粽葉折出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一半浸泡好的糯米,接著塞上一小塊豬肉,再用糯米蓋的嚴嚴實實的。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團就像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一樣不停的跳出來,外婆見了連忙過來幫我解了圍。接下來就剩包粽子的最后一步—扎繩,我想這也太簡單了,終于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大家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繩子,把粽子捆綁了一周,然后還給粽子打了一個蝴蝶結(jié),哈哈,終于大功告成可以開始煮粽子了!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了一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8
時值晚春,繁密的枝葉已被春風吹成深綠,再過不久,便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yōu)榱唆~蝦不撕咬他的身體,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里投粽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jié)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團里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么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鄉(xiāng)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飾,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干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折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桿,載入锃亮的瓷盤,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塊濃綠被這波濤淹沒,于是又拿起灶臺上的鍋蓋,輕輕扣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fā)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fā)現(xiàn),葦桿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欲。撈入盤中,松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托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幾面,面前擺上載著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著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仿佛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滿嘴溢著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先人的愿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9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shù)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聞著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發(fā)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主要習俗。端午前一天,媽媽就將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備著。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她的樣子,左手拿著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將米壓緊抹平后將棕葉反饋過來蓋好,握住后再用絲線捆緊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松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里摻紅棗以圖吉利,據(jù)說,小孩子吃棗粽多,將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特別嘴饞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jù)說吃五月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將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guī)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象征。
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10
端午節(jié)又叫午日節(jié),是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在這一天,就會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jié)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_,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_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jié)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jié),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zhèn)改名為曹娥鎮(zhèn),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jié)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xiàn)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后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jié)合并舉行紀念,而詩人節(jié)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jié)。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昨天是端午節(jié),我的姑媽叔叔們都來送節(jié)禮來了,拿來許許多多的好吃的,讓我肚子里的饞蟲撓得我直發(fā)癢,我的表哥表姐表妹....也都來了,我家一下子變得很熱鬧。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11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全世界有很多節(jié)日,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張掖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么。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nóng)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偉觀了!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再過半月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家鄉(xiāng)的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qū)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端午節(jié)”。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這就是我們張掖人過端午節(jié)的方式!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12
