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群雄并起,政權更迭,并逐漸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雄的局面。那么在這在戰(zhàn)國七雄中, 秦國最強了。它總想一統(tǒng)天下, 可一舉吞并六國又不太可能, 所以秦國只能等待機會。有一次, 趙國和燕國鬧了一點小矛盾, 趙王為了出出心中的不平之氣, 就想出兵攻打燕國。燕王聽說了, 就委托當時著名的游說家蘇代(蘇代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游說家蘇秦的弟弟), 去勸阻趙王出兵。蘇代巧舌如簧他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 就使趙王打消了出兵的念頭。同學們, 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有這么大的力量, 居然能制止一場戰(zhàn)爭呢?
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鷸蚌相爭》,《鷸蚌相爭》出自《戰(zhàn)國策》。西漢的劉向專門把戰(zhàn)國時候謀士們勸說君王的高招編成一部書,叫《戰(zhàn)國策》。因為面對的是掌握生殺大權的國君,所以這些謀士就不能橫沖直撞地對君王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常常拐彎抹角地假托一個故事來達到說理的目的,《鷸蚌相爭》就是這樣被成功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成語《驚弓之鳥》《狐假虎威》《南轅北轍》都出自這部書。
有沒有同學聽說過或者看過《鷸蚌相爭》這個故事的,或者比別的同學先行一步預習過課文的,能跟我們講講這是個怎樣的故事呢?大致說一說就行。
二、學習寓言的方法
對,講得很好,你是怎么了解到的?是看書?懂得學習。看動畫片,善于積累,看課外書,博覽群書。
好。我們今年學的是文言文的寓言,大家想一想怎樣才算學好了這則寓言?
(1)讀通順----(2)解文意-----(3)明寓理
對,因為文言文的語言表達跟現(xiàn)在的白話文差別很大,所以要先讀得清楚,意思也比較深奧,所以我們還要結合課文注釋理清每個句子的意思,這就是解文意。那么對于寓言而言,故事本身不是目的,通過故事說明某個道理才是這個故事的目的所在。所以最后還要明寓理。現(xiàn)在我們就先來讀一讀這則寓言。
三、讀通順
這則寓言雖然很短,但卻出現(xiàn)了不少生字。來,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給我們讀一讀,看看在讀音方面有沒有完全讀對。
好,剛才XX同學把這篇古文讀得字正腔圓,不容易啊。現(xiàn)在我們也學著XX人的樣子齊讀一篇,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停頓。
三、解文意。
我們課文呢有原文,也有譯文。《鷸蚌相爭》的故事呢,同學們光看譯文就可以知道了?墒侨绻麤]有譯文呢?要看懂這個故事,字詞的解釋就顯得特別重要的,對不對?現(xiàn)在,假如你是一個編輯,你要把這則寓言介紹給別的同學看,不能出現(xiàn)譯文,但可以有注釋,即對一些難解的或者重要的字詞作解釋,你認為哪些字需要作出注釋呢?讓別人根據(jù)你作的這些注釋就可以讀得準看得懂這則寓言呢?現(xiàn)在請大家結合課文背后的譯文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注釋。
鷸--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蚌--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
方--正在
曝-----曬太陽
雨--這里用作動詞,下雨。
箝--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喙--嘴,專指鳥獸的嘴。
相舍--互相放棄。
并--一起,一齊,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之-----指鷸蚌
以上就是同學們的注釋,同學們在這作注釋的過程當中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看我們現(xiàn)在常常需要用幾個字的意思來解釋文言文一個字的意思,說明文言文比較?----簡潔。如果字詞的意思都明白,整句話的意思也基本能水落石出了。
現(xiàn)在我們自由朗讀一遍課文,把它的意思弄懂。
四、明寓理。
既然是寓言,明白寓意是至關重要的。從課題《鷸蚌相爭》看,故事是圍繞哪個字展開情節(jié)的?
