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心經(jīng)之盡心篇
曾國藩心經(jīng)的盡心篇主要講了什么呢?我們能從曾國藩心經(jīng)的盡心篇中學到什么呢?
盡心篇
忠不必有過人之才智,盡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過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
凡仁心之發(fā),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
天下事患不思耳,何患不可為。
1
[原典]
開國之際,若漢唐之初,異才、畸士,豐功、偉烈,飆舉云興,蓋全系夫天運,而人事不得與其間。至中葉以后,君子欲有所建樹,以濟世而康屯,則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以人事與天爭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亂世多尚巧偽,惟忠者可以革其習;末俗多趨偷惰,惟勤者可以遏其流。忠不必有過人之才智,盡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過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能剖心肝以奉至尊,忠至而智亦生焉;能苦筋骸以捍大患,勤至而勇亦出焉。余觀近世賢哲,得力于此二字者,頗不乏人,余亦忝附諸賢之后,謬竊虛聲,而于忠勤二字,自愧十不逮一,吾家子姓,倘將來有出任艱巨者,當勵忠勤以補吾之闕憾。忠之積于平日者,則自不妄語始;勤之積于平日者,則自不晏起始。
[注疏]
原典大意是:開創(chuàng)國家的時候,像漢唐之初,異才、怪才,豐功、偉績,風起云涌,這些全靠天運,人的力量在其中微乎其微。到了一代的中期之后,仁人君子要想有所建樹,接濟世人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那么天事占一半,人事占一半。人的力量和天相比,最重要的是做到“忠勤”、二字;靵y的世道,投機取巧,假言欺騙的人很多,只有忠誠的人才能抵制這種歪風邪氣;下層習俗多懶惰成性,只有勤快的人才能將其遏制。忠誠不一定非要有非凡的智慧,只要是盡了自己的全力就行了;勤快也不一定非要有過人的精神,只要盡了自己的全力就行了。對自己最尊敬的人,要把自己心底的話全都說出,這樣就算盡忠,而忠到了智慧也就有了;對大的災難和困難,要不辭辛苫,全力以赴,這樣就算做到勤了,而勤到勇敢也就隨之而出了。我看近世以來的賢哲之人,得益于這兩個字的,不乏其人,我也厚著臉皮有幸附名于諸賢之后,算是盜世欺名,在忠勤二字上所下的功夫,自愧做了不到十分之一。我們家族的后代子孫,如果有成名可以擔大任的,就該在忠勤二字上下功夫以彌補我的缺憾。從平日的積累來看,要做到忠,就是要不隨便發(fā)言;要想做到勤,就不要追求安逸。
2
[原典]
陳容有言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大哉言乎!仁者物我無間之謂也。一有自私之心,則小人矣。義者無所為而為之謂也。一有自利之心,則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zhuǎn)念私利,則為小人。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所爭只在幾微。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一不如是,則流入小人而不自覺矣。所謂小人者,識見小耳,度量小耳,井底之蛙,所窺幾何,而自以為絕倫之學;遼東之豕,所異幾何,而自以為蓋世之勛。推之以孑孑為義,以硁硁為信,以齪齪為廉,此皆識淺而易以自足者也。君臣之知,須積誠以相感,而動疑主恩之過薄;朋友之交,貴積漸以相孚,而動怨知己之罕覯,其或兄弟不相容,夫婦不相信,父子不相亮,此皆量褊而易以滋疑者也。君子則不然,廣其識,則天下之大,棄若敝屣;堯舜之業(yè),視若浮云。宏其度,則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烏有所謂自私自利者哉?不此之求,而詡詡?cè)惶栍诒娫唬?ldquo;吾君子也!”當其自詡君子深信不疑之時,識者已嗤其為小人矣。
[注疏]
原典大意是:陳容說過這樣的話:“仁義是永恒的嗎?按照仁義去做了就是君子,違背了仁義就是小人。”這話說的對極了!所謂仁就是物我無間。一旦有了自私之心就成了小人:所謂義就是不汁名利地去做某事,一旦有了為自己謀利的想法就是小人了。同一天,上午的時候還很公正,是君子;下午有了私利,就成了小人了。同—件事,剛開始的時候做的比較公正,就是君子;后來有了私念就是小人了。只有圣人沒有念頭去做狂人,而狂人卻時時刻刻想著去做圣人,他們所爭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君子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仁義,平常之日如此,顛沛流離之日也如此,一旦不如此,就會流為小人而不自知。