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fā)揚成績,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
氯氣
物理性質: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可溶于水、加壓和降溫條件下可變?yōu)橐簯B(tài)(液氯)和固態(tài)。
制法:MnO2+4HCl(濃)MnCl2+2H2O+Cl2
聞法: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氯氣進入鼻孔。
化學性質:很活潑,有毒,有氧化性,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鹽)。
也能與非金屬反應:
2Na+Cl2===(點燃)2NaCl
2Fe+3Cl2===(點燃)2FeCl3
Cu+Cl2===(點燃)CuCl2
Cl2+H2===(點燃)2HCl
現(xiàn)象: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霧。
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物質并不是只有在氧氣中才可以燃燒。燃燒的本質是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所有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稱為燃燒。
Cl2的用途:
①自來水殺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體積的水溶解2體積的氯氣形成的溶液為氯水,為淺黃綠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強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穩(wěn)定,光照或加熱分解,因此久置氯水會失效。
、谥破滓骸⑵追酆推劬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穩(wěn)定多,可長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應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叟c有機物反應,是重要的化學工業(yè)物質。
、苡糜谔峒僑i、Ge、Ti等半導體和鈦
、萦袡C化工:合成塑料、橡膠、人造纖維、農藥、染料和藥品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2
一、元素周期表的規(guī)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shù)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
、谕蛔逯械脑睾送怆娮訑(shù)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電子層數(shù)依次遞增。
二、原子結構知識中的八種決定關系:
、儋|子數(shù)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
、谫|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
、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茈娮幽芰康母叩蜎Q定電子運動區(qū)域距離原子核的遠近。
因為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低,越遠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類別。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4為金屬,>或=4為非金屬,=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稀有氣體元素。
、拊幼钔鈱拥碾娮訑(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4為失電子,>或=4為得電子,=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穩(wěn)定。
⑦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電子后元素顯正價,得電子后元素顯負價,化合價數(shù)值=得失電子數(shù)。 ⑧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
原子失電子后為陽離子,得電子后為陰離子,電荷數(shù)=得失電子數(shù)
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瘜W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
、偎械娜紵c緩慢氧化。
、谒釅A中和反應。
、劢饘倥c酸反應制取氫氣。
、艽蠖鄶(shù)化合反應(特殊: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
、僖訡、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
②銨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鄞蠖鄶(shù)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類:
【思考】一般說來,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是放熱反應,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都不需要加熱,吸熱反應都需要加熱,這種說法對嗎?試舉例說明。
點拔:這種說法不對。如C+O2=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但需要加熱,只是反應開始后不再需要加熱,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以使反應繼續(xù)下去。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是吸熱反應,但反應并不需要加熱。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3
元素周期律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
、匐娮訉訑(shù):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诤穗姾蓴(shù):核電荷數(shù)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酆送怆娮訑(shù):電子數(shù)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最高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shù)= 8—最外層電子數(shù)(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guī)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shù)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常見物質的狀態(tài)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tài)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tài),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I2、S、P、C、Si、金屬單質;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常見物質的氣味
1、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濃鹽酸、濃硝酸、濃氨水、氯水、溴水
4、許多有機物都有氣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單質俗稱硫黃,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試管內壁上沾的單質硫。
