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的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上學(xué)期間,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文言文的類型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答謝中書書的文言文翻譯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答謝中書書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夕日 一作:陽)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注釋:
1.答:回復(fù)。謝中書:即謝微(一說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yīng)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2.山川:山河。之:的。
3.共談:共同談賞的。
4.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5.青林:青蔥的樹林。翠竹:翠綠的竹子。
6.四時:四季。俱:都。
7.歇:消。
8.亂:此起彼伏。
9.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10.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11.實:確實,的確。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無色的意思。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xué)家。
13.復(fù):又。與(yù):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
文言知識:
古今異義
①四時俱備(時 古義:季節(jié) 今義:時間)
。▊ 古義:具備 今義:準(zhǔn)備、具備)
、跁造F將歇(歇 古義:消散 今義:休息)
。〞 古義:清晨 今義:知道)
、巯θ沼j(頹 古義:墜落 今義:消沉,委靡)
、芄艁砉舱劊ㄕ 古義:稱贊 今義:談?wù)摚?/p>
一詞多義
與-----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里指欣賞;
念無與為樂者:與。
書-----謝答中“書”書:與“中”合用為官職名;
謝答中書“書”:書信。
鑒賞:
《答謝中書書》是作者寄給謝微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全文結(jié)構(gòu)巧妙,語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實實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雖然平與卻很自然,且立意高遠;接著的“高峰入云,清流見底”至“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不足五十個字,卻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飛禽走獸。靜物與動物,各自躍然在目,不絕于耳;形態(tài)各異,卻渾然一體,鮮活如生。閱讀全文,則朗朗爽口,美文麗句脫口而出,頓時吐氣如蘭!皩嵤怯缰啥肌,這歸納之句又回首返顧,使得全文前后呼應(yīng),上下貫通。就是最后簡短的議論,也是言簡意賅,切中文義。
統(tǒng)觀全文,語言精練。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dāng),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頹”,勢在必然!俺流[競躍”,變化突然。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亦不失巧妙,雜而不亂,結(jié)合有序。
《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黑暗的時期,因為各種矛盾非常尖銳,政局極度動蕩,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旨圖從自然美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慰藉與解脫,因而他們常在書信中描述山水,來表明自己之所好,并從而作為對友人的問候與安慰,這類作品雖然沒有表現(xiàn)出多么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是卻以其高超的藝術(shù)筆觸,創(chuàng)作了具有相當(dāng)高的美學(xué)價值的文學(xué)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創(chuàng)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凈化之后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書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歲之后。因此這篇文章當(dāng)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擴展: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道教學(xué)者、煉丹家、醫(yī)藥學(xué)家。
人物生平
