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4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回顧過去這段教學工作,我們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該總結這段時間的得與失,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奠定基礎了。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教學總結的開頭該怎么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1
大腦對學生而言,是非常神秘的。雖然我們都有一個大腦,可我們沒有見過更沒有研究過大腦。因此,教師要引領著學生熱情探究,揭秘大腦,并實現多元化目標的達成。
在教學時,我從學生喜歡的游戲——動腦筋急轉彎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習興趣,營造了探究情境,并直奔學習主題。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里把學生帶入了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中。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大腦的形態(tài)結構,我在ppt課件圖片的基礎上準備了與大腦某些特征相似的具體實物來讓學生比較認識。比如:腦的重量,我讓同學們用自己最熟悉的課本進行類比,親自體驗;學習腦的大小時,讓學生用拳頭模擬自己的大腦;認識大腦的形狀以及腦的表面結構時,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核桃仁的樣子;了解大腦的軟硬時,讓學生碰一碰豆腐……這樣學生對大腦的認識就更具體了,化解了難點、突出了重點。
然后借助學生對大腦形態(tài)結構的了解,講解大腦表面的溝回,并通過人腦與貓腦的溝回的對比,引出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與大腦的密切的關系。并及時組織記憶力測試和拼七巧板的活動,把學生的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推向了高潮。既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又使知識鞏固與智力運用有機結合,使科學課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教學中突出一個“趣”,強調了學生的獲得體驗,強調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
最后,引導學生在課后開展后續(xù)活動。探究科學的活動不是一兩節(jié)課就能夠完成的。拓展學生的信息渠道,廣泛利用教科書以外的各種資源,而不是拘泥于教科書上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
這節(jié)課美中不足之處,教學設計時有設計到,但在實際講課時,沒有準備豬腦,使學生少了最為直觀的觀察與體驗。對于準備的其他材料有些學生不是很熱情,這樣有些學生對大腦的一些結構及功能認識就不會很到位。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2
《認識常見巖石》是蘇教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jié)內容,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如何判斷巖石、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研究巖石、地質學家對巖石的分類、巖石的應用等知識點。下面談一談上完這節(jié)課的感受。
一、準備充足,為學生開拓視野提供了準備
課前備課時,教師準備大量巖石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在鼓勵學生對巖石自主分類之前,以2秒鐘每張圖片的速度讓學生快速瀏覽十五張不同巖石圖片,記憶肯定是不可能全記下來的,借此鼓勵學生按不同標準嘗試對巖石分類;第二課時介紹地質學家對巖石的分類時,通過視頻資料,讓學生學會從視頻中總結歸類。
二、按科學探究的思路探究
按照科學的探究思路“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設計和進行實驗——得出結論”,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兩個實驗,因五年級學生對科學方法的學習已經比較熟悉,教師可以在設計和進行實驗環(huán)節(jié)上引導學生共同參與設計實驗,主要的是實驗的思路一定要清晰,實驗的注意事項一定要講解到位。特別是用小刀刻劃巖石的時候,既要讓學生大膽去刻劃(不用力刻劃現象不明顯),又要提醒學生保護實驗器材,不要故意損壞或損毀實驗器材。
三、創(chuàng)新教學、拓展遷移
在教學過程中,本人增加了一個書上講到但沒有作為實驗來講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介紹沉積巖的形成時,本人制作了一個教具來模擬沉積巖的形成,配合實物投影儀,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四、缺陷與不足
這節(jié)課在實驗上教師應該要放得開、收得回,在學生參與程度上要放,在暫停實驗總結數據的時候要收得住,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3
對于《光和影》一課,上了也有一個多月,但仍牽動我心,久久難以將之遺忘。今天,還是想一吐為快!這是一堂比較失敗的課,也許就是牽動我心的最主要的原因。既然失敗,自然有其緣由,反思自己的教學,發(fā)現有這么幾點:
一、無法做到“用平常心上平常課”。
“用平常心上平常課”這句話是張鼎兒老師說的,就這么一句話,充滿哲理而又意味深長。我們老師在公開課時總是無法用一顆平常心對待,非想把一堂平常的課上得不平常,總想讓自己在公開課中“露一手”,而往往事與愿違,甚至無法克服緊張的情緒,無法脫去作秀的外衣,一切言行受“靈魂”控制,說得好聽點是對公開課的重視,說得直接點就是心術不正。當然,人非圣賢,誰可以用一顆平常心上一堂“不平!钡恼n?而這不平常的課往往淹沒在最平常的日子里,無法讓自己變得不平常。以上是一個俗人說的話。
二、指導不到位,無法很好地駕馭課堂
學生的實驗需要老師的指導,而到底這么指導,指導到什么程度,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指導多了,束縛學生手腳,無法還課堂于學生;指導少了,學生的實驗會顯得雜亂而低效,有時在原地打轉,無謂地消耗時間,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指導要經歷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
常說要努力做一個無害的老師,如今看來這確實也有一定的難度,一個無害的老師,光光有愛心是不夠的,光光有責任心也是不夠的,“做一個無害的老師”,首先要讓自己有一桶活水,有一個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系統(tǒng)……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4