在我的記憶中,端午節(jié)應該算是童年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吧,至少在這個還算愉快的節(jié)日,能夠有粽子吃我便覺得滿足了,F(xiàn)在過去了這么久,我的口味也變了很多,從甜粽子變得喜歡咸粽子,家鄉(xiāng)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至少過去那種端午節(jié)的氛圍是回不去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提到端午節(jié)就會聯(lián)想到粽子,可能這是最貼近生活的吧,作為一個南方人,劃龍舟我只在電視中看過,然后踏青也只在書上看過,雖然這些都是端午的一部分,但都離我很遠,最能代表家鄉(xiāng)的應該就是端午的粽子吧。記得很小的時候,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就會開始包粽子,先到超市稱號糯米,然后在菜市場買箬葉,除此之外還要買艾蒿,端午前一天要用艾蒿葉洗澡,然后門口也要掛上艾蒿,雖然不知道象征什么,但是我覺得艾蒿的氣味還是蠻好聞的。負責包粽子的是我的奶奶,應該說我們家只要她一個人會包吧,但是對于習俗這一塊則是爺爺了解的比較多。
箬葉使用之前要先用水泡上一晚,翠綠的顏色十分好看,包好的粽子菱角分明,我也只是一直在看著奶奶做而已,她包粽子的速度很快,白天不到便做好了幾十個,然后用大鍋煮著,我在一旁一直等待,也不著急,因為我知道煮好以后一定很燙,而且還粘手,我應該等著家長拆開以后用筷子插著沾糖以后再吃。很快粽子便一個個出鍋了,一個個的小菱角用粗線綁在一起,一連串十分有趣,當然,最好以后先是給鄰居家送去,鄰里之間互相分享自己做的粽子,這也是有著濃濃的家鄉(xiāng)風格的,雖然我們只做了糖粽子一種,但通過互換,竟然也有著各式各樣的粽子。
當然,端午節(jié)這天我們家還會祭祀先祖,這是爺爺說的,我也不認為這是端午節(jié)的特色吧,因為每次過節(jié)都會祭祀,因此我家鄉(xiāng)的祭祀色彩是十分濃烈的,除此之外還有著些許禁忌,有一次我吃魚的時候?qū)Ⅳ~翻了過來,然后被奶奶批評了一頓,她說我們不能夠?qū)Ⅳ~翻過來,不然的話在外工作的叔伯可能會事業(yè)不順,就像是“船翻了”一般,除此之外還有著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由于那時我年級比較小,記不太清了。
自從奶奶逝去以后,我們家好像就與端午沒什么緣分了,爺爺也不念叨那些習俗了,而媽媽則是選擇在外買粽子回家吃,盡管味道還算不錯,但已經(jīng)沒有家鄉(xiāng)端午的味道,這是十分令人遺憾的事情。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13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著棕葉的清香我們來到了祖母家。
一進家門,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綠色的、細長的葉子懸掛在院子里的各個角落,我疑惑地看著,隨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語道:“這是什么呀?”在一旁忙著的祖母笑道:“這是艾葉,用來驅(qū)蟲的。來,咱們進屋去包棕子吧!”
一聽到馬上就有棕子吃了,我似乎聞道了那香噴噴的糯米味,嘴里仿佛嘗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著想著,我不禁垂涎欲滴,催著祖母快點包。祖母笑呵呵地說:“別急,別急,我還要準備材料呢!
只見祖母先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淋干,再放入醬油、酒、鹽、味精。同時她又準備了一些繩子,把碧綠的棕葉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然后把一塊塊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醬油里。過了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糯米的顏色終于變成醬色了!叭f事俱備,只欠東風,”終于可以開始包了。只見祖母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車熟路地把一張棕葉卷成圓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塊大肉,接著撒了些糯米并蓋平,最后用繩子把棕葉一圈又譯全綁緊,嘿嘿!一個“枕頭娃娃”在祖母手里悄然誕生了。
看著看著,我不禁躍躍欲試,“祖母,您到一邊去包,我要和媽媽來次比賽!蔽覍W著祖母的樣子拿起兩片棕葉,慢慢地把它卷成園錐形,從盆里撈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細選了一塊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間。我瞟了瞟媽媽,哈哈,可憐的媽媽正在為裹棕葉發(fā)愁呢,這次我肯定贏定了!然而,好景不長,手里的棕子就像一個咧著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著媽媽就要趕上來時,我靈機一動,把棕葉一轉(zhuǎn),立刻用繩子綁緊,一個“枕頭娃娃”在我手中誕生了,媽媽笑著祝賀我贏了。接著,越來越多的“枕頭娃娃”在我們手里誕生了……
棕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嘗這透著濃濃棕葉清香的棕子,心里愉快極了。在這個端午節(jié)中,我體會到了包棕子的樂趣,這香噴噴的棕子中,有我對端午的喜愛,也包含著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贝蠹乙宦牭竭@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jié)。一年中有我喜歡的熱熱鬧鬧春節(jié),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張燈結(jié)彩的元宵節(jié),但我還是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等,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jié)是中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jié)?粗蟮木G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影兒了。
在我的家里頭,每個人都會包粽子。媽媽告訴我:“燁,長大了,要學會包粽子哩!來,我來教你包餃子!蔽乙宦牭竭@個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耙热ナ袌鲑I包粽子的材料!蔽冶愦┖靡路鲜袌隽。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干凈,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媽媽對我說。我想想,這不是很簡單嗎?便開始動手了。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斑@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眿寢層H切地對我說。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可是還是做不好。沒辦法,媽媽無奈的搖了搖頭,走過來手把手的叫我,一個還算像樣的粽子在我手上誕生了。
我終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耶,我終于會包粽子啦!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15
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jié)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shù)秦國,也數(shù)秦國野心,要一統(tǒng)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御,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diào)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御,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于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么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里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尸體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jié),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jié),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里端午節(jié)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shù)不清;并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cè)。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jié)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jié)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