2.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生成亞硫酸,方程式為SO2+H2O H2SO3,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可使品紅溶液褪色,所以亞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鑒定SO2氣體主要用品紅溶液,現(xiàn)象是品紅褪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
4.SO2和CO2混合氣必先通過品紅溶液(褪色),再通過酸性KMnO4溶液(紫紅色變淺),最后再通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同時證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為:2H2S+SO2=3S↓+2H2O,與Cl2、H2O反應失去漂白性的方程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標況下為無色晶體,遇水放出大量熱,生成硫酸。
7、久置濃硝酸顯黃色是因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工業(yè)濃鹽酸顯黃色是因為含有Fe3+。保存濃硝酸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處;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濃硝酸現(xiàn)象是先變紅后褪色,滴入稀硝酸現(xiàn)象是溶液只變紅。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雷雨發(fā)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貼2+O2放電===2NO
②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業(yè)制法:N2+3H22NH3
3.氨的實驗室制法:
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谘b置:與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軝z驗方法:
(a)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chǎn)生.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可用堿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碳酸氫銨受熱分NH4HCO3NH3↑+H2O+CO2↑
7.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銨受熱分NH4ClNH3↑+HCl↑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應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應CH4+Cl2(g)→CH3Cl+HCl
烷烴的通式:CnH2n+2n≤4為氣體、所有1-4個碳內的烴為氣體,都難溶于水,比水輕
碳原子數(shù)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互稱為同系物
同分異構體:具有同分異構現(xiàn)象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
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不同的單質
同位素:相同的質子數(shù)不同的中子數(shù)的同一類元素的原子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4
1、原子定義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shù)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對于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jù),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jù)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等,都是宏觀現(xiàn)象,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xiàn)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3、分子的性質
。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是相同的。
4、原子的構成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5、原子與分子的異同
分子原子區(qū)別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相似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2)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shù)量的含義。
6、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
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shù)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shù)),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5
一、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基礎)
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例如:CuSO4+BaCl2=BaSO4↓+CuCl2
第二步:拆(關鍵)
把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難電離的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第三步:刪(途徑)
刪去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
Ba2+ + SO42- = BaSO4↓
第四步:查(保證)
檢查(質量守恒、電荷守恒)
Ba2+ + SO42- = BaSO4↓
質量守恒:左——Ba, S 4 O 右——Ba, S 4 O
電荷守恒:左 2+(—2)=0 右 0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1.非電解質、弱電解質、難溶于水的物質,氣體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出現(xiàn),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式。
HAc+OH-=Ac-+H2O
2.固體間的反應,即使是電解質,也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3.氧化物在反應物中、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SO3+Ba2++2OH-=BaSO4↓+H2O
CuO+2H+=Cu2++H2O
4.濃H2SO4作為反應物和固體反應時,濃H2SO4寫成化學式。
5.H3PO4中強酸,在寫離子方程式時按弱酸處理,寫成化學式。
6.金屬、非金屬單質,無論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如:Zn+2H+=Zn2++H2↑
7.微溶物作為反應物時,處于澄清溶液中
時寫成離子形式;處于濁液或固體時寫成化學式。微溶物作為生成物的一律寫化學式
如條件是澄清石灰水,則應拆成離子;若給的是石灰乳或渾濁石灰水則不能拆,寫成化學式。
另加:
鹽酸 硫酸 硝酸為強酸 醋酸 碳酸為弱酸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是強堿
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酸、弱酸是相對而言,
