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心得
論語學習心得1
在這一周的學習過程中,自己真是汗顏,不學則以,一學才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是才疏學淺,對于經(jīng)典中的很多字的讀音不知道,有些字干脆就不認識。幾句看似簡單的話,卻讀不順暢,反復聽,反復讀幾遍之后才算是能夠順利的讀下來。雖然有譯文,但對其原文的理解還是有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于是開始查資料,聽群里各位老師的分享和導師的講解,才漸漸明晰其中內(nèi)涵。
雖然我才剛剛開始了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自己是名中國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驕傲!
一周的學習下來,自己的感觸也頗多。在這一篇從學習到道德修養(yǎng),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來,知識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做一個有德之人,而這個不是從知識或書本上獲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體驗中以及做人做事上歷練出來的。
總結(jié)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養(yǎng)這方面做得很不夠,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現(xiàn)問題才開始反思,去了解到底問題出在哪里。才開始不斷地學習和自我修正,通過學習《論語》的學而篇,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的:踐行,而踐行也是為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務(wù)大眾。也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和提升,而非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系統(tǒng)。求同存異才是共同發(fā)展和進步的意義。
楊教授講到"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反復讀學而篇的時候,我體會到:這個"仁"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同的關(guān)系該如何相處。而這個關(guān)系最早的根源就是我們跟父母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我們跟父母的關(guān)系和睦融洽了,我們跟世界的關(guān)系也就和諧了。所以孔子一再強調(diào)"孝悌".父親是天,是陽性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創(chuàng)造力的象征。母親是地,是陰性能量的代表,是承載、接納的象征。這兩種能量都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或缺的。與父母的連結(jié)順暢也就表示我們的陰陽能量的平衡。而這樣的平衡狀態(tài)下,我們對外,不管是和同學朋友的關(guān)系、還是和同事領(lǐng)導的關(guān)系都能自如應(yīng)對。如此,人與人相處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當今很多人的財富、疾病、人際關(guān)系以及親子關(guān)系的問題,追根溯源幾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關(guān)系的問題上?梢,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經(jīng)看透了這個問題。現(xiàn)在的教育界也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們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滲透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那我們國家必將繁榮昌盛。
當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個基礎(chǔ),自我的修行還是靠自己的毅力和決心。這個過程中也是需要不斷的反省和覺察自己的。這也是為了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心,因為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們生命中幾乎所有的痛苦都與"道"有關(guān),萬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個維度。人人都應(yīng)該行在"道"中。這個"道"在世間一切事物上運行,比如我們的身體,生命、做事,家庭、關(guān)系,施與受、財富、事業(yè),心思意念,命運等等。我們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運行著。
如果我們沒有行走在道中,不論是身體、做人、做事、修行等各個層面就會出現(xiàn)問題,但這些問題并不是來給我們找麻煩的,而是一個個的信使來提醒我們,告訴我們有問題了,需要去修正,他們只是生命的信使,萬物與宇宙之愛經(jīng)由他們把信息送給我們,好讓我們?nèi)タ匆妴栴}處理問題,當我們能夠明白這些提醒并去修正了,問題也就不存在了,繼續(xù)回到了"道"中,一切就會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們每個人做人做事抓住那個仁德賢良的根本,讓它在心中豎立起來,才能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有了這樣的一顆心,做事就會遵循事物的本質(zhì)及規(guī)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溫、良、恭、儉、讓這樣的德行之后也需要運用好,那就需要"禮",而這個禮以恰到好處為可貴,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個詞"界限" .有了這個界限,我們會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不是,這樣也就會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暫時不是合適的時機。而一旦超越了這個界限,自己也將同樣的承擔后果,而這個后果可能往往超過自己的承受力,傷人傷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義。"
總之,有了學習的方向和態(tài)度,有了德行的標準,接下來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只有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自己內(nèi)在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且穩(wěn)定,那么,接下來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務(wù)社會!
