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通用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懹^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1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由中央電視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國家級漢字聽寫推廣活動,也是全國第一檔原創(chuàng)形態(tài)的漢字聽寫教育類電視節(jié)目。
節(jié)目邀請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以及在內(nèi)地受教育的港澳臺學生組成32支代表隊參加,形成緊張精彩的多場次晉級比賽框架,并共計形成12期電視節(jié)目,每期節(jié)目時長90分鐘。在中央電視臺第10套科教頻道暑期檔周末黃金時間播出。
漢字是上古時期世界上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審美意蘊,是我們民族祖先智慧的結(jié)晶,是中華文明最燦爛的瑰寶之一。在漢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蘊藏著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崇高強大的民族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造智慧。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中國符號,是中國貢獻于人類文明的第五大發(fā)明。但漢字又是世界上最難書寫的文字。獨特的方塊字形需要不斷記憶,反復練習才能形成書寫能力。
現(xiàn)在,越來越多地人依靠鍵盤等輸入工具書寫,減少了手寫漢字的機會,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逐漸下降。如果未來幾代人漢字書寫能力持續(xù)普遍下降,文明傳承的品質(zhì)就會形成缺損。
舉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意義,不僅在于選拔出一個榜樣式的"天才少年",更在于倡導從小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做起的價值觀,向全社會倡導書寫漢字,保護漢字的意識,倡導愛漢字、愛漢語、愛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從而建立起一項意義深遠的文化傳承活動。
詩人余光中在《聽聽那冷雨》中說:"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nèi),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是本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學術(shù)講解人,在向記者引用余光中上述話語時她激動不已:"漢字不僅僅是中國人交流信息的符號,更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氣象。
一個個漢字,就是一個個微縮的中國人。漢字聽寫大賽在提升全社會對漢字的重視程度的同時,讓漢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課堂,成就一代代不僅敲擊鍵盤,也會揮毫潑墨,不僅有科學精神,也有人文理念的中國君子,真正做到書寫的文明傳遞,民族的未雨綢繆。"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2
星期五晚上又播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三場復賽,這可是我最愛看的節(jié)目之一。參加本場比賽的有湖北省襄樊市第四中學代表隊、山西省實驗中學代表隊、青海省西寧市虎臺中學代表隊和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中學代表隊。
參加本場比賽小選手勢均力敵,比賽進行得很緊張,一個很小失誤有可能就會引發(fā)場上比賽形勢大反轉(zhuǎn)。襄樊四中代表隊初賽成績名列前茅,他們準備極充分。但就是因為一些聽上去很簡單詞匯,形勢發(fā)生了巨變。其他三支隊伍穩(wěn)扎穩(wěn)打,但失誤還是不少。這場比賽中,給我印象最深是廣東隊羅弋洋,他爸爸是一位語文老師,每天都給他復習很多詞語。這次他一個人獨挑大梁,戰(zhàn)斗到了最后,最終帶領(lǐng)著自己隊伍殺出重圍闖進了半決賽。我真很佩服他。
本場比賽跌宕起伏,有高手的精彩“表演”,也有反復涂改但最后時刻寫對的幸運兒,還有寫不出字的淘汰者。每當聽到倒計時的聲音的時候,我就特別地緊張。至于本場聽寫的詞語,難度也比前幾次增加了,我一個也不會,哎!
這個節(jié)目太好了,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漢字和中國文化。我想以后也去參加比賽。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3
這一段時間和小柯一起觀看了CCTV-10科教頻道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感觸特別深!
本次賽制是來自不同省市區(qū)的32支代表隊按地域交叉編為8組進行初賽,產(chǎn)生進入復賽的'8強。8強進行兩場復賽,產(chǎn)生進入決賽的兩強。所有未進入決賽的各隊中表現(xiàn)最佳的選手將進行一場附加賽,附加賽獲勝選手也將進入決賽。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是附加賽結(jié)束,只等待最后決賽的時刻了。
漢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載體,而正確的書寫又是漢字傳播的前提。這次漢字聽寫大會喚醒了深藏在炎黃子孫們心中,卻在鍵盤時代淡忘了的這種漢字情節(jié)。說實話看到學生們聽寫的那些詞,我是非常的汗顏,感覺自己就像是文盲,而我們的學生選手們太強悍了!真是值得我們豎起大拇指,給他們一個字“牛”!
