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蜀川與蜀州辨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異文證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長安的時候?qū)懙摹!吧俑,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硎翊ㄅc蜀州辨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異文證釋。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蜀川與蜀州辨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異文證釋
內(nèi)容提要 初唐王勃名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蜀川”作“蜀州”的異文,向無善解。至有以“蜀州”指四川為解者,實不可從。揆諸史實,蜀州之設(shè)置較晚,在王勃死后十年方才有之;而蜀川之設(shè)置較早,在東漢安帝時期。故王勃詩題,有作“蜀川”的道理,而無作“蜀州”的可能。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笔且皇啄捴巳丝诘那Ч琶,此詩題目又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作《杜少府之任蜀州》 ① ,這幾個詩題異文以何為正?從理論上說,這首詩的標(biāo)題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而不可能幾個都是正確的。通常唐詩選本或教材都注詩題一作什么,而不說明原由或考證來歷等。沿襲一久,積重難返,后來的文史讀物甚至教科書對王勃此詩題即使有說明解釋的,也往往難以見到較為中肯而且妥帖的疏理。頃見一種中學(xué)語文教材選入王勃此詩,其題目亦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注釋云:“蜀州,今四川! ② 未知有何根據(jù)?故關(guān)于此詩標(biāo)題所涉及的地名歧說,不僅屬于一般的文史知識問題,還關(guān)乎義務(wù)教育常識的正誤問題。今不揣淺陋末學(xué),據(jù)讀書所及,略加考證,申述鄙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題異文中涉及“蜀川”、“蜀州”兩個地名,判斷其正誤的基本前提是:蜀川、蜀州分別是何時設(shè)置,何時使用?作為王勃詩題目中的地名,則其地名必須在王勃生前已經(jīng)開始設(shè)置并使用,則方有可能為作者寫入詩題,否則就不可能是作者所定的詩題而是后人摻和甚至篡改的結(jié)果了。陳寅恪先生在其《讀〈哀江南賦〉》中談到為古文索解時說:“解釋詞句,徵引故實,必有時代限斷。然時代劃分,于古典甚易,于‘今典則難。蓋所謂‘今典者,即作者當(dāng)日之時事也。故須考知此事發(fā)生必在作此文之前,始可引之,以為解釋。否則雖似相合,而實不可能! ③
一、蜀川設(shè)置于東漢,用于王勃以前
蜀川一名,起初是一個縣名,始設(shè)置于漢朝。據(jù)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四《眉州》載:“蜀川縣在川中心,《輿地志》云:‘后漢安帝(劉祜,公元107—125年在位)置。易州廣漢、嘉州,是為三蜀。嘉州見在川中,故名蜀川! ④ 按樂史所載,似“蜀川”一名其地理范圍就是指宋朝時嘉州(治今四川樂山市)之地。蜀本為獨立王國,秦滅蜀,改置為蜀郡,郡治即在嘉州,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一《劍南道上·成都府》:“秦惠王元年,蜀人來朝。八年,因五丁伐蜀,滅之,封公子通為蜀侯,于成都置蜀郡,以張若為守,因蜀山以為郡名也。始皇三十六郡,蜀郡不改。其理(胡案:郡理即郡治,唐人避高宗李治諱改治為理)本在青衣江,今嘉州龍游縣界。漢高帝王蜀,分蜀置廣漢郡。” ⑤ 綜合李吉甫與樂史的記載來看,所謂“蜀川”就是指蜀郡,后來分置為蜀郡、嘉州和廣漢三郡,合稱“三蜀”,可指蜀中。猶如古代習(xí)慣上以吳興(治今浙江湖州)、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和常州合稱“三吳”,以泛指“吳中”!叭瘛钡闹嗡驹诩沃荩笠频匠啥。青衣江、嘉州龍游縣界即在嘉州,因嘉州位于川中心,故稱這一屬于現(xiàn)代地理學(xué)上四川盆地的中心地帶為“蜀川”。則“蜀川”的核心乃是“三蜀”。