南朝士族出身。10歲讀《神仙傳》,有養(yǎng)生之志,15歲作《尋山志》,傾慕隱逸生活。20歲時齊高帝引為諸王侍讀,后拜左衛(wèi)殿中將軍。30歲左右,拜道士孫游岳為師,受符圖、經(jīng)法、誥訣,遂遍游名山,尋訪仙藥真經(jīng)。南齊永明六年(488),在茅山得到楊羲、許謐手書真跡。永明八年東行,拜謁各地居士和法師。永明十年(492),辭去朝廷食祿,隱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蘇茅山),傳上清大洞經(jīng)箓,開道教茅山宗。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禮聘,堅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詢,平時書信往來頻繁,當(dāng)時人稱為“山中宰相”。陶弘景繼承老莊哲理和葛洪的仙學(xué)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觀念,主張道、儒、釋三教合流,認(rèn)為“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繼陸修靜之后,進一步整理道教經(jīng)書,頗有貢獻。撰成《真靈位業(yè)圖》,排列了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眾真在內(nèi)的等級森嚴(yán)的神仙世界。他還整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增收魏晉間名醫(yī)所用的新藥,編成《本草經(jīng)集注》七卷,共記載有藥物七百余種(原書已佚,現(xiàn)在僅存敦煌殘卷)。其著作很多,除上面提到的以外,還有《真誥》、《登真隱訣》、《養(yǎng)性延命錄》、《集金丹黃白方》、《藥總訣》、《華陽陶隱居集》等。能書善畫,通琴棋醫(yī)術(shù)。書法工于草隸,其畫清真。書畫有《二牛圖》、《山居圖》、《瘞鶴銘》等。
人物成就
創(chuàng)立茅山宗
陶弘景是上清派的重要承傳人。他游歷山水,搜訪道經(jīng),在茅山正式為上清道士期間,為了弘揚上清經(jīng)法,撰作了大量的道書,特別是撰寫了帶有教派史性質(zhì)的《真誥》。該書對上清經(jīng)的傳授歷史作了系統(tǒng)的敘述,對上清經(jīng)的來源、出世作了種種神化的描寫。由于陶弘景在茅山期間主要傳授上清經(jīng)法,并對上清經(jīng)法的弘揚作了不少工作,加上他本人的名氣很大,甚至在朝野中有很多信仰者,所以從他開始,茅山實際上成了上清派的中心。再加上繼陶弘景之后的茅山歷代傳人,大都是較有學(xué)問和名氣的上清道士,所以茅山一直保持著它在上清派中的中心地位。這樣,從陶弘景開始,茅山實際上代表了上清派,于是人們便將這之后的上清派徑稱為茅山宗,并以陶弘景為茅山宗的創(chuàng)始人。茅山派自陶弘景開創(chuàng)以后,歷經(jīng)隋、唐,直至兩宋,人才輩出,在道教諸派別中一直占居重要地位。
陶弘景還編訂了道教的神仙譜系,他編訂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譜系稱《真靈位業(yè)圖》,包括天神,地祇、人鬼和諸多仙真,大約3000名,以7個等級排列。
醫(yī)藥學(xué)家
陶弘景是我國本草學(xué)發(fā)展史上早期貢獻最大的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無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特別古本草書由于失效年代久遠,內(nèi)容散亂,草石不分,蟲獸無辨,臨床運用頗為不便。陶弘景擔(dān)負起“苞綜諸經(jīng),研括煩省”的重任,將當(dāng)時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別整理成《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及《名醫(yī)別錄》,并進而把兩者合而為一,加上個人在這方面的心得體會,著成《本草經(jīng)集注》,共收藥物730種,并首創(chuàng)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分類(原書已佚,現(xiàn)在敦煌發(fā)現(xiàn)殘卷),成為我國本草學(xué)發(fā)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煉丹家
陶弘景曾長期從事煉丹實驗,梁武帝送其黃金、朱砂、曾青、雄黃等原料,讓其煉丹。他在煉丹過程中掌握了許多化學(xué)知識,例如﹕汞可與某些金屬形成汞齊,汞齊可以鍍物。陶弘景對化學(xué)的貢獻之一是記載了硝酸鉀的火焰分析法:“先時有人得一種物,其色理與樸硝大同小異,朏朏如握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樸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謂“紫青煙起”是鉀鹽所特有的性質(zhì)。陶弘景這一記載,是世界化學(xué)史上鉀鹽鑒定的最早記錄。
山中宰相
齊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辭官,掛朝服于神武門,退隱江蘇句容句曲山(茅山),不與世交。梁武帝蕭衍即位(502)后,屢請不出,但念其舊功,“恩禮愈篤,書問不絕”。天監(jiān)三年(504),梁武帝遣人送黃金、朱砂、曾青、雄黃等物,以供煉丹之用;天監(jiān)十三年,敕于茅山為之建朱陽館以居之;天監(jiān)十五年又為其建太清玄壇,“以均明法教”,且“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shù)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陶弘景隱居茅山達45年之久,享年81歲。梁武帝詔贈中散大夫,謚貞白先生。
人物著作
據(jù)統(tǒng)計,陶弘景全部作品達七八十種,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誥》、《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道性品》、《真靈位業(yè)圖》、《登真隱訣》、《本草經(jīng)集注》、《陶隱居本草》、《藥總訣》、《導(dǎo)引養(yǎng)生圖》、《養(yǎng)性延命錄》、《合丹藥諸法節(jié)度》、《集金丹黃白方》、《太清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歷》、《華陽陶隱居集》等。
【答謝中書書的文言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答謝中書書》翻譯及賞析11-20
《答謝中書書》的翻譯及賞析11-23
答謝中書書翻譯及賞析10-02
答謝中書書文言文翻譯08-23
文言文翻譯答謝中書書10-29
答謝中書書的文言文翻譯10-22
文言文答謝中書書翻譯10-16
《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賞析01-26
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賞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