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14高考作文高分秘訣:如何為作文語言潤色
高考作文高分秘訣:巧用詩詞添文采
縱覽全國歷年優(yōu)秀作文,不難發(fā)現(xiàn),語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就是大多數(shù)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做到這兩點呢?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巧妙地使用詩詞,用詩詞打扮自己作文的語言,用詩詞為文章增加文化的厚度。
在作文中用好詩詞的途徑很多,或是利用詩詞巧擬標題,或是妙用為題記,或是化用詩詞故事、結(jié)構(gòu)構(gòu)思自己的作文。在這里我們重點來講講如何在文章語段中使用詩詞增添文采。
一是直接引用詩詞。
一般可以圍繞話題,發(fā)散思維,搜尋相關(guān)的詩詞,排比成文。比如下面關(guān)于“生命”主題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詩人的詩句對“生命”作了解釋: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蘇東坡“一蓑風雨任平生”的超脫與豁達;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直接引用詩詞讓我們親切地感受到了這四位詩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顯示了作者對語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躍然紙上”。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個片段: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月是我們應(yīng)該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賜之福。“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是我們招之即來,盡可傾訴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游子思鄉(xiāng)念親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月又是我們參透歷史,頓悟人生的一劑良藥。
對詩句的引用和評價淋漓盡致地將作者對詩詞的分析鑒賞和感悟能力展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讓那輪萬古的明月高懸在我們的上空,使我們遙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夢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一是化用詩詞。
所謂化用,就是截取詩詞的某一部分直接變成我們作文語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詩詞的意境。比如下面這些語段: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cè)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話題“樂觀”片段
在眾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眾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選擇了汨羅江的波濤。——《面對選擇》片段
出自內(nèi)心真誠的心靈選擇,才能勾畫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點化二十四橋的清風明月,才能渲染香爐峰間的日照紫煙。——《美麗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華,去掉了雕飾,我們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著迷人的清香。——《簡單》片段
天空中一絲云兒飄過,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覺得真好,這就是語文;初升的朝陽光芒萬丈,你覺得生機勃發(fā),這就是語文;如血的殘陽映紅半邊天,讓人無限留戀,別忘了這也是語文。語文是那巍巍昆侖,是那草葉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舊都中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秦皇島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漁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cè)畔的萬點白帆,是那山重水復(fù)后的柳暗花明。——《冷香飛上語文》
這些文字沒有直接引用杜甫、劉禹錫、龔自珍等的詩句,而是將他們詩句中的意象搬用過來作為自己作文語言中的一個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對詩句的意境進行大膽的描寫。這樣的語段讓我們聯(lián)想起詩句的意境,帶領(lǐng)我們進入似曾相似的詩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創(chuàng)作者的心聲。同樣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當然寫作這樣的語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對詩詞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詩的意境,隨便套用,那便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一是仿用詩詞。
這種方法就是根據(jù)詩詞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再寫一句(首)形式一樣的詩詞,以達到表達自己情意的目的。比如一篇以“家”為話題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水汪汪,捕魚忙。四寂無聲,惟有馨風涼。料得年年思家時,明月夜,蘆葦浜。
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蘇軾《江城子》的下闋: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蘇軾的《江城子》表達的是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回憶往日的美好時光,看看這凄涼的短松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緒萬千,愁腸寸斷!而對“家”的思念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家鄉(xiāng)鄉(xiāng)親忙碌的身影,熱鬧的勞動場面,相對于自己身邊的“四寂無聲”,唯有無限的思念了!