“爭”
(1)“爭”的原因:鷸啄蚌, 蚌夾鷸。(大家這時要注意在這里面,誰是進攻者)
(2)“爭”的過程:
那么它們是怎樣爭的呢?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對,鷸知道蚌要喝水,如果蚌不張開雙殼,只能期待下雨,一連兩天不下雨,蚌就會被渴死,鷸是抓住了蚌的弱點了。
蚌是什么反應的? 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蚌也知道鷸挨上兩天,它也會餓死,也抓住了鷸的弱點。
他們可都抓住了對方的弱點,好比針尖對麥芒,雙方針鋒相對 互不相讓 毫不示弱
有沒有同學來來模仿一下怎么讀這兩句,找兩位同學讀一讀鷸蚌相爭的厲害勁兒。同學推薦兩位靈牙利齒的同學來讀一讀這兩句,語氣要堅硬沖撞一些,讀出氣勢洶洶,毫不退讓的感覺。
同桌之間再讀一讀。
(3)“爭”的結果: 兩者不肯相舍,漁翁得而并禽之。
鷸與蚌的爭吵不休換來了什么結果?
對二者僵持不下,卻被第三方漁翁輕而易舉揀了個大便宜,對于鷸與蚌來說就叫兩敗俱傷啊。
(4)從兩敗俱傷的這個結果來看,你能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在這個故事中,受到教訓的是誰?鷸與蚌
它們都怎樣做的?僵持不下,互不相讓。
從它們所受到的這個教訓,我們可不可以總結出如果發(fā)生矛盾沖突時應該怎么做更妥當呢?
告訴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相互謙讓,化解矛盾沖突。否則第三方得利。
對,應該相互謙讓,才能化解矛盾。那么我們再退一步設想一下,如果鷸與蚌不想兩敗俱傷,而且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了,你認為應該誰先做出退讓呢?
蚌先退讓 二者同時----誠信
還有沒有第三種看法?
(1)在這個故事中,鷸與蚌誰是進攻者,是誰最先導致了可能出現(xiàn)的兩敗俱傷?
(2)當雙方發(fā)生沖突僵持不下即將兩敗俱傷的時候,如果一方是強者,一方是弱者,你認為誰應先退讓?為什么?
蚌是弱者,它若主動暢開雙翼,無疑于送肉給鷸吃,而鷸是強者,它的退讓并不會導致蚌趁機將它消滅。答案只有一種,只有鷸先作出退讓的姿態(tài)。
校園學生間的沖突,委曲求全只有一個結果:弱小的孩子可能屢屢成為出氣包,但是強者可以從容的退讓,因為他的撤退并不足以讓弱者趁機將它消滅,強壯的孩子即使再謙虛也不可能成為弱小孩子的“出氣包。”
我們看一看《戰(zhàn)國策》中《鷸蚌相爭》原文是怎么樣。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zhàn)國策》)
當趙國要出兵攻打燕國時,蘇代講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可是在拐彎抹角地向趙王提出建議。同學們想想在這里面,誰是鷸?誰是蚌?誰是漁翁?從故事中能不能看出做了退讓的是誰?趙。對,趙惠王是一只很聰明的鷸,他知道是他是強者,是主動制造事端的一方,所以當蚌即燕國托人來調解的時候他主動地作出了退讓。鷸蚌相爭,秦國這位漁翁自然也沒有得利了。
五、小結
亂世戰(zhàn)國,群雄并起,風云變幻,國與國之間相互沖撞,有侵略就保衛(wèi),有進攻就有防御,有欺辱就有抗爭,當雙方陷入僵持狀態(tài)之后就會出現(xiàn)兩敗俱傷的結果。制造事端者理應承擔主要的責任,F(xiàn)在《鷸蚌相爭》常常用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寓意也有所擴大,即鷸蚌相爭》告訴我們在各種紛繁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相持不下,就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因此要懂理權衡利弊,相互謙讓這樣才能有效地化解沖突。
六、談一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鷸蚌相爭教案(北師大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數(shù)學欣賞》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