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孩子一生必須得學會一件樂器演講稿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為什么說孩子一生必須得學會一件樂器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我曾經(jīng)呼吁:每個人一生,至少要學一件樂器,每個孩子也必須從小就接受音樂教育,但是曾經(jīng)有的成年朋友問我,你看到我現(xiàn)在學琴還來得急嗎?她已經(jīng)40多歲了。我說,想學音樂什么時候都來得及。我曾經(jīng)在朋友圈看過一個短視頻,有一個朋友的母親82歲開始學吉他,到85歲的時候也彈的有模有樣的。那么,為什么我還要強調(diào),感性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從小抓起,音樂教育一定從童年開始呢?這是由人的心智成長的規(guī)律決定的。
我經(jīng)常給我的朋友介紹音樂之美,普及古典音樂。我給他們講音樂藝術的魅力,講音樂藝術在人的生活當中的重要性,我講完了以后,基本上所有朋友都很激動,都馬上躍躍欲試想聽音樂,但我心里很清楚:兩個星期之后有多少人記住這件事情,那是令人懷疑的。
假如某天有一朋友請他去看電影,而這時別人給他一張當晚音樂會的門票,我可以很清楚的判斷,他還是去看電影了,不會去聽音樂會。為什么呢?因為對他來說,看電影還是比聽音樂的吸引力更大的。
再好的話,也只能喚醒那些原本接觸過音樂,對音樂有興趣的人對音樂的熱情。那些從小沒有受過音樂教育,沒有體驗過音樂快樂的人,對音樂的需要就沒有那么強烈。
首先,我想說的是,審美的需要,感性的需要如果不從童年開始培養(yǎng),成年以后在進行這種教育效果是很差的。
我國現(xiàn)在正在搞高雅藝術進校園,培養(yǎng)大學生審美藝術的修養(yǎng),喚醒大學生,沉睡、麻木了的審美需要,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我認為:從教育規(guī)律的角度來講,在大學階段再進行音樂教育,猶如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不是沒有作用,有怎樣的作用呢?只能激活那些童年受過音樂教育,體驗過審美快樂的學生對藝術的興趣,你卻不能讓那些童年沒有過任何音樂快樂體驗的學生,去重新尋找藝術審美的快樂,到了這個年齡段才開始進行藝術教育,已經(jīng)很難讓這些學生開始對經(jīng)典音樂感興趣,對高雅藝術產(chǎn)生渴望感。這里面的關鍵原因在于,人的各方面素質(zhì)的養(yǎng)成,都存在著關鍵的問題。錯過了素質(zhì)養(yǎng)成的關鍵期之后,才開始進行教育,那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其次,人的素質(zhì)成長是有一個關鍵期的。大家都聽說過印度狼孩——卡瑪拉和阿瑪拉的故事,1920年,一個傳教士在狼群中發(fā)現(xiàn)了這兩個孩子,帶回到人類世界,這個孩子從小被狼養(yǎng)大,沒有掌握最基本的人類行為與情感,且不說,沒有語言,沒有表情,連走路都是爬,人們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對他們進行長期的再教育,但是沒有任何效果,他們已經(jīng)不能人類最基本的行為反應模式了。
這個例子說明,不管是什么樣的技能,甚至包括走路、話語這些人類最基本行為能力,一旦錯過了發(fā)展的關鍵期以后,再進行教育效果是很差的。甚至是完全沒有希望的。
大家是否知道,我們的情感也有發(fā)展的關鍵期,以前大家聽說過這種說法嗎?在現(xiàn)代化的婦產(chǎn)科醫(yī)院中,剖腹產(chǎn)的孩子生下來以后,一定要做撫摸操,在很多現(xiàn)代醫(yī)院的婦產(chǎn)科中,這已經(jīng)是一個規(guī)定程序了。研究表明,生產(chǎn)過程中缺少產(chǎn)道擠壓的孩子,如果再不做撫摸操,在嬰兒期再缺少大量的肌膚接觸,這個孩子長大以后,情感發(fā)育會完整,會感情冷漠。我們可以看到,成人中有兩類人,一類人,在長大成人以后,仍然愿意與自己的父母有肌膚的接觸,他們往往與父母的情感聯(lián)系非常緊密;而另一類人,在長大成人后,父母想和他拉拉手,他都會覺得比較別扭,這些人,與父母的聯(lián)系,往往沒有那么緊密,他們不能想象在這個年齡還與父母有擁抱、撫摸這樣的親密行為。
肌膚之親,是情感聯(lián)系的生物學基礎,而童年的肌膚接觸,是情感依戀發(fā)展的關鍵期。一但錯過這個情感發(fā)展的關鍵期,即便在理性上明白,父母是自己的親人,但在感性上,還是無法建立那樣緊密的依戀關系。
我們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童年的這種聯(lián)結特別直接、非常緊密,童年的連結在成人之后,仍然表現(xiàn)為優(yōu)勢連結、優(yōu)先反應,這種童年建立的連結,會變成下意識的習慣性反應,形成人格特征,泛化到所有行為模式中。
