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古代禮樂制度

時間:2022-11-22 16:45:09 制度 我要投稿

古代禮樂制度

  在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guī)范或一定的規(guī)格。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代禮樂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古代禮樂制度

古代禮樂制度1

  歷史的長河總是滾滾向前進的,在13世紀曾經(jīng)雄霸天下,傲視群雄的蒙元帝國,終于在14世紀滾滾的農(nóng)民起義當中,進入了自己的暮年,而隨著蒙元帝國的勢力從中原大地上退去之后,以布衣天子著稱的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啟明星一般,人們都知道,它將會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朱元璋和他的大明王朝浮雕

  自打洪武皇帝開國之后,朱元璋一直試圖糾正前朝的弊端。自古天朝的封建王朝的弊端非常多,但朱元璋看來,前代的話,也就是元朝的弊端尤其多。最為明顯與致命的弊端就是關于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

  元朝的統(tǒng)治者的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深重程度絲毫不比元朝統(tǒng)治下的農(nóng)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遜色多少,在元朝不足百年的歷史當中,多次涌現(xiàn)出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權臣,數(shù)量之多,危害之大,遠勝于歷朝歷代。且對皇帝來講,手底下有這么些個權臣在側(cè),實在是一個不好的體驗。

  蒙元帝國的浮雕

  其實,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也比較簡單。因為元初統(tǒng)治者并沒有意識到宋朝的中央官制乃至唐朝的中央官制其實是比較合理的。合理在什么地方呢?合理就合理在將相權分割成無數(shù)塊,使其相互牽制,彼此制約,將裁決大權交給皇帝,皇權得到加強。道理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不過元朝人,特別是元朝初年的那些統(tǒng)治者,并沒有看到這一點。他們選擇廢棄以往的中央官制的成功經(jīng)驗,而去另辟一條新的道路——廢除三省,保留中書。

  傳統(tǒng)的中樞權力結構

  自唐朝以來的三省制度就到此結束,曾經(jīng)三省長官彼此牽制,互相制約的情況的確不復返,彼時唐宋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zhí)行的大好局面就此終結。僅僅只有一個中書省便直接等于給予了宰相一家獨大的好機會。

  有鑒于前朝,所以朱元璋想要加強皇權,加強君主專制。朱元璋對自己的這個新的王朝有一個新的希望,那就是要讓自己和自己的子孫以后不要像元朝末年這些統(tǒng)治者,被宰相操縱成一個可憐的橡皮圖章。朱元璋的辦法是一勞永逸的將宰相制度廢除,胡惟庸則作為最后一任宰相,用自己的鮮血和性命,替這個傳承上千年的制度劃上了句號。

  誅殺胡惟庸,廢除宰相制度

  殺了胡惟庸,廢了宰相,朱元璋還立下祖訓:以后但凡再有人敢說恢復宰相制度的,在座各位都可以直接以謀反罪當場誅殺這位奸臣。

  明朝的皇權在朱元璋的手上,得到了鞏固和加強,朱元璋用自己強而有力的手腕,以及非常血腥的政策,用無數(shù)條人命,貫徹落實了自己加強君主專制的決心和意志,但凡是敢阻攔這一目標的,立斬不饒。

  朱元璋執(zhí)政時期,朝臣們更像是他的奴仆們。對于奴仆,沒必要給予好臉色和好待遇,他們之間的關系貼近私人隸屬,嫌棄大臣上的奏章字數(shù)太多,聽煩了,皇帝甚至能操起案板,直接打碎大臣的牙齒。在這種情況下,中樞大臣不過是君主的家臣或奴婢,看著不可一世,實際上就是皇帝眼里的螞蟻。

  為奴為婢的大臣

  唯唯諾諾的大臣與殺伐果斷的君主,是這一時期,洪武年間朝堂上的常態(tài)。更不要說洪武皇帝朱元璋為了進一步的限制奴仆般的臣下,還試圖侵入他們的私密空間,獲取臣下他們最隱私的消息——皇帝派遣的密探能夠蹲在房梁上,將這個大臣吃的菜肴,都畫得清清楚楚。朱元璋重視皇權,不能容忍有人敢把手伸到皇權上,自己說一不二,是真正的皇權獨尊。