可以說仿用詩詞不僅能借助詩詞的形式指引讀者走進原詩的意境,同時也能很好地表現(xiàn)作者寫作上“學以致用”的本領(lǐng),使文章出采。
不僅古典詩詞適于仿用,現(xiàn)代詩詞亦可借來“攻玉”。比如作文《責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非常巧妙地對文章作了一個漂亮的結(jié)尾:
詩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面對責任,我想說:從今天起,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恪盡職守,堅守崗位\從今天起,關(guān)心環(huán)境與他人\我有一顆真誠的心,面對責任,四季如春。
有人說,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陽那樣熠熠生輝,就讓它像月亮一樣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擁有月亮的光彩,就讓它像星星一樣閃閃發(fā)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樣閃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幾只螢火蟲,把文章點亮。我想,詩詞就是“螢火蟲”,用好了這只“螢火蟲”,相信它一定會為你的作文增添絢麗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閱卷者“疲憊”的雙眼。
高中作文寫作技巧:如何為你的語言潤色
談到作文語言,不少學生將其視之為難以逾越的“高峰”,常發(fā)“奈何”之嘆而生“難為”之感。不少作文指導(dǎo)之類的文章書籍也用“語言這個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來嚇唬學生。長此以往,愈來愈多的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提高作文語言水平的“難為”心結(jié),其中不少人進而將心理上的“難為”轉(zhuǎn)變?yōu)樾袆由系?ldquo;不為”。因此,近幾年來,在高考評卷場上看到的作文大多是干巴如癟三、味之如嚼蠟的語言表達。
為了幫助大家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語言上的突破,筆者從記敘文和議論文的角度分別談?wù)勗谡Z言表達上為作文加分的策略,供大家平時練習作參考。
一、描摹詩情畫意,叩動評卷老師的心靈
1.使語言具有畫面感。
語言具有畫面感,是優(yōu)秀記敘文的第一特征。“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才使得其詩在唐代詩歌的百花園里搖曳著獨特的風采。我們寫作記敘文,若能夠用文字“刻畫”出一種畫面,再現(xiàn)一個場景,使“文中有畫”,使讀者身臨其境,那么我們的作文就可以在幾十萬考生中脫穎而出。請看2008年江蘇高考作文答卷《好奇心》中的一段文字:
相隔不過幾米,奶奶每過幾分鐘,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么叫。
爺爺不應(yīng),奶奶便急,邁著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這樣的事天天發(fā)生。
這是一段描寫爺爺奶奶之間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這段文字表現(xiàn)爺爺奶奶歷經(jīng)人生風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牽掛、溫情與愛:人在眼前,也要時刻知曉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這種心靈深處時刻牽掛的愛,通過幾分鐘便放下活兒“叫”,得不到回應(yīng)時的“急”,以及緊接碎碎步子的“邁”,和孩子般笑容的“嗔”等動作,形象鮮明地刻畫出來,展現(xiàn)出一幅人世間最美麗的“愛”之風景畫。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這段文字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語言質(zhì)樸,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優(yōu)勢是作者觀察并體驗到爺爺奶奶生活中天天發(fā)生的最能體現(xiàn)深摯情愛的場景,將其典型的語言和形態(tài)“再現(xiàn)”出來,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畫面感,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仔細想想,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是否就難于上青天呢?
2.使語言具有流動感。
語言的流動感,就是用詞要穩(wěn),句式要活。就是說,詞語使用準確生動,句子形式流暢自由。讀了有流動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貢梨一樣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請看下面的文段:
對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會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體驗。
清晨的時候,當你穿梭在綢般霧氣里的時候,這好奇心便開始了。露水潤著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輕微的聲響,是什么在萌動?泡桐花紫色的蕊無聲地落下來,綿軟得仿佛一捏就會碎,輕柔得一吹便飛散,是怎樣的嬌羞躲在了里面?搖櫓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霧,又無聲地消失于耳側(cè),是誰在哼唱?待到薄霧消散,這一切又似乎從夢境中抽離,它們又到哪兒去了呢?
你只能懷著好奇心繼續(xù)走。
這是2008年江蘇高考某考生題為《好奇心》作文中開頭部分的文字。它描繪出一派清雅美麗而古韻悠然的城市景致。在這段文句里,考生刻畫細節(jié)頗見功力。不論是動詞“穿梭”“潤”“踩”“躲”“穿透”“萌動”,還是修飾語“綢”“輕微”“紫色”“綿軟”“輕柔”,等等,都運用得十分準確生動,也就是說用詞十分“穩(wěn)當”,你看,“露水”“潤”著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聲響像什么在“萌動”,泡桐花“綿軟”得仿佛一“捏”就會“碎”,泡桐花“嬌羞”地“躲”在里面等,一連串的動詞十分準確而富有想象地刻畫出一幅晨景圖;這段文字的句式也豐富多彩。有設(shè)問句,有比喻句,有擬人、排比句,有對稱句,有陳述句,整飭而又富有變化,似行云,如流水,給人以美的享受。
3.使語言具有含蓄性。
表達含蓄雋永,耐人尋味,是記敘文語言上品的標志。含蓄性語言的標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啟人思考的畫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載著深長的意蘊。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筆、言已盡而意無窮等方式表達廣博深長的內(nèi)涵。請看2007年湖南高考某考生題為《詩意地生活》作文的一個文段:
