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紀律的周記三篇
課堂紀律的周記篇一:維持課堂紀律的7個秘訣
維持課堂紀律的7個秘訣
課堂紀律好不好,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怎么在10分鐘內掌控課堂,維持紀律,同時又保持課堂的活潑與互動呢?
1.當學生吵鬧的時候,作為老師,什么都不要說,什么都不要做,你只需要安靜地站著,
看著學生,面帶微笑。
2.走到那些已經(jīng)安靜的學生面前,小聲地說幾句話,比如“你的表現(xiàn),老師非常高興”
之類的話。其他還在講話的學生,這個時候會停止說話,因為他們想聽你們在談什么。
3.表揚那些認真聽講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平時表現(xiàn)比較不好的,但是這次卻很認真的學
生。
4.如果是小學生,有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當孩子大聲說話或者分神的時候,你可以用
有節(jié)奏的拍手來引開孩子的注意,這個時候孩子也會跟著拍手,拍手之后,教室就重新安靜了。
5.當有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作為老師的你,要及時表揚那些很安靜很認真地聽的同
學,夸獎他們是非常有禮貌有修養(yǎng)的聽眾;而當有個別孩子不注意聽的時候,作為老師的你,可以假裝很生氣地對他說:“你的不禮貌不僅傷害了老師,更傷害了XXX同學”。
6.有些時候,老師為了活躍氣氛,可能會搞一些小比賽,或者做些小游戲,活動結束了,
可能會有幾個孩子還很興奮,這個時候怎么辦?很簡單,你要學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安排這個孩子去幫你倒杯水;但是如果是大面積的吵鬧,這個時候,你也一樣可以用有節(jié)奏地拍手的形式,讓孩子安靜,特別要注意的是,節(jié)奏要快,語速要快。
課堂紀律的周記篇二:關于課堂紀律的反思
教學反思三:課堂紀律
在這一次的月考當中,兩個班的成績并不是很理想,初一(2)班始終還是沒有超過70分的平均分,初一(1)班也僅僅是72分的平均分。反映出的問題仍然是很多,尤其是基礎知識的牢固性。雖然相比較上一次基礎知識部分有所上升,但是在基礎知識方面仍然有很多可以夯實的地方。但現(xiàn)階段最為突出的問題在于初一(2)班與初一(1)班之間的差距逐漸的拉大了,不僅僅是表面的成績,最最關鍵的問題仍然在于日常上課當中反映出的問題,尤其是課堂紀律的問題。相較于初一(1)班的課堂紀律表現(xiàn),初一(2)班在課堂紀律方面有著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
1.課堂發(fā)言隨意
初一(2)班在課堂發(fā)言方面較為隨意,往往是老師剛把問題說完教師當中就有隨意說話的現(xiàn)象。從回答的內容來看并不是搗亂的回答,但是無紀律的回答嚴重影響到了課堂的進程,未能有效的組織起回答。一方面表現(xiàn)出了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很高,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了我對于課堂紀律的約束方面的失職。
2.課堂爭吵現(xiàn)象
這種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初一(2)班當中。由于較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座位方面往往要進行調整為雙人座在此當中發(fā)現(xiàn)有時同學之間因為一些行為的不和導致爭吵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在某些學生回答問題時過份地“張揚”時班級同學往往給予一種“批評”,對于課堂紀律也有著較差的影響。主要反映出班級內部同學之間的包容不夠,以及班級內部團結力不足。
3.課堂接話現(xiàn)象嚴重
凡事有利便有弊,學生課堂當中積極接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表現(xiàn)出課堂師生的溝通程度,但是更多地方面體現(xiàn)出來的是對于課堂紀律的擾亂。過多的接話會嚴重打亂教師的課堂進度,導致教學節(jié)奏的緩慢,影響到課堂進度以及學生的知識記憶與吸收。初一(2)班當中接話的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對于擴展知識的詢問以及在記錄答案時的反復詢問。
產(chǎn)生原因:
凡事有果必有因,造成初一(2)班現(xiàn)在的課堂紀律混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有學生的方面,同樣更多的表現(xiàn)在我作為授課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方面的
問題。
1.自身問題
由于日常與學生接觸過于緊密,導致親密度過高使得課堂中學生很難糾正態(tài)度。學生許多時刻對于場合以及角色的轉換并不想成年人一般,往往將日常生活中的態(tài)度與課堂態(tài)度相混淆。同時由于我對于課堂紀律的約束不足導致現(xiàn)在的課堂混亂。我一直認為課堂的活躍度是語文學習的關鍵,過去的經(jīng)驗使我覺得語文的教學當中極易出現(xiàn)枯燥、無聊、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的課堂態(tài)度以及對于語文學科的態(tài)度產(chǎn)生偏差。但是過猶不及,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由于課堂過于活躍,使得在教學過程中紀律反而出現(xiàn)了問題。