  大明的永樂皇帝作為朱元璋的親生兒子,在這一點上基本上是照搬了老爹的那一套做法。雖然說造了的是侄子的反,但對于老爹和侄子的做法,他表示強烈支持。在他眼里皇權獨尊地位也是非常必要的、削弱藩王也是必要的。

  明成祖朱棣的`畫像

  所以永樂皇帝不但恢復了老爹曾經(jīng)的錦衣衛(wèi)坐探,而且還特別新設了東廠,皇帝對朝臣們依舊是像對待奴婢一樣。以身犯險親征蒙古全然不曾有朝臣膽敢阻攔,這還是他父親朱元璋那一套的皇權獨尊的做法。但此時已然有一些變化:與父親朱元璋不一樣,永樂皇帝,并沒有朱元璋那種勤政的活力,很多時候,既要忙著打蒙古,又要忙著處理任務,他覺得很煩。

  影視作品當中的內(nèi)閣官員

  于是他始開內(nèi)閣于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nèi)閣,內(nèi)閣制正式形成。內(nèi)閣制隨后就像一頭怪獸一樣,極速發(fā)展,僅僅十數(shù)年之后,就開始在民間有“權比宰輔”的說法,不過對此內(nèi)閣成員們倒沒有哪個不開眼到直接奏請皇帝恢復宰相制度,他們低調(diào)的行使著自己的顧問權力——喚作“票擬權”。

  古畫當中的大明官員

  時移歲走,到了明朝嘉靖年間的時候,內(nèi)閣的“閣老”們雖無宰相之名,卻都大有宰相之實,皇帝反而成為了“垂拱而治”的模范圣君,本該直接聽命于皇帝的六部,越來越多地被內(nèi)閣班子明里暗里把控著。而如果翻閱從永樂正式啟用內(nèi)閣制度到嘉靖年間的歷代大明皇帝的列表的話,會發(fā)覺一個極為詭異的情況正在發(fā)生:除了永樂與嘉靖,中間的皇帝竟然一個賽一個的短。

  歷代大明皇帝一個賽一個的短命

  暴斃的皇帝有,抑郁而崩的皇帝有,偶感風寒而死的皇帝有,落水而亡的皇帝也有,甚至就連嘉靖皇帝本人,如果仔細看他的兩次鬼門關遭遇:皇帝所處的臥室突然起火,怪異的是,皇宮侍衛(wèi)宮娥宦官若干人,竟然無人敢救駕,最后還是發(fā)小去救的人;一幫宮女打算刺殺皇帝,皇帝和妃子的寢宮附近居然沒有一個人值守,居然得手了(因為宮女打了死結并沒有成功,但是用簪子插了皇帝一身血)...

  再根據(jù)內(nèi)閣制的發(fā)展軌跡——永樂以后,內(nèi)閣職權漸重有目共睹,雖不至于立刻就可以兼管六部尚書,也始終不曾成為中央一級的法定行政機構和決策機構,但是從最初只是皇帝顧問秘書性質(zhì)的機構,一躍而成為權比宰輔的存在,僅僅花了兩代人不到:大明宣德朝就有三楊輔政,距離永樂設置內(nèi)閣僅僅過去十多年。

  而大明正統(tǒng)、成化、弘治朝之際,內(nèi)閣閣老們的任命方式再度發(fā)生較大變化:永樂時的閣臣都是皇帝特簡任命的,仁宣時期,閣臣也大多數(shù)由皇帝特簡任命,在正統(tǒng)以后,越來越多的閣臣都不是皇帝直接特簡任命的,而是被其他文官共同推舉的德高望重之人,這無疑助長了文官集團的力量。而到了孝宗朝,這種無視皇帝中旨的情況更是干脆就形成了定制。

