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生平簡介及其詩歌賞析
陶淵明所處的魏晉時期是人的生命意識全面覺醒的時代,生命成了人們主要關(guān)注的對象。人的覺醒,個體意識的加強,伴隨而來的是個性的張揚和情感的勃發(fā)。在魏晉名士風(fēng)流瀟灑,他們或以酒色、或以山水、或以音樂、或以清談、或以宗教來延長生命的長度和增加生命的密度。但魏晉畢竟是一個空前動蕩不安、政治黑暗的時代,他們的情感絕不是個性解放后那種單純的無羈無絆、無拘無礙,而是在狂放灑脫背后的靈魂的無盡悲憂。而只有陶淵明以他自己別具一格的對生命的體驗方式,在官場與田園之間用自己的生命體驗把“自然”處理得恰到好處,構(gòu)筑起一座超出表象的精神家園。“自然”一詞,是陶淵明的一種生命旨歸,是其構(gòu)筑的為后人所仰慕的精神家園,是其詩歌總的藝術(shù)特色。
自鐘嶸說陶淵明的詩歌是“篤意真古”(《詩品》)以后,諸家論陶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雖說法不盡相同,但多以平淡自然為旨歸。嚴羽論陶詩是“質(zhì)而自然”(《滄浪詩話》),胡應(yīng)麟說陶詩是“開千古平淡之宗”(《詩藪》),朱庭珍在《筱園詩話》里指出“陶詩獨絕千古,在‘自然’二字”。 無可置疑,藝術(shù)風(fēng)格首先是作家藝術(shù)個性的表現(xiàn)。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言樂,曲度難均,節(jié)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曹丕“天才論”的文氣說,認為稟賦決定個性,個性決定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篇》中專論文章風(fēng)格和作家的關(guān)系:
“夫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nèi)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氣有剛?cè)幔瑢W(xué)有淺深,習(xí)有雅鄭,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qū)云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風(fēng)趣剛?cè),寧或改其?事義淺深,未聞乖其學(xué);體式雅鄭,鮮有反其習(xí):各師成心,其異如面!
認為文章特色分別被作者的才、氣、學(xué)、習(xí)所決定,才、氣是一類,即指作家的先天性情。作文如此,作詩亦如此。“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便是陶淵明的個性。蕭統(tǒng)贊他是“穎脫不群,任真自得”(《陶淵明傳》), 酷愛自然是陶淵明的天性,堅守自然之性, 在生活中詩歌中處處表現(xiàn)真性情。概而言之,這種藝術(shù)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
(一) 平淡自然——語淡情深
《論詩絕句三十首》評陶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指出陶詩的審美傾向是天然清新,無須雕飾而真淳自見,與晉代追求詞采華麗大異其趣,自然本樸,這也就是《朱子語類》所說:“淵明詩平淡出于自然。”這是一種極高的審美趣味。其語言平淡自然,有如清水芙蓉。如其《歸園田居》組詩: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fù)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風(fēng)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地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全詩質(zhì)樸,語言明白省凈:不事典故,不用辭藻。敘事寫物,樸實無華。如舟過水無痕,雁過空無跡。在這里,淳樸的民風(fēng),單純的人際,所擁有的只是愉悅和寧靜。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外狹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胺N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shù)特色。
陶詩中大部語言都是表面平淡,但實是寓精奇華美于平淡樸素之中。蕭統(tǒng)在 (陶淵明集序)中就說: “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章,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辩妿V在 《詩品)中評陶詩亦云: “至如 ‘歡言酌春酒’。 ‘日暮天無云’,風(fēng)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那!”惠洪 (冷齋夜話)卷一載: “東坡嘗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碧赵娖降匀欢植宦陡徶,是常為后人所驚嘆的。例如:
凄凄歲暮風(fēng),翳翳經(jīng)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目倦川涂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
南窗革時物,北林榮且豐。神淵寫時雨,晨色奏景風(fēng)。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流塵集虛坐,宿草旅前庭。除階曠游跡,園林獨余情。
《悲從弟仲德》
露凄暄風(fēng)息,氣澈天象明。往燕無遺影,來雁有余聲。
《九日閑居》
借助整齊的對偶形式與諧調(diào)勻稱的音節(jié),把相互對應(yīng)的兩個部分突現(xiàn)出
來,使它們互相映襯;ハ嘌a充,既顯得自然本色,又加強了語言的形象化
與感染力。又如:
《雜詩》其二: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風(fēng)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和郭主簿》其一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fēng)因時來,回飆開我襟息交游閑業(yè),臥起弄書琴。園蔬有余滋,舊谷猶儲今。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cè),學(xué)語未成音。此事真復(fù)樂,聊用忘華簪。遙遙望白雲(yún),懷古一何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迸c“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的“擲”和“貯”字,是再平常不過的動詞,但看似平淡卻很精彩。
蘇東坡說:“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莺橹赋觯骸按舐什鸥咭膺h,則所寓得其秒,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冷齋夜話》卷一)。是的,陶詩語言的真諦就是在“經(jīng)意而不經(jīng)意”(《蕙風(fēng)詞話》)之間,使綺麗寓于樸素之中,造就如此平淡自然的語言之美。