酸溶于水能發(fā)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強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于水不能發(fā)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弱酸。如碳酸、H2S、HF、磷酸、乙酸(醋酸)等。
堿————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堿、弱堿是相對而言,
堿溶于水能發(fā)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強堿。如KOH、NaOH、Ba(OH)2
堿溶于水不能發(fā)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弱堿。如一水和氨、氫氧化鈣(中強堿)、氫氧化鋁、氫氧化鋅等。
二、離子共存問題
凡是能發(fā)生反應的離子之間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進的離子之間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規(guī)律是:
1、凡相互結合生成難溶或微溶性鹽的離子(熟記常見的難溶、微溶鹽);
2、與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離子:
氧族有:OH-、S2-、HS-、SO32-、HSO3-
鹵族有:F-、ClO-
碳族有:CH3COO-、CO32-、HCO32-、SiO32-
3、與O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有:
NH42+和HS-、HSO3-、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以及弱堿的簡單陽離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還原性較強的離子有:Fe3+、S2-、I-、SO32-。
氧化性較強的離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6
一、氯氣的化學性質
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最外層有7個電子,故氯原子容易得到一個電子而達
到8電子飽和結構,因此Cl2突出表現(xiàn)的化學性質是得電子的性質,即表現(xiàn)強氧化性,如
Cl2能氧化:
①金屬(Na、Al、Fe、Cu等);
②非金屬(H2、P等);
、勰承┗衔铮˙r-、I-、SO2、Fe2+、SO32-等)。
(1)跟金屬反應
2Na+Cl2點然2NaCl(產(chǎn)生白煙);Cu+Cl2點然CuCl2(產(chǎn)生棕黃色的煙)
2Fe+3Cl2點然2FeCl3(產(chǎn)生棕色的煙,溶于水呈黃色)
(2)跟非金屬反應
H2+Cl2點燃或光照2HCl
點燃:發(fā)出蒼白火焰,瓶口有白霧;光照:會發(fā)生爆炸
2P+3Cl2點燃2PCl3(霧,Cl2不足);2P+5Cl2點燃2PCl5(煙,Cl2充足)
。3)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HClO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弱酸,但具有強氧化性。)
【說明】a.氯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試劑瓶中(見光或受熱易分解的物質均保存在棕色試劑
瓶中)。
b.Cl2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為白色。
。4)與堿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漂的漂白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5)與某些還原性物質的反應:
Cl2+2KI=2KCl+I2(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檢驗Cl2)
2FeCl2+Cl2=2FeCl3
Cl2+Na2SO3+H2O=Na2SO4+2HCl
二、氯氣的實驗室制法
1、反應原理:用強氧化性物質(如MnO2、KMnO4等)和濃鹽酸反應。
4HCl(濃)+MnO2△MnCl2+2H2O+Cl2↑
2、實驗裝置:根據(jù)反應原理和氣體凈化、收集、尾氣處理等實驗步驟及常見儀器的性能,制備干燥、純凈的Cl2。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7
第一節(jié)氮族元素
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銻(sb)鉍(bi)稱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有5外電子,主要化合價有+5(最高價)和-3價(最低價)
三、氮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詳見課本166頁)
1、密度:由小到大熔沸點:由低到高
2、氮族元素的非金屬性比同期的氧族和鹵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強。
3、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漸弱,堿性漸強。
第二節(jié)氮氣
一、物理性質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工業(yè)上獲得的氮氣的方法主要是分離液態(tài)空氣。
二、氮氣分子結構與化學性質
1、寫出氮氣的電子式和結構式,分析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原因。
2、在高溫或放電的條件下氮氣可以跟h2、o2、金屬等物質發(fā)生反應
高溫壓放電
n2+3h2===2nh3 n2+o2===2no
催化劑點燃n2+3mg====mg3n2
三、氮的氧化物
1、氮的價態(tài)有+1、+2、+3、+4、+5,能形成這五種價態(tài)的氧化物:n2o(笑氣)、no、 n2o3 no2 n2o4 n2o5
3、 no在常溫常壓下極易被氧化,與空氣接觸即被氧化成no2
2no+o2=2no2
無色不溶于水紅棕色溶于水與水反應
4、 no2的性質
自身相互化合成n2o4 2no2====n2o4(無色)
3no2+h2o====2hno3+no↑(no2在此反應中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四、氮的固定
將空氣中的游離的氮轉化為化合態(tài)的氮的方法統(tǒng)稱為氮的固定。分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兩種。請各舉兩例。
第三節(jié)氨銨鹽
一、氨分子的結構
寫出氨分子的分子式_____電子式、_____、結構式________,分子的空間構型是怎樣的呢?(三角錐形)
二、氨的性質、制法
1、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極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易液化。
2、化學性質:
與水的作用:(氨溶于水即得氨水)nh3+h2o====nh3.h2o====nh4++oh-
nh3.h2o===== nh3↑+h2o
與酸的作用: nh3+hcl=== nh4cl
nh3+hno3=== nh4no3 2nh3+h2so4=== (nh4)2so4
3、制法:2nh4cl+ca(oh)2====cacl2+2nh3↑+h2o
三、氨鹽
1、氨鹽是離子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受熱都能分解,如
nh4cl=== nh3↑+hcl↑
2、與堿反應生成nh3
nh4++oh-=== nh3↑+h2o
3、 nh4+的檢驗: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用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
第四節(jié)硝酸
一、硝酸的性質
1、物理性質:純凈的硝酸是無色易揮發(fā)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98%以上的硝酸叫發(fā)煙硝酸。
2、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性,見光或受熱分解4hno3 ===2h2o+4no2↑+o2↑
(思考:硝酸應怎樣保存?)