  所謂“弘治乙卯以前,內(nèi)閣大臣皆特簡,不從廷推”。

  自有了漸漸形成定制的廷推選任后,曾經(jīng)的那種以特簡入閣的方式也就逐漸為士大夫們非議,且為輿論所不容,接受特簡的大臣,基本都會遭受朝臣的鄙視,鮮能久安于位。這背后反應的其實就是皇權的衰變,如果對照此時明帝國君王孝宗的奇葩死亡:“孝宗偶感風寒,太醫(yī)們不診視就開藥,致使孝宗誤服藥物,鼻血不止而死!,不難看出,在文官集團的飛速膨脹下,當年朱元璋絞盡腦汁斬殺的宰輔結構再次有死灰復燃的趨勢,皇權的衰變已經(jīng)是不可阻擋之勢了。

  古畫當中的內(nèi)閣官員

  明朝中后期的文官制度架空了皇帝,君權的空虛其實就是皇權的衰變。教科書當中說的有明一代的君主專制得到了加強,這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與明朝中后期皇權的衰變并不矛盾,因為君主專制的深度和皇權集中的程度較之前代,確實因為宰相制度的廢除而變得有極大的改善,然而這種高度的集中卻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到了晚明的時候,天啟皇帝落水死亡,崇禎皇帝則為財政所困,背后反應的都是大明皇權的衰敗。

  歷史上的事情從來都是這么奇特,引用一段《明朝那些事兒》的原話:

  是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限制大臣的權力,然而明朝的內(nèi)閣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專權。朱元璋規(guī)定老百姓不得四處流動,然而明朝中后期流民成風,四處游蕩,絲毫不受束。朱元璋頒布了抑制商業(yè)發(fā)展的條令,并規(guī)定商人不得穿著綢沙等貴重衣物,然而大規(guī)模的工商業(yè)發(fā)展正是從明朝開始,而那些本應該是社會最底層的商人卻穿金戴銀,甚至登堂入室,為官經(jīng)商。朱元璋嚴令太監(jiān)不得干政,可是明朝的閹宦卻個個都是重量級的(這與他廢除相權有關)朱元璋給他的所有子孫都準備了爵位和俸祿,然而一百多年后,他的很多后代都家道中落,窮困潦倒。

古代禮樂制度2

  禮樂文明中“禮”的要義有數(shù)端。其一,“禮”是人性的基礎!抖Y記曲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卑选岸Y”作為區(qū)別人與動物、文明與野蠻的標準,所以“禮”是人類文明社會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其二,“禮”的重要作用在于規(guī)范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關系。禮使人明確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謙讓;使人區(qū)別事物或行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該做和不該做的!岸Y”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范,維護了社會的秩序和正義。

  其三,“禮”也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引導人們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因此,禮樂文明更強調(diào)通過禮教,使社會規(guī)則內(nèi)化為人的內(nèi)心尺度。其四,通過知禮、守禮,達到社會和諧的境界!墩撜Z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奔葟娬{(diào)了“和為貴”的愿望,又指出“和”不能單純?yōu)楹投停荒苁菬o原則的和,這個原則就是守禮。在彼此遵守社會秩序的情況下達到和諧,才是最美的境界。

  禮樂文明中“樂”的要義也有數(shù)端。其一,“樂”的社會作用重在和諧精神!抖Y記樂記》曰:“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jié),節(jié)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薄肮蕵氛,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所不能免也!敝赋觥皹贰笔菂f(xié)調(diào)世間萬物的綱紀,它的作用是使人們各安其位,和諧相處。

  其二,“樂”注重有秩序的協(xié)調(diào)。《樂記》說:“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chì)之音矣。”其用五音比喻各種人物,說明要有序協(xié)調(diào),才能奏出和諧之樂。

  其三,“樂”也有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的功用!稑酚洝吩唬骸爸聵芬灾涡模瑒t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孝經(jīng)》也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奔礃方逃刑找毙男裕谷丝鞓钒矊,生命長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們要聽雅樂,遠淫音。

  總的來說,禮的本質(zhì)是差異,也就是說貴與賤,尊與卑,長與幼,親與疏的各種人之間,必須遵守各自的行為規(guī)范,絕對不可混肴。這種有差異的秩序叫“禮”,不可僭越。所以孔子曰:“非禮忽視,非禮忽聽,非禮忽言,非禮忽動”。但是社會只講差異,不講大同,社會就不會和諧。因而周公“制禮”的同時又“作樂"。樂講和同,樂當然是指音樂,但已超越了音樂,以音樂激起人們相同的共鳴的喜怒哀樂的情緒。