所謂小人,見識小,度量小而已,井底之蛙,看到的天空大不到哪里去,而自己卻以為有了不起的學問;遼東一平民,同別人沒什么兩樣,卻自以為有蓋世之勛。由此推而廣之,以固執(zhí)作為信用,以拘謹作為廉潔,這些都是見識短淺容易自滿的小人。君主對臣子如有知遇之恩,那么臣子奉應(yīng)當獻忠誠以作回報,卻動不動就懷疑君主對自己到底好不好;朋友之交,貴在逐漸積累感情而增強相互間的信任,卻動不動就產(chǎn)生誤會;其他兄弟之間不和,夫妻間相互猜忌,父子間搞陰謀詭計的,這都是度量狹小容易產(chǎn)生懷疑的表現(xiàn)。君子卻不這樣,見識廣,即使以天下之大,放棄它也像放棄一只舊鞋子一樣,毫不可惜;堯舜的功業(yè)視若浮云。度量大,則做事不順利就會從自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會強迫別人去做。哪有所謂自私自利的想法呢?如果不在這方面上下功夫,卻在大庭廣眾之下自詡為“君子”,自己在沾沾自喜之時,眾人已經(jīng)在嘲笑他是個小人了。
3
[原典]
終身涉危蹈險,如履薄冰,卻能自全其身,自守其道,盡己之性而知天命。天下事患不思耳,何患不可為;天下才患不求耳,何患世無人。弟必扶病強撐,決不告饒。楚疆危,弟愿生死以之,當以大擔量,必放心放手,然后推位讓賢,有一分不安,決不推諉也。人莫患于不智,又莫患于不愚,智與愚合,而力量乃大。一入仕途,總是碰境,古人所謂待罪也。
[注疏]
原典大意是:一生經(jīng)歷千難萬險,如履薄冰,卻能自全其身,門守其道,算是自己盡廠最大努力,余下的就是聽天由命了。天下事怕只怕不去思考,不必擔心做不到;天下的人才怕只怕不去尋求,不必擔心國無良才。我一定帶病堅持到最后一步,決不后退。湖北境內(nèi)如果出現(xiàn)危急局面,我愿意拼盡老命前去保衛(wèi)。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部安排好了,我才會退位讓賢,有一點安排不好,做的不夠,我就決不推諉。做人最大的害處在于不聰明,也在于不糊涂,該聰明的時候聰明,該裝糊涂的裝糊涂。兩者相結(jié)合,力量才大,才會無堅不摧。一旦踏人仕途,就會到處碰壁,這是肯定的,古人把這個形象地稱作“待罪”。
4
[原典]
奉命承乏兩江,菲才薄植,本不足以有為又值精力疲憊之后,大局潰壞之秋,深懼隕越,詒知己羞。所刻刻自惕者,不敢惡規(guī)諫之言,不敢懷偷安之念,不敢妒忌賢能,不敢排斥異己,庶幾藉此微誠,少補迂拙。特是從軍日久,資望彌深,虛名彌盛,舊交則散如落落之星,新知或視如巖巖之石,用是譽言日多,正言日寡,每一念及,悚怵無地。敢求我兄弟惠直言,并賜危論。如聞弟有用人不詳慎,居心不光明之處,尤當隨時指示,無俾覆轍相尋,詒辱蘭譜。至感至禱。
[注疏]
原典大意是:奉皇帝的命令擔任兩江總督之職,但我才能淺薄,根基不厚,本來就沒法做出什么成就,加上我已經(jīng)處于精力疲憊的時候,而國家大局也已潰壞,因此,自己很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會讓自己的生平好友蒙羞。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對規(guī)勸自己的人,不要惡語相加;對賢能的'人,不要嫉妒;對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也不隨意排斥;不敢有一絲一毫偷安的心態(tài),希望通過自己的這些努力,可以彌補自己的笨拙。但是自己從軍打仗的時間越來越長,資歷越來越深,聲望越來越盛,老朋友已經(jīng)系散落的星星—樣了,不容易見面;而新朋友對待我則敬畏有加,認為高不可攀。因此,我聽到的贊頌之詞越來越多,而真正推心置腹的話越來越少,想到這一點,我就惶惶不安。因此,希望幾位兄弟們能夠?qū)ξ抑毖韵鄤,多多批評指正。如果知道我在用人方面有不慎重的地方,在用心方面有不光明正人的地方,都要隨時告訴我,不要讓我重蹈覆轍,讓好友蒙羞,我在這里先表示感謝了。
5
[原典]
才力不逮,不必引以為歉,凡才力得之天稟者不足喜,得之人事者乃可據(jù)。厲志以廣之,苦學以踐之,才力無不日長者。水之漸也,盈科而進;木之漸也,積時而高。才力之增,亦在乎漸而已矣。
[注疏]
原典大意是:自己能力不夠,不必為此感到歉疚。如果自己的能力是來自天賦,那就沒有什么可喜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的,才是值得驕傲的。不論做什么都要樹立遠大的志向,然后努力去為此奮斗,能力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水位的升高是—步步來的,樹木的長大也是一步步來的;能力的增強,就是要靠竭盡全力,慢慢積累。
【曾國藩心經(jīng)之盡心篇】相關(guān)文章:
心經(jīng):佛的契機契理之教06-06
太極拳心經(jīng)之八方通融11-27
治心經(jīng)11-27
小結(jié)心經(jīng)06-07
張愛玲的心經(jīng)11-06
管理多心經(jīng)11-25
心經(jīng)典散文07-14
育兒心經(jīng)隨筆12-05
《心經(jīng)》經(jīng)典句子08-16
般若心經(jīng)譯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