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1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西的井岡山,那里過年很特別。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家一行人便到趙氏宗祠燒香、拜祖仙,燒了香,鞭炮響完才算好;亓思,只能吃齋飯,沒有任何葷味兒。中午飯,開葷了,煮一個豬大腿,大家分著吃,吃完的骨頭卻被爸爸收了起來,我感到奇怪,就問他:“為什么吃完了肉,要把骨頭收起來呢?”爸爸默不作聲。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也是一個春節(jié)的末尾。爸爸拿出一個大豬骨頭,這是初一留下的,這一天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把豬大腿的骨頭吃掉!我不明白:大家難道餓得要吃骨頭了嗎?中午,大人用大骨頭煮了一些羹湯,農民伯伯們拿著大碗喝著,他們喝完就要去春耕了?粗粗,我明白了,這是初一留下的骨頭熬成的羹湯,喝下羹湯就代表年過完了,大家要開始勞動了。
勞動可不能少了我們小孩兒。晚上,我們要做一件大家肯定不相信的事情——到別家的地里去偷菜。你震驚了,我開始也震驚了:“大家難不成要當賊?”爸爸苦笑著回答:“當然不是!我們去偷菜是為了博一個好彩頭,偷菜也叫‘偷青’,我們偷的這些菜必須是青色的蔬菜,每一種蔬菜都有對應它的彩頭:偷到大蒜——好打算;偷到青菜——發(fā)財;偷到蔥——聰明!蓖!彩頭這么好?我有點期待去偷青了。
半夜,我和堂哥躡手躡腳地走進了一家院子,彎著腰,低著頭,生怕讓人發(fā)現(xiàn)。他們院子里種的菜真豐富,我一拔,嘿!是個白菜,我要發(fā)財嘍!堂哥拔出來一根蔥,他很高興,我們相信他真的能變聰明。我們開心地拿著菜走出這家院子;亓思遥瑡寢尠盐覀兺祦淼牟艘黄鹬罅,媽媽告訴我:“這些菜必須當天吃完,才不讓好彩頭溜走!
第二天,被偷了菜的人家生氣極了,一個勁兒地罵我們這些“小偷”。我們不大開心了,但爸爸卻安慰我們說:“據(jù)說,這一天,誰被罵得最狠,誰的運氣就會越好!真是恭喜你們了!”一下子我就把生氣拋在腦后,“嘻嘻”地笑了。
你想不想來我的家鄉(xiāng)試試?交交好運呢?
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2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我聽媽媽說,她小時候過年有許多講究,村子里年味十足?墒,我現(xiàn)在好像并沒有感受到!我把我的疑惑告訴媽媽,媽媽笑盈盈地說:“現(xiàn)在城市里年味漸漸淡了起來,你們蒲公英假日小隊可以搞一個活動,我們去農村尋找年味好不好?”聽了媽媽 的建議,我們母女倆就開始了策劃。
下午,我們蒲公英假日小隊來到錦香來農莊體驗過年習俗。農莊的一個負責人先帶我們去觀看殺年豬。我們看見一頭母豬被泡在熱水中,兩個師傅用石頭在母豬身上不停地敲打,我十分好奇,便走上去詢問,才得知原來石頭是用來刮掉母豬身上的雜毛用的。只見,兩個個師傅又合力將母豬抬到一個平板上,開始剖膛刮肚。我們所有的隊員都是第一次觀看殺年豬,覺得新奇而有趣。殺年豬是為過年做準備,這使我想起了一首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月就是年”,可見以前的時候,人們生活貧苦,過年時能吃到豬肉便是極大的享受了。
看完殺年豬,我們就開始打年糕。我們把手洗干凈。只見師傅端出兩盤香噴噴的熱氣騰騰的糯米,倒進干凈的石缸里。師傅教給我們打年糕的方法,我們立刻挽起袖子,拿起木棒打起來。我們還喊起了獨特的口號:“加油,努力,一切為了年糕!”在一陣陣吶喊聲中,我們每個隊員都體驗了打年糕的滋味。說實在,這打年糕可真是一項力氣活。年糕被盛出來了!我們紛紛跑過去,迫不及待去嘗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用手抓了一塊,蘸了點糖,味道真是不錯。我這個小不點還特意多吃了幾塊,希望來年能夠長得更高。打完年糕,我們還磨了豆?jié){,做了豆腐。
接著,我們又跟著負責人去參觀一個曬肉場。到了那里,我們立刻被震驚了,只見那里曬著腌魚、腌肉、醬鴨等腌制品。黑的,白的,金黃的,一行行、一列列掛在晾干上,就像那整齊排列的士兵。一股股香濃的醬香味撲鼻而來,那味道,那么綿長,那么厚重,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媽媽說的 “年味兒”。我們還向那里的工人阿姨討教了腌制臘肉的方法?粗绱藟延^的“曬臘肉”場面,我們才真實地感受到:新年真的要來了。