2.學生問題
學生主要是對于身份以及角色的轉換能力較低。以及對于課堂的認識不足。在學生眼中老師在日常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在教師當中同樣是什么樣的身份。往往不能意識到課堂作為知識教授與獲得的場所很多時候需要進行角色轉變,在課堂中表現(xiàn)隨意。學生在與老師的接觸中會不斷的試探與評價老師,但是很容易產(chǎn)生偏差。
解決方式:
針對現(xiàn)在初一(2班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行動進行改善。如果不需進行有效的行為改善,不僅會影響到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進度,很有可能使得他們對于語文基本功的掌握整體上產(chǎn)生偏差。更有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科目的教學。因此根據(jù)現(xiàn)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出以下的解決方法:
1.加強角色的轉換意識
在日常生活的接觸中仍然保持與學生的親密度,有利于加強對于學生的了解。但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強調角色轉換,使學生能夠逐漸的加強對于角色轉換的理解,能夠更好地處理日常生活與教學過程的轉變。能夠正確認識自身在課堂中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做到有放有收。不僅僅是學生,作為任課教師的我同樣要進行角色的轉換,在課堂中保持基本的課堂活躍度之余,必須要進行紀律的加強,從另一個角度來幫助學生樹立自身的角色意識。
2.強化課堂紀律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課堂的規(guī)則進行樹立,嚴格課堂行為以及行為條件。做到“令行禁止”,在外部強制性的加強學生對于紀律的保持。同時做到賞
罰有度,對于課堂行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進行一定的口頭鼓勵或獎勵,對于嚴重違反課堂規(guī)則的行為則進行應有的懲罰。不僅僅是簡單的課堂規(guī)則的樹立,在課堂外同樣要進行必要的溝通,使同學對于這種規(guī)則有正確的認識,在情感上能夠接受,有助于規(guī)則的施行。
希望通過上面兩種行為的樹立使學生能夠在短期內樹立起正確的角色意識,改善課堂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率,最終帶動語文成績的提高。
課堂紀律的周記篇三:課堂紀律的管理策略
課堂紀律的管理策略
課堂紀律的維持與教師的威信、領導作風、班級人數(shù)的多少、學生年齡特征、班風、班集體的性質等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指導教師維持好課堂紀律,矯正學生的攻擊型問題行為,除了要求他們改善師生關系和領導作風、提高自己的威信外,還需要與他們一起討論課堂管理的方法。
一.多方面促成紀律
根據(jù)課堂紀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將課堂紀律分成四種類型。
一是教師促成的紀律。教師的指導、懲罰、獎勵、組織、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協(xié)助、支持、征求采納學生的意見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課堂紀律,這對紀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二是集體促成的紀律。兒童進入小學,開始了真正的集體生活。為了得到群體的認同,便開始參照群體準則、行為規(guī)范來規(guī)定自己的言行。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越來越多地把同輩人的行為準則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點,以“別人也這么干”為理由而從事某件事。
三是任務促成的紀律。某些學習任務會引起學習者的高度重視,而對其他誘惑性的活動漸漸地就會置之不理。任務促成的紀律是以每個人對學習目的、任務的充分理解為前提條件的。學生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動與任務聯(lián)系起來,使自己的行為服從于任務的需要。
四是自我促成的紀律。隨著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進,兒童逐步將社會要求、班級和教師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學會獨立思考,自覺地遵守正確的班級社會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守紀習慣。