論語學習心得2
通過這幾個月讀書、實踐、成長活動的學習,使我增添了幾分自信,幾分沉穩(wěn);叵雱傋呱洗骞賺徫粫r心里的膽怯、迷茫、浮躁,真的好了很多。
記得剛看完于丹《論語》這本書,心靈就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其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我感覺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無論生活有多少困難,都要看到積極的一面,找個快樂的一面去接受生活中的每件事。于丹老師利用她獨特的個性視角,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來解讀《論語》。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記得于丹老師說記住《論語》中一個字,一生就夠用了,我覺得有道理。人想過的快樂,首先要學會寬容,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恕”,這個字包含了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心態(tài),能夠?qū)W會“恕”,那么這個人的一生一定是快樂的,而且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當然,想做到這個字是不容易的,能夠把所有的世事都用寬容的心來對待,那么生活中就沒有什么是快樂的阻礙了。在這個新時代,除了為生計忙碌、奔波之外,我們總是尋找一種精神的寄托,在尋找一個屬于自己心靈的家園。面對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各種欲望,總會想為自己的心靈安個家。
在當今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時候,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們必須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以造就一個更為善美更為清亮的明天。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在論語學習中的體會:
一、學為先
我們每個人,從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上起,每天都在不斷學習,成長,逐漸地完善自我。學習不僅是指在課本上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積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值得我們?nèi)W習。多向身邊的人請教學習,就像臵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了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我們不但要學,還要學以致用,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一定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yīng)用,他所提倡的是這樣一種從容地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
二、做為上
《論語》中提到,不在其職,不謀其政,其中就隱含著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就是我們在這個位臵上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將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是體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個載體,當然也只有快樂地工作、將工作視為一種樂趣才能
夠真正地實現(xiàn)自我存在的價值。只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diào)動自己智力,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這樣才能使自己有更多機會鍛煉成長!安环e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睆男∈伦銎,小事成就大事業(yè)。工作意味著責任,崗位意味著任務(wù),只要我們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干好每一項工作;培養(yǎng)健康快樂的生活情趣,平凡中體現(xiàn)不平凡,我想我們就是最優(yōu)秀的。
三、和為貴
《論語》中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庇脤ψ约旱男娜Υ耍瑢W會換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么樣”。一個人生命中有自信、有從容,有一種寬和,多體會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愛人?梢,讀透了論語,就感悟了人生。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內(nèi)心的安寧,快樂就會常伴我們左右。
雖然自己只寫了感悟深刻的方面,但是,自己的感悟遠遠不只這些。很多感動是心靈的觸動,用語言不能表達得很清楚。的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時常的反思、多一點靜靜的傾聽,少一點抱怨的聲音,多想想生活的快樂與感動,少一點不實際的言論。也許,人生的道理人人都懂。我慶幸有這本書伴隨我成長、生活,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時刻提醒著我。
論語學習心得3
《論語》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時期偉大作品。這本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墩撜Z》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們最熟讀恐怕就是《論語》。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這部書,去感受里面無窮的智慧。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在自省也!彼刮业男睦锞镁貌荒芷届o,,它像一面警鐘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著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yīng)該要虛心學習,以她為榜樣,不應(yīng)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yīng)該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diào)整自身的修養(yǎng)。
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同樣的我們也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里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yè),有沒有不用心溫習?總而言之。我們每天都要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我們自己不斷進步。
我還覺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簿褪钦f求學不僅是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實踐以此為樂,如果我們把學習當成臆見無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難將課業(yè)學好,所以嘗試著用快樂的心情去學習,這樣必定會學得更好。我們的許多同學也像我說的這樣,把學習當成一件無比痛苦的事情,如果他們讀了這句話一定會振聾發(fā)聵的。
正如宋朝宰相趙普所說的:“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庇行牡耐瑢W何不妨去讀一讀《論語》,相信你會比我的收獲更多的。
論語學習心得4
對于《論語》,我們并不陌生,可是真真正正坐下來閱讀它還真的是第一次,可能我們對于《論語》中有很多經(jīng)典名句很熟悉,但是你從深處挖掘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些最簡單的句子里面蘊藏著最深刻的道理。