回來的路上,媽媽還告訴我們過兩天要帶我們去龍門古鎮(zhèn),那里有更加豐富的傳統(tǒng)項目:做面筋、包春卷、剪窗花、寫春聯(lián)等。我們聽了都很期待。原來,過年在農村有那么多講究,那么多習俗。我們這些城里孩子,可算是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
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3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襄陽,媽媽說襄陽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過年的習俗自然不少。我不太懂,都是聽長輩說的。襄陽的年俗,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衣。特別是小朋友,過年一定要買一身新衣服。有萬象更新的意思,也有驅邪降吉祥的意思。
食。我的家鄉(xiāng)襄陽,過年關于吃的習俗最多了。吃了美味的臘八糑之后,農家就開始殺年豬。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過了小年之后,家家便忙著做甜酒、炸米花、蒸年饃、炸油條等等。我最愛吃姥姥炸的油條了!特別是大年除夕那天的那頓團年飯,講究特別多。有幾個菜是一定要做的,比如青菜、白菜、黃豆芽、圓子、全魚等。青菜寓意“清清計計”,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不生病。白菜寓意“百事大吉”,凡事順利。在我的家鄉(xiāng),豆芽也叫“長菜”寓意“長財”。圓子意味著全家團圓,和和氣氣。全魚不能吃完,要把魚頭與魚尾留著,意味著有頭有尾、年年有余。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吃餃子,寓意“得元寶”。
住。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打掃衛(wèi)生,送灶神。由于過年都要講吉利話,而小朋友不懂事。所以,家里的春聯(lián)特意寫上“童言無忌”。大年夜,主人會在堂屋中燒一個平時準備的干樹疙瘩。老人說,除夕夜燒樹疙瘩火,徹夜通明,紅紅火火,新的一年里就會喂養(yǎng)出大肥豬來。除夕夜,全家圍著樹疙瘩火守歲,長輩打發(fā)小孩子們壓歲錢。在零點時分,這個新舊交替的時刻,家家燃放煙花爆竹,迎接喜神、財神進門。不少農婦還忙著把外面的木柴朝廚房里拿,拿得越多越好,這又叫“新年柴(財)進門,滿屋堆金銀”。另外,正月初四之前,不倒垃圾。不然,會倒掉新年的財運。
行。襄陽農家一般正月初一不出門,在家拜父母、守財神,初二才開始出門拜年,相互走動,恭賀問候。走親訪友,大家都會帶著禮物,也叫新年“見面禮”。而且,為了祝愿新的一年里出門順利,襄陽人多會在門外的大樹上貼上“出方見喜”、“出入平安”等納吉祥的春聯(lián)。
過去襄陽農家還有個“鬧春客”的.習俗。就正月十五之后相互請左鄰右舍吃飯,過“二道年”、“喝春酒”熱鬧熱鬧。這一“鬧”就一直“鬧”到二月二,才算過完“二道年”,人們才一心一意投入到春耕生產第一線。
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4
春節(jié)是每個人心中最祈盼的節(jié)日。老人們盼望的是奔波在外的子女回到身邊;大人們盼望的是長長的假期;而孩子們盼望的就是痛快的玩耍了。今天,請跟著我體味一下我的家鄉(xiāng)——紹興的年俗。
除夕的早晨,我們早早地起了床,準備做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貼春聯(lián)。我們先撕掉舊的對聯(lián),接著,媽媽把大門擦得干干凈凈,我?guī)桶职謱⒋箝T扶住,由他來貼。他先貼橫聯(lián),接著把“!弊值怪N在大門正中央。我奇怪地問爸爸:“為什么要把‘!值官N呢?”爸爸笑著回答說:“因為‘福倒’就是‘福到’!”我恍然大悟。這時,我想起王安石《元日》中的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原來,早在宋朝就有貼春聯(lián)這個習俗了。古人貼春聯(lián)是為了驅邪保平安,我們貼春聯(lián)也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美好愿望。
