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教學建議
1.本文是略讀課文,宜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遇到不理解的詞句時,鼓勵學生與他人合作,或主動向老師詢問。
2.初讀時,要求理出“我”所經歷的兩件事。同桌之間相互口述,再讓幾個學生在班上復述。
3.再讀時,擬采用移情體會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要是你是那位阿姨會怎么做?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針的母親,你會這樣做嗎?如果對那位護士進行責怪,甚至辱罵,將會產生什么后果?然后針對上述問題與文本進行對話。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復閱讀文中的人物對話,以加深理解。同時引導學生關注人物語言的本身。如語言中“人稱”的指代要明白,層次要分清,交代要清楚等。在理解的基礎上,可提供一些情景進行遷移訓練。如公共汽車上一位紅領巾讓座,一位老人在種樹,讓學生展開想象,模仿課文的語言描寫,寫幾句人物的對話。
4.文中的最后一段可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記誦,然后說說對“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
5.課后,可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日記的形式寫一件有關將心比心的事。
《將心比心》A、B案
學習目標
①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字詞卡片。
A案
●揭示課題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的尊嚴,同時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今天,我們學習《將心比心》,能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嗎?課文寫了哪些將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①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②前后四個同學按段輪流讀課文,互相糾正讀不好的句子。
③課文寫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細讀課文,探究情感
①自學第一節(jié),想想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在自學基礎上小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自由讀課文第二節(jié),想想哪些地方讓你特別感動?在書上做些批注。
③學生交流讀后感受,教師引導重點探究以下問題:讀母親平靜的活,思考:母親的“寬容”體現在哪里?母親又是怎么鼓勵護士的?她為什么能這么做?
④有感情地朗讀第二節(jié)。
⑤學習第三:你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這一節(jié)的理解嗎?
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⑦課堂練習:寫一段話,以生活中的一個事例來說明“將心比心”。
B案
●自學課文
①自由朗讀全文。
②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
③提出疑難,師生共同解決。
●感知內容
①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②指名復述課文敘述的兩個生活“小鏡頭”。
●交流體會
①你對課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母親想說些什么?
②你平時生活中有否遇到過這樣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例)
●創(chuàng)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公共汽車上,一位紅領巾給老人讓座。
②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忙著在山上種樹。
●課外作業(yè)
讀名言,寫一段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臺灣作家羅蘭曾經這樣說:“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將心比心》A、B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故都的秋教案詳案
3.將心比心教學課件
7.幼兒園教案詳案
8.秦兵馬俑教案詳案
9.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