1、培養(yǎng)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的能力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科學學習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以探究為核心,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這一基本理念,對科學探究提出了具體的內容標準。教學中,應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大膽進行猜想,鼓勵學生設計多種實驗方案,選擇有針對性的實驗進行研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實驗是小學科學課的重要形式,它不僅為學生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且實驗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識發(fā)生、形成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學習怎樣去設計觀察實驗活動及認識熱的傳導這兩個主要教學任務。我把這節(jié)課的設計為導入、基本活動、擴展活動三個部分,也是逐步推進的三個層次。
在我介紹了凡士林,并讓他們觀察了熱在鐵棒中的傳遞后,也就是解決了觀察的方法之后,提出:觀察銅棒的一端被加熱時,銅棒的其他部分變熱的情況,并作詳細描述。這是一個實際觀察、描述層面的認識。在這一層中,需要他們自己設計出實驗去觀察熱在銅棒中是如何傳遞的。在這里我并沒有直接做演示實驗讓孩子們觀察,而是分步出示模型,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去猜測實驗的結果,讓他們親歷探究過程。
最后孩子們研究了熱在銅棒中傳遞等多個活動的基礎上,找出共同的特點,概括出:熱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 ——在一定數量的觀察活動基礎上,形成對傳熱——熱的傳導的認識
2、重視學生間的互相評價
在學生匯報和展示實驗方案和發(fā)現后,請其他小組的同學評價“他們是否做得科學,有哪些不足之處,還可以怎樣進行改進?”讓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從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本課采用以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分小組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匯報、展示。在這些活動中,使學生學會分工合作,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傾聽別人的意見,善待批評以及審視自己的觀點,獲得更正確的認識,學會分析、欣賞、分享、互助……
3、注意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
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以利于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茖W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因此評價就不能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后再進行,而必須伴隨于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中我會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的評價。當學生上臺匯報、展示時,通過其他的同學的評價,同學們更明白對比實驗的要求,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最后讓每個孩子進行自我評價,在學習中獲得自信、滿足、快樂。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5
本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根和莖的特性,即:向光性、向水性和向地性。
在學習根的向地性時,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常見植物,同學們總結出了一般規(guī)律:多數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莖向上生長。然后教師小結:我們把植物根的這種特性稱為向地性,這是植物的根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
當學生接受了這個觀點時,我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富于思考性的問題:“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可能向哪個方向生長,為什么?”于是同學們思考后紛紛發(fā)言。
生1:根可能向上生長,因為根失去了地球引力的作用。
生2:根不會生長,可能會死去,因為太空中沒有水。師:根在這時是有水的,因為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在根能夠存活的條件下,比如把種植好的植物放在宇宙飛船里。
生3:根可能會向各個方向生長因為太空中沒有引力。
看到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猜想的學習熱情,我激動地說:你們的想象真豐富,說的很有道理!尤其后兩名同學,他們的觀點更加與眾不同,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此時,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使我深刻認識到: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在教學的結尾,教師提出富于想象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或根據,非常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從學生的回答結果看,這個問題起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正如愛因斯坦說的好:“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科學課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質疑的能力等,學生有了這樣的品質,在他一生的發(fā)展中將有潛在推動這作用。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6
這節(jié)課前要求學生準備了蚯蚓、盒子、泥土,結果,由于我沒有說清楚需要干的泥土,學生帶來的都是找蚯蚓時,蚯蚓生活環(huán)境中那些濕的泥土。對實驗蚯蚓會選擇怎樣的泥土生活帶來了困難。那些天也正是下雨,校園內干的泥土還比較難找,可真是把我難住了。在做蚯蚓對光的選擇時,課前我提醒了學生帶鞋盒,一邊挖了孔,覺得這個裝臵挺不錯的嘛,可是蚯蚓一點不買賬,在盒子中間不愛動,有的甚至爬到了盒子角落縮在那。在巡視的過程中看到了這個現象,當時就不知道怎樣清楚地解釋了,還是有位學生說:“角落里黑,蚯蚓喜歡黑暗的環(huán)境!蔽揖婉R上夸獎他“你說得很好!”
