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小學五年級班級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tǒng)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學期小學五年級班級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幾乎是一轉眼的時間,一個學期便已然接近尾聲。驀然回首處,諸般往事點點滴滴在心頭。如下,便就工作中的一些得與失作一簡介回顧。
一、關于“班級管理”的思考日趨成熟。
因為一直熱衷于班級管理工作,在認真和用心的基礎之上,實踐之余,慢慢就形成自己的確定性思考。濃縮起來,便是八個要義:
1、最完善的管理模式,莫過于制度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完美融合。若論出場順序,則是制度管理在先,自我管理在后。道理是:當人之行為不能自發(fā)自覺時,唯以相當規(guī)矩以拘束。
2、關于制度管理存在之必要,可引用俗語“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進行佐證。
3、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然而,“無為”之前是“有為”。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即為此理。
4、管理者最大的智慧,莫過于擅長營造“人盡其才”之局面,即善于發(fā)現(xiàn)并有效,甚至高效使用被管理者的智慧。
5、制度管理六要義:目標明確,可望可及;內容簡潔,清晰明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監(jiān)督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6、完善制度管理的`最佳捷徑是:既有獎勵制度,又有懲罰措施。獎勵的意義在于激勵和促進,懲罰的功能在于督促和鞭策。
7、自我管理的兩個指導要義是:不給別人添麻煩;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幸福。
8、人有受關注,且有歸屬感的渴望,方使自我管理成為可能。
二、關于班級管理的若干制度漸趨完善。
鑒于上述思考,就現(xiàn)行班級管理所遭遇的諸般現(xiàn)狀,本期在各項相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方面,一直不遺余力,絞盡腦汁。譬如,截止期末,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之外,便以班級名義給學生制定了《安全日常行為規(guī)范》《衛(wèi)生值日制度》《班級干部日常行為規(guī)范》《路隊制度》。制度的確立和執(zhí)行,明確了學生的行為職責,規(guī)范了學生的行為操守,使班級工作一切都變得有序有理有節(jié),而不再隨意。其中,尤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本校和班級實際,對《安全日常行為規(guī)范》制定的詳盡:
(一)關于交通安全:
1、乘車上學,注意交通安全,不坐無牌無照車輛,堅決不坐農用車、三輪車。
2、乘坐公共、出租等車輛時不將頭或手伸出窗外的,堅持在站點上下客車。
3、乘坐兩輪摩托車、電瓶車和電力助動車堅持戴安全頭盔。
4、未滿12周歲不得在道路上騎自行車,未滿16周歲不得在道路上騎二、三輪電瓶車。
5、不騎無剎、無鈴等“病車”上路。
6、騎自行車時,不雙手離把、扶車并行、車后或車前站人、互相追逐、曲線竟騎。
7、上、放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堅持走人行道,不得在馬路上追逐打鬧,更不得做危險游戲;過馬路走斑馬線,注意路口紅綠燈,堅持紅燈停、綠燈行。
8、自行車或電動車在街道上和校園內按規(guī)定停放在固定車棚。
(二)關于公共安全:
1、上、下午上學時間分別是八點整和十四點整,任何學生不得提前至半小時以前到校。
2、上、下午放學時間分別為十點四十五分和五點零五分,所有學生均在班主任帶領下整隊離校,離校后不得在校內外作長時間逗留。
3、在校期間,自學遵守各項日常行為規(guī)范,不打鬧,不做危險游戲,不得以任何理由進入施工工地。
4、家長接送,門前止步。沒有特殊情況,上、放學高峰,不得以任何理由進入校園。
5、如果有事有病不能堅持正常上課,須有書面請假條提交班主任處,經批準方可請假。因病不能及時提交請假條的,事前家長須以電話形式與班主任取得聯(lián)系,作口頭請假。
6、在校期間,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離開校園。特殊情況,須經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批準。
7、上電腦課前,堅持整隊有序進入電腦教室,不哄搶座位,堅持發(fā)揚謙讓作風。上課時,在電腦教師指導下,用心學習,注意用電安全,不擅自動用教室任何電器。
8、上午、下午放學,以班級為單位集中整隊,然后路隊離校,堅持出校門才散。
(三)關于上下樓梯:
1、平時上下樓梯,一律右行,力求“禮尚三先”。
2、課間操或是其他集體活動期間,上下樓梯,一律路隊(兩列縱隊并行),不爭搶,不擁擠,不踩踏。
(四)關于課間活動:
1、課間,不追逐,不打鬧,不攀爬。
2、課間,不做危險游戲,不進入施工場地。
(五)關于健身器材使用:
1、分班級組織學習相關使用說明,并在指導老師指導下親身體驗第一次正確使用。
2、增強安全使用意識,在使用之前養(yǎng)成認真閱讀安全使用相關說明。
3、使用前,養(yǎng)成檢查器材的好習慣,在確保器材完好無損的情況下正確使用。
4、使用過程中,勿要與外人嬉戲。
5、使用過程中,他人須與當前使用人和正被使用著的器材保持相當距離,以防碰撞或擊打。
6、使用過程中,須有專人在場保護。
(六)關于文明用廁:
1、文明用廁,不爭搶,不嬉戲,不打鬧。
2、男廁進出,堅持右行,且力求禮讓三先。
3、女廁堅持先出后進。
(七)關于食品安全:
1、拒絕一切零食進校園。
