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0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1
近兩日讀了我買過來很久卻未認真閱讀過的唐全騰老師所寫的《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一書,感觸頗深。
《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一書全然沒有一般心理學書籍那些枯燥難解的專業(yè)術語,沒有刻板無趣的說教,讀之仿佛朋友之間的一次傾心交流。作者利用自己的職業(yè)之便,首先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鮮活生動的學校典型案例,使我們老師感覺到就像在傾聽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然后作者從心理學的專業(yè)角度出發(fā),通過列舉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學實驗,對學校案例進行了深入而淺出的剖析。每每讀到作者那些總結性話語的時候,都讓我有豁然開朗之感,多少年的教學迷惑被他一語道破,讓我遂生相見恨晚之感。書中除對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還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對策非常實用易行,簡直就是一線教師的管理寶典
本學期我讀了好幾本書,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這本書與其他心理學的書不一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運用實例來解釋教育心理學的知識。
其中有二種心理現(xiàn)象引發(fā)了我的思考,給予了我一定的啟示。一、破窗效應:書中提到,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xiàn)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xiàn)之后,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由此可以得到啟示,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尤其需要用心,任何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是第一扇窗戶。班主任應該為了樹立良好的班風,應該更加的細心觀察。班級內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出現(xiàn)問題是正常的,關鍵在于教師能不能及時的引導和教育。希望每一個班級都不會出現(xiàn)一扇破窗。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2
讀書,就一個人而言,如莎士比亞的詩:“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雖然是教育類書籍,卻不同于以往我們常見的那種書卷氣,案例分析式講評,幾乎可以涵蓋一線老師平時教育中的所有常見問題,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給我一種思想的啟迪:教師在教育中出了問題是因為沒有尋根求源,而當了情緒的奴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體力化;學生出了問題,也是因為教師不夠了解孩子的原因,不僅要了解孩子的成長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歡什么、害怕什么;師生關系是最為微妙的,遠近皆有度,遠近皆因情緒而產生不同的學問;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在現(xiàn)實并不理想,這就指導我們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導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頭疏堵漏洞,這是使自己的工作趨于輕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边@話一點不假,《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3
近日,我報名準備參加教師資格認證考試,以獲取一個高中教師資格證書。其中一門考試科是《教育學》,按照規(guī)定不得不購買這門課的復習資料是一本內部編印的《現(xiàn)代教育學》。
客觀地說,這本內部資料除了有一些排版錯誤的毛病外,編者羅列了《教育學》的很多最新研究成果,內容豐富,材料詳略得當,也算是一本編得精致、實用(針對考試)的當代《教育學》匯編?晌以谧屑氶喿x之后,心中竟空落落的,是乎沒有一點充實的感覺。書中大量篇幅闡述的這個名詞、那個概念,這個模型、那個學派,這種規(guī)律、那種原理,這種意義、那種作用給我的感覺實在是在玩文字游戲,這些紙上談兵的空頭理論除了增加考試的難度外,對指導一線教師提高教育水平實無裨益。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理論工作者總在忙碌著翻譯國外的最新成果和整理傳統(tǒng)教育的精華,教育理論書籍種類是越來越多,書是越寫越厚?刹恢麄兯伎歼^沒有,為什么社會和人民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滿意度卻越來越低?這難道與教育理論和實踐的脫節(jié)沒有關系嗎?難道與政治體制發(fā)展滯后和教育發(fā)展超前沒有關系嗎?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4
王維審老師曾經來我們學校開過講座,當時就對他談及的“教育敘事”印象深刻。當拿到王老師的作品《尋找不一樣的教育——我的教育敘事》這本書,我懷著學習的態(tài)度走進了王老師撰寫的一個個教學事例,與其說是教學事例,可能用“故事”來形容更為恰當。
在閱讀這一個個清淺而深刻的教育故事時,很多次,都讓我回憶起了自己上初中、上高中那會兒的生活,激起了學生時代的情愫。在這些故事里,我一會兒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學生時代和學習有關的一切人或事;一會兒又站在老師的角度,去思考、去揣摩學生的心理、老師的處理方式方法,雖然這一個個故事大都和中學、高中相關,但也能讓我聯(lián)想到我所接觸、面對的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學齡前幼兒。
要說印象深刻的案例故事,哪止一個兩個,在閱讀的時候,我都覺得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令人著迷”,都具有那種把人帶到那個場景中去的魔力。在“教育到底能做些什么”一篇中,王老師以帶兒子理發(fā)遇到曾經教過的學生談起,學生的“讀書無用論”引起了他的思考,面對如今的現(xiàn)實教育,關注分數無法改變,但是,作為教師除了注重學生的分數,還可以給予學生很多其他的學習內容,比如:自信、尊重、自強。尤其像我們幼兒教師,沒有分數這些量化壓力,更應該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思考“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對于中班新來的插班生徐辰逸小朋友來說,在保留天真活潑的本性的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幫助他懂得規(guī)則意識、集體意識,懂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分享意識,獲得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能力……對于坐不定的裘智盛小朋友來說,培養(yǎng)他的自控能力、幫助養(yǎng)成耐心聽講的習慣是我們首先該做的……對于思維敏捷、善于思考的丁溪遙小朋友來說,我們要引導她學會處理與同伴之間出現(xiàn)的小矛盾、小摩擦,做一個心胸開闊、擁有更多朋友的人……
讀王老師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一個最大的感觸就是——寫教育敘事,貴在堅持。我也有通過博客的形式“幼兒成長簡記——某某某”在記錄著一些孩子的問題與成長,以及我當時的一些感觸與思考,但是,缺乏的就是堅持,尤其是如今有孕在身,精力更加不夠用了吧。ㄆ鋵,這只是我為自己偷懶找的借口吧。┪蚁胝f的只是盡量多的去關注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成長并加以記錄、思考,在這一過程中,要摒棄對孩子的偏見,用欣賞的眼光幫助孩子打破生命的盲點!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5
彭興順老師,我記得前幾年暑假教育局組織學校中層領導進行培訓時曾給我們上過課,現(xiàn)在拿著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喚醒》一書,一一閱讀下來,感受頗深。讓我們來欣賞欣賞其中的一些語句吧。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教育的功能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guī)范;喚醒教師對職業(yè)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yè)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yè)發(fā)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yǎng)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喚醒家長的發(fā)現(xiàn)智慧,開發(fā)孩子的優(yōu)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
不一而足,有見地的語句比比皆是。全書分為七講,內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孩子心靈。希望老師們認真讀讀。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6
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激揚生命》,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這是向師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擊,它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說教的對象,它建立了先進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從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幾個方面闡述了生本的新生態(tài)教育,給予了我深深的啟迪。
從教十多年來,我清醒地認識到,對于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來說,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了哪些幫助。看了《教育激揚生命》這本書后我感受頗深,除了吸取它的精華之外,靜下心來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觀念、教育態(tài)度、教育境界,讓人對教育產生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情感,也就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我們有較高的教育境界,學生達到這樣的學習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我平常對學生應該是比較尊重和友愛的,但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了一些隨意、散漫,甚至影響到同學學習的不良現(xiàn)象,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尊重和友愛成了他們不和諧的音符的“溫床”,如何在不變“溫床”為“冰床”的前提下,能夠讓“溫床”飄出和諧的音符,這又是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唯有從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發(fā)現(xiàn)他們感興趣的興奮點,讓他們愛上學習。
先前的我只是把教育當作一種普通的職業(yè),一種生存的方式來做,因而,即使我再努力,也只能算是一個熟練的從業(yè)者,而絕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我并沒有深入到真正的教育境界之中去,并沒有與我的學生一起領略迷人的教育風光,也就品味不到教育給人帶來的無限快樂。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7
