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高三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開復
李開復,中國臺灣人。他是一位信息產(chǎn)業(yè)的經(jīng)理人、創(chuàng)業(yè)者和電腦科學的研究者,曾在蘋果、SGI、微軟和谷歌等多家IT公司擔當要職。2009年9月從谷歌離職后創(chuàng)辦“創(chuàng)新工場”,并任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
李開復曾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學博士學位,后擔任副教授。讀書期間,他憑借其聰慧的頭腦令同校師生刮目相看,在遙遠的大洋彼岸,他通過不舍晝夜的寒窗苦讀,為自己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在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任助教期間,他以精深而具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成果享譽全球——他開創(chuàng)性地運用統(tǒng)計學原理,開發(fā)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xù)語音識別系統(tǒng)”,被《商業(yè)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學創(chuàng)新獎”,確立了自己在信息技術研究領域的泰斗地位;他開發(fā)的“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tǒng),因在1988年擊敗了人類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而名噪一時。
在技術領域,他是攻堅挫銳的科研天才;在管理層面,他又是運籌帷幄的領軍人物。最終,他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從“打工皇帝”成為青年們的勵志導師。
2013年9月,李開復對外宣布罹患淋巴癌。“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癥面前,人人平等。”在他的微博中,我們聽到了欷歔和感慨,也看到了這位商界奇才的隱忍與豁達。
從“睡神”變?yōu)?ldquo;學霸”
197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科學系,一個來自中國臺灣的華裔新生長期霸占著教室后方的角落,上課就呼呼大睡,他就是李開復。討厭政治學科的他,在猶豫、蹉跎了兩年后,決定轉系,改學自己感興趣的計算機。李開復在計算機系如魚得水,兩年后畢業(yè),成績居全系之首。在教授推薦下,李開復進入在計算機領域獨領風騷的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直接攻讀博士。
院長問李開復:“你讀博士的目的是什么?”李開復回答:“在某一領域做出重大成果。”院長糾正道:“你要從這兒帶走分析、思考的能力,研究并發(fā)現(xiàn)真理的經(jīng)驗,以及科學家的胸懷。若你有一天改變研究方向,依然可以在任何一個新的領域出類拔萃。”
要做就做到最好。李開復開始了自己“語音識別”課題的研究。他工作得異常辛苦,常常在計算機前待上一整天。但課題研究并沒有預想中的那么順利,他甚至長期感到一籌莫展。經(jīng)過反復的思考和判斷,他決定拋開導師的方法,而嘗試用統(tǒng)計學的方式重新研究。這事擱在臺灣,絕對不可想象,導師一定會勃然大怒。但李開復的導師卻鼓勵他:“我相信一個富有激情的人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李開復放手一搏,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論文。憑借其開發(fā)的“非特定人連續(xù)語音識別系統(tǒng)”,李開復被《商業(yè)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學創(chuàng)新獎”,他也因此在26歲時成為了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一時風光無限。
【素材點撥】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引領,很難在學習和工作中有所成就。找到人生發(fā)展的方向,然后做出決定,在適合自己的領域中證明自己。當然,在鉆研中遇到問題不放棄,敢于向老師和權威提出質(zhì)疑,亦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適用話題】 興趣、抉擇、敢于質(zhì)疑
“叛逃”,人生中最艱難的60天
2005年,李開復已在蘋果工作6年,在微軟工作7年。他感到已經(jīng)沒有成長的空間,決定跳槽去谷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次“普通”的換工作,竟像引發(fā)了一場地震,微軟和谷歌對簿公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微軟的訴訟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谷。各種中傷、污蔑的虛假報道鋪天蓋地,李開復被戴上了“叛徒”的帽子,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據(jù)微軟的同事回憶,在那段時間里,公司有一間專門的小屋,里面擠滿了策劃撰寫李開復負面材料的員工,他們不斷向記者灌輸微軟是受害者、李開復不誠信的觀念。而這些人都是曾經(jīng)與李開復并肩作戰(zhàn)、對他非常了解的同事。因為工作,大家不得不反目成仇,甚至在法庭上“對決”。那段時間李開復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精神幾乎崩潰。