這個地名,王勃不僅用之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中,還在《思春賦 并序 》中用及。據(jù)其序云:“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浮游歲序,殷憂明時,坎?圣代。九隴縣令河?xùn)|柳太易,英達君子也,仆從游焉。高談胸懷,頗泄憤懣!接醒,目極千里傷春心,因作《春思賦》。庶幾乎以極春之所至,析心之去就云爾!逼滟x中寫道:“若夫年臨九域,韶光四極。解宇宙之嚴(yán)氣,起亭皋之春色。況風(fēng)景兮同序,復(fù)江山之異國。感大運之虛盈,見長河之紆直。蜀川風(fēng)候隔秦川,今年節(jié)物異常年。” ⑥ 又據(jù)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三百十五《輿地考》:“至東魏將侯景以河南地降,逆亂相尋,有名無實。及景平后,江北之地,悉陷高齊;漢川、蜀川,沒于西魏。” ⑦ 漢川指“蜀川”與“秦川”之間的漢中,故蜀川指蜀中的成都平原是順理成章的。
另一方面,唐朝文人提到蜀川地名的詩文,也可作為當(dāng)時蜀川在社會生活中使用情況的旁證。如與王勃生活時代基本相同的蜀人陳子昂(公元661—702年)《上蜀川安危事三首》:“臣伏見四月三十日敕廢同昌軍,蜀川百姓,每見免五十萬丁運糧,實大蘇息。然松、茂等州諸羌首領(lǐng)二十年來利得此軍財帛糧餉,以富己潤屋。今一旦停廢,失其大利,必是勾引生羌,詐作警問,以恐動茂、翼等州,復(fù)使國家征兵鎮(zhèn)守。若松茂等州無好都督,則此詐必行,旦夕警問必有發(fā)者。一發(fā)已后,警動蜀州。朝廷不知,征兵赴救。兵至賊散,靡弊更甚!薄笆裰羞\糧既停,百姓更無重役!薄笆裰兄T州百姓所以逃亡者,實緣官人貪暴,不奉國法,典吏游容。因此侵漁剝奪既深,人(胡案:人本作民,因避唐太宗諱改)不堪命,百姓失業(yè),因即逃亡。兇險之徒,聚為劫賊! ⑧ 其所述“松茂”等州正在“蜀州”西北面,今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境內(nèi),為當(dāng)時西北諸羌進攻蜀川的必經(jīng)之地。又所謂“警動 蜀州”而致朝廷徵兵赴救者,因蜀州正當(dāng)松茂等州與蜀川心臟成都的中間,一旦有失,必然危及全蜀。陳氏又有《上蜀川軍事》一文,內(nèi)有:“臣伏見劍南諸州緣通軌軍屯在松潘等州,千里運糧,百姓困弊。臣不自恤,竊為國家惜之。” ⑨ 此文《四庫全書》題作《上蜀中軍事》。綜上所述,陳子昂文中“蜀川”所指范圍指劍南諸州,即唐朝劍南道所轄西川節(jié)度使管轄范圍,與其文中“蜀中”之概念大致相當(dāng)。
以上詩文所及蜀川,均指“三蜀”。正史中也可提供例證,如《舊唐書·地理志》維州下:“(維州)垂拱三年又為正州,天寶元年改為維川郡,乾元元年復(fù)為維州。上元元年后,河西隴右州縣皆陷吐蕃,贊普更欲圖蜀川,累急攻維州不下,乃以婦人嫁維州門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蕃兵攻城,二子內(nèi)應(yīng),城遂陷。” ⑩ 維州轄境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當(dāng)時處于漢蕃相持地域!杜f唐書·畢構(gòu)傳》:“頃之,復(fù)授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充劍南道按察使。所歷州府,咸著聲績。在蜀中尤革舊弊,政號清嚴(yán)。