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歸莊《送顧寧人北游序》閱讀答案解析
余與寧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學(xué)相與,或二十年,或十余年,蓋未嘗有經(jīng)年之別也。今于寧人之北游也,而不能無感慨焉。
寧人故世家,崇禎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館②,一時喪荒,賦徭猬集,以遺田八百畝典葉公子,價僅當(dāng)田之半,仍不與。閱二載,寧人請求無慮百次,仍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國變。
公子者,素倚其父與伯父之勢,凌奪里中,其產(chǎn)逼鄰寧人,見顧氏勢衰,本畜意吞之。而寧人自母亡后,絕跡居山中不出,同人不平,代為之請,公子意弗善也。適寧人之仆陸恩得罪于主,公子鉤致之,令誣寧人不軌,將興大獄,以除顧氏。事泄,寧人率親友掩其仆,執(zhí)而棰之死。其同謀者懼,告公子。公子挺身出,與寧人訟,執(zhí)寧人囚諸奴家,脅令自裁。同人走叩憲副行提,始出寧人。比刑官以獄上,寧人殺無罪奴,擬城旦③。憲副與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獄冤,又知郡之官吏,無非公子人者,乃移獄云間④守,坐寧人殺有罪奴。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寧人。寧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門外,傷首墜驢,會救得免。而叛奴之黨,受公子指,糾數(shù)十人,乘間動寧人家,盡其累世之傳以去。
寧人度與公子訟,力不勝,則浩然有遠(yuǎn)行。而同人之知寧人者,攜尊榼送之。酒半,歸子作而言曰:“寧人之出也,其將為伍員之奔吳乎?范雎之入秦乎?吾輩所以望寧人者不在此。寧人之學(xué)有本,而樹立有素,使窮年讀書山中,天下誰復(fù)知寧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歷傳列國,以廣其志而大其聲施。焉知今日困厄,非寧人行道于天下之發(fā)軔乎?若曰怨仇是尋,非賢人之志;別離是念,非良友之情!庇谑峭嗽弧吧啤,請歌以壯其行,而歸子為之序。
。ㄓ袆h改)
【注】①顧寧人:顧炎武,學(xué)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
、诰桊^:舍棄所居之屋舍,死亡的婉稱。
、鄢堑涸瓰榍貪h時的一種刑罰名,這里指流放或徒刑。
、茉崎g:松江的古稱。
6.對下列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 其他同學(xué)相與彼此交往
B. 仍少畀之給予
C.適寧人之仆陸恩得罪于主冒犯
D.比刑官以獄上等到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顧炎武本出生世家,因祖父和兄長相繼故去,加上災(zāi)荒和繁重的賦稅徭役,導(dǎo)致家道中落。
B.葉公子依仗父親和伯父的勢力,在鄉(xiāng)里為非作歹,地產(chǎn)與顧家相鄰,見他家衰微,有侵奪之意。
C.憲副由于和顧炎武是同科中舉,而且知道顧炎武含冤,故而異地審判,目的是輕判顧炎武。
D.文中歸莊點(diǎn)明尋仇非賢人之志,以此激勵顧炎武,這是知己之言,也是作序的一個原因。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以遺田八百畝典葉公子,價僅當(dāng)田之半,仍不與。(3分)
。2)又知郡之官吏,無非公子人者,乃移獄云間守,坐寧人殺有罪奴。(4分)
。3)焉知今日困厄,非寧人行道于天下之發(fā)軔乎?(3分)
9.文中歸莊是從哪幾個方面勸勉顧炎武的?(4分)
參考答案
6.C (“得罪”在此是“獲罪”之意)
7.C (憲副與葉公子同年登科)
8.(1)(顧家)把遺留下來的八百畝田產(chǎn)典當(dāng)(抵押)給葉公子,價格僅相當(dāng)田價的一半,但(公子)仍然不給錢。(“典”、“當(dāng)”、補(bǔ)出主語各1分)
(2)(憲副)知道本郡縣中的官吏中沒有會反對(違背)公子做法的人,于是把案件移送到松江太守處,最終判定顧炎武殺有罪家奴的罪。(“非”、“獄”、省略“于”、“坐”各1分)
。3)哪里(怎么)知道今日的困苦危難,不是顧炎武在天下實(shí)踐(施行)自己政治主張的開端?(“焉”“行道于天下”“發(fā)軔”各1分)
9. 用古人的例子勸勉,希望他能學(xué)以致用,展望他此行的重大作用,警醒他不要尋仇。(一點(diǎn)1分,共4分,)
【歸莊《送顧寧人北游序》閱讀答案解析】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送從弟謀歸江陵序 》閱讀練習(xí)和答案解析09-19
《蘇東坡北歸》閱讀答案10-02
蘇東坡北歸閱讀和答案08-04
送石處士序閱讀答案11-06
《送丁琰序》閱讀答案08-27
送故人歸魯閱讀答案09-12
《蘇東坡北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0-12
《送方希則序》閱讀答案參考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