氧化性:①硝酸幾乎能氧化所有的金屬(除金和鉑外),金屬被氧化為高價,生成硝酸鹽。如cu+4hno3(濃)===cu(no3)2+2no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表現(xiàn)硝酸有酸性又有氧化性)
、谀苎趸蠖鄶(shù)非金屬,如
c+4hno3 ===co2↑+4no2↑+2h2o(只表現(xiàn)硝酸的氧化性)
、墼诔嘏c鐵和鋁發(fā)生鈍化
、 1體積的濃硝酸與3體積的濃鹽酸的混合酸叫做“王水”,“王水”的氧化性相當強,可以氧化金和鉑
二、硝酸的工業(yè)制法
1、氨的氧化
催化劑
4nh3+5o2====4no+6h2o
2、硝酸的生成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注:
尾氣處理:用堿液吸叫尾氣中氮的氧化物
要得到96%以上的濃硝酸可用硝酸鎂(或濃硫酸)作吸水劑。
第五節(jié)磷磷酸
一、白磷與紅磷性質比較
色態(tài)溶解性毒性著火點紅磷紅棕色粉末水中、cs2中均不溶無較高2400c
白磷白色(或淡黃)蠟狀固體不溶于水但溶于cs2有毒低400c
二、磷酸(純凈的磷酸為無色的晶體)
冷水p2o5+h2o====2hpo3(偏磷酸,有毒)
熱水p2o5+3h2o====2h3po4(磷酸,無毒,是中強酸,具有酸的通性)
注:區(qū)分同位素與同素異形體的概念,常見互為同素異形體的物質有
紅磷與白磷氧氣和溴氧金剛石和石墨
白磷的分子結構有何特點?(四面體結構p4)應怎樣保存?(水中保存)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8
一、物質的分類
金屬:Na、Mg、Al
單質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堿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純鹽氧化物:CO、NO等
凈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HCl
酸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電離出的H+數(shù)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強堿:NaOH、Ba(OH)2
物按強弱分
質弱堿:NH3?H2O、Fe(OH)3
堿
一元堿: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shù)分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正鹽:Na2CO3
鹽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物膠體:Fe(OH)3膠體、淀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關概念
1、分散系: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統(tǒng)稱為分散系。
2、分散質: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
3、分散劑:分散質分散在其中的物質。
4、分散系的分類: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如果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來分類,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而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濁液。
下面比較幾種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質的直徑<1nm(粒子直徑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徑在10-9~10-7m)>100nm(粒子直徑大于10-7m)
分散質粒子單個小分子或離子許多小分子集合體或高分子巨大數(shù)目的分子集合體
三、膠體
1、膠體的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在10-9~10-7m之間的分散系。
2、膠體的分類:
、俑鶕(jù)分散質微粒組成的狀況分類:
如:膠體膠粒是由許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徑在1nm~100nm之間,這樣的膠體叫粒子膠體。又如:淀粉屬高分子化合物,其單個分子的直徑在1nm~100nm范圍之內,這樣的膠體叫分子膠體。
、诟鶕(jù)分散劑的狀態(tài)劃分:
如:煙、云、霧等的分散劑為氣體,這樣的膠體叫做氣溶膠;AgI溶膠、溶膠、溶膠,其分散劑為水,分散劑為液體的膠體叫做液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均以固體為分散劑,這樣的膠體叫做固溶膠。
3、膠體的制備
A.物理方法
、贆C械法:利用機械磨碎法將固體顆粒直接磨成膠粒的大小
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適的溶劑中形成膠體,如蛋白質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機溶劑等。
B.化學方法
、偎獯龠M法:FeCl3+3H2O(沸)=(膠體)+3HCl
、趶头纸夥磻ǎ篕I+AgNO3=AgI(膠體)+KNO3Na2SiO3+2HCl=H2S增大膠粒之間的碰撞機會。如蛋思考:若上述兩種反應物的量均為大量,則可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如何表達對應的兩個反應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黃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4、膠體的性質:
①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是粒子對光散射作用的結果,是一種物理現(xiàn)象。丁達爾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是因為膠體微粒直徑大小恰當,當光照射膠粒上時,膠粒將光從各個方面全部反射,膠粒即成一小光源(這一現(xiàn)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顯地看到由無數(shù)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當光照在比較大或小的顆;蛭⒘I蟿t無此現(xiàn)象,只發(fā)生反射或將光全部吸收的現(xiàn)象,而以溶液和濁液無丁達爾現(xiàn)象,所以丁達爾效應常用于鑒別膠體和其他分散系。
、诓祭蔬\動——在膠體中,由于膠粒在各個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產(chǎn)生的無規(guī)則的運動,稱為布朗運動。是膠體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
③電泳——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體的微粒在分散劑里向陰極(或陽極)作定向移動的現(xiàn)象。膠體具有穩(wěn)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種膠粒帶有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另外,膠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無規(guī)則運動,使其受重力的影響有較大減弱,兩者都使其不易聚集,從而使膠體較穩(wěn)定。
說明:A、電泳現(xiàn)象表明膠粒帶電荷,但膠體都是電中性的。膠粒帶電的原因:膠體中單個膠粒的體積小,因而膠體中膠粒的表面積大,因而具備吸附能力。有的膠體中的膠粒吸附溶液中的陽離子而帶正電;有的則吸附陰離子而帶負電膠體的提純,可采用滲析法來提純膠體。使分子或離子通過半透膜從膠體里分離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滲析法。其原理是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分子和離子可以透過半透膜。但膠體粒子可以透過濾紙,故不能用濾紙?zhí)峒兡z體。
B、在此要熟悉常見膠體的膠粒所帶電性,便于判斷和分析一些實際問題。
帶正電的膠粒膠體:金屬氫氧化物如、膠體、金屬氧化物。
帶負電的膠粒膠體: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As2S3膠體、硅酸膠體、土壤膠體
特殊:AgI膠粒隨著AgNO3和KI相對量不同,而可帶正電或負電。若KI過量,則AgI膠粒吸附較多I-而帶負電;若AgNO3過量,則因吸附較多Ag+而帶正電。當然,膠體中膠粒帶電的電荷種類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