在朋友的鼓勵下,李開復想到了自己的座右銘:“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戰(zhàn)斗,不再理會謠言,而是從微軟提取了30萬份郵件,從中找尋能證明自己清白的證據(jù)。經(jīng)過60天的煎熬,李開復得到了法院公證的判決。再次面對媒體時,李開復再也聽不到記者提與訴訟相關的問題了,因為那些謠言已沒有了新聞價值。
【素材點撥】 李開復在學校是天之驕子,在工作中是公認的領袖,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詆毀時會感到難以承受。第一次聽見學生評價他講課無聊,李開復就非常傷心,更何況惡意的中傷。而人的抗壓能力卻也是在一次次挫折中培養(yǎng)起來的。
【適用話題】 挫折、為自己正名、壓力和動力
朋友倒霉時還是朋友
有一次,李開復打算邀請朋友來家里小聚。這時旁邊有人指著客人名單說:“這個人不能請了。他在金融投資上栽了大跟頭,已經(jīng)到了破產(chǎn)的邊緣,人們都知道他現(xiàn)在的情況,你把他請來只會讓他更難受。”李開復聽后堅決地搖了搖頭說:“當一個人發(fā)達時,我們是朋友;當他倒霉時,我們還是朋友。不能因為朋友出了事情就故意繞開他,他現(xiàn)在最需要的就是大家的支持。所以,這個朋友我不僅要請,還要親自把請柬送到他手上。”
在那次聚會中,落難的朋友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知道了事情經(jīng)過的客人都被李開復的舉動深深感動了,人們都覺得他是個重情重義的厚道人。從那以后,李開復在商業(yè)圈內(nèi)的口碑越來越好,找他合作的同行也越來越多了。因為他們覺得李開復對一個落魄之人都能如此上心,與他合作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去關心幫助他們,實際上就是在關心幫助自己。
【素材點撥】 朋友落難時,無論是出于保護對方的目的,還是認為他失去了利用價值,而選擇遠離他,都會讓對方感到失落。李開復以內(nèi)心的坦蕩和真誠的關心,幫助朋友重新樹立信心,也讓自己贏得了贊譽。
【適用話題】 友誼、處世之道、人格魅力
幫助年輕人實現(xiàn)創(chuàng)業(yè)夢想
2009年,這位在全球華人科技業(yè)最富聲望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無數(shù)青年人的精神偶像,做出了讓他的崇拜者大吃一驚的選擇。他毅然跳下谷歌這列豪華列車,去開創(chuàng)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業(yè)——創(chuàng)辦“創(chuàng)新工場”,幫助中國的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讓中國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平臺。
公司成立之初,所有事都要親力親為。李開復自己買域名、自己租場地、親自給工程師買盒飯。在買“創(chuàng)新工場”域名時,對方開價2 600美元——這是一個看起來完全可以接受的價格,李開復最后硬是把它砍到了1 000美元。李開復回憶說:“那段時間我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但是我一點都不累。我找回了我的激情。”
李開復還為中國學生創(chuàng)辦了開復學生網(wǎng)(后改名為“我學網(wǎng)”),李開復稱一定要幫助這些想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人,只要學生們給他寫信,或者邀請他做演講,他能做的,都會不遺余力。
如同他自己設想的墓志銘一樣:“熱心教育者,通過寫作、網(wǎng)絡、演講,在中國崛起的時代幫助了眾多青年學生,他們親切地呼喚他‘開復老師’”,F(xiàn)在正有眾多的年輕人在李開復的鼓勵和幫助下,踏上了尋夢的旅程。
【素材點撥】 對一個不安于現(xiàn)狀的人來說,再大的官職、再高的薪水都阻止不了他繼續(xù)冒險的腳步。而作為一個成功的職場英雄,李開復不僅能想到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還希望幫助中國更多的年輕人實現(xiàn)夢想,這份責任感讓人欽佩。
【適用話題】 挑戰(zhàn)、夢想、責任感
罹癌燃斗志
2013年9月4日晚,李開復在微博上轉發(fā)了一篇題為《你最后的十年會怎樣?》的微博,表達對剩余生命的思考。第二天晚上,他便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患癌的消息。他說:“既然遭遇就應坦然面對。病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會選擇用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起伏。”在化療和康復期間,李開復堅持運動,還不時在網(wǎng)絡上與關心他的網(wǎng)友進行互動,甚至對謠傳他去世的消息以幽默的方式一笑而過:“如果真要死了,李開復這么愛互聯(lián)網(wǎng),一定會搞個微博、微信直播的。”
李開復還敢于拿自己的病情來打賭。他在微博上對“創(chuàng)新工場”支持的一位創(chuàng)業(yè)客戶說:“今天我們開始一場比賽,看我先克服病魔,還是你的公司先有碩果!立此為證,一起加油!”
