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六一居士傳》原文及譯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六一居士傳》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一居士傳
歐陽修
原文: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枺魏?”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本邮吭唬骸拔嵋蛑豢商,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笨驮唬骸捌錁啡绾?”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zhàn)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然;疾坏脴O吾樂于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圭*組勞吾形于外,憂患思慮勞吾心于內(nèi),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偕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笨蛷托υ唬骸白又幧压*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于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qū)區(qū)不足較也。”
已而嘆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嘗用于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強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譯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貶謫到滁州山鄉(xiāng)時,自號醉翁。年老體弱,又多病,將要辭別官場,到潁水之濱頤養(yǎng)天年,便又改變名號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問道:“六一,講的是什么?”居士說:“我家里藏了書一萬卷,集錄夏、商、周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盤,又經(jīng)常備好酒一壺!笨腿苏f:“這只是五個一,怎么說‘六一’呢?”居士說:“加上我這一個老頭,在這五種物品中間,這難道不是‘六一’了嗎?”客人笑著說:“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聲的人吧,因而屢次改換名號。這正像莊子所譏諷的那個害怕影子卻跑到陽光中去的人;我將會看見您像那個人一樣,迅速奔跑,大口喘氣,干渴而死,名聲卻不能逃脫!本邮空f:“我本就知道名聲不可以逃脫,但也知道沒有必要逃避;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標明我的樂趣罷了。”客人說:“你的樂趣怎么樣呢?”居士說:“我的樂趣可以說得盡嗎!當自己在這五種物品中得意忘情時,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見,迅雷劈破柱子也不驚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響九韶音樂,在涿鹿大地觀看大戰(zhàn)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樂和舒適。然而常常憂慮不能在這五種物品中盡情享樂,原因是世事給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兩件,官車、官服、符信、印綬從外面使我的身體感到勞累,憂患思慮從里面使我的內(nèi)心感到疲憊,使我沒有生病也已經(jīng)顯得憔悴,人沒有老卻精神已衰竭,還有什么空閑花在這五種物品上呢?雖然如此,我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xiāng)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發(fā)出惻隱之心哀憐我,賜還我這把老骨頭,讓我能夠和這五種物品一起回歸田園,就有希望實現(xiàn)自己素來的愿望了。這便是我標明我的樂趣的原因!笨腿擞中χf:“您知道官車、官服、符信、印綬勞累自己的身體,卻不知道這五種物品也會勞累心力嗎?”居士說: “不是這樣。我被官場拖累,已經(jīng)勞苦了,又有很多憂愁;被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慶幸沒有禍患。我將選擇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來。
握著手大笑說:“停止辯論吧,區(qū)區(qū)小事是不值得比較的!
過后,居士嘆息說:“讀書人從年輕時開始做官,到年老時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歲就退休的人。我素來羨慕他們,這是我應當離職的第一點理由。我曾經(jīng)被當朝任用,但至今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這是應當離職的第二點理由。強壯時尚且如此,現(xiàn)在既老又多病,憑著難以支撐的身體去貧戀超越的職位俸祿,這將會違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這是應當離職的第三點理由。我有這三點應當離職的理由,即使沒有這五種物品,離職也是應當?shù),還要再說什么呢!”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賞析
第一小節(jié),作者先介紹了自己的二個別號“醉翁”“六一居士”!白砦獭笔菓c歷六年他被貶滁州時的自號。熙寧元年,歐陽修又在穎州修建房屋,準備退居,他“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頤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滁州有滁山,穎州有穎水,合起來就表示出作者晚年想擺脫世間煩擾、寄情山水的思想。