漢字聽寫大會小柯同學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主考官每報一個詞之后他都告訴我他會,最開始我會非常詫異,覺得怎么可能他都會?隨著他的演示我終于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會”!雖然他并不認識那些字,但是他已經(jīng)學了拼音,在主考官報出一個詞之后,他就會將這個詞的拼音跟著拼出來,這也就是他所謂的“會”了。當然,雖然是這樣的“會”,但我依舊是高興的,至少感覺得到小柯是在自己的意愿下在快樂地學習著。
聽寫中,考官不但要報詞,還要解釋詞意,或是引用出處原文讀句,或是適當予以造句,且有專家補充釋義,更是有場外評論員進行詞語解說,場內(nèi)外是高手如云,這讓我們能更深入地對詞語進行理解。漢字的魅力讓人折服,這群孩子的魅力更讓人傾倒,孩子們的涉略面之廣不得不讓人欽佩!一邊看我都會一邊和小柯聊聊,總結(jié)了下還是要多看、多練,也就是有了大量的閱讀及練習才最終成就了孩子們自己的個人魅力!所以閱讀是多么的重要!而且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傳遞,這次聽寫大會是真正實踐了重視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呼喚,我是看得特別激動的!
在這里我也特別向各位推薦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個節(jié)目,可以讓孩子也感受感受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還有最后的決賽沒開始,總之我是非常期待的!相信你也會期待的!
我對文化類的節(jié)目都很感興趣,老師說南昌二套這個月又推出了新的節(jié)目,它就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老師讓我寫一篇觀后感,我連聲叫好,因為漢字是我們的母語,我怎么能拒絕母語呢?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個節(jié)目這么好看。它讓我認識許多我沒接觸過的詞語,還讓我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瞧!我又在急匆匆地吃飯了,因為今天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總決賽。
我吃完飯,馬上沖到客廳,打開電視機,調(diào)到南昌2臺,還好,才剛剛開始。
這次一共有4組參賽的學校,每組都有好幾個大哥哥大姐姐,他們雖然在劍拔弩張的賽場上,可是依然很冷靜。這時,我的心已經(jīng)提到嗓子眼那里了。隨著念題者的念題聲,緊張的比賽開始了。在比賽的時候,除了念題者字正腔圓的播報,其它的人都很安靜,似乎怕只要一吵鬧,參賽的人就會分心,影響發(fā)揮。全場安靜地連掉根針也聽得見。
經(jīng)過幾輪的比賽,終于快分了個高低了。場上只剩兩組參賽學校,一組只1個選手,另1組剩下兩名選手。他們兩組都非常緊張,因為如果輸了就白費了這幾個月的準備,所以每個人都非常認真,想奮力一搏,取得本場的冠軍。
最后,因為“楞伽經(jīng)”這個詞兩組都淘汰一人,但是南昌市第二中學還剩一名選手,所以,最終贏家是南昌市第二中學的選手們。聽到了自己學校的名字,其它南昌市第二中學的代表全部從后場上去擁抱那位場上僅有的選手,此刻,他們是多么光榮;此刻,他們是多么激動;此刻,他們是多么開心!