東晉以來,玄風(fēng)大熾。士族文人務(wù)空蹈虛,理贅于辭,不免“淡乎寡味”之饑。而陶淵明把自己領(lǐng)悟到的人生真諦包蘊在淳樸篤實的田園生活中,詩語平淡自然更是情深雋永。鐘嶸《詩品》評其文風(fēng)是“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zhì)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云’,風(fēng)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指出陶潛樸茂中不乏風(fēng)華清靡的藝術(shù)趣味。也就是蘇軾評價陶詩所稱譽的“陶淵明詩不多,然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曾纮也說:“余嘗評陶公詩造語平淡而寓意深遠,外若枯槁,中實敷腴”(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引)。試看: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一∶
在昔聞南畝,當(dāng)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已緬。 鳥哢歡新節(jié),泠風(fēng)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fù)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其二∶
先師有遺訓(xùn),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zhuǎn)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wù),解顏勸農(nóng)人。 平疇交遠風(fēng),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新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懷古”是詩題中的中心詞。第一首是去田舍途中的詠懷。開頭四句“在昔聞南畝,當(dāng)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敝标悓⑷ツ袭躬耕之事,言約旨遠,語淺義深!按号d”之情不能“自免”。中間六句寫去南畝途中的所見所聞,“夙晨”、“鳥弄”、“寒竹”一副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的景象,詩人一路欣賞鳥語花香,陶醉于大自然的真趣之中。詩句有如風(fēng)行水上,詩人的歡欣之情自然在春風(fēng)中彌漫。第二首續(xù)繼而來,思更深,情更切!氨纭币韵掳司鋵懺谔锢锔鲿r的情懷!皻g”字痛快淋漓的表現(xiàn)“憂道不憂貧”的喜悅,由于自己內(nèi)心喜悅,所以才對農(nóng)人“解顏”相勸。而對“平疇”、“良苗”的描寫更是情深意濃。詩人懷古言志,語言平淡自然猶如話家常,但真情感人。如元陳秀明編《東坡詩話錄》曾載:“蘇子瞻一日在學(xué)士院閑坐,忽命左右取紙筆。寫‘平疇交遠風(fēng),良苗亦懷新’兩句,大書小楷行草,凡寫七八紙,擲筆太息曰:‘好!好!’散其紙于左右給事者。”
又如:《飲酒其十四》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shù)斟已復(fù)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淵明在寧靜的鄉(xiāng)居生活中,或與鄰人“披草共來往”或“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閑談暢飲是常事。這次“飲酒”只由是——詩人招引,其情不俗;故人“賞”此趣,一個平淡的“賞”字,道出其情亦雅!瓣鼔叵嗯c至”,鄉(xiāng)人各自”挈壺”而至,鄉(xiāng)里古樸淳真之情在平淡自然的言語中溢出,沁人心脾!鞍嗲G坐松下,數(shù)斟已復(fù)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边@四句寫松下飲酒的情景,無幾案可憑,亦無絲竹相和,但鋪荊于地,賓主圍坐,舉觴相酬,隨意言笑,豈不是更有一番清趣,豈不是洋溢著一股更濃郁的情意。此情無關(guān)乎世俗,此情源于詩人淳樸的生活體驗,發(fā)之于聲,便是語淡情深。
再看《停云》:
“靄靄停云,蒙蒙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停云靄靄,時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東園之樹,枝條再榮。競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悅彼平生。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停云》,思親友也。”“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寫詩人思念朋友的殷切深情,等待朋友的焦急之情。神態(tài)與心情生動而真實。“東園之樹,枝條再榮。競用新好,以招余情!睒淠镜蛄憧稍佻F(xiàn)欣欣向榮之新境,此種景象豈不更是召喚出詩人思念朋友的深沉感慨!棒骠骘w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兵B兒閑靜的棲息在樹丫上,熱切優(yōu)美的相互唱和,此種動人情景,自然興起詩人懷念朋友的摯切心情,他是多么想和朋友相見開懷暢談,而終于“愿言不獲”,于是只有一句意味深長的感嘆:“抱恨如何”。陶淵明在這首詩中,至始而終都是寫懷念朋友,真實感人,而“懷親友”隱晦曲折涌現(xiàn)出的感變傷時之情也是悲憤難抑。陳廷焯說:“淵明之詩,淡而彌永,樸而實厚,極疏極冷極平極正之中,自有一片熱腸,纏綿往復(fù),此陶公所以獨有千古,無能為繼也”(《白雨齋詞話》卷八)
梅堯臣說: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逼降匀欢终Z淡情深猶為可貴。陶淵明平淡自然的語言特色,并非始于他歸田之后,其詩基本上用平淡自然的語言寫詩,這也正是他的難能可貴之處。早在歸田前,寫有五言詩《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fēng)于規(guī)林》: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崩浪聒天響,長風(fēng)無息時。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當(dāng)年詎有幾,縱心復(fù)何疑!”
其中,只有“巽坎”取自《周易》,其余語言通俗樸素自然,“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就連表達希望歸隱的真實感情也是自然流露。又如他的《挽歌詩》其一云: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隁馍⒑沃?枯形寄空木。嬌兒素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fù)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在詩人依舊平淡的語言中,我們看到詩人面對死亡莞爾而笑的自然之態(tài)。
(二)渾融湊泊——意與境合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陶淵明過著雅凈簡素的鄉(xiāng)村生活,享受著淳樸憨厚的農(nóng)家風(fēng)情。清新秀美的田園風(fēng)光,陶冶著他的心靈,使他在心靈深處聽到自然發(fā)自遠古的樸茂之聲,也使他在靈臺中發(fā)現(xiàn)了生命與自然的熹微晨光。于是自然萬物流淌在其詩中,成為獨特的自然意象。天地、山川、草木、榮木、蔓草、園木、三春蕖、秋蓮房、游魚、飛鳥、青松、秋菊、冬雪、斜川等風(fēng)物、以及永遠周而復(fù)始的自然,甚至寥廓的宇宙,都成了陶詩中體驗生命的原型意象,這些意象渾融湊泊,這也正是他那超塵脫俗的人格象征和回歸自然超然淡泊的風(fēng)格的藝術(shù)觀照。陶詩中有不少作品意與境交相融合,極富理趣,借用王國維的話來說是“有境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飲酒》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