睿宗聞而善之,璽書勞曰:‘……卿孤潔獨行,有古人之風(fēng)。自臨蜀川,弊化頓易! 11 《舊唐書·文宗紀(jì)》載太和三年“丙申,西川奏南詔蠻入寇”,“十二月丁未朔,南蠻逼戎州。遣使起荊南、鄂、岳、襄、鄧、陳、許等道兵赴援蜀川” 12 ,《舊唐書·哀帝紀(jì)》載唐末西川叛亂,“丙寅,(朱)全忠繼至。壬申,匡凝牙將王建武遣押牙常質(zhì)以荊南降,言權(quán)知荊南軍府事趙匡凝今月十一日棄城上峽奔蜀川! 13 由于“蜀川”在蜀之中心,故其含義在“三蜀”之基礎(chǔ)上,可寓指“蜀中”,也即可泛指蜀地。故王勃詩題“蜀川”乃是用習(xí)稱,指“三蜀”之地。杜少府即是到“蜀川”某縣擔(dān)任縣尉之人,所指亦當(dāng)為具體的地區(qū),而非泛指蜀地。王詩中“風(fēng)煙望五津”是指“蜀川”的腹地,向引《華陽國志》“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為有五津,始曰白華津,二曰萬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頭津,五曰江南津”為解,此五津分布于從灌縣(今都江堰市)到犍為的岷江各大渡口,正好貫串了蜀川的心臟地帶。近人考證詩題中的杜少府即杜甫之祖父杜審言,其所任之地為通義(今四川眉山)縣尉,則與蜀川之范圍吻合。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中編第一冊選入王勃此詩,在詩的解題中說“蜀川,猶言蜀地” 14 ,乃是以泛指的“蜀川”來解釋王勃詩中的“蜀川”。亦殆是前述義務(wù)教育教科書中以“蜀州”為指四川解者之所本。
二、蜀州是唐朝武則天垂拱二年設(shè)置,時王勃已死十年
蜀川這一地名上文作了粗略鉤稽,可以大致了解王勃詩題“蜀川”的梗概。但是這還要考察在唐朝前后蜀中有無設(shè)置過“蜀州”這樣的行政區(qū)劃。
據(jù)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一《劍南道上·成都府·蜀州》載:“《禹貢》梁州之域。秦滅蜀,為蜀郡。在漢為郡之江原縣也。李雄據(jù)蜀,分為漢原郡,晉穆帝改為晉原郡。后魏平蜀后,移犍為郡理此東三十里,因省晉原郡以并之,仍于此西十里立多融縣,取舊郡名也。隋開皇三年改屬益州,皇朝初因之,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晉原等四縣屬蜀州。” 15 又《舊唐書·地理志》:“蜀州,垂拱二年分益州四縣置。天寶元年改為唐安郡,乾元元年復(fù)為蜀州也。領(lǐng)縣四,戶五萬六千五百七十七,口三十九萬六百九十四。至京師三千三百三十二里,至東都三千一百七十二里! 16 據(jù)此,唐朝蜀地的行政建置中的確有一個蜀州,管縣四個:晉原、青城、新津、唐興。這一塊地方在今天四川省會成都以西的新津到郫縣青城山一帶,州治晉原即今四川崇州市,緊靠蜀地中心城市成都,也算得上蜀地的中心地帶了。只是“蜀州”與“蜀川”并非改名而成。這與唐朝西川節(jié)度使境內(nèi)其他行政建置改川為州者不同,如維川之改為維州,瀘川之改為瀘州,靜川之改為靜州 17 。
“蜀州”出現(xiàn)于唐人詩文也在王勃之后。唐人詩文中寫到蜀州的,在王勃之前者無;除王勃的這首詩外,都在王勃之后。如唐朝著名詩人高適就曾經(jīng)擔(dān)任過蜀州刺史,其友人杜甫作有《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并序》:“開文書帙中,撿所遺忘,因得故高常侍適。往居在成都時,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憶見寄詩,淚灑行間,讀終篇末。自枉詩已十余年,莫記存沒。又六七年矣,老病懷舊,生意可知……”詩中有句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 18 杜甫又有《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因呈揚五侍御》 19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等詩 20 ; 自居易有《唐東都奉國寺禪德大師照公塔銘并序》:“大師號神照,姓張氏,蜀州青城人也! 21 杜牧《馬迥除蜀州別駕等制》 22 ;晚唐杜光庭《蜀州孟駙馬就衙設(shè)消災(zāi)遷拔黃?道場詞》等 23 ,這些都清楚而有力地證明:蜀州的設(shè)置晚于王勃,唐人詩文中出現(xiàn)“蜀州”沒有早于王勃的應(yīng)當(dāng)不是偶然的現(xiàn)象,王勃詩題中的“蜀州”是不正常的。前文所引陳子昂《上蜀川安危事》的寫作時間在“圣歷元年”即公元698年,故文中不僅出現(xiàn)“蜀川”,而且出現(xiàn)了“蜀州”,這就符合歷史,不致乖戾。