雖然這節(jié)課上兩個實驗都不是很成功,不過學生在尋找蚯蚓的過程中已經體會到了蚯蚓生活的環(huán)境,再加上三年級已經學習過蚯蚓,這節(jié)課內容對他們而言就是非常簡單了。以后布臵實驗器材時還是要考慮仔細,還需要根據天氣原因適當調整課程內容。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7
本月,五年級科學教學主要是進行第一單元《沉和浮》的教學,本單元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沉和浮的許多問題,學生探究不同物體的沉浮,形成他們關于對物體是上浮還是下沉現象的解釋,而且能夠明白物體與被放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F在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做一個反思。
第1課從學生常見的現象開始,首先涉及到哪些物體在水中下沉,哪些物體在水中上浮,在觀察現象的的過程中,整理物體沉浮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同一種物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與它的體積重量沒有關系,只與物體的密度有關。但在實驗中卻發(fā)現:胡蘿卜放入水中是下沉的,并不像課本中所寫的上浮,這一點要跟學生交代清楚。
第2-3課研究沉浮與物體的輕重體積大小關系,相同體積下,重的物體容易沉,輕的;物體容易浮。相同重量下,體積小的物體容易下沉。實驗需要一組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需要一組輕重相同的立方體,儀器室內沒有,需要購買。橡皮泥的質量要好,并且要事先做好實驗用的各種形狀,課堂上匆忙的捏造失敗的幾率高。
第4課是應用,體現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布置學生回家與家長完成,只有少數學生完成,帶回來展示,建議另找時間在課堂上再做。
第5-6課,從另一個角度,即浮力和重力之間的關系,解析物體沉浮的原因。第五課要在水槽底部用橡皮泥粘住一個滑輪,用來掛線把水面的泡沫塑料拉入水中測量浮力,比較困難,我對這地方進行了改變,把滑輪裝在杠桿尺的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扶住,感覺會比課本中的好操作。
第7-8課,探索液體密度對物體沉浮的影響,最終揭示本單元的核心概念:物體的密度不同影響它們的沉浮。實驗中用的馬鈴薯個頭盡量如乒乓球大小為宜,大約100毫升水配一勺鹽即可把馬鈴薯浮起來,用400毫升的水來做實驗,裝水的杯子用500毫升的燒杯,沉浮的現象會比較明顯。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8
這一課是大象版五年級科學第二單元第1課,本課教學“氣象”的認識,以及讓學生編輯《氣象科普小報》計劃,重點是“氣象”的認識,難點是編輯《氣象科普小報》計劃。我通過班班通設備用圖片的形式結合講解讓學生認識“氣象”概念;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完成計劃的制定。在教學中,為了渲染氣氛,在活動“呼風喚雨”中,我讓學生小組或個人進行表演,學生們表演有“風”、有“雷”,活躍了課堂氣氛。五年級的一級目標為“表達與交流”,本課我讓學生在制定好《氣象科普小報》計劃后,進行交流,同時對交流優(yōu)秀的小組,給予獎勵。
本課不足的地方,有3點:
1、 課堂氣氛還不夠很活躍,教師的語言應再簡潔和規(guī)范些。
2、“教學目標”應改為“學習目標”。
3、計劃的制定,有些學生還不夠熟練。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9
我認為這節(jié)課要得出結論主要是要得到不同條件的生態(tài)瓶中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的觀察。
但是我在課堂中,有很多的魚都是沉喜愛水底好像不愿浮上水面,就算是倒掉一半的水,小魚也還是在水底轉悠,得不到明顯的數據差異。增加小魚的數量,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就要比較明顯了。
怎樣才能使實驗更加精確,更好的得出結論呢,就是我遇到的困惑。實驗活動的課堂紀律問題還是比較頭疼,一活動就控制不了學生了,這方面還需要繼續(xù)請教老教師,多向他們學習。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10
《做一個生態(tài)瓶》一節(jié)課的時間,僅僅足夠讓學生自主意識到瓶中生物之間的關系,數量方面還難做深入探究。
《改變生態(tài)瓶》來自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六課,課在學生設計制作生態(tài)瓶之后,在單元總結之前。在學生認識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個概念并且設計制作生態(tài)瓶后,研究生物、非生物的數量變化對生態(tài)瓶的影響,也是對上一課生態(tài)瓶制作的進一步研究,希望學生在課后能進一步修改自己的生態(tài)瓶。
整節(jié)課有這么三個實驗:
1、改變水的量;
2、改變魚的數量;
3、拓展實驗:改變水草的量。
對于前兩個實驗,學生能夠預測到水少魚上浮次數多;魚多則上浮次數多……但是最后一個實驗,大部分學生認為水草量少魚上浮次數多,小部分持相反意見。所以課堂安排要將三個實驗統(tǒng)統(tǒng)做完……時間比較緊,大概需要30分鐘的實驗時間。
在與學生明確:這是三個對比實驗+魚上浮是它的嘴巴碰到水面,之后讓學生進行一分鐘的模擬測數,就可以開始正式實驗。其中“魚少”一組借鑒“水多”組數據;“無水草”借鑒“魚多”組數據。表頭內魚數量是用來幫助學生理解數據的借鑒。
實驗的數據都可以,但是要注意一下幾點:
1、周圍沒有人員的干擾。
2、魚缸太小,所以放在展示臺,看得到側面的看側面,看不到的看上面。魚浮起來的時候,脊背上會有白色的水反光。
3、數據統(tǒng)計時,由于學生的數據有偏差,教師需要考慮到全部,并且讓學生將偏差較大的數據拋棄。(黑板寫出全部數據,要拋棄的數據則讓主人舉手,人多則不拋棄,人只有1,2個則拋棄該數據)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11