奶奶依舊用著最原始的柴灶。她說煤火只用來煮飯?zhí)速M,氣又太貴,所以還是燒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瘋長的季節(jié)里,我和妹妹就跟著爺爺?shù)母^活躍在山野間,砍倒,捆扎,背回家,排開,曬干,一捆捆的柴草就進了柴房。于是,無數(shù)個炊煙梟梟的時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畢畢剝剝的聲響里奶奶通紅的笑臉。特別是在冬日,爺爺燒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則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
讀完這段文字,一種深摯綿長的幸福情味蕩漾在我們的心頭。作者在這段文字里,表現(xiàn)了一個普通農(nóng)家的質(zhì)樸人情和幸福溫情,抒寫了作者對詩意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那畢剝作響的柴火,那火光映紅的奶奶的笑臉,那爺爺燒火奶奶做菜的溫潤和諧,還有那“我”和妹妹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的天真可愛的畫面,都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普通農(nóng)家詩意洋溢的生活圖景。而“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的句子則為我們留下了深長的意蘊。
仔細體會這段文字,我們很多考生的文章是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的。其基本思路是,選取生活中的能體現(xiàn)文章思想的典型畫面,將畫面剪輯成幾個部分,抓住每個部分最關(guān)鍵的“動作”,用一個適當?shù)膭釉~將其連貫地組接呈現(xiàn)給讀者,讓讀者能從描述中體會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由作者“出面”將思想直接“告訴”讀者。
二、注重語言表達技巧,提高議論文分數(shù)
多年高考作文的數(shù)據(jù)表明,高考中寫議論文的考生占絕對多數(shù),但議論的語言大多單調(diào)呆板。有的文章全篇都是一種陳述句式,有的甚至全文都是逗號,段尾才有一個句號,連一個問號或一個感嘆號都沒有,真是靜如止水,淡如蒸餾水了。有的議論語言概念不清,缺乏必要的修飾限制,進而導(dǎo)致表達不嚴謹,影響說服力。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長句與短句相結(jié)合。
一般地,議論文中有長句子可使文章表達更嚴密。但是,句子長,修飾成分多,往往會顧此失彼,以致使句子或成了結(jié)構(gòu)上的病句,或因修飾不當而發(fā)生邏輯錯誤?忌诳紙鼍o張的氛圍中,尤其容易出現(xiàn)此類錯誤。我們建議,對復(fù)雜的句意,我們可以用幾個句子分別表達。當然,如果我們訓(xùn)練有素,運用長句是能增添議論的色彩和力度的。所以,在考場作文中,我們應(yīng)注意長句與短句的結(jié)合,這樣還可以使句子形式富有變化而形成跌宕之美。下面文段長短句結(jié)合運用,很有啟發(fā)性。
高尚的思維造就永恒的幸福。縱觀古今,歷覽中外,楚之屈原,于“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汨羅江,死亡的雖然是血肉的身軀而升華的卻是永恒的幸福。毛澤東在敵人的圍剿之下,最后毅然決定長征,一個高尚清晰的思維就造就了新中國十幾億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鄧小平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然而思維的火花卻在他的腦中飛揚——改革開放,一個讓億萬中國人富起來的制度就這樣產(chǎn)生了。至此,我們不得不說,思維的方式?jīng)Q定了人類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維的解讀。(2008年海南高考優(yōu)秀作文《思維解讀幸福》)
2.概括與具體相結(jié)合。
優(yōu)秀議論文的語言應(yīng)該富有思辨性。它文采斐然,但不能華而不實;它由材料充實,卻不是完整情節(jié)的記錄。在議論文中,我們學習運用概括性語言與具象性表達相結(jié)合的方法,可以使議論語言更有思辨的力度。如:
有一種“好奇心”在魯迅的文章中最為常見:那驅(qū)使國民爭先恐后看“砍頭節(jié)目”的是好奇心;那驅(qū)使鄉(xiāng)鄰聽祥林嫂哭訴的是好奇心;那驅(qū)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許這些都只能稱為“好奇”罷了,“心”卻是失去了了。這樣的“好奇”,建立在對他人痛苦的窺探上,建立在“鐵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奇心”,那么沒有,也罷。
試問:真正的好奇心又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帕斯卡爾所言:“思維成就人的偉大,我們的一切尊嚴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過是強大自然下的葦草。”如果沒有這種“靈魂在場”之下的思考,那么無論多少個蘋果掉下來,恐怕也砸不出“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無論人類是多么費盡心思地觀察與學習,也難有一絲一毫的創(chuàng)造與進步。(2008年江蘇高考優(yōu)秀作文《好奇心》)
在上述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國民中的某些“不良”的好奇心——魯迅所批判的“看客”的“好奇心”,以此與下文具體論述“真正的”“靈魂在場”的“思考”的“好奇心”形成對比。文章正是以這種概括與具體相結(jié)合的寫法,突出了作者所強調(diào)的“真正的好奇心”。因為文章的重點在立論,所以對“好奇心”的不良一面就用概括的事例提供對照。這樣文章顯得張弛有度,顯示出考生相當?shù)睦碚摬徘椤?/p>
呂叔湘先生說,語言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這就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是可以通過訓(xùn)練來提高的,關(guān)鍵是方法與技巧。只要平時多讀多練,你的語言就會靈韻飛動。
【高考作文高分秘訣:如何為作文語言潤色】相關(guān)文章:
高考作文指導(dǎo):語言有文采06-02
何為幸福作文02-10
何為友情?作文04-16
何為人生作文12-19
高考作文:論學習語言文學08-21
何為清醒散文10-02
何為逆境的名言12-27
何為幸福作文(精選30篇)07-18
人生何為作文(精選14篇)08-19
何為生命作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