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原文 推薦度:
-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荷塘月色朱自清的原文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是現(xiàn)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有關(guān)散文信息,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鑒一下!
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⑴,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⑵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⑶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 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⑷的是田田⑸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⑹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⑺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⑻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⑼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⑽,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jié)。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⑾,蕩舟心許;鷁首⑿徐回,兼?zhèn)饔鸨;棹⒁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⒂,遷延顧步⒃;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⒄。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 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詞語注釋
1、閏兒:指朱閏生,朱自清第二子。
2、蓊蓊(wěng)郁郁:樹木茂盛的樣子。
3、踱(duó):慢慢地走
4、彌望:滿眼。彌,滿。
5、田田:形容荷葉相連的樣子。古樂府《江南曲》中有“蓮葉何田田”之句。
6、裊娜(niǎo nuó):柔美的樣子。
7、脈脈(mò):這里形容水沒有聲音,好像飽含深情的樣子。
8、風致:美的姿態(tài)。
9、梵婀玲:violin,小提琴的音譯。
10、豐姿:風度,儀態(tài),一般指美好的姿態(tài)。也寫作“風姿”
11、妖童媛女:俊俏的少年和美麗的少女。妖,艷麗。媛,女子。
12、鷁首(yì shǒu):船頭。古代畫鷁鳥于船頭。
13、羽杯:古代飲酒用的耳杯。又稱羽觴、耳杯。
14、棹(zhào):船槳。
15、纖腰束素: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形容女子腰肢細柔
16、遷延顧步:形容走走退退不住回視自己動作的樣子,有顧影自憐之意。
17、斂裾(jū):這里是提著衣襟的意思。裾,衣襟。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課件
一、教學目標
(一)理清全文結(jié)構(gòu),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nèi)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化語言的巧妙藝術(shù)加工。
(三)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
二、教學重難點
(一)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觀察的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2)體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jié)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xiàn)。
抓可見與可想的結(jié)合,寫出散文神韻。茶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jīng)、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jīng)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yīng)q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wù)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三、教學過程設(shè)計
在教法上可以有兩種考慮:
讓學生提挈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用語要簡明、準確),然后進行歸納。
第1段獨游荷塘的時候、地點和緣由。
(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追尋清冷、幽僻的環(huán)境)
第4段荷塘美麗的景色,教案《《荷塘月色〉教案》。
觀荷塘第5段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聯(lián)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在思鄉(xiāng)與遐想中蹁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應(yīng)歸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應(yīng)獨立。第7~8段由現(xiàn)實寫及想象中古時候的舊俗,突轉(zhuǎn)一筆(回到家門)收束全篇。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語句,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講析,讓學生攤牌體會。
分析直接抒情的語句(讓學生按行文先后摘選)
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
起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提問)
不加掩飾直反正情懷顯出作者內(nèi)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也游荷塘的緣由(欲排遣苦悶之情)。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詞表達意境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tài)的荷花,順筆寫縷縷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審按觀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教師在講述時要盡量引用原句,重點詞語隨手板書,如"彌望"、"裊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順序特點,但細一研究,還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jié)合,把荷塘寫"活"
這個問題,要啟發(fā)學生回答,這就叫"讀進去"。
估計學生很容易認為只是到了"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才由"靜"轉(zhuǎn)入"動"。這種認識是膚淺的,是套用"動靜結(jié)合"這一評語,缺少鑒賞力。
說明:上面這各種分析,教師應(yīng)當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學生也達到這個深度,要適情而定,不要脫離學生實際硬灌,能啟發(fā)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點還是抓詞語在語境中的涵義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抓可見與可想的結(jié)合,寫出散文的神韻。
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lián)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結(jié)束語: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在初中的語文課上。盡管老師用富有感情的韻味朗誦,但那時沒有見過荷花,怎么也想象不出荷花是什么樣子,是老師形象的描述和繪聲繪色的講解,讓我對荷花有了淺淺的認識并喜歡上了這篇散文,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課件,感謝大家的閱讀!
【荷塘月色朱自清的原文】相關(guān)文章: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原文04-17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10-24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原文10-30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課文原文06-02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賞析05-14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賞析07-01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與賞析03-29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原文及賞析10-24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賞析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