本節(jié)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要想讓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特別是小魚能好好地生存的話,就需要保持它的平衡,不過對于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要組織起有效的觀察實在是太難了。
因為這些難,所以很難在課堂教學中完成觀察任務,我在實際教學中只是從理性到理性了。讓學生看著生態(tài)瓶,教師演示實驗方法,拋出討論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再加上教師的講授,進行一些分析和推理,得到想要得到的認知。沒有組織什么觀察記錄。教材的真正意圖無法體現出來。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12
《巖石》一課的教學主要分為兩個內容,一是讓學生開個巖石展覽會,觀察巖石的主要特征;二是讓學生給巖石分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巖石的收集、觀察、分類形式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收集巖石、研究巖石的興趣。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課前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巖石,當我展示這些巖石的時候,學生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首先問學生原來對巖石有什么了解?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不僅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還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因此,當我指導學生觀察一塊巖石的時候提問:“你打算從哪些方面去觀察巖石?”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在觀察前,我出示觀察要求,提出:有目的的觀察才會觀察得更仔細。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時間進行認識巖石的特征,并隨時作好記錄,我參與到了整個學生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去探究,幫助他們解決碰到的困難。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活動,在交流討論巖石的特征時,引導學生對相互之間實驗情況、記錄進行交流、相互補充、完善、評價,完善對巖石的基本特征的認識。并且讓學生及時參與評價,及時進行自我反思,以便學會更加細致、準確的進行觀察。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僅認識了巖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認識事物的方法,經歷了研究問題的全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讓學生觀察完巖石的特征,并請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時,我讓學生注意聽聽別人的發(fā)言,并對照自己的觀察記錄,修改自己的記錄表,在學生修改完自己的記錄表后,我問學生對于自己剛才觀察的那塊石頭,有什么新的發(fā)現?有很多學生很快舉起了手,我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新發(fā)現,學生發(fā)言非常踴躍,說出了很多新發(fā)現,到下課的時候,大家還覺得意猶未盡,我鼓勵他們到課下繼續(xù)進行研究。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我們教學中最大的財富所在,只有很好的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并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保持好他們的興趣,學習會而變得十分有趣,而教學也成了一次愉快的體驗。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13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形狀與結構》單元中的第1課。本課學生的探究重點是把紙折成不同形狀,研究它們的承受力,引導學生發(fā)現紙的形狀與它們的承受力大小有關,如果把物體的形狀改變成三角形、圓柱形、拱形等,都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我設計本課的教學是從如何解決一張紙承受一本科學書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研究的欲望。
在學生產生探究內需的'時候鼓勵學生設計出不同形狀(如:三角形、方形、圓柱形、六邊形)的紙筒,先預測在豎立的紙筒上可以放多少本書,再實測,從而發(fā)現折成不同形狀的紙筒,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從而體會物體形狀和承受力的關系。注意做這個實驗時,紙的大小、厚薄要一樣,建議可以用比較結實的包裝紙。教學中還利用看似普通的蛋殼、紙筒支架試驗,讓學生發(fā)現它們的承受力非常大,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進一步體會物體形狀和承受力的關系。
最后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身邊的各種各樣的物體,明白哪些地方應用了前面所學的科學道理。也可以讓學生利用已學的知識為自己設計一個臺燈,要求既新穎又堅固而且美觀。