  禮和樂不可偏廢,“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禮樂文明是國家和諧的基礎?鬃又鲝垺叭蕫邸保翱思簭投Y為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節(jié)用愛人,伺使民于時",是對執(zhí)政的要求。在孔子看來,仁是禮的基礎,禮是貴淺有序,樂是對禮的調(diào)度。禮樂不僭越,就會形成和諧社會。所以,一個有文化的人要以“格物·致遠·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最高理想。

  孔子在對周朝禮樂制度有所損益的基礎上,對禮樂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形成儒家獨特的禮樂精神。在道德倫理、修身治國、構建融洽的社會關系方面都有生動的闡述,在解決人自身矛盾,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矛盾方面俱有值得今人繼承和借鑒的寶貴品質(zhì)。

  禮樂文明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可以說是國家和民族保持永久魅力和活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內(nèi)在要求。用禮樂文明的秩序與和諧理念,用禮樂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生發(fā)“禮尚往來”、以“誠”相待、以“信”相許、以“義”相重的情操,造就孝親睦鄰、敬業(yè)樂群、尊師敬長、禮賢下士、溫良謙恭、平和中正的君子風范,也只有當禮樂精神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成為中國人的社會意識和文化精神,才能實現(xiàn)主體與外界的和諧,群體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只有社會有禮,人心和樂,才能成就新時代的“禮儀之邦”!

古代禮樂制度3

  禮樂制度”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人是周公。

  武王伐紂后不久,周武王去世傳位于周成王,因成王年幼,命周公——周武王之弟輔政。之后N多歷史證明,相對戰(zhàn)爭善后工作而言,戰(zhàn)爭本身反而是簡單的。周武王立下不世之功便撒手人寰,把燙手的山芋一腳踢給了自己的弟弟。當時,擺在周公面前有兩大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如何向天下解釋周王朝政權的合法性問題;而是如何避免周人重蹈商人的覆轍,保證天下長治久安,政權千秋萬代的問題。周公創(chuàng)造性地設立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和意識形態(tài),將兩大難題合二為一,一并解決。這就是“禮樂制度”,也是儒家思想的前身。

  周公的理論從講故事開始,故事大概是這樣。

  上有天,下有地,天圓地方。圓的天猶如鍋蓋扣在方的地上,所漏四角為四海,所以整個世界稱為“天下”,也可稱為“四海之內(nèi)”。世界的中心在今天河南登封市,登封的地下有一塊巨石稱為“地膽”,與天上的“天星”遙相呼應。據(jù)說周公親自做過試驗,從地膽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走到天邊的距離完全一樣。哈哈...,小朋友,你們相信嗎?不管你信不信,當時的人們可都相信了。

  接下來,天下是誰的?天的。咦,被商人統(tǒng)治多年的民眾貌似比較容易接受這個說法,看來周公也是投其所好。天能夠直接統(tǒng)治和管理天下嗎?不能,因為天是高高在上的,是神秘莫測的。那么天下由誰來統(tǒng)治和管理呢?天子——天的嫡長子。天授權自己的嫡長子代為行使天下的管理權,稱為“天命”。所謂“天命難違”,就是你不想干也得干,感覺好像周人得了天下,周武王和成王成為天下至尊,多大不情愿似的。那天命是不是永恒的,一成不變的呢?不是,難道你沒有看到原來的天子商紂王,就被天收回了授權、革除了天命嗎?革除天命簡稱“革命”,這個詞一直沿用到今天。商紂王為什么被革命了呢?因為他“失德”,就是失去德行,比如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踐踏生命大搞人牲和人殉等,都是失德的行為。商紂王失德被革命,讓有德的周武王取而代之。周王朝政權合法性的問題就得到圓滿的回答和解決。