《論語》是一本記錄圣人孔子言行的書。在讀了之后,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負,而且書里面也記載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并且他也十分嚴謹?shù)囊?guī)范自己,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做出表率。我想:他之所以被后人稱為圣人,就是因為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成了我們現(xiàn)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鬃拥难哉摵芏啵以谶@里只是把讀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觸的話想要拿出來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比如說:饑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著想,這是終生應(yīng)該奉行的原則。這句話其實說著很簡單,但是在我們做起來總有一些困難,可能我們現(xiàn)在強加給別人的不是有形的物體,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在無形中把一些情緒強加給別人,就像我們經(jīng)常說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想這個是不可取的,所以這句話依然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態(tài)度。
欲速則不達!墩撜Z子路》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干出政績不要急于求成。任何事物發(fā)展有它的規(guī)律性,在學習上我們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chǔ),在工作上我們同樣要這樣,很多人都想著我們做到怎么怎么樣的業(yè)績,可是光想著怎么樣能夠快點的完成目標,做出成績,卻忘記了很多事情基礎(chǔ)很重要,過程也很重要,只想著快點到終點,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風景,我想這并不是成功。很多時候,我們要放平心態(tài),規(guī)劃好,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實現(xiàn),這樣才會看到更美更長久的'風景。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F(xiàn)在我們很多人都喜歡享受生活,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吃喝玩樂上面,等到年齡大了,才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并沒有實現(xiàn),心里就有很多后悔,可是時間卻在也回不去了?粗鬃诱f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社會,孔子都有如此感觸,說明無論世界怎么樣發(fā)展變化,真理的東西還是永恒不變的,而我們也要時刻謹記這句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來后悔。
我讀了《論語》后,知道里面很多道理放在我們現(xiàn)今社會還是經(jīng)典,而且也是我們要做到的,就像于丹老師說得:《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它就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
論語學習心得5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論的語錄,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創(chuàng)立了儒家教派,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
《論語》內(nèi)容廣泛,記載了關(guān)于哲學、藝術(shù)、倫理、文學、政治、教育等幾個方面的言論,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
《論語》是一本“老古董”。年輕人很少由喜歡它的。他們多半認為,都21世紀了,誰還去看古文啊!盡管這樣,還是有人喜歡它的。我就是其中一位?追蜃邮俏业呐枷,我愛屋及烏才喜歡《論語》的,就決定讀讀它。讀后覺得,他的言論很有道理,可以知道我們?yōu)槿颂幨。我最欣賞的是他“以仁為本”的思想,他的胸懷和他的學問一樣大。
我認為,沉迷于漫畫書的朋友們,偶爾看看古書,體會一下前人留下的精華,是大有益處的。
論語學習心得6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單位吧。在這個集體里,就有體育課上的猛將、美術(shù)課的繪畫巧匠、書法好手。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shù)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yīng)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墩撜Z》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則,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
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tài),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nèi)心的安寧。
論語學習心得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君子不爭》看到《論語》中的這句話,馬上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說做人應(yīng)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在這一點上,孔子與老子觀點有相似之處?鬃拥挠^點是君子之人是坦蕩蕩的,光明磊落,他不與人一爭雌雄,即便是爭也要爭在明處,或者是事業(yè)上的競爭對手,生活中的好友。君子之人不與人爭高低,不與人為敵,待人以禮。成為刎頸之交的廉頗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君子不爭利,若要爭,也是以切磋技藝為主,射場上的競技者,射場下的好朋友。有時就是最嚴酷的戰(zhàn)爭,也要互派使者,約時間,約地點,約人員,約回合,不以暗箭傷人。因此,君子明明白白做事,坦坦蕩蕩做人,人格至上,待人以禮。
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哀樂適度》這則語錄本來是孔子用來評價《關(guān)雎》的情感風格的,《關(guān)雎》是《詩經(jīng)》的第一首,是愛情詩,是男子追求心儀中的女子,心懷喜悅,充滿了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渴盼,這是“樂”,但又思而不見,追而不謀面,充滿痛苦,這是“哀”,但這首詩卻恰當?shù)靥幚砹饲楦械亩,樂但不過分,傷感但不感傷,這是一種中道思想。
這個評論的可貴之處是它告訴人們怎樣去合理調(diào)控自己的情感。人生在世,大喜大悲在所難免,莊子想通過“逍遙游”的方式告訴人們要真正做到至人神人圣人,只有擺脫功名利祿。范仲淹告訴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些思想都告訴我們要學會調(diào)適自己的心理,修煉自己,寵辱不驚,樂觀曠達,恰到好處。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薄墩撜Z·里仁》
《仁者安仁》孔子告訴人們應(yīng)當向仁者智者的方向努力,這是做人的目標,因為一個人如果不仁不智,他就不可以長久處于貧困之中,不可以處于安樂的環(huán)境之中,他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會做出犯上作亂之事,會損害他人利益。
真正達到生命自覺的人,他會安于仁德,利于他人,他會以寬厚之風靈動之氣呈現(xiàn)自己高尚的人格,他能一貫把持自己高尚的人格,不因貧困,不因利益,不因權(quán)勢?鬃诱J為自己的弟子中最賢德的人是顏回,就是因為他住在簡陋的街巷,吃著粗糙的飯菜,仍然能不改其樂,老師以有這樣高度生命自覺的弟子為自豪。孟子也說:貧賤不能移,就是處于困頓的境地不能動搖自己的做人底線,不做茍且之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安于仁,利于仁,行于義。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
《不失仁道》孔子的這則言論有兩個關(guān)鍵詞,即“道”和“仁”,其實在這里“仁”是對“道”的闡釋,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都要依從于道,不做背離道之事,到孟子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說“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就是說君子之人要保持一貫的操守。仁是對道的進一步闡釋,君子之人不能在很短時間和很困頓的時間違背仁,仁成為君子之人的道德底線,如果背離仁,那就違于道。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yīng)具備人道之心,富貴不離道,貧賤不違道,時時事事將道存于心間,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做真君子。
論語學習心得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自《論語·學而》“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