2、注意日常飲食衛(wèi)生。
3、對“三無”產品堅決說“不”。
4、凡遇“三無”產品者,當撥維權熱線12315。
(八)成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1、成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2、制定值日制度,確保每日專職專崗,有專人負責監(jiān)督和及時調控各項事務。
3、遇事及時匯報,由領導小組及時作出反饋,并立即付諸行動。
三、新型師生和家校溝通方式的確立和完善。
(一)確立與學生的新型溝通方式:
1、課堂之上,利用直接的言語方式進行溝通,實施預設和隨機生成的教學教育行為。
2、課堂之下,利用課間時間就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出現(xiàn)的問題,作及時有效的私下溝通,為其成長指明正確導向。
3、利用批閱作業(yè)之便,就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有關學科學習和相關心理和品德方面等的問題,作書面批語,以力求達到及時溝通的效果。
4、利用日常穿梭校園之際,就隨時發(fā)現(xiàn)或思考的問題,與偶然邂逅的學生進行及時短暫溝通,雖點到為止,卻是力透紙背,三言兩語切中要害,讓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5、利用網絡優(yōu)勢,通過qq、電子郵件和博客平臺(筆者自己的博客“榮輝博客”和班級專有博客“快樂之旅”),就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溝通。
6、利用電話和手機就學生希望獲得的信
息進行溝通。
(二)確立與家長的新型溝通方式:
1、邀請家長來校,就學生的學習或是生活上的問題進行有效溝通,力求密切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一股合力,為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2、就一些特發(fā)事件,利用電話或是手機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以商量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商討具體行動方案。
3、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讓其明白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激發(fā)其自發(fā)自覺行為的動機,教會其科學方法,引導其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措施。
4、利用網絡優(yōu)勢,借助qq、電子郵件和博客平臺,與家長取得及時有效的聯(lián)系,就家長感興趣的問題,就其孩子日常在校表現(xiàn),進行針對性的溝通。
5、就家長、孩子所反映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專題書面與家長溝通,向其提出科學合理建議。
6、適當時候,就孩子日常異常表現(xiàn),在征得孩子同意和家長許可、贊同的前提下,有選擇地進行家訪。
四、鑒于本期工作所取得的實效,在此,也同時提出今后工作改進建議:
1、從前與學生也好,與家長也罷,交往多就事論事,多呈被動狀態(tài),今后力求主動積極、且有計劃。美好的期待是,將班級期待受關注的孩子和問題學生圈定一個名單,主動出擊,作跟蹤觀察訪問,每天有重點訪談。
2、家長會每學期力求早、中、晚分別進行一次,且每次有專門的主題,以家庭教育的科學引導為主,并輔之以科學的學科學習方法指導。
3、家訪次數增加,且對家訪對象作及時跟進指導,力求保證有效,并追求高效。
4、就孩子個人成長中的私密話題,盡可能以書信形式與其進行及時有效溝通。
5、創(chuàng)設“老師,我想對您說”的作業(yè)形式,每周末以日記布置下去,督促其認真用心完成,以及時有效了解學生心理和動向,為今后工作的改進提供正確導向。
五、值得進一步改進的工作若干。
1、關于后進生的轉化,仍然處于嚴重滯后狀態(tài)。盡管期間有許多設想,可是因為諸多主客觀的緣故,一直皆不能付諸于實踐!盎ブM”數量有限,且開展的面也不夠寬,深度更是大打折扣。
2、對于班級大小干部的培養(yǎng)方面,仍舊處于瓶頸狀態(tài),F(xiàn)狀是多數同學喜好被動做事,少有主動積極做事之精神。在以身作則方面,也是遺憾頗多。
3、在班風養(yǎng)成和學生某些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的培養(yǎng)上,仍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4、在密切家校聯(lián)系方面的努力上,有待進一步加強。
5、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活動組織上,有待進一步拓展領域和提高質量。
6、就教師自身業(yè)務素質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一學期小學五年級班級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總結03-19
托班第一學期的班級總結03-11
小班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范文03-23
中班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范文03-11
小學第一學期述職報告09-10
小學第一學期教師教學工作總結01-21
第一學期五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01-22
小學領導第一學期述職報告01-19
小班學期班級工作總結【三篇】03-17
第一學期五(1)班班級工作計劃范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