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陶淵明與《桃花源詩并記》

時間:2024-09-09 14:18:22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陶淵明與《桃花源詩并記》

  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寫著的《桃花源詩并記》作為其代表作,一千六百年來爭論不休,從李白、蘇軾到陳寅恪、唐長孺等人皆對此進行探索。桃花源問題因何不能定論?千古之謎在于:一、桃花源里的居民是什么人?來自何方?二、“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在哪里?三、陶淵明創(chuàng)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到哪些傳聞影響?

陶淵明與《桃花源詩并記》

  關于陶潛的《桃花源詩并記》[1]一文的真實性,千年來一直爭論不休。近人陳寅恪1936年的《桃花源記旁證》[2]認定桃花源在北方的弘農或上洛,與塢堡類似,并給出詳細的邏輯推理。唐長孺則在1956年的《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3]中反駁桃花源故事本為南方的傳說,是武陵蠻人的故事,與塢堡并無關系。

  然而二者的論證也不過是兩種可能性,論證多為推測,材料亦很不足。如陳先生認為桃花源雖本在北方之弘農或上洛,但以牽連劉之入衡山采藥事之故,不得不移之于南方之武陵。和唐先生認為蠻人的故事“事先在荊、湘一帶傳播”,之后“又流入蜀地”,都不過是主觀的設想。正因如此,后來的學者在這條桃花源路仍在爭論不休。筆者認為桃花源之所以神秘,未解之疑在于:一、桃花源里的居民是什么人?來自何方?二、“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在哪里?三、陶淵明創(chuàng)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到哪些傳聞影響?

  在這幾個問題中,桃花源居民的身份歸屬最為重要,故首先探討。

  唐長孺先生認為桃花源居民乃武陵蠻人,他們因受徭役賦役壓迫入山。筆者贊同此觀點。原因是如果像陳先生所說桃花源人避的是前秦之亂,前秦與陶淵明所處的東晉時代(太元年間,即373-396年)不遠,里面人不致如此驚異。另外,魏晉南北朝數百年一直處于動蕩,若要避亂,何不早避呢?而在賦役方面,秦的暴政是極為苛重的,賈誼亦認為重的徭役是秦滅亡的主因!短一ㄔ丛姟烽_頭為“氏亂天紀……春蠶收長絲,秋熟王稅”,不提戰(zhàn)亂而多提徭役。又如陳先生所說,塢壁一般有首領率領入山,且塢主與成員是庇護者與被庇護者的關系,被庇護者需要繳租服役,存在一定剝削壓迫。而《桃花源詩并記》中太古之風能如此長存,顯然是一種無等級無壓迫的氏族社會,成員皆為逃亡難民。“怡然有余樂,于何勞智慧”,桃花源里沒有官吏,沒有捐稅,沒有壓迫和欺詐,一切只有淳樸安樂。由于蠻族此時大致處于氏族公社末期,內部階級矛盾尚不尖銳。又因為避亂入山,面臨山林未開墾、生產工具和土地條件不足等艱困條件,必然要求通力互助以保證生存,很可能又恢復公社組織。“土地平曠,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句子表明桃花源里的土地經過統(tǒng)一規(guī)劃,田地較為集中,大家一起勞動,這也就是桃花源人聚族而居的情形。

  關于桃花源人是武陵蠻族的研究,彭伊立、覃武陵在《<桃花源記>并非虛構——論桃花源與武陵蠻》[4]中給了更充分的證明,其主要論據有:

  (1)公元前3世紀秦滅巴后,巴人其中一支,流入五溪。成為武陵蠻的先民之一。其具備了“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的人文背景。巴人是最早的稻作文化民族之一,其有著優(yōu)良淳厚的風俗,文中“便要(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正是巴文化淳厚民風的寫照。即桃花源居人是避秦時亂的巴人后裔。

  (2)自秦漢起,中原封建王朝在武陵山區(qū)均是“古所設縣、并無其官”。長期實行“以蠻治蠻”的政策,對蠻酋,以撫為主,只求降服,納貢。部落首領僅是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的頭人,不脫離生產!短一ㄔ从洝分械臒o階級、無壓迫、人人勞動、自由平等相處的社會環(huán)境正是當時“武陵蠻”生活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