C、同種膠體的膠粒帶相同的電荷。
D、固溶膠不發(fā)生電泳現(xiàn)象。凡是膠粒帶電荷的液溶膠,通常都可發(fā)生電泳現(xiàn)象。氣溶膠在高壓電的條件也能發(fā)生電泳現(xiàn)象。
膠體根據(jù)分散質微粒組成可分為粒子膠體(如膠體,AgI膠體等)和分子膠體[如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習慣仍稱其溶液,其實分散質微粒直徑已達膠體范圍),只有粒子膠體的膠粒帶電荷,故可產(chǎn)生電泳現(xiàn)象。整個膠體仍呈電中性,所以在外電場作用下作定向移動的是膠粒而非膠體。
、芫鄢痢z體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現(xiàn)象稱為膠體的聚沉。能促使溶膠聚沉的外因有加電解質(酸、堿及鹽)、加熱、溶膠濃度增大、加膠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等。有時膠體在凝聚時,會連同分散劑一道凝結成凍狀物質,這種凍狀物質叫凝膠。
膠體穩(wěn)定存在的原因:(1)膠粒小,可被溶劑分子沖擊不停地運動,不易下沉或上浮(2)膠粒帶同性電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膠體凝聚的方法:
(1)加入電解質:電解質電離出的陰、陽離子與膠粒所帶的電荷發(fā)生電性中和,使膠粒間的排斥力下降,膠粒相互結合,導致顆粒直徑>10-7m,從而沉降。
能力:離子電荷數(shù),離子半徑
陽離子使帶負電荷膠粒的膠體凝聚的能力順序為:Al3+>Fe3+>H+>Mg2+>Na+
陰離子使帶正電荷膠粒的膠體凝聚的能力順序為:SO42->NO3->Cl-
(2)加入帶異性電荷膠粒的膠體:
(3)加熱、光照或射線等:加熱可加快膠粒運動速率,增大膠粒之間的碰撞機會。如蛋白質溶液加熱,較長時間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變性。
5、膠體的應用
膠體的知識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研等方面有著重要用途,如常見的有:
①鹽鹵點豆腐:將鹽鹵()或石膏()溶液加入豆?jié){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質和水等物質一起凝聚形成凝膠。
②肥皂的制取分離
、勖鞯\、溶液凈水
、蹻eCl3溶液用于傷口止血
⑤江河入?谛纬傻纳持
、匏嘤不
、咭苯饛S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
、嗤寥滥z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
、峁枘z的制備:含水4%的叫硅膠
、庥猛讳摴P灌不同牌號墨水易發(fā)生堵塞
四、離子反應
1、電離(ionization)
電離:電解質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解離成自由離子的過程。
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他們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僅如此,酸、堿、鹽等在熔融狀態(tài)下也能電離而導電,于是我們依據(jù)這個性質把能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統(tǒng)稱為電解質。
2、電離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電離生成了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鹽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氯離子。硝酸則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硝酸根離子。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就稱之為酸。從電離的角度,我們可以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那堿還有鹽又應怎么來定義呢?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
電離時生成的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這里大家要特別注意,碳酸是一種弱酸,弱酸的酸式鹽如碳酸氫鈉在水溶液中主要是電離出鈉離子還有碳酸氫根離子;而硫酸是強酸,其酸式鹽就在水中則完全電離出鈉離子,氫離子還有硫酸根離子。
〔小結〕注意:1、HCO3-、OH-、SO42-等原子團不能拆開
2、HSO4―在水溶液中拆開寫,在熔融狀態(tài)下不拆開寫。
3、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匐娊赓|: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堿、鹽等。
、诜请娊赓|: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結
(1)、能夠導電的物質不一定全是電解質。
(2)、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3)、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單質既不是電解也不是非電解質。
(4)、溶于水或熔化狀態(tài);注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狀態(tài)兩各條件只需滿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應;
(6)、化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對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4、電解質與電解質溶液的區(qū)別:
電解質是純凈物,電解質溶液是混合物。無論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的導電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說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導電就是電解質。
5、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6、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強、弱電解質對比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物質結構離子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
電離程度完全部分
溶液時微粒水合離子分子、水合離子
導電性強弱
物質類別實例大多數(shù)鹽類、強酸、強堿弱酸、弱堿、水
7、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基礎)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拆(關鍵)把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難電離的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第三步:刪(途徑)
刪去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第四步:查(保證)檢查(質量守恒、電荷守恒)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1.非電解質、弱電解質、難溶于水的物質,氣體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出現(xiàn),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式。
2.固體間的反應,即使是電解質,也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3.氧化物在反應物中、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4.濃H2SO4作為反應物和固體反應時,濃H2SO4寫成化學式.5金屬、非金屬單質,無論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微溶物作為反應物時,處于澄清溶液中時寫成離子形式;處于濁液或固體時寫成化學式。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9
1、鈉與非金屬的反應
4Na+O2=2Na2O(白色)2Na+O2△Na2O2(淡黃色)
2Na+Cl2點燃2NaCl
2、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浮、熔、游、響、紅)
