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1
【拼音】duì niú tán qín
【成語故事】古代音樂家公明儀每次彈琴時,他的琴聲引來很多鳥兒與蝴蝶。當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對水牛彈奏幾曲,結果水牛無動于衷地走開,公明儀大嘆:“對牛彈琴,一竅不通!
【典故】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h·牟融《理惑論》
【釋義】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譏諷別人
【相近詞】對牛鼓簧、白費口舌
【反義詞】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其它使用】
◎ 我也知道這是對牛彈琴,他這樣敷衍我欺騙我也不止一次了。
◎ 我想,這不是對牛彈琴嗎?再說,"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豈不是吹牛嗎?我算老幾?"我又輕輕地在她的頭上拍了一下,把她抱起來,在她頰上親了一個吻,然后把她推向門外。
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2
有一天,著名古琴演奏家公明儀對著一頭老牛彈琴。他先奏了一首名曲——高雅的古琴曲“清角”。盡管公明儀自己覺得彈得十分精彩,但是,老牛就象沒有聽見一樣,只顧埋頭吃草。公明儀又用古琴模仿蚊虻(méng)嗡嗡的叫聲,還模仿離群的.小牛犢發(fā)出的哀鳴聲。那頭老牛立刻停止吃草,抬起頭,豎起耳朵,搖著尾巴,來回踏著小步,注意地聽著。
[提示]
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無動于衷;模仿蚊虻的叫聲盡管不是高雅的曲調,但老牛卻聽得很認真。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清對象,有的放矢,從實際需要出發(fā),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原文]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②。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之聲③,孤犢之鳴④,即掉尾奮耳⑤,蹀躞而聽⑥。
——《弘明集》
[注釋]
、偾褰恰{名。操——琴曲。
、谌绻省张f。
、(méng)——同“虻”,昆蟲,象蒼蠅而形體稍大,吸食人和牲畜的血液。
、芄聽(dú)——離群的小牛犢。
⑤掉尾奮耳——搖著尾巴,豎起耳朵。掉,搖擺。奮,本意是鳥類展翅,引申為舉起來。這里是豎起來。
、搋搋(diéxiè)——小步走的樣子。
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3
東漢有個對佛教教義很有研究的學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詩書向儒者宣講佛經,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責難,指斥他為什么不直接依據佛經來回答問題。
于是牟融講了音樂家公明儀的故事;公明儀對著一頭正吃草的牛彈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會,只顧自己吃草,后來公明儀改彈像墳子、牛蠅和小牛叫喚的聲音,牛就搖著尾巴、豎起耳朵來聽了。他最后說:所以,對沒有讀過佛經的人直接談佛經,等于白講,成語對牛彈琴據此而來。
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漢字】
歲牛彈琴
【拼音】
duì niú tán qín
【解釋】
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
【出自】
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對牛彈琴”后人也比喻向不懂道理的人講高深道理是徒勞的。因為使用時有帶諷刺意味,不能亂用哦。
【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相關文章:
成語寓言故事:對牛彈琴12-08
常見寓言故事:對牛彈琴(精選7篇)03-31
寓言故事的成語大全成語10-26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的成語10-26
寓言故事的成語10-15
是寓言故事的成語10-29
寓言故事成語07-21
成語或寓言故事08-28
經典成語寓言故事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