大意是:曾子說:“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檢討:為別人出謀獻計做到忠心不二了嗎?與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誠信了嗎?老師所傳授的東西經(jīng)常溫習了嗎?”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當代社會我們也應(yīng)當時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覺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盡力;有沒有對家人或別人撒謊;有沒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學習任務(wù)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沒有做到給自己一定的懲罰。這樣,就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卑不屈的人格,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原句有幾點要注意,“忠”字代表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個“信”字,有兩種含義,一是誠信,二是信用,這也是我們現(xiàn)在為人處事立世之根本。
朱熹這位大儒家學者加注:日醒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起源,講究修身!洞髮W》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里面所講的就是以修身來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成就。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塑造理想人格,這句話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背景:孔子所處的年代動亂不堪,弒父犯上作亂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甚為普遍,很多人已經(jīng)不重視道德的修養(yǎng),傳統(tǒng)觀念出現(xiàn)危機,這是孔子不愿意見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內(nèi)求的修養(yǎng)方法。
人如果能做到日三省,則能成就大業(yè)。
論語學習心得9
在現(xiàn)今社會中,由于孔孟、老莊已經(jīng)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論語,讓我領(lǐng)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做人乃至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的道德體驗。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边@是《論語》的精華之一,它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背姓J現(xiàn)實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是說朋友的重要,但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人這一生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你的整個世界。有一種說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huán)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nèi)心價值取向。那么什么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么,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yè)帶來什么樣的幫助;什么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又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論語中,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我感觸較深的首先是:友直就是說要為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引導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其次是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和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恒久。有時候最讓我們內(nèi)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這樣的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nèi)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nèi)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寬容,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guān)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第三交什么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于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tài)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坐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修身養(yǎng)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shù)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淡定,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孔子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只有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地蜚短流長,只有小人總在琢磨說別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寧可在自己內(nèi)心建立一個大道之約,那么這種大道就是他所說是“天命”。不見得要去做很多很多的技巧,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痹谶@里說了“知命、知禮、知言”三個境界。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于丹認為,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理行天下,修身養(yǎng)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論語》中那些充滿了溫暖的、新鮮的、樸素的小故事告訴我們,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說,讓自己修煉好,是對社會、家、國負責的第一前提,而在這個修煉的過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態(tài),而是一種樂觀、光明的態(tài)度。一切從修身養(yǎng)性開始,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去把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有一顆讓自己快樂的心,讓自己成為一縷陽光,去照亮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這不僅是《論語》里面的一種道德理想,它同樣適用于當今社會,同樣是我們?nèi)烁竦拇髿g樂所在。因為他人的歡樂,世界的歡樂與我們自己修身養(yǎng)性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這大概就是《論語》給我們最大的借鑒和經(jīng)驗所得。
結(jié)合實際學習《論語》感到最大的收獲還在于凈化了心靈、調(diào)整了心態(tài),盡管我們在一些事情的境遇中可能會受到某些不公平的待遇,或是“事實”的顛倒,但仍會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只要你靜心去體會,過程比結(jié)果更能讓人感悟真諦。遇事不要過分計較,又要寬以待人,坦然淡定的處世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中的陽光和雨露,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諸多真誠的回報與快樂!
