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有志終成才名人故事
元稹,字微之,出生于公元779年,河南河內(nèi)(今河南洛陽)人。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白居易齊名,時有“元、白”之稱,官至宰相。
《新唐書·元稹傳》中說:“元稹九歲工屬文,十五擢明經(jīng)!币馑际钦f,元稹在剛剛九歲的時候,就能寫詩賦文,而且滿篇文詞精練。到十五歲的時候,便考中了明經(jīng)科(是唐代科舉考試的重要項目),授秘書省校書郎。
元稹小小年紀一舉成名,走上仕途,可見其才智非凡。他這驚人的才華是他從小就立志讀書,一步一步用汗水換來的。
元稹的先祖,是鮮卑族后魏拓跋氏昭成皇帝,到了他這一代,是第十代;其祖先多為隋唐兩代的重要官員。他的.父親元寬,在唐德宗時任比部郎中。元稹的祖輩都是很有學問的人,特別是到他這一代,更是人人都讀書,個個皆學問。因此,從元稹兩三歲開始,家人都爭著教他識字、背詩。
元稹并不聰明,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幼乏岐巍”,意思是說,他小的時候缺乏聰明才識。但在全家都愛讀書的空氣熏陶下,卻也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且對家人教他的每個字、每句詩,學得都很刻苦、很認真,一遍記不住,就記兩遍三遍,直到記住方肯罷休。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就有這種學習精神,父母當然高興,因此,常常鼓勵他讀經(jīng)書。他六七歲時,開始讀經(jīng)書。讀經(jīng)書,要比識字、背詩難度大得多,但是元稹硬是有個韌勁和鉆勁,不僅要求自己學懂,而且力求理解深刻,他有時提出的問題,連他的父親元寬也一時很難答出。
正當元稹勤學苦讀、學業(yè)日進的時候,他的父親卻因病去世了,元稹時年僅八歲。
家庭失去支柱,經(jīng)濟斷了來源,生活沒有出路,靠母親帶著哥哥乞討為生。元稹見母親拋頭露面,以乞討來養(yǎng)活他,還要供他讀書,心中很難過,就提出要母親留在家中,由他和哥哥一塊去乞討。母親卻流著淚說:“孩子,咱元氏門庭能否重新振興,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了,只要你能刻苦讀書,將來有個出頭之日,得個一官半職,母親也就心滿意足了!
元稹聽了,流著淚發(fā)誓說:“請母親放心,兒子一定不辜負您的希望!
后來,元稹成名后,曾在給侄子的一封勸學信中,回憶這段歷史時說:“母親的一句話,令我感嘆,于是就立志于學業(yè)!
在母親和哥哥的勉勵下,元稹的學習更加夜以繼日,努力不懈。這時,他家還住在陜西風翔縣,家中買不起書。他聽說有個姓齊的糧草官,家中藏書很多,便前往借書。這姓齊的原和他的父親有一面之交,很同情他家中的不幸,又見他這樣有志讀書,便很痛快地把書借給他看。此時,他所讀的書,母親已沒有能力輔導他了,便叫他到他的姐姐家中就讀。他的姐夫叫任翰,很有學問,元稹在讀書中每遇到有看不懂的地方,就去向姐夫請教。就這樣,他每日要跑十幾里路去借書,然后在回來的路上一邊走一邊讀,常常是走到了家中,書也看完了一半?赐曛,他便進一步思考,以得到更深的理解。他在給侄子的信中說:“捧先人舊書于西窗下,俯仰沉吟,久而不窺園井矣!币馑际钦f:我捧著先人的舊書在西窗下認真閱讀,深入鉆研和思考;當時,只是一個心眼讀書,從不看園中一眼,也從不外出玩耍。
由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稹不論在什么艱難條件下,都沒有忘記讀書,以求盡快成才。也正是由于他持之以恒地刻苦學習,使他九歲的時候,就寫出了很有才氣的文章來。十五歲時,他進京考中進士,得中明經(jīng)科,并且列在榜首,獲得了吏部考試資格。
公元806年,吏部開考,他去應試,一舉成功,獲對策第一名,封左拾遺,先后任河南縣尉、監(jiān)察御史、膳部員外郎、工部侍郎;公元822年,拜為宰相。
元稹的詩風和白居易相近,淺易、流暢,既善于抒情,又善于敘事,成為中唐時期現(xiàn)實主義詩歌流派的代表作家,主張詩歌為現(xiàn)實服務(wù)。其詩《連昌宮詞》向與白居易的《長恨歌》比美。傳奇《鶯鶯傳》后被改編為《西廂記》,流傳至今。另撰有《元氏長慶集》一百卷,《元氏類集》三百卷等。
【元稹有志終成才名人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元稹的名人故事09-26
少年及第,元稹名人故事11-23
元稹的故事04-03
詩人元稹的故事02-01
少年及第元稹的故事08-30
元稹與白居易的故事11-21
白居易和元稹的故事03-29
元稹的愛情故事02-13
白居易與元稹的故事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