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河南的春節(jié)文化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到我們河南的春節(jié)春俗,那可真多呀!小編收集了2017年河南的春節(jié)文化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河南的春節(jié)文化
河南人把除夕慣稱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正月初一,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后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后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里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
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jié),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后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jié)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第二篇:河南的春節(jié)文化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到我們河南的春節(jié)春俗,那可真多呀!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我們這里的春節(jié),大多都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這一天,晚上要吃餃子。大人們都忙著發(fā)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頓。由于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所以這一天也會有些過年的氣氛。
“二十八,貼花花。”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家家都要貼春聯(lián),而且,還要蒸百十個鏌。好吃個一半個月。
除夕真熱鬧。家家戶戶都早早吃了飯,并且還要吃餃子,吃完飯還要放鞭炮。外出打工的或家居城市的,都要回老家聚一聚。這一天,一般人都會熬夜,或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晚會,或打牌通宵。
正月初一,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接客,年輕人領著小孩子去親戚家串門,給小孩子們發(fā)壓歲錢。這一天還要吃餃子,不過初五還不許吃面條哩!從初二開始走親戚。
正月十五,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了,街市上都擺著許多湯圓。而且到處都是賣燈籠的,有喜羊羊的、奧特曼的'、福娃的……應有盡有。這一天,小孩子們都會買許多煙花爆竹。天一擦黑,天空中就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jié)在正月十五結束。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復到了平常。
第三篇:河南的春節(jié)文化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jié)習俗都各具特色,F(xiàn)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jié)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是對聯(lián)的一種,因在春節(jié)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后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lián)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nèi)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jié)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螅瑹釟怛v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jié)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河南的春節(jié)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河南文化作文12-23
河南文化之民風民族作文08-01
河南特色文化作文08-16
河南的春節(jié)作文02-02
精選河南的春節(jié)作文12-21
河南春節(jié)的作文04-10
河南春節(jié)作文05-14
河南的春節(jié)作文11-19
有關河南民俗文化的范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