這堂課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動手做"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學習科學和理解科學,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新課程倡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并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里我只告訴學生研究紙的形狀與承受力的關系,至于如何實驗,紙折成什么形狀,由學生自己設計。又以實驗記錄的形式提示學生基本的實驗步驟和操作要點,實驗過程由學生自己控制完成。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得到很好的發(fā)揮。
本課教學內容向學生提供親歷科學探究的機會,學生在折形狀的過程中,引起他們對不同形狀的物體的承受力大小的思考,激發(fā)學生探究與物體形狀有關問題的探究欲望。學生在折形狀的過程中,小組協調,合理分工,動手、動腦,想方法把自己組的形狀折好,完成不同形狀的承受力大小的實驗。當學生看到一個圓柱形的紙筒上竟然能放15本科學書時,都驚奇地叫了起來。使我真切的體會到親歷科學給學生帶來的無比魅力,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得以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我再次強烈地感受到了科學課的魅力,她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連,看似平凡,卻常常給人以驚喜?茖W教師應與學生一樣,永葆童心,帶著學生在科學的世界里探索、發(fā)現,揭開一個又一個秘密,為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 篇14
《斜坡的啟示》是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的第3課。這一課我是遵照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設計的。
在新課前利用課件出示“一位下身癱瘓坐輪椅的阿姨上公共車很吃力!弊屚瑢W們幫助想想辦法創(chuàng)設了情景,根據學生對生活了解引入課題。這樣學生輕輕松松的認識了斜面這種簡單機械并產生探究的欲望。
本節(jié)課,教師引導學生對斜面是否省力進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從學生的猜測到實驗的結果,教師始終不置可否,讓事實說話,學生從最終的統(tǒng)計數據得出的結論中,得到了他們所要學的東西,起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作用。教師到此并未結束,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數據,產生新問題:為什么一樣重的小車在斜面上測得的拉力是不一樣的?進而轉化為研究的新課題:斜面坡度大小是否對小車拉力有影響。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進取的重要心理因素。我在處理本課的教學難點——發(fā)現變形斜面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采取了以玩代講的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我讓每位學生準備紙制的直角三角形(斜邊涂上紅色),然后讓學生將紙剪成的直角三角形纏繞在筆桿上(沿著直角邊卷)進行反復地玩,目的是讓學生邊玩邊思,涂有紅色的斜邊繞在筆桿上后,變成了螺旋的形狀,得出螺旋是斜面的一種變形,這一活動表面上看是在玩,實則是重在發(fā)現,意在讓學生留心觀察它所發(fā)生的變化。我把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涂成紅色,這一做法看似簡單,但卻是一個巧妙之舉,因為若無紅色的印跡,學生玩多少遍也很難發(fā)現這種變化,所以這一細節(jié)的處理提高了課堂效率。
拓展延伸給學生一個交流的空間。教材在應用斜面這一部分為學生展示了三幅圖片離我們的生活太遠,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此時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平時你見過哪些應用斜面的事例?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馬上會舉出螺絲釘、斧子、鑿子、菜刀、鉆頭、立交橋等等,這些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應用斜面的工具,此時教師又提出臺階、樓梯屬于什么?學生思考后會明白它們都屬于變形斜面,這樣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又能把課內外的知識緊密地結合起來。
通過本課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要講究方法與策略,對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同時需要教師要認真觀察、了解、分析學生,密切聯系生活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內容,善于取舍,不斷反思,這樣才能讓課堂充滿活力。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反思05-07
小學科學教學的反思10-10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5-16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2-01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5-08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1-25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范文06-18
小學科學《浮力》教學反思11-23
小學科學《輪軸》教學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