  (3)漢朝數次進攻武陵山區(qū),終因武陵山區(qū)險惡的地形和氣候環(huán)境原因失敗告還,自此后武溪山區(qū)“蠻夷”民族一直過著相對比較安定、和平的生活。魏晉時期武陵蠻聚居區(qū)亦有200多年沒有戰(zhàn)爭,成了和平、寧靜的“世外桃源”,與外界嚴重隔離。武陵山區(qū)腹地是桃花源的典型原型,這些和“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情景相一致。

  筆者認為桃花源人除了是武陵蠻族外,另外一種可能性是桃花源居民是北人南渡入山。魏晉時期北人南渡的兩個方向為“東晉南朝政治中心和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以及“不發(fā)達地區(qū),尤其是深入山區(qū)。”由于桃花源“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顯現出的秩序井然,民風純樸和表現出來的相當深厚的農耕文化淵源,與蠻族有一定差別,然而也不排除文章具有相當程度的夸張性。

  第二個問題是: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如果存在,在哪里?

  南朝后期黃閔所著《太平御覽》卷四十九引《武陵記》云:“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尋水號曰:‘桃花源’,故陶潛有《桃花源記》”。又曰:“昔有臨黃道真,在黃聞山側釣魚,因入桃花源。陶潛有《桃花源記》。今山下有潭,立名黃聞。此蓋聞道真所說,遂為其名也。”[5],即認為陶淵明是根據紀實而非一人虛構寫著《桃花源記》。又酈道元《水經·水注》云:“南縣西有夷望山,孤聳中流,浮險四絕,昔有蠻民避冠居之,故謂之夷望也。南有夷望溪。”而《桃花源記》記載的時間是東晉太元年間,即公元376年至396年間的事,與陶淵明處于同一時代。其筆下的太守、武陵漁人、劉子均是同時代的真實人物。

  關于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這個問題,眾家皆認為桃花源是有確切地存在的,所爭議的不過是該地的具體位置。陳寅恪先生認為桃花源在北方的弘農或上洛,唐長儒先生對此觀點是否認的,其認為桃花源應在南方之武陵,并引用與陶淵明時代相當的劉敬叔《異苑》中武陵蠻人射鹿故事及《神仙感遇傳》中沖關于武陵酉陽縣孤山的描述證明。1969年,勞發(fā)表《桃花源偶記》[6]一文,亦反對陳寅恪先生的說法,認為北方干枯的黃土峽谷,與《桃花源記》“良田、美池、桑竹之勝”不相宜。桃花源地爭論的最大難點其實是魏晉時期的特殊性造成的,魏晉時由于人口的流動帶來文化的融合,桃花源里聚族群居式的生活不獨為北方所有,桃花源的傳說也可能在南北方同時流行。

  但是不難看出,《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自然環(huán)境,更有可能是江南的環(huán)境。這和作者陶淵明是南方人是吻合的。“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沿溪行……”陶淵明的筆鋒直指當時的武陵。武陵在南方,捕魚業(yè)也更廣泛的存在于魚米之鄉(xiāng)的南方。

  現今全國大約有三十幾處自稱是桃花源原址。其中典型說法有這樣幾種:

  1、江蘇連云港宿城西說。宿城地處云臺余脈,三面高山,一面向海,與外界隔絕,形成天然塢壁。當年陶淵明為鎮(zhèn)軍劉牢之參軍時到過宿城,并留下《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阿作》等詩文,其地至今還保留著武陵的地名。

  2、湖南新化的奉家山說。其根據是發(fā)現了奉姓人族譜中有先世避秦亂遷徙此地的相關記載,其后人認為奉姓即秦姓的演變。[7]

  3、湖南常德桃花源說。這個“桃花源”面積約2.5平方公里,桃源山是文化的中心,從西晉到晚明,以桃源山為主的名勝古跡,代有聲名。

  4、湖北十堰竹山縣說。此地曾為古武陵縣所在地,西漢置,東漢廢;三國魏復置,南朝梁廢;唐初又置,貞觀十年又廢;而湖南常德的武陵縣隋代才設置,相隔千年。且該地與劉子所在的南陽較為接近。[8]