近日,認真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于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后,我不由得按著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說教師要有一桶水,現(xiàn)在隨著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讀得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么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fā)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里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么?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jié)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著高興和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盡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fā),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于學生的啟發(fā)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于學習,扎扎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并要勤于動筆、善于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么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的教師,是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并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8
第一次聽到《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的名字時感覺怪怪的,優(yōu)秀當然是培養(yǎng)出來的,這本書到底想要說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對這本書充滿了渴望。
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結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沒有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相反覺得作者羅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場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說話先要講禮貌、主動詢問表關心、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yè)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經常強調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jié)。但是再次拜讀第二遍的時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對于一個小學老師來講,《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確實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讓我對教育又有了一層新的認知。作者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jié),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死死蠋煵粌H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教養(yǎng)。
作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生動形象,作為讀者絲毫沒有感覺枯燥乏味,相反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親切自然。書中講述的創(chuàng)造奇跡的55個細節(jié)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jié)創(chuàng)造了奇跡,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xiàn)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贊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羅恩克拉克的幾點做法給了我不少啟示。例如: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很多天沒有交作業(yè)了,羅恩克拉克和他家長聯(lián)系了多次都沒有聯(lián)系到。有一次總算聯(lián)系到了,克拉克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地告訴了這位學生的家長,想得到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竟然說:“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許是克拉克他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這種和家長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
他首先是耐著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與第一個學生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違心地說他的孩子這段時間表現(xiàn)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以后自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xù)嚴格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表現(xiàn),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tài),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赐炅_恩克拉克的處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事在人為,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今后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創(chuàng)新,在對待后進生問題上一定要賞識和批評相結合,多渠道地轉變后進生。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一般的人對于這個教育都有一種狹隘的理解:那就是學校教育。其實不是這樣的。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會使我們的孩子變得優(yōu)秀。
總之這位老師的做法讓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機智和教育的挑戰(zhàn)。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9
假期我認真研讀《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兩本書。從這兩本書中,我認為普通教師可以讀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讀出管理理念、辦學方向;而思想者讀出的更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這兩本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
通過自學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某年輕人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xiāng)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崩先思医又f:“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xiāng)一樣糟。”后來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青年回答說:“我的家鄉(xiāng)很好,我很想念家鄉(xiāng)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這里也同樣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
的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當你以欣賞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yōu)點;以批評的態(tài)度看,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反觀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多是為了分數的教育,從教師自我出發(fā),而不真正是對幼兒這一主體人的教育,教師的抱怨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fā)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全面發(fā)展(由于個體差異,絕對意義上的全面發(fā)展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發(fā)展能為個人所駕馭,孩子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何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yōu)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系,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欣賞者”。
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教師應該尊重幼兒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贊揚,特別是對“差生”而言,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不啻是沙漠里的綠洲,久旱的甘霖,這樣將會激發(fā)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10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本書中談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fā)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后進入玩具鱷魚嘴里。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鉛筆。他發(fā)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chuàng)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guī)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于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她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復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后,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yè)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荚噹缀蹰T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yè)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愿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yè)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yè)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yè)殘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并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謶职Y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fā)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圣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秘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睹總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xiàn)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yè)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
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這本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