  接著來,天為何要把天命授予天子——天的嫡長子,而不是授予別的兒子?周公創(chuàng)造“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長子繼承制”“父權制”一整套理論支撐他的說法。貴族男人只能有一名正式的妻子,但可以有多名側(cè)室——稱為“妾”。正妻所生第一個兒子為嫡長子,其他兒子為次子,妾所生的兒子為庶子。例如,無論從相貌、學問、能力各方面,袁紹都要比袁術出色,年齡也要大一些,但袁術卻十分瞧不起袁紹,就因為袁術是嫡子,而袁紹是庶子,地位高下立判。嫡長子具有權力和財富的繼承權,然后再將這一切傳給自己的嫡長子,以此類推形成的系統(tǒng),就叫“嫡系”。今天依然將最親密的、最忠誠的隊伍叫做“嫡系部隊”,就是源自于此。當然,之前所講都是建立在男性掌握社會主導權的前提之下。

  天授予嫡長子天命后,天的次子和庶子怎么辦呢?封為諸侯。所謂“諸侯”,就是諸多的侯。因為嫡長子只有一個,次子和庶子則可能有一大堆。根據(jù)這套理論,諸侯再分封士大夫。于是天子擁有天下,諸侯建國,士大夫立家,都擁有自己的領地,也都享有領地的所有權和管轄權。直到士大夫往下已無土地可分,便形成了貴族中最末階層——士族階層。士族階層作為貴族中唯一的無產(chǎn)階級,沒有土地和其他資產(chǎn)可以管理,只能修煉完善自身。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從此而來。這樣以來,相鄰的國或者相鄰的家,其所有人和統(tǒng)治者都是哥們弟兄或父子叔侄,一來相互之間相安無事,二來一旦有外敵入侵,便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

  這就是周公的偉大創(chuàng)舉——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是周公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主要體現(xiàn)“禮”的部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創(chuàng)建了社會體系、明確了社會階層、分配了社會資源,將權力層層分包下去,落了個皆大歡喜。

  可是,在封建分封制的體制下,大家都各有自己的小圈子,過自己的小日子,整個天下豈不成了一盤散沙?

  靠什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樂。

  周人之前的商人是崇拜鬼神的,認為世界被一種冥冥的力量所控制。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則看破此事,你商人對上天和鬼神畢恭畢敬,請了那么多大餐(參照之前《細說“犧牲”》),上天還不是讓我們周人取而代之了嗎?可見上天是靠不住的!上天靠不住,鬼神不可信,是不是就不必進行祭祀活動了?不是。祭祀活動作為一種集體活動,發(fā)揮著聚集人心、統(tǒng)一思想、規(guī)范行為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周人雖然對鬼神嗤之以鼻,卻并不反對祭祀活動。而在祭祀活動中,音樂是必不可少的,后來發(fā)展到幾乎任何活動都得配以相應的音樂。在包括但不限于祭祀的各種活動中,人們按照禮法制的要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再配上或莊嚴肅穆、或輕松歡快的音樂,氣勢雄偉而不失格調(diào),尊卑有序而不失尊嚴。不同階層的人享受同樣的音樂,同樣的音樂又給人同樣的快樂。拉近了不同階層之間的心理距離,位居高位也不高人一等,身居下層也不低人一頭。不平等的社會又好像無比的和諧。

  這就是“樂”的作用!岸Y”將權力分下去,“樂”將人心聚集起來,二者對立又統(tǒng)一!岸Y”是思想、是制度、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樂”是形式、是表現(xiàn)、是可以親身感受的東西,二者相輔又相成。

  偉大的周公,用這套理論維護了周朝近800年的統(tǒng)治,也為后來震古鑠今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看上去嚴絲合縫、間不容發(fā)的理論,到了春秋時期怎么就轟然坍塌、支離破碎了呢?

  請關注明天《何為“禮壞樂崩”?》

【古代禮樂制度】相關文章:

古代禮樂制度6篇11-22

禮樂制度07-29

禮樂制度通俗理解09-30

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閱讀答案02-02

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閱讀答案【精選】03-25

禮儀知識之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06-11

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閱讀答案3篇03-26

禮樂成人12-06

關于《禮樂》的記載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