再而,感性的偏好養(yǎng)成,感性能力的培養(yǎng)都特別需要從童年開始。為什么家鄉(xiāng)的水最甜?為什么母親做的飯最好吃?為什么有些海外游子出國幾十年以后,回到家鄉(xiāng)聽到3歲的時候聽過地方戲會熱淚盈眶,因為童年的經(jīng)驗對他的影響非常深,所以要想讓一個孩子熱愛藝術,喜歡音樂,我們就必須要抓住童這個個感性偏好形成的關鍵期,家長想讓孩子將來成人后喜歡什么東西,你就必須要在他童年的時候,就讓他多接觸什么,并且在接觸這個東西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許多老人喜歡家鄉(xiāng)的老戲,50-60年代的'人,喜歡蘇聯(lián)歌曲,60-70年代的人,喜歡那個時代的歌曲,70-80年代的人,就喜歡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流行歌曲了。道理就在于此,如果家長希望孩子長大成人以后也喜歡高雅音樂,那你就讓孩子在童年大量感受高雅音樂作品。如果你不做這樣的工作,他也會自然而然接觸到當下流行的音樂,他也就會自然而然地喜歡這樣的音樂,當他到達一定的年齡,對當下的流行音樂不感興趣的時候,他就要么只能聽自己年青時候曾經(jīng)喜歡過的東西,要么就沒有音樂可聽了。
童年的藝術教育,可以把藝術美的感受和快樂埋在內(nèi)心深處,轉化成孩子一種本能層面上對藝術美的需要和對審美快樂的渴望,這是孩子一生需要藝術、需要審美的深層次的動因,沒有這種深層次的動力,一個人就很難一生去熱愛藝術。沒有童年的藝術教育,成人以后再進行藝術教育,成本很高、效果很差。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記住:審美教育一定要從童年抓起。
再者,我們的教育中存在著“結構失衡”,“程序失當”等問題。我在這里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在當前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存在著嚴重的結構失衡與程序失當?shù)膯栴}。
所謂結構失衡,就是影響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素質(zhì),沒有得到充分的教育,感性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嚴重不足,甚至是缺失就是最突出的代表;所謂程序失當,就是大量不一定非要在童年學習的內(nèi)容,放到了童年去學習,擠占了許多影響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素質(zhì)發(fā)展的關鍵期。
請大家看下面的例子,一個結構失衡的例子:這里有一個從網(wǎng)上下看到家長給孩子制訂的學習計劃。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有明確的目標,她訂的長期計劃是這樣的:
“六年級一年要學十本奧數(shù),做六本百科知識,兩本語文提高班,英語聽力閱讀各十本”,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計劃具體到每天每分鐘,
“4:20分放學,快速步行40分鐘到家,5:00—5:40學校作業(yè),5:40—6:10晚餐,6:10—6:30百科知識,6:30—6:40打乒乓球,6:45—8:00將學校作業(yè)完成,8:00—8:30洗澡、吃水果,8:30—9:10做英語閱讀聽力各一篇,9:10—10:00完成三十道奧數(shù)題,10:00—10:30看書或瀏覽當天報紙,了解時事,10:30睡覺!奔议L還強調(diào)說:“一旦制訂計劃,家長一定要監(jiān)督孩子堅持完成!
一個學期下來,執(zhí)行的結果是這樣的——在家長看來他的計劃完成得非常成功:“除了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yè),看書看報,還做完了13本奧數(shù),40套數(shù)學小升初試卷,英語做了16本閱讀、14本聽力、2本語法練習、38套小升初試卷,語文完成6本百科知識,1本新題型題庫,1本閱讀訓練80篇,2本提高班!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家長的計劃中,一分一秒都不放過地占據(jù)了孩子的全部校外時間,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時間表中,沒有藝術、沒有自由、沒有游戲、沒有交友、沒有娛樂,除了考試升學所需要的科目之外,什么都沒有。
通過這個時間表,我推測,家長認為,在孩子通往人生幸福的道路上,是不需要審美感受、不需要放松娛樂、不需要交友親情、也不需要自由意志的,只需要考試的成功。只要一步步的考試成功,孩子將來就會走向幸福!
