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曾鞏《送丁琰序》閱讀題及答案
《送丁琰序》是曾鞏的一篇文章。下面我們?yōu)榇蠹規(guī)碓枴端投$颉烽喿x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送丁琰序
宋·曾鞏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嘗論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無一賢守,有百里者相環(huán)而無一賢令。至天子大臣嘗患其然,則任奉法之吏,嚴(yán)刺察之科,以繩治之。或黜或罷者,相繼于外。于是下詔書,擇廷臣,使各舉所知以任守令。每舉者有姓名,得而視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舉者,卒亦未見焉。舉者既然矣,則以余之所見聞,陰計(jì)其人之孰可舉者,卒亦未見焉。猶恐予之愚且賤聞與見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則求夫賢而有名位聞與見之博者而從之問其人之孰可舉者卒亦未見焉。豈天下之人固可誣,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則數(shù)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豈今之去古也遠(yuǎn),治天下卒無術(shù)哉?蓋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師友之游,有有司之論,而賞罰之始于鄉(xiāng),屬于天下,為教之詳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則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質(zhì),則皆可為材且良,故古之賢也多。賢之多,則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倉廩賤官之選,咸宜焉,獨(dú)千里、百里之長哉?其為道豈不約且明,其為致天下之材,豈不多哉?其豈有勞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勝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師友、賞罰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鄉(xiāng)于天下,則無路焉。人愚也,則愚矣!可教而賢者,卒誰教之哉?故今之賢也少。賢之少,則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倉廩賤官之選,常不足其人焉,獨(dú)守令哉?是以其求之無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蘇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無不樂道之者。今為令于淮陰,上之人知其材而舉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與也。獨(dú)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樂道其所嘗論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為吏者也。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舉者 堪:勝任
B.豈天下之人固可誣 誣:污蔑
C.則數(shù)更法以御之 御:防備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則皆可為材且良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今也,庠序、師友、賞罰之法非古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人愚也,則愚矣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拒而莫之與也 恐年歲之不吾與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這篇贈序的重點(diǎn)不是寫丁琰的才干,而是針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員才德低下的社會現(xiàn)實(shí),進(jìn)而建議推行古代庠序、師友、賞罰之法,以培養(yǎng)足夠的人才。
B.本文首段感慨賢人之少,一唱三嘆;再通過古今對比,嘆問之間,憂慮國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勵丁琰及天下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無盡。
C.作者認(rèn)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匱乏并且缺少激勵機(jī)制,學(xué)校又嚴(yán)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賢也少”的重要原因,這種見解可謂一針見血,深中肯綮。
D.作者通過南城縣令,邑人的評價(jià)來稱賞丁琰的政績,為他能得到有司舉薦并被任命為淮陰令而發(fā)出“得人”的感嘆,體現(xiàn)了愛才若渴之心。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p>
猶恐予之愚且賤聞與見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則求夫賢而有名位聞與見之博者而從之問其人之孰可舉者卒亦未見焉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牌湄M有勞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勝其弊,若今之患哉?
、妻芍囟桓
《送丁琰序》閱讀答案
16.B
17.B
18.C
19.猶恐予之愚且賤/聞與見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則求夫賢而有名位∥聞與見之博者/而從之問其人之孰可舉者/卒亦未見焉
20.⑴哪里會有搜求上費(fèi)力卻得不到人材,制度法令上嚴(yán)密卻弊端無窮,(導(dǎo)致)像今天這樣的憂慮呢?
、茷槭裁慈绱藝(yán)重卻不改變呢?
【曾鞏《送丁琰序》閱讀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曾鞏《送丁琰序》原文及翻譯10-16
文言文《送丁琰序》閱讀答案10-29
曾鞏《西樓》閱讀題及答案07-18
曾鞏《詠柳》閱讀題答案及賞析10-27
《曾鞏》閱讀試題及答案08-12
曾鞏《城南》閱讀答案11-07
曾鞏《王平甫文集序》的閱讀答案及譯文07-09
曾鞏絕弊閱讀答案07-27
曾鞏《詠柳》翻譯及閱讀答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