吃完中飯就要準備過年的重頭戲——年夜飯。奶奶為今天的主廚,只見她嫻熟地拿起菜刀,把白菜飛快地切成一片片,往大鍋里一放,“滋啦滋啦”的聲音霎時間響滿了整個廚房。她又拿起鏟子輕快地炒了起來,很快一碗醋溜白菜就燒好了。奶奶從下午一直燒到晚上,金黃的白斬雞、赤紅鮮嫩的大蝦、色香味俱全的螃蟹、紅燒魷魚……擺了滿滿一桌,一看到這些菜,我的口水就“飛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想吃年夜飯了。
吃完年夜飯,爺爺鄭重地把我叫到樓上,從抽屜里抽出一個大紅包給我,并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我也祝爺爺新年快樂。奶奶叮囑我晚上睡覺時一定要把紅包壓在枕頭下,這樣我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了。
隨著零點鐘聲的敲響,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將睡夢中的我驚醒。我打開窗子一看,一個個煙花在黑夜中飛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線,最后在高空中綻放,響徹云霄。我也拿出昨天剛買的煙花,走下樓去。我先放九連珠,點燃導火線,“轟”的一聲,一發(fā)煙花像火箭似的沖了出去,在天空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我又點燃一支火花棒,在空中轉圈,地上霎時間灑滿了金光……在熱鬧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紹興的年俗。
家鄉(xiāng)的年俗作文5
拜年的習俗各地都有,我們家鄉(xiāng)自然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起個大早,同一家族里的弟兄們便結成團隊,連早飯都顧不得吃,就一起到同姓、近鄰或平時交好的鄉(xiāng)親們家里去拜年了。晨曦中,村里每條大街上都是一撥撥趕著去拜年的人們,有些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平時根本就見不到面,這時候也會出現(xiàn)在人群中,偶爾遇見了,趕忙相互問聲“過年好”。
拜年大體上也是有個先后順序的。通常是先到與自家血緣關系最近的伯伯叔叔、堂伯堂叔家里去,然后再到其他人家里去。我們這里拜年不光問一聲“過年好”就完事,去長輩家里拜年,須得跪下磕頭。初一早晨,幾乎每戶人家的堂屋地上都鋪著席子或墊子,那是為了防止地上的泥土弄臟了前來磕頭的晚輩們的新褲子。盡管如此,由于多次跪下磕頭,膝蓋處也難免要沾上一些灰塵,于是有人初一早晨干脆就先不穿新褲子,直到把所有該磕的頭磕完之后,再回到家里換上新衣服。
初一去磕頭拜年是一種禮節(jié),長輩們一般不必給前來的磕頭晚輩們發(fā)壓歲錢,只需準備些花生瓜子糖果之類的食物招待一下就可以了。記得小時候生活艱難,一年到頭吃不到稀罕東西,初一跟著大人去拜年,往往會得到不少水果糖、爆米花,回來時,兜里都會被塞得滿滿的,F(xiàn)在的孩子們好東西都吃膩了,拜年的時候,再也不為這些東西所吸引……
除了男人結伴去拜年,女人們也同樣如此,她們通常是妯娌一伙,姑娘一伙,拜年的路線和順序與男人們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媳婦們拜年時要磕頭,而姑娘們不必磕頭,只需問聲好就行了。
記得上世紀80年代以前,村中還都是一條條的胡同,拜年時比較省時省力,幾條胡同串下來,年就拜完了。后來隨著經濟發(fā)展,新房子一片片蓋起來,胡同被拆除,村子被擴大,人們住得也不再集中,拜年的范圍于是變得“點多、線長、面廣”,這時候,我們的拜年也就成了“急行軍”,當全部拜下來之后,已經是饑腸轆轆了……
近幾年,家鄉(xiāng)的拜年儀式也在慢慢發(fā)生著變革,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磕頭這種禮節(jié)被逐漸淡化,很多人家都推讓著前來拜年的人們不要再跪下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