我們再來看看一個程序失當?shù)睦樱哼@是另外一個家長的做法:孩子剛一歲,嘴里說不出來幾個字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教他識字,同時學數(shù)數(shù)每天規(guī)定時間翻識字卡片,學識字,不但有中文字,還有英語單詞,兩歲的時候,話還說不全呢,就要背唐詩、宋詞,幼兒園沒有上完,小學課本上的字全學完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隨便從哪開始,熟練得倒背如流,指著地圖能說出國名,認識國旗,各國首都城市名張嘴就來,圓周率背得出上百位,甚至化學元素周期表,只要你說得出來名稱,他就馬上告訴你是第幾號。于是家長帶著孩子四處炫耀,逢人介紹早期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
但是我們看看后來,到小學畢業(yè)的時候,這個孩子又是什么樣呢?字,不比別的孩子認得更多;算術,不比別的孩子好;語文成績也并不突出,當初能背的唐詩宋詞沒剩下幾首,剩下的幾首,對詩詞意境與內(nèi)容的理解也不比其它孩子強,三字經(jīng)雖然還會背,但是一句也說不出來到底什么意思;英語也不比其它孩子強多少。
我認為,在第一個例子中,教育的內(nèi)容存在著嚴重的結構失衡問題,一些影響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素質(zhì)——特別是感性的素質(zhì)被完全忽略了。第二個例子中,則是典型的教育內(nèi)容程序失當?shù)默F(xiàn)象。為什么是程序失當呢?就是家長在孩子的童年,安排了一些并不適合在這個年齡段學習教育內(nèi)容,童年期大量的知識教育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得不償失。
這個兩個例子,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早期教育要尊重人的心智成長的規(guī)律。太超前了,超越了心智能力發(fā)展成長階段的時候,你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無效的。而在這個素質(zhì)養(yǎng)成的時期真正到來的時候,再進行適當?shù)慕逃龝鼓闶掳牍Ρ丁?/p>
再回到剛才的話題,我從來不反對孩子去背唐詩宋詞,但如果這個孩子根本沒有語言概念,既不知道這個語音符號指代的是什么東西,也不知道其中包含哪些意境是什么,更不知道他引申的含義與思想是什么?那讓他背唐詩宋詞,背的就是音節(jié),這和背圓周率,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這種情況下,花那么多時間去背這些音節(jié),你覺得意義何在?小孩確實需要進行語言類內(nèi)容的教育,但是語言類內(nèi)容的教育不應該超越孩子的理解范圍;過早地給孩子安排超越了孩子理解匯范圍教育內(nèi)容,是事倍功半的教育。
我想舉的例子是一直到我上小學的時候,我是沒有零的概念的。讓剛學會說話的孩子數(shù)數(shù),請所有的家長記住,孩子其實就是在發(fā)音,他并不知道這些語音與數(shù)量之間是什么關系。我們有很多時候,對孩子進行的教育,都是超越了孩子的心智發(fā)展水平的無效教育,既沒有達到家長所希望的教育效果,又浪費了孩子寶貴的童年時光。
缺少科學依據(jù)的所謂早期教育,使得中學教育——大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嬰幼兒教育——兒童化,這正是教育程序性失當?shù)谋憩F(xiàn)。
我想強調(diào)的是,在孩子的童年時期,應該把感性教育放在優(yōu)先的地位,而把知識的學習放在感性教育的后面,特別是沒有必要把高年級就會學到的知識,放在低齡階段學習,
更沒有必要,強迫讓孩子背誦記憶那些他根本就不理解,將來也沒有什么用東西,將來萬一需要,也可以臨時查查就行了。
在我看來,在學齡前階段,音樂、美術、體育是遠比語文、數(shù)學、英語更重要的科目。
我們應該把語文、數(shù)學、英語放在小學時候去學,完全來得及。
最后,基于以上認識,我要告訴各位尊敬的家長的是:要把音樂的教育等藝術教育,放在和語文和數(shù)學的一樣地位上去重視,特別是在孩子的童年,最早應該開始的教育,就是音樂教育,而學琴就是這個教育最有效的抓手。所以,在很多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小學4-6年級必須要學習樂器,這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國家的教育強制性標準,在我國也有很多遠見卓識的學校領導在執(zhí)行這種教育的理念,甚至有些農(nóng)村的老師都讓自己的孩子學吹笛子,我想這才是有遠見卓識的教育工作者。
我的教育理念是,要讓孩子通過學琴熱愛音樂,通過音樂熱愛藝術,通過藝術熱愛生活,通過生活體驗人生的幸福,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孩子的感性能力、感性的素質(zhì)和感性的智慧,讓孩子擁有更豐富多彩的幸福人生,讓孩子擁有更強的社會生存競爭能力。
這就是我對孩子學琴意義的理解,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一個孩子一生一定要學一門樂器,童年為什么一定要接受音樂教育的核心原因。
謝謝大家,祝大家身體健康,事業(yè)順利。
【為什么說孩子一生必須得學會一件樂器演講稿】相關文章:
為什么說冬至大如年12-23
孩子說臟話怎么教育10-04
李清照為什么沒有懷上孩子11-21
孩子說粗話該怎么教育10-04
對孩子說課文閱讀理解12-11
為什么說別讓隔代教育變問題教育08-19
樂器借用協(xié)議03-15
楊玉環(huán)為什么沒有生孩子10-31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說課11-0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說課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