第二小節(jié),作者采用主客問答形式,借客人的提問,先說明自己稱六一居士的含義,即晚年在家中陪伴一老翁自己的是一萬卷書,一干卷金石遺文,一張琴,一盤棋,一壺酒。從這個稱號的含義,一方面可以休察出作者晚年只賴于這五種物品的孤寂無聊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想擺脫煩擾、憑此安度晚年的樂趣。但客人仍就作者多次更改稱號提出疑問:“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睂@個道理。作者不是不知道,所以他說:“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庇纱艘l(fā),作者便開始抒寫自己晚年陶醉于五種物品的樂趣,就是當此時,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見,炸雷劈破屋柱也不驚慌;即使在洞庭大原野奏起九韶仙樂,在涿鹿山前觀看激烈戰(zhàn)斗場面,也比不上這樣快樂舒適。但是目前,作者還苦于不能在這些物品里面盡情亨樂。其原因,是“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二是“優(yōu)患思慮勞吾心于內(nèi)!边@樣使得作者雖沒生病而外貌已顯得憔悴,雖還沒太老而精神卻已衰竭,沒有什么空暇陶醉于這五種物品了?梢娮髡邔賵錾钜咽謪捑耄虼思庇谕诵葸^安閑的隱居生活。雖然作者目前還沒能退休,但是他堅信,由于他向朝廷告老辭退已三年,朝廷總會能予批準,那時回到田園享受與五種物品交觸之樂的愿望一定能實現(xiàn);所以起下這個六一居士的名號來表達自己向往的樂趣?腿擞謫枺骸白又幧勋暯M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于是作者接著分析,長期被官場拖累已經(jīng)很覺勞苦了,而且還有很多優(yōu)患纏身;為這五種物品吸引是精神上得到安逸,而且沒有禍患。兩者相比,當然是選擇后者了。
從第二小節(jié)的主容問答之中,作者晚年消極隱退的思想顯露了出來。歐陽修年青時意氣風發(fā)、豪情滿懷。他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改革時弊,是范仲淹“慶歷新政”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在文學上,他團結(jié)、提攜一大批優(yōu)秀文人,反對“西昆體”,倡導“古文”運動,被公認為文壇的領袖。但是,隨著政治上的一次次受挫,一次次被放逐,他心恢意懶了。雖晚年被重新起用,官位也很高,但朝政的腐敗,官場的爾虞我詐,加上志同道合的摯友的相繼去世,使他再展宏圖的幻想破滅了,思想開始消極、苦悶,甚至對王安石的變法也持了消極對立的態(tài)度。歐陽修從勇于改革到消極悲觀,在政治生涯中可謂是虎頭蛇尾、有始無終。這固然暴露了他思想上的弱點,但這也是當時社會和歷史的局限。
在主客對話的基礎上,作者最后又進一步總結(jié)了自己想退隱的三條理由。一是年青時出去做官,年老了退休,不一定非得等到七十歲,這是人生的規(guī)律。二是自己任職期間并沒有值得稱贊的成績。三是自己壯年時就想退職(歐陽修中年以后的詩文就多有辭官歸田的思想),現(xiàn)在年老體弱就不能再貪圖過分的榮耀俸祿了。作者說,具備這三條理由,即使沒有五種物品的吸引,也應該離職了。言外之意是更何況有與這五種物品共處的樂趣。三條理由表面上看正當、充分,但字里行間卻流著作者對仕宦生活的厭倦。
這篇文章在傳記文中是別具一格的。它沒有具體敘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經(jīng)歷,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來說到自己的樂趣,又說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對現(xiàn)實生活的厭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漢賦的主客同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層推進地闡述這種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多姿、情感深切,本文的語言也是既平易曉楊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寫他陶醉于五種物品之時說“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zhàn)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边@比喻極為生動,它既喻為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又喻為社會官場的糟雜事物。作者能置之而不顧,深刻說明他對五種物品的樂而不倦和專心致志。
拓展:
作品簡介
《六一居士傳》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篇自傳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讀書、鑒賞碑銘、彈琴、弈棋、飲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達了作者不再留戀功名的決心。
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作于熙寧三年(1070年)。當年七月,作者由青州知州改任蔡州知州,九月到蔡州(今河南汝南縣)。自號“六一居士”。此時的作者在政治上想擺脫憂勞煩擾,早就有急流勇退的思想,又加上與王安石的政見不合,于是他一直接連上表請求退休,至蔡州后,過起了清淡的生活,不久創(chuàng)作了這篇文章。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030年(天圣八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公集》。
【文言文《六一居士傳》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六一居士傳原文和翻譯05-16
《魏書·王烈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4-29
蘇武傳原文及譯文11-22
高士傳原文及譯文07-21
《華佗傳》原文及譯文10-21
《王安石傳》原文及譯文04-01
后漢書卓茂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12-27
高二語文《六一居士傳》教案02-16
童趣文言文原文及譯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