  要弄清桃花源究竟實指何處,首先必須考證一下“武陵蠻”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筆者較為認同的是當時武陵蠻存在于荊、湘一代的武陵山地區(qū),即現今的湖南、湖北省西部。陶淵明本人對武陵蠻是十分了解的,其曾祖陶侃生于鄱陽,而鄱陽為當時奚蠻雜居區(qū)域。《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記載:“吳平,徙家廬江之尋陽”。在本傳末論曰:“士行(侃字)望非世族,俗異諸華”!妒勒f新語》更載有溫罵陶侃為“奚狗”。[9]陶侃在西晉時任荊州刺史,親自督占過五溪蠻。陶淵明祖父陶茂亦曾做過武昌太守,其親妹妹出嫁武昌程氏,405年病故后他還親自到武昌奔喪,這些都是他進一步了解“武陵蠻”社會狀況的有利條件。

  清人蔣維光《游桃花源》寫到:“此境何人辟?淵明記一篇。”,認為湖南的桃花源出現于文章之后。此地雖有美好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田園風光,但它處于我國封建社會統(tǒng)治的核心區(qū)域,戰(zhàn)爭頻,很難有無階級、無壓迫、無紛爭“世外桃源”的社會環(huán)境。而湖北的竹山縣說也尚未成定論。真實的桃花源只有一個,也正因為該疑問無人能解。近年來,為旅游業(yè)的需要,全國爭相申報桃花源原址的地區(qū)如雨后春筍,可謂壯觀。

  最后一個問題:陶淵明創(chuàng)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到哪些傳聞影響?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陶淵明的生平。

  陶潛,字元亮,號淵明,又稱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東南)人。生于公元365年,歿于公元427年,終年63歲。[10]其曾五次出仕,七次辭官,405年,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寫出了著名的《歸去來兮辭》。418年(晉安帝義熙十四年)寫作《桃花源詩并記》,此時,陶淵明已年屆五十四,歸隱田園達13年。陶淵明在此背景之下,寫下了夢幻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記》,其用意何在?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這還要從其五次出仕,七次辭官說起。

  1、393年(東晉太元十八年),29歲的陶淵明首次出仕,任江州祭酒。其深感大志難酬,不堪吏職,不久解職歸田。后來州里召他做主簿,他辭不受命。

  2、399年(隆安三年),大約在35歲,其充任荊江二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不久桓玄在江陵籌備位的陰謀敗露,陶淵明覺得自己“投冠旋舊”看錯了人,401年(隆安五年)冬,母孟氏卒,陶淵明還潯陽居喪。從而找藉口離開了桓玄。但這次在江陵生活的見聞,使他了解了“武陵蠻”的生活現實,為其晚年寫《桃花源記》提供了寫作題材。

  3、404年(元興三年),陶淵明在劉裕幕下任鎮(zhèn)軍參軍,不久亦看清了劉裕權的野心,失望之下辭官,結束第三次出仕。

  4、405年(義熙元年),陶淵明再次到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處任建威參軍。不久,劉敬宣上表辭職,陶淵明亦自然離職,第四次出仕的時間很短暫。

  5、同樣是405年,陶淵明為了生計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潯陽郡派督郵至,其不愿意“束帶迎之。”故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遂授印去職。

  五次出仕未遂的曲折歷程,使陶淵明終于認識到“世與我而相違”,寫下了炙人口《歸去來兮辭》,開始田園隱居生活。觀其一生,陶淵明的性格具有兩重性,這與他受到他外祖父孟嘉和曾祖父陶侃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陶侃是一位被后人推崇為“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的良臣,其早年當過武岡令,后又被荊州刺史劉宏辟為南蠻長史,負責荊州少數民族事務。亦親任荊州刺史多年,死后葬于長沙。其一生和荊州、武陵蠻有著許多難解之緣。這或許成為陶淵明晚年寫作《桃花源記》生活渠道之一。陶淵明一生的品德操守受其曾祖父陶侃影響至深,少年時期就有“猛志逸四海,思遠”[11]的大志。他關心人民疾苦,痛恨戰(zhàn)亂,希望像曾祖父陶侃一樣兼濟天下,卻目睹官場種種黑暗,其為了維護自身氣節(jié),最終辭官歸隱。