3、氧化鈉過氧化鈉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6、Na2CO3和NaHCO3
、佟⑴c酸的反應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反應速率更快)
、、與堿的反應
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與鹽的反應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堋⑾嗷マD化
2NaHCO3△Na2CO3+H2O+CO2↑(加熱分解)
Na2CO3+H2O+CO2=2NaHCO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0
有機物的概念
1、定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為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碳的金屬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種類多
、诖蠖嚯y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垡追纸猓兹紵
、苋埸c低,難導電、大多是非電解質
、莘磻,有副反應(故反應方程式中用“→”代替“=”)
甲烷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
、傺趸磻(產(chǎn)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fā)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谌〈磻(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shù)不同時,碳原子數(shù)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shù)相同時,支鏈數(shù)越多熔沸點越低,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yè)制法:石油的裂解氣(乙烯的產(chǎn)量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1
氯離子的檢驗
使用硝酸銀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擾離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wěn)定,會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fā)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條件為高溫或放電:N2+O2========(高溫或放電)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穩(wěn)定,在常溫下遇氧氣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紹:無色氣體,是空氣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紹:紅棕色氣體、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3NO2+H2O==2HNO3+NO這是工業(yè)制硝酸的方法。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3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y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沖擦干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y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過濾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發(fā)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fā)皿使溶液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xiàn)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chǎn)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xù)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N/NA
5、摩爾質量(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或g、、mol—1(3)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六、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七、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
。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jù)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guī)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
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固定: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4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潤滑性?捎糜谥沏U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4.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的單質,它們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差別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學性質跟氫氣的性質相似(常溫下碳的性質不活潑)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CO2現(xiàn)象: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碳燃燒不充分(或氧氣不充足)2C+O22CO
、谶原性:木炭高溫下還原氧化銅C+2CuO2Cu+CO2↑現(xiàn)象:黑色物質受熱后變?yōu)榱良t色固體,同時放出可以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6.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H2O+CO2↑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本反應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C+CO2高溫2CO
(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5)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
溫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環(huán)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5
1.合金的定義
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特性的物質。
2.合金的性能
合金具有許多優(yōu)良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在許多方面不同于它的各成分金屬。
(1)多數(shù)合金的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熔點。
(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硬度。
3.金屬材料
(1)黑色金屬材料包括。
①生鐵與鋼? 生鐵 鋼 主要成分 Fe Fe 含碳量 2%~4.3% 0.03%~2% 含硫、磷量 少量 極少或沒有 硅、錳含量 少 適量 ②不銹鋼
普通鋼中,加入、等多種元素,使其具有的特性。
(2)有色金屬材料
除以外的其他金屬材料及其合金。重要的有色金屬有:鎂、鋁、金、銀、銅、鈦等。思考合金是混合物,還是化合物?能否用實驗來驗證?