論語學習心得10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第十一)
子貢問說:“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說“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弊迂曊f:“那么師更好些?”孔子說:“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不好)”。
的確,人的一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一生。對于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墩撜Z》里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yīng)該怎么處理呢?這里“決”和“慎”是一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yōu)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后行則太優(yōu)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后行,孔子說:再思之,可矣。
論語學習心得11
《認語.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這里的“天命”,不妨理解為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即所謂萬事皆有定數(shù),佛家有皆有因果也是此意!按笕恕笨梢越忉尀殚L輩、長官、長者或也可以理解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點“敬畏”的常識。這種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對自己、對世界的清醒認識,始終保持一種謙虛求實的態(tài)度。阿Q常說的一句話是:“老子先前比你闊得多了!蹦鞘菬o根據(jù)的妄自尊大。比較起來,手里有權(quán),口袋里有錢,或者有那么一技之長的人,更容易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的毛病。思想家王夫之說得很是透徹:“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故山不流而水不止;圣人有所不敢,故禹、湯不以天下與人,孔子述而不作。人皆有不敢之心,行于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中!边@里的“不敢”,便是“敬畏”。
論語學習心得12
暑假里本是為了應(yīng)付檢查才捧起丟在案頭已近乎遺忘的《論語》,最初總覺得上學時已經(jīng)學過多篇關(guān)于《論語》的文章,感覺自己已經(jīng)讀得很透,可是今天當我再以教師的身份去拜讀它的時候,卻有了另外一番的收獲;蛟S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yè)習慣,我對孔子的教育思想給予了更多的關(guān)注。被孔子的言行深深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所折服。
一、嚴肅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許多老師經(jīng)常會在課堂上生氣發(fā)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應(yīng)該耐地去調(diào)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yīng)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yè)的成功感。
再說說“學而不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自己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睘榱私逃脤W生,教師自己不但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chǔ)知識,還需要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教育科學知識。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二、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論語》中孔子采用了多種教育方法,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肯定會讓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不能一把尺子下來,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應(yīng)該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特長,讓學生能體會到不同的快樂!墩撜Z》中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jié)果!墩撜Z》中孔子還提到了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思想!爸隆钡那疤崾 “溫故”,“為師”的前提是“知新”,不能知新,又怎能為師?
三、快樂的為師之道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nèi)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里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yīng)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通過學習《論語》,感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要熱心教育事業(yè),愛崗敬業(yè);二要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講究教育教學方法;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發(fā)揚《論語》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勤于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jié)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zhuǎn)化成為實際行動,教育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在這份職業(yè)中尋找我們的快樂吧!
論語學習心得13
是我國古代偉大家孔.的弟.及再傳弟.對孔.及其弟.的言行的記錄,其核心思想是“仁”!墩撜Z》中的《學而》篇就向人們講述了關(guān)于教育方法和方法,特別論述了怎樣做人的 為人之道。
在《論語》學而篇的學習中,我頗有感受!安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每個人都能設(shè)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chǎn)生。然而,當利益沖突一旦出現(xiàn)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么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了它呢?