  另一方面,陶淵明自幼喪父,與母親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茍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于忘懷得意,傍若無人。”[12]日后,他的個性、修養(yǎng),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時代思潮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yǎng)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生活的東晉時代,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乃至激烈的火拼。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又存在著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直至最后,陶淵明“愛丘山”的素愿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正是陶淵明退隱后的閱歷、遭遇,對君權的不滿和憤慨,促使他寫著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詩并記》。其集畢生之見聞,特別是在江陵生活時對武陵山區(qū)武陵蠻的見聞,以武陵蠻的生活現實為原型,以極平淡質樸形象的筆調,描繪了一個這個與世隔絕、和平安定、民風淳樸的桃花源。

  在第二個疑問中,我們確定了桃花源應處于荊、湘一代的武陵山地區(qū),但是《桃花源記》的形成還融合了一定的傳說。唐長孺先生認為《桃花源記》的故事經過了一個民間傳說的過程,最終的作品有作者一定的想像和虛構。而胡懷琛先生的探究支持此觀點,他認為陶淵明之《桃花源記》與劉敬叔之《異苑》、任之《述異記》在故事結構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者是《桃花源記》“詞彩更為豐美,篇幅更長,更接近于一篇獨立的小說”。其根據它們的簡程度,進而指出:“應該是簡單的在前,復的在后。”[13]

  另外,《桃花源記》深藏著至少是三個流傳頗廣的傳說故事的精髓。即誤入仙境、秦人古洞和爛柯山故事。[14]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化用了東漢時已在民間流傳的“誤入仙境”的故事。入桃花源被洞人盛情款待與“秦人古洞”的傳說極其相似。而漁人出來后,尋向所志,不復得焉,隱晦地表達出了桃花源仙境早已茫然、無法問津。

  關于陶淵明寫作《桃花源詩并記》究竟受到了哪些“傳聞”的啟發(fā)?唐長孺先生認為是來源于南方蠻族傳說。陳寅恪先生懷疑,陶淵明間接或直接得知了東晉義熙十三年(417)春夏間,戴延之等進入函谷關途中的所見所聞,《桃花源記》的紀實成分可能取材于這里。

  筆者認為《桃花源記》的另一個疑點是劉子。唐代編修的《晉書•隱逸傳》[15]中記載:“劉之,字子,南陽人,光祿大夫耽之族也。之少尚質素,虛退寡欲,不修儀操,人莫之知。”劉子根本就無意于奔走仕途,他遠離塵世,過著隱逸的生活。“好游山澤,志存遁逸。”“車騎將軍桓沖聞其名,請為長史,之固辭不受。”他不追求功名利祿,并偏愛靈山異水。從這個方面來說,他與陶淵明是志趣相投的,也無怪乎陶淵明在文中稱其為“高尚士”也!稌x書•隱逸傳》中有一段對其傳奇經歷的記述“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閉,一囷開,水深廣不得過。欲還,失道,遇伐弓人,問徑,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靈方藥諸雜物,之欲更尋索,終不復知處也。”

  《桃花源記》全文為何會出現一個有真名真姓的人物?這個與陶淵明同時代并且有相同志趣的人是否與陶淵明接觸交談過?陶淵明是否從這個愛好山水的人身上聽聞了一些傳說?如今都不得而知。

  陶詩以田園詩最為著名,其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于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是他在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陶淵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就是他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是一個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在那里生活著著普普通通的人,他們自給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違農時。他們不交苛捐雜稅,生活寧靜而幸福。但詩人知道在一個充滿著陰謀、屠殺、戰(zhàn)爭的社會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種奢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陶淵明的歸隱之路,實際是其理想與當時的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桃花源記》亦是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其崇尚自然的本性發(fā)生沖突的產物。

【陶淵明與《桃花源詩并記》】相關文章:

陶淵明《桃花源記》全詩欣賞06-05

陶淵明桃花源詩并序02-08

從《桃花源詩》看陶淵明的理想美12-22

桃花源記陶淵明11-19

桃花源記 陶淵明04-14

陶淵明 桃花源記04-13

桃花源記——陶淵明01-30

陶淵明《桃花源記》03-24

陶淵明 桃花源記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