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六大原則
家長都是未經(jīng)培訓就上崗當家長的,大部分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多,所以要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則,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使受教育者的收獲最大。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中的六大原則,希望有所幫助!
一、“愛而不溺,嚴而不厲”原則
教育孩子要“愛而不溺,嚴而不厲”,被溺愛的孩子很多都不成材,有的還出現(xiàn)了家長很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這是一個個溺愛的行為長期積累起來的必然結(jié)果。
家長對孩子要做到愛而不溺,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無止境的。對孩子的需求要具體分析,要以家庭的實際經(jīng)濟狀況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不能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發(fā)孩子過高的欲望,養(yǎng)成越來越貪婪的惡習。一旦父母無力滿足其需求時,勢必引起孩子的不滿,致使難以管教。當其欲望強烈而又得不到滿足時,就容易走上邪門歪道,這是每位家長需要注意的。
第二,對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盡量給予滿足。如孩子要求給買一些有利于增長知識,開發(fā)智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兒童書畫及必要的生活、娛樂用品,一般應給予滿足。若家長一時難以辦到時,應向孩子說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既要積極為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節(jié)約儉樸,防止養(yǎng)成揮霍浪費的不良習慣。
父母不能溺愛孩子,并不是說要對孩子要特別嚴苛,過分嚴厲也是不對的。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是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和年齡特點,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為前提的。如果“嚴”得出了格,就會走向反面,為此家長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實際情況又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四歲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與父母走得一樣快一樣遠就不合理了。
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須是適當?shù),是孩子?jīng)過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過高,孩子即使經(jīng)過努力也無法達到,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最后一點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經(jīng)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認真做到,不能說了不算數(shù),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讓孩子做到,否則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二、寬嚴相濟的管理原則
教育孩子應當“寬嚴相濟”。要記。号u是踩剎車,賞識是踩油門。批評孩子是為了防止再次犯同樣錯誤,而不是為了讓孩子的心情變得更糟。我們的家長常常喜歡在批評時強迫孩子,說你下一次要給我考多少名,多少分,不然就怎么怎么樣等等。家長應該知道:強迫最多能達到您的目標,不可能超越目標,有時還會走向目標的反面。一味地批評孩子只會讓學習的效率更低下,而適當?shù)谋頁P會使孩子充滿學習的信心,因此批評要與賞識相結(jié)合才能事半功倍,很多家長認為批評是教育,賞識不是教育,這是認識誤區(qū)。
三、賞識努力而不是聰明原則
要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因為聰明與漂亮是先天的優(yōu)勢,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但努力則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應該予以肯定。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卻永遠需要努力。所以,家長若想激勵孩子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好的辦法不是贊揚他們聰明,而是鼓勵他們刻苦學習。聰明而不努力也會一事無成,努力+正常的智力也能成功,家長就應該賞識孩子的每一個進步,賞識孩子獨立完成作業(yè)的努力態(tài)度,賞識孩子為改善學習方法而作的努力。我們中國的家長都喜歡夸獎別人的孩子聰明呀,漂亮呀什么的,這是一個誤區(qū)。
四、不要進行破壞式批評原則
批評孩子時不要進行破壞式的批評,有些家長常常不注意這些,批評孩子時言語過激,甚至打罵孩子。如:罵孩子“笨得像個豬”,“你看看人家誰誰誰”,結(jié)果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在中國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shù),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沒有建設(shè)性的意見,一味地指責;對錯誤進行反復的、連續(xù)性的批評;態(tài)度粗暴、言語苛刻、諷刺嘲笑,傷害傷害孩子的自尊、對其改正錯誤起著阻礙和破壞性作用的批評。這樣的破壞性批評對孩子成長極為有害,孩子的心理是簡單和開放的,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來使他對于自己的判斷有信心,家長的破壞式批評往往會徹底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心靈是單純而稚嫩的,當家長采用破壞性批評以諷刺挖苦嘲笑等方式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時,會嚴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破壞性批評針對的是人,就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沖突和矛盾,會徹底破壞親子之間的關(guān)系。
五、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根據(jù)孩子身心實際發(fā)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進行,要貫徹好這一原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水平做到量力而行。所謂“跳一跳夠得著”就是這個道理。要激勵孩子學習某種知識,當這種知識與孩子已有的知識水平相差不大時,他不僅愿學,有能力學,而且也容易引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過孩子的實際發(fā)展水平,他就不愿學,也學不懂,當然就提不起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倦或抵觸情緒。
第二、給孩子設(shè)定目標時要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結(jié)合,制定短期目標要量力而行,要使孩子“伸手夠不到,跳一跳摸得到”。孩子這次考了30名,下次的目標就是28名,再下次25名……這樣逐漸達成目標就能持續(xù)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倘若目標設(shè)置的過高,孩子認為達不到,則會挫敗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孩子一個接著一個的短期目標實現(xiàn)了,離長期目標也就越來越近了。有些家長經(jīng)常把長短期目標相混淆,結(jié)果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
六、身教與言教統(tǒng)一的原則
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僅要善于用說理的`辦法,同時也要以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出榜樣。也就是既重視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統(tǒng)一起來,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僅聽父母的說理教育,而更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若父母的品德行為高尚,待人接物文明禮貌,孩子就會對父母產(chǎn)生崇敬,并以父母為榜樣模仿效法。如果父母給孩子講得頭頭是道,而實際行動卻是另一回事,自然孩子就不會信服,就難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說謊,可自己在生活中卻對別人說謊,那么孩子對父母的教導就難以信服。孩子往往喜歡模仿成人。而與孩子接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模仿最多的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賴的人,父母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的行為準則和楷模,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對孩子的發(fā)育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正如有人比喻說:家庭是第一個染缸,學校是第二個染缸,社會是第三個染缸,第一個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著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礎(chǔ)上著色的,所以家庭這一道著色對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把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實踐活動結(jié)合起來,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讓孩子在一個和睦、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
總之,家庭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受教育者收獲最大化,而不是讓家長最大限度地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家長應該了解一些孩子成長發(fā)育的特點,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教育原則,這樣,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就會游刃有余,在收獲孩子成長與成才的同時,收獲一個和諧的家庭關(guān)系。
【家庭教育中的六大原則】相關(guān)文章:
警惕家庭教育中六大誤區(qū)10-18
家庭教育中的誤區(qū)10-14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最大誤區(qū)10-18
家庭教育中的誤區(qū)有哪些10-17
家庭教育中的誤區(qū)與建議10-16
家庭教育中應注意問題08-15
家庭教育中的九大常見誤區(qū)10-18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誤區(qū)10-15
家庭教育中必知的心理規(guī)律01-22
家庭教育中忽略的八大問題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