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以后,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想要記住一個詞語怎么寫,就必須要懂得它的意思才行,這樣就更容易記了。從今以后,我一定要發(fā)奮讀書,爭取也能像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一樣,能代表自己的學校去參加比賽。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4
10月18日晚,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感觸頗深。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老師告訴我們,漢字有萬個以上,而我們平時常用的漢字只有三四千個。
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中所出考題基本都是筆畫繁多和較為冷僻詞語!斑薄薄ⅰ颁h鏑”……看著一個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詞語被一群初中生正確書寫,不由令人為之驚嘆。而逐漸變難考題涉及面之廣讓人咋舌。隨著場上人數(shù)不斷減少,諸如“伊犁河”、“愣蔥”、“攛掇”這樣地名、方言、口語詞匯也出現(xiàn)在了考題里,著實叫人為選手們捏了一把汗。
看著看著,我突然發(fā)覺,我聽到一些詞語的讀音和解釋完全摸不著頭腦,可是答案顯示出來,我卻發(fā)覺自己曾見過。例如“鳧趨雀躍”的“鳧”字,我就曾在課外書上見過幾次,卻總不愿查閱它的讀音;像“箴言”一詞,我會讀但寫不出來;還有前幾次比賽中出現(xiàn)的“貔貅”、“甕中捉鱉”等詞,都是我會讀但不會寫的。
我想,這些情況之所以會出現(xiàn),是因為我平時沒有加深對漢字的鞏固,有一些字很久沒有使用,就漸漸忘記了,正因為這樣,我常常出現(xiàn)提筆忘字之窘境。我想,我應當向參賽選手學習,豐富我的課外閱讀量,遇到不會的字要主動翻閱字典,了解生字詞的含義。我相信,長此以往,我認識的字會越來越多。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5
在當今這個快節(jié)奏,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信息瞬息萬變的年代,我們難免眼花繚亂。在快得心煩意亂時,不妨回頭看看,我們是否遺失、漏掉了什么?
近期在中央電視臺周末黃金時間熱播的節(jié)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吸引了我的目光,感觸頗深,一些以寫字為基本功的中小學生對有的常用字,習慣用語不能正確書寫,試問這些孩子的父母又會正確書寫多少?相信有些父母還不如他們。隨著電腦、手機的全方位“吞噬”,人們有事打電話、發(fā)短信、發(fā)微博,方便、快捷、根本不用紙、不用筆、不用手寫、按按健全部搞定,而且還有一個好處,不用擔心漢字不會寫,認不清,又能擺脫手寫不堪的“尷尬”,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大量的打印、印刷文本出現(xiàn),雖干凈、工整,但總給人生硬、呆板、程序化,沒有感情,沒有靈魂的感覺。我們早年寫信常說“見字如面”,說明寫的漢字是一個人的載體,代表本人,字寫的清新雋永或渾厚圓潤抑或龍飛鳳舞,不管何種字體,字里行間都包含本人待人的態(tài)度。
現(xiàn)代優(yōu)秀通訊工具的大量使用,雖然讓撰寫文章、與人交流都變得更加快捷,但文字錄入形式的變化卻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漢字本身意蘊的湮滅,也養(yǎng)成了人們的懶惰和依賴的壞習慣。中國的方塊漢字是世界上最具東方神韻、意境最深遠的字體。當評委們將某個字的構(gòu)成、來歷解析道來時,我們便意識到,這一筆一劃不僅是用于交流和記載的符號體系,更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文化內(nèi)涵和深厚底蘊,我國的漢字發(fā)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甲骨文到金、隸、篆、楷、行,再從繁體到簡體,一路走來,五千多年的光輝燦爛史,沒有理由不珍惜。
看看我們古代的一些書法大家:王羲之、顏真卿、虞世南……他們用畢生的精力在書寫、研究漢字的精髓。元朝有個書法家叫康里子山,蒙古族人,他為了練好字,從小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早晨必須寫完一千個字才能吃飯。幾十年過去了,子山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終于成為當時有名的書法家。這些書法大家留給后人的墨寶在現(xiàn)在的名山大川、樓臺亭閣中可見一斑。
記得去過一個歷史文化古城河北正定縣,光塔寺就有七座,歷史名人手跡、碑刻比比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開元寺,里面有一個唐代的巨型石碑,碑座是一個叫“赑屃”的大獸,碑身是一個殘存的斷碑,碑文的內(nèi)容雖不明確,但碑文的刻字讓不懂書法的外行都嘆為觀止,字字蒼勁有力、飽滿,歷經(jīng)唐代千年,“容顏”不變。
我們有責任繼承發(fā)揚中國的漢字,熱愛漢字,就是熱愛中華民族的文化與傳統(tǒng),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應主動承擔起來的歷史使命。雖然在信息時代,幾乎所有社會生活都要通過電腦和手機終端來完成,但我們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多讀書,多記筆記,感受筆在紙上飛馳,字在筆尖流淌的愜意!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09-09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01-09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11-25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作文07-08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15篇11-03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15篇)02-05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2篇01-19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5篇01-19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觀后感600字01-13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后感800字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