合金屬于混合物,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形成合金時,一般認為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各成分的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改變。如鋼的電化學腐蝕中,鎂作負極被氧化,而其中的碳作正極。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6
一、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
電能(電力)火電(火力發(fā)電)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
缺點:環(huán)境污染、低效
原電池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優(yōu)點:清潔、高效
二、原電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堋?/p>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
2)電解質溶液
3)閉合回路
4)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
(4)電極名稱及發(fā)生的反應:
負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xiàn)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
正極的現(xiàn)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jù)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jù)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jù)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芨鶕(jù)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i)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①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诎芽偡磻鶕(jù)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垩趸磻谪摌O發(fā)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fā)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ii)原電池的總反應式一般把正極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7)原電池的應用:
、偌涌旎瘜W反應速率,如粗鋅制氫氣速率比純鋅制氫氣快。
、诒容^金屬活動性強弱。
、墼O計原電池。
、芙饘俚姆栏。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7
1.原子的電子構型與周期的關系
(1)每周期第一種元素的最外層電子的排布式為ns1。每周期結尾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除
226He為1s外,其余為nsnp。He核外只有2個電子,只有1個s軌道,還未出現(xiàn)p軌道,所以第一周期結尾元素的電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個能級組最多所容納的電子數(shù)等于一個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種類。但一個能級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級,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級。
2.元素周期表的分區(qū)
(1)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
、俜謪^(qū)
原子結構與性質【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總結:第一章原子結構與性質
、诟鲄^(qū)元素化學性質及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特點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可直接判斷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為4s24p4,由此可知,該元素位于p區(qū),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層為其周期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其族序數(shù),但應注意過渡元素(副族與第Ⅷ族)的能層為其周期數(shù),外圍電子數(shù)應為其縱列數(shù)而不是其族序數(shù)(鑭系、錒系除外)。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8
實室制取氫氧化鋁: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三氯化鐵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 + Fe = 3FeCl2
氯化亞鐵中通入氯氣:2FeCl2 + Cl2 = 2FeCl3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單質與氫氟酸反應:Si + 4HF = SiF4 + 2H2↑
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應:SiO2 + CaO 高溫 CaSiO3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19
一、物質的分類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譜鞣稚⒅?(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粒子大小/nm外觀特征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實例
溶液小于1均勻、透明、穩(wěn)定能沒有NaCl、蔗糖溶液
膠體在1—100之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wěn)定能有Fe(OH)3膠體
濁液大于100不均勻、不透明、不穩(wěn)定不能沒有泥水
二、物質的化學變化
1、物質之間可以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③能導電的物質并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chǎn)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shù)、電荷數(shù)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20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誤差