既然紀律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我們就應該不只是關注教師自身的管理、督促,而應該多方面促成紀律的形成,培養(yǎng)優(yōu)良的班集體,加深學生對學習任務、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以任務促成紀律,還要使守紀要求與學生要求相一致,促使正確的班級社會規(guī)范內化為兒童自身的需求,提高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2.凡事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研究表明,在小學,有成效的教師與成效較差的教師在學期開頭幾周的管理有差別。有成效的教師在開頭第一天就使活動井井有條,忙而不亂。他拒絕離開班級,在開學頭幾周內,堅持課堂教學常規(guī),不僅反復訓練排隊、坐姿、削鉛筆、做好上課準備之類的常規(guī)細則,而且還講解這樣做的道理,一旦發(fā)現(xiàn)違紀行為,便立即制止并提醒違反者注意有關規(guī)定。成效差的教師在第一天就亂了秩序,如果領導或家長叫他,便會隨便離開教室。他們或者不向學生講解有關細則,一旦發(fā)現(xiàn)違紀行為,只是籠統(tǒng)地提醒他們舉止要守規(guī)矩,至于規(guī)矩是什么,學生不得而知;或者有布置,沒有檢查,對違紀行為不予理睬。研究者饒有興趣地發(fā)現(xiàn),在相當?shù)某潭壬,頭幾周的課堂行為對整個學年的紀律和成效具有決定性影響。“凡事要有一個好的開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許多富有經(jīng)驗的教師對此都有切身的體會,
加拿大教育心理學家江紹倫教授將學生在課堂內的行為劃為積極的、中性的與消極的三種。積極行為指那些與促進教學目標實現(xiàn)相聯(lián)系的行為。中性行為指那些既不增進又不干擾課堂教學的學習行為,如顯然不在聽課,但靜坐在座位上,睜大雙眼出神地望著窗外,在紙上亂寫亂畫,看連環(huán)畫或與課堂學習
無關的其他課外書籍等等。消極行為指那些明顯干擾課堂教學秩序的行為。在正確對待這三類行為的問題上,教師不能操之過急,期望把學生的消極行為直接改變?yōu)榉e極的行為。中性狀態(tài)是積極與消極這兩個極端之間不可缺少的過渡環(huán)節(jié)。有技巧的教師總是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抑制消極行為,使其成為中性的力量。對極少數(shù)學生的中性行為不要過于關注,不宜在課堂上公開地指責他們,以免使其成為全班學生的注意中心。
4.制止的策略
對于課堂違紀行為的出現(xiàn),教師應該及時予以制止。教師向學生傳遞“停止”信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按其強制性水平可分為低、中、高三個不同的強度。在低強度上,教師采取非言語的信號作出暗示,如某一兒童正在做小動作,教師以眼神,或搖一下頭,或者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走近該生,使其領會教師的意圖。中強度的制止指令是以言語、談話式的非強迫的方式向學生發(fā)出“停止”的信號,例如言語指令學生移走干擾物,停止不良行為。而所謂高強度的停止指令,是指教師以改變音調的言語行動或以強制性的非言語方式,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如大聲命令某生停止講話,要求學生站起來。很明顯,最佳的停止策略應該是低強度的、私下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影響課堂教學的繼續(xù)進行,才能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那種動輒大聲訓斥、威脅,或者諷刺挖苦,一人違紀、全班受訓的方式,是要不得的。至于揪耳朵、打耳光等等體罰和變相體罰的做法更是必須堅決制止的。
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學生不聽講的時候,向其發(fā)問,或者通過表揚好的來間接地制止不良行為,這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通常是有效的。
5.多采取積極的引導
積極的引導旨在塑造學生的行為,給予正面的教育。消極的引導注重監(jiān)督、批評、訓斥,甚至體罰。前者使用積極性的語言,后者使用消極性的語言。下面是兩種語言引導對比。
積極性的引導語言與消極性的引導語言
6.調整課堂座位
學生的課堂行為,受他們課堂座位的影響,坐在前排的學生往往聽得最專心,座位往前排移的學生,往往認為自己更受老師的喜愛,因而更多地參與學習。教師給學生分配座位時,主要關心的是減少課堂混亂,總是試圖把愛吵鬧的學生分開,讓愛吵鬧的學生坐在前排,坐到講臺前,這當然有利于教師對其
違紀行為的調控,但要使每一個學習小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組內大致平衡,即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既有利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開展合作學習,又有利于小組間展開公平合理的競賽。讓文靜的、內向的與活躍的、外向的學生坐在一起,還能促進性格的互補。不過,少數(shù)班主任老師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設有調皮學生的“專座”,這極易形成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是不可取的。學生座位不應是固定不變的,教師適時改變學生的座位,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課內交往范圍的擴大,而且有助于維持課堂紀律,促使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學習。
【課堂紀律的周記】相關文章:
小學周記周記05-18
課堂紀律課堂紀律保證書09-26
周記,初中周記2408-24
學生周記_小學周記01-20
開學周記_小學周記08-14
軍訓周記_小學周記08-14
寒假周記_小學周記08-14
建筑實習周記周記05-12
實習周記范文周記05-18
實習周記_實習周記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