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視劇老農民觀后感
電視劇《老農民》正在熱播。我想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看后都會有自己的感想、感悟、感慨吧!其實,伴隨歲月前行,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革,世情的變化,都會使歷史留痕,刻在人們的記憶里。從歷史留痕與人們的記憶中,我們會找到對人類社會歷史最好的詮釋。是真理還是謬論,是正道還是邪途,只有經過歲月的洗刷才會讓人們看得更清楚。
電視劇老農民觀后感 篇1
《老農民》將視角對準了黃河岸邊的一個村莊,用波瀾壯闊的大手筆書寫了一場土地改革所引發(fā)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農村變遷史,這可謂是由淚水與苦難所鑄就的史詩,這也是一部為農民代言同時又高度還原中國農村的作品,它做到了真正的接地氣,只因它所刻畫的人物對我們這片生活過的土地愛得深沉。
關于《老農民》最讓人體會到的一點力量莫過于他們的堅守,對于一部跨越了時代的劇作來講,它講的是大刀闊斧開創(chuàng)性的故事,而在這個過程中,在社會變革中所經歷的陣痛以及苦難,無疑貫穿了劇中的始終,但這些顯然不是本劇所要表達的重點,它所最難得的是透過苦難,我們看到了老一輩對于土地的堅守,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以及他們永不向命運低頭的剛毅。
劇中刻畫了多個鮮明的形象,而這并不是單一維度的呈現,而是以頗為立體化的方式,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農民形象。不同于當下熒屏農民多以被曲解或是被調侃的面貌出現,《老農民》顯然用了一種飽含深情的方式來呈現這群可親可敬甚至偶爾也有些“可憎”的群體,在這個大的群像里,我們既可以看到牛大膽這種勤懇忠厚的農民形象,也可以看到精于算計,見風使舵的喬月,也可以看到心有不甘但又認命的馬仁禮,甚至我們可以看到燈兒頗具童話氣息的一生守護……總之,《老農民》為觀眾最真實的呈現出了中國世世代代農民的整體面貌。
劇中聚焦了頗多具有年代意義的節(jié)點,無論是土地改革,還是三年自然災害,乃至到后來的新農村建設,劇中都有著清晰的脈絡呈現,同時導演將這些大時代的變革集中反映到了個體中去,從大變遷深入到農民的基礎生活中,也讓觀眾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中國農民心理的成長與轉變,可以說,在一個個的故事高潮中,農民也隨著時代一同成長,農民不再是昔日那種愚昧的面貌,而是富有了獨立思想的一代人。
在熒屏上,中國的8億農民(9。4億農業(yè)人口)這個龐大的群體一直是被社會所忽略一個群體,《老農民》做到了為他們發(fā)聲,可以說,本劇在某種層面也是8億農民樹碑立傳。它很大程度展現出了農村勃勃生機的一面以及農民可愛的一面,對于當下觀眾來講,這是一次重新審視農民的`機會,而關于世世代代農民的奮斗故事,同樣對于當下年輕一代的觀眾有著激勵作用。
作為金牌編劇高滿堂“工農商”三部曲的收尾大作,《老農民》做到了劇本質量的精益求精,同樣好馬配好鞍,劇中一眾演員的出色表現同樣值得稱道:多以知識分子出現的陳寶國,扮演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絲毫沒有違和感,而他的那股天然的接地氣更是讓人折服,而牛莉、蔣欣這兩個女星,也塑造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熒屏形象,她倆一靜一動,在這部劇中也無時不刻不注入著新鮮的活力。
《老農民》用一出出農民的悲歡離合讓觀眾看到了幾代人沉默與堅守的力量,同時用苦難與挫折鑄造了這不可磨滅的史詩。
電視劇老農民觀后感 篇2
最近,經人推薦,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幾集電視劇《老農民》,引發(fā)了對“三農”問題的一些思考。電視劇講的是山東黃河岸邊一個小山村的一群農民幾十年間的創(chuàng)業(yè)史、致富史,故事鮮活、生動、真實,感人至深,引人沉思。給人最大的啟示,是廣大農民對過上好日子的熱切期盼,是人民群眾中蘊含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
“三農”工作是黨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重慶既是直轄市,但又具有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qū)、大庫區(qū)和城鄉(xiāng)差異大這“四大加一大”的基本市情,決定了必須把“三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推動“科學發(fā)展、富民興渝”,必須首先解決好統(tǒng)籌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的問題,真正做到城鄉(xiāng)互動、以城帶鄉(xiāng)、以工促農、工業(yè)反哺農業(yè),這些方面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但總體上看“三農”領域的改革發(fā)展仍然是薄弱的、滯后的,有些方面還沒有破題。
不能回避農民的利益問題。三農工作要堅持一條主線:“三農”工作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叭r”工作肩負一系列重大任務,包括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yè)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其中,尤為關鍵的一條,就是促進農民不斷增收,維護好、實現好、發(fā)展好農民的切身利益。只有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三農”工作才不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否則,像《老農民》所演的那樣,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農民家里連個豬也不能養(yǎng),或者只能養(yǎng)公豬不能養(yǎng)母豬,把農民的手腳完全捆住了,何談發(fā)展農業(yè)、富裕農民、建設農村!因此,“三農”工作必須堅持以農民為本。
一定要放開農民的手腳。做好“三農”工作,必須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比如說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本質上就是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的問題。怎么認識和把握這個問題?就是要堅持所有權、穩(wěn)定承包權、放開經營權。農村土地的流轉,農業(yè)生產組織和生產方式的變動,規(guī)模經營、合作、聯(lián)合等,都是在經營權這個環(huán)節(jié)去完成的。這里,要堅持一個原則: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民不是干部,流轉的機制是市場不是政府,流轉的`前提是依法、自愿、有償,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能下指標、定任務、超進度。土地流轉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時間可長可短,但要堅守“底線”,就是“三個不得”:不得改變集體土地的性質;不得侵犯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不得改變土地的使用性質。守住了“底線”,就可以大膽試、放開干。
“三農”工作要放到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中去謀劃。比如說,城鎮(zhèn)化問題,必須更多地從“三農”的視野、從農民的角度去考慮,才不會走偏。這就是,城鎮(zhèn)化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城鎮(zhèn)化,農民進城不但要進得來,更要留得住。再比如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考慮城鄉(xiāng)資源和要素的統(tǒng)籌協(xié)調和優(yōu)化配置,資源、要素的流向不能是單向的,不能什么資源、什么要素都進城了,如果把農村徹底掏空了,如何建設新農村?
農村要發(fā)展,帶頭人很重要。正像電視劇中反映的一樣,一個有頭腦的好村支書,一個配合意識強、扎實肯干的村委會主任,一臺戲就唱起來了,全村致富發(fā)展也就有奔頭了。必須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當作一件大事來抓。
【電視劇老農民觀后感】相關文章:
鏡子電視劇觀后感心得 老鏡子觀后感07-22
電視劇《功勛》觀后感06-22
電視劇暗算觀后感08-21
電視劇黑洞觀后感08-25
電視劇《蘭陵王》觀后感06-04
一九四二電視劇觀后感05-15
電視劇《心術》觀后感08-21
《天道》電視劇觀后感09-19
電視劇電影觀后感03-17
電視劇《功勛》觀后感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