1.容量瓶的容量與溶液體積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 0.1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用托盤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固體1.8g。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個刻度線,且實驗室常用容量瓶的規(guī)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應以500mL溶液計算,要稱取2.0g氫氧化鈉固體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質與其結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銅溶液,需稱取膽礬8.0g。分析:偏小。膽礬為CuSO4·5H2O,而硫酸銅溶液的溶質是CuSO4。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銅晶體的質量應為12.5g,由于所稱量的溶質質量偏小,所以溶液濃度偏小。
(二)由試劑純度引起的誤差
3.結晶水合物風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鈣溶液時,所用生石膏已經(jīng)部分失水。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結晶水含量減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使溶質硫酸鈣的質量偏大,導致所配硫酸鈣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大。
4.溶質中含有其他雜質。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固體中含有氧化鈉雜質。分析:偏大。氧化鈉固體在配制過程中遇水轉變成氫氧化鈉,31.0 g氧化鈉可與水反應生成40.0 g氫氧化鈉,相當于氫氧化鈉的質量偏大,使結果偏大。
(三)由稱量不正確引起的誤差
5.稱量過程中溶質吸收空氣中成分。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固體放在燒杯中稱量時間過長。分析:偏小。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使所稱量的溶質氫氧化鈉的質量偏小,導致其物質的量濃度偏小。所以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速度要快或放在稱量瓶中稱量最好。
6.稱量錯誤操作。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天平的兩個托盤上放兩張質量相等的紙片。分析:偏小。在紙片上稱量氫氧化鈉,吸濕后的氫氧化鈉會沾在紙片上,使溶質損失,濃度偏小。
7.天平砝碼本身不標準。
例:天平砝碼有銹蝕。分析:偏大。天平砝碼銹蝕是因為少量鐵被氧化為鐵的氧化物,使砝碼的質量增大,導致實際所稱溶質的質量也隨之偏大。若天平砝碼有殘缺,則所稱溶質的質量就偏小。
8.稱量時藥品砝碼位置互換。
例: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需稱量溶質4.4g,稱量時天平左盤放砝碼,右盤放藥品。分析:偏小。溶質的實際質量等于砝碼質量4.0g減去游碼質量0.4g,為3.6g。即相差兩倍游碼所示的質量。若稱溶質的質量不需用游碼時,物碼反放則不影響稱量物質的質量。
9.量筒不干燥。
例: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時,用沒有干燥的量筒量取濃硫酸。分析:偏小。相當于稀釋了濃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質硫酸的物質的量偏小。
10. 量筒洗滌。
例: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倒入小燒杯后,用蒸餾水洗滌量筒并將洗滌液轉移至小燒杯中。
分析:偏大。用量筒量取液體藥品,量筒不必洗滌,因為量筒中的殘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殘留液,在制造儀器時已經(jīng)將該部分的體積扣除,若洗滌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11.量筒讀數(shù)錯誤。
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讀數(shù)。分析:偏大。讀數(shù)時,應將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睛與量筒中濃硫酸的凹面處相平。仰視讀數(shù)時,讀數(shù)偏小,實際體積偏大,所取的硫酸偏多,結果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
(四)由溶解轉移過程引起的誤差
12.未冷卻溶液直接轉移。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將稱量好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小燒杯中溶解,未冷卻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分析:偏大。容量瓶上所標示的使用溫度一般為室溫。絕大多數(shù)物質在溶解或稀釋過程中常伴有熱效應,使溶液溫度升高或降低,從而影響溶液體積的準確度。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定容后冷卻至室溫,溶液體積縮小,低于刻度線,濃度偏大。若是溶解過程中吸熱的物質,則溶液濃度偏小。
13.轉移溶質有損失。
例:轉移到容量瓶過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濺出。分析:偏小。在溶解、轉移的過程中由于溶液濺出,溶質有損失。使溶液濃度偏小。
14.燒杯或玻璃棒未洗滌。
例:轉移后,未洗滌小燒杯和玻璃棒,或者雖洗滌但未將洗滌液一并轉移至容量瓶中。分析:偏小。溶質有損失。使溶液濃度偏小。
(五)由定容過程引起的誤差
15.定容容積不準確。
例: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取多余的液體至刻度線。分析:偏小。當液面超過刻度線時,溶液濃度已經(jīng)偏小。遇到這種情況,只有重新配制溶液。
16.定容后多加蒸餾水。
例: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繼續(xù)加水至刻度線。分析:偏小。容量瓶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是因為極少量的溶液潤濕磨口或附著在器壁上未流下來,不會引起溶液濃度的改變。此時加水會引起濃度偏小。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8-17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1-12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07-15
人教版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0-09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03-22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最新01-07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合集01-04
人教版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分享07-04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15篇09-08
精選5篇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