還記得剛買那陣兒,本來狹小的寢室一下.多出了五臺電腦,每個人都想把.機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個人對電腦的使用時間和方式都各異,為此寢室里經(jīng)常發(fā)生冷戰(zhàn),電腦布局模式不斷更改,弄得寢室沒有一絲“溫暖”,悶得人難受。后來我們冷靜了下來,試著為對方考慮,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讓步,最后寢室形成了統(tǒng)一的作息時間,為了共同目的,我們終于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墩撜Z》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學習型社會不但要求我們終生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大學四年里,我們或許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我們學習中的思考卻不夠,對社會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的探索更相當缺乏。我想我們大學生需要用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知識。
今年暑假,我隨著我院三下鄉(xiāng)隊伍到了開縣(全國的貧困縣之一)。盡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讓我真正看見了貧困山區(qū)的經(jīng)濟、教育現(xiàn)狀。有一個鄉(xiāng)教學設(shè)施極差,沒有書桌、椅.、圖書,教師缺編嚴重達200余人,有些學生上學每天要走四五個小時。有的村小每學期只能上一次計算機課,有些孩.每一次都會走上半天的山路,學習三節(jié)課后再走回去。他們中不少孩.因為貧困等原因而輟學。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山里的孩.小學畢業(yè)或是初中畢業(yè)后,他們就面臨著勞作或打工就業(yè)呢?當?shù)氐膶W校教育又能給他們提供些什么呢?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在科學技術(shù)日新月異、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墩撜Z》就是文化經(jīng)典之一,學而思,思而學,必定有益。
相關(guān)資料
《論語》是孔.弟.及后人記述孔.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于戰(zhàn)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墩撜Z》記述了孔.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jié)!墩撜Z》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最后的編定者是孔.弟.及其再傳弟.。漢代以后,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后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弟.及其后人所記,是研究孔.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xiàn)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談話、答弟.問及弟.間相互談?wù),多方面表現(xiàn)了孔.的思想和學說,故《論語》成為后人研究孔.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fā)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yīng)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jīng)書看,認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論語學習心得14
孔子的人才成長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會超出規(guī)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么孔子在談到為政, 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艱苦奮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 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 經(jīng)過十五年,根據(jù)他豐富的經(jīng)驗,以及人生的磨煉,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也就是個人的價值觀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 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xiàn)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范圍。到了“六十而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 世,學問修養(yǎng),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 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里平靜。注意!心里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 。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范圍!皬男乃薄杂啥荒艹^這個范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論語學習心得15
上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我就聽說過《論語》這本書,但卻沒有真正地去看過。當時,在我的想象中:《論語》這本書和其他的書沒什么兩樣的,當我現(xiàn)在真正地讀完《論語》后,才覺得二、三年級時我那幼稚的想象是大錯特錯。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我讀完《論語》后,感觸最深的一句話。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照著做,借鑒他們的缺點注意改正,這是這句話的意思。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會接觸各行各業(yè)的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還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個人有個人的優(yōu)點。只有向別人的優(yōu)點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缺點,這樣,自己才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啊!
其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句也是出自《論語》的話,和上一句意思大概相同。這一句話告訴我們:聰明而又好學習,不認為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肯定有許多方面不如別人,那么我們要不恥下問,將自己更加完美些。我記得偉人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笔前。挥凶龅讲粣u下問,那么,我們不是離完美更加近些了嗎?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人的朋友是相當重要的。朋友是我們最好的環(huán)境,你從他的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說交什么樣的朋友,你也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于丹告訴我們,《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說人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什么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諒,友多聞。直是直率坦率,諒是寬容原諒,多聞是博學多才,這三種是好朋友。三種壞朋友呢?友便辟,就是性情特別暴躁的。遇事不能冷靜理性地幫你分析判斷。友善柔,就是特別優(yōu)柔寡斷的。在你需要選擇時,他的優(yōu)柔讓你失去機會。友便佞,就是心懷鬼胎的朋友。不走正道,阿諛諂媚之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地位。從自身修養(yǎng)做起。不斷完善自己,才能交到好的朋友.
于丹以為,人與人之間不是越親密越好,要保持合適的距離,不管是上下級,朋友間,父母和子女間,皆如此。凡事“過尤不及”。子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币馑际钦f:“對待君主勸諫過多,就會遭到侮辱;對待朋友規(guī)勸過分,就會被疏遠!边說,帶刺的豪豬就是多次在靠近和遠離之間試探出一個最佳距離,既可以彼此獲得溫暖,又可以不傷害對方。人,亦如此。
【論語學習心得】相關(guān)文章:
《論語》試題12-29
論語好句10-18
論語的好句12-12
《論語》 讀后感04-16
《論語》家長閱讀心得04-15
《論語》試題10篇12-29
論語屬于什么體10-12
論語原文及翻譯05-06
《論語》讀書筆記05-08
《論語》閱讀答案(1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