病重的李開復也不忘跟女兒一起做公益。12月3日,李開復正式發(fā)布“開復益行動”——關愛中國癌癥兒童行動。這一天也是李開復52歲的生日。李開復在網(wǎng)上義賣印有女兒攝影作品的靚衫,并將所籌款項捐獻給了圣猶達兒童研究醫(yī)院,用于中國癌癥兒童救治的項目。
【素材點撥】 李開復在癌癥面前保持了樂觀和高昂的斗志,這不僅讓人感動,也給同樣身患疾病的人帶來了精神上的鼓勵。而在病痛中不忘公益事業(yè),呼吁社會為患癌兒童提供幫助,這種責任感同樣讓他成為了國人典范。
【適用話題】 面對災難、心態(tài)、奉獻
思想開明的好父親
李開復的女兒曾經(jīng)很害羞,在學校不敢舉手發(fā)言。李開復就用自己在比爾·蓋茨面前發(fā)言的例子鼓勵她勇于發(fā)言。女兒雖然同意試一試,但還是認為只有當有最好的意見時,才愿意發(fā)言。
聽了女兒的辯解后,李開復并沒有直接否定,而是試圖讓女兒明白“最好的意見”只是一個主觀的判斷,什么才是最好的意見,只有說出來之后才會知道。于是,他們一起制訂了一個目標: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然后再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shù)。一年后,老師注意到,李開復的女兒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善于表達的孩子。為了能舉手發(fā)言,她上課也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講,課后也更認真地復習功課。一個習慣的改變,帶來了連鎖反應,每天舉一次手讓李開復的女兒全面優(yōu)化了自己的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習效果。
李開復還希望女兒擁有寬容之心和開放的思維。他在給女兒的家書中寫道:“不要被教條所束縛,任何問題都沒有一個唯一的簡單的答案?创粋問題不應該非黑即白,而是有很多方法和角度。當你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你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問題解決者,這不僅僅是對其他觀點的包容和支持,更是一種批判式思考,也是令人折服的領導風格。我希望這能成為你的一部分。”
【素材點撥】 李開復對女兒沒有粗暴的管教,取而代之的是以開明的思想進行引導。在解決上課發(fā)言這個小問題上,他給孩子信心,并讓孩子在思考后自己做出決定。寬容和開放,也是他在財產(chǎn)之外給女兒留下的精神財富。
【適用話題】 教育觀念、兩代人、寬容
【高三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開復】相關文章:
高考人物素材:李開復的“患癌”體驗08-19
高考作文素材之人物素材08-19
高考作文的熱點人物素材08-26
高考作文材料:人物素材05-11
高考作文素材拓展:人物06-06
高考作文常用經(jīng)典人物素材02-02
高考作文熱點人物素材08-05
高考作文歷史人物素材10-15
高考作文寫作素材人物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