“蜀川”是一個設(shè)置于東漢安帝時期的縣,雖然可以用作“蜀”的泛稱,但其范圍是以四川盆地的中心區(qū)域“三蜀”為主;“蜀州”是一個唐朝垂拱二年設(shè)置的州名,位置在成都的西側(cè),其歷史遠不如蜀川悠久。考王勃卒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6年),《舊唐書·王勃傳》載:“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為《采蓮賦》以見意,其辭甚美。渡南海,墮水而卒,時年二十八! 24 而蜀州是在垂拱二年設(shè)置的,王勃卒年早于蜀州設(shè)置的時間。換言之,王勃卒后十年唐朝方才設(shè)置了蜀州。則王詩題中不當(dāng)出現(xiàn)“蜀州”字樣,哪有預(yù)先使用十年以后設(shè)置的州郡名字的?而數(shù)百年來流傳甚廣的《唐詩三百首》陳婉俊補注:“蜀州:《輿地志》:‘崇慶州,唐名蜀州。”雖未以“蜀州”來泛指蜀地,也是明顯的失考。即以設(shè)置于王勃身后十年的蜀州作為其詩題,是違背歷史常識的。所以從上述的材料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初唐詩人王勃的名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正確的。其詩題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蜀州”異文是因為“蜀州”、“蜀川”字形相近而產(chǎn)生的訛變,亦有后人改動的可能,在王勃作此詩的時候尚無此州名。陳婉俊補注中提到王勃詩題“舊本俱作《杜少府之任蜀川》”,也可說明此詩題的異文是后人改動所存留的痕跡。
三、釋蜀州為蜀地之因由于混淆概念
前文已經(jīng)闡述了“蜀川”是從川中心地帶而得出的通稱,并由此而作為泛指蜀地。其所指范圍大約與“蜀中”一語相當(dāng)。但到后代,由于歷史的變遷,行政區(qū)劃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人們對于這兩個地名所指的范圍逐漸模糊。唐朝垂拱二年所設(shè)置的“蜀州”就地域范圍而言乃是“蜀川”即三蜀的一部分,兩者的關(guān)系屬于包含與被包含的關(guān)系,用邏輯學(xué)中的歐拉圖表示如下:(圖略)
因此客觀上也存在“蜀州”即在“蜀川”內(nèi),即“蜀州”與“蜀川”的一部分重疊,以“蜀州”來取代“蜀川”是不錯的條件。加上前述蜀境內(nèi)有若干州名即以“某川”改為“某州”而成者,故亦易造成“蜀州”也是“蜀川”改成的思維慣性。而且還因為蜀川與蜀州形近易誤,經(jīng)常不能注意到“蜀川”、“蜀州”歷史建置的先后,其范圍大小的不同。若不求甚解,乃至以“蜀州”當(dāng)作“蜀川”,釋為“今四川”這樣的結(jié)果。揆諸歷史文獻,“蜀川”從主要指“三蜀”,到泛指“蜀”,可以釋為指“今四川”,故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中編以“蜀地”釋“蜀川”,對于“蜀川”的解讀猶可接受,因其無傷大雅。但“蜀州”無論如何也不可等同于“蜀川”,也釋為“今四川”。這兩者真應(yīng)了一句成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近人或以“蜀川”為“蜀州”,復(fù)以“蜀州”為“眉州”之訛,雖不能說沒有道理,然迂回改字,故所不取。
陳寅恪先生說:“夫解釋古書,其謹(jǐn)嚴(yán)方法,在不改原有之字,仍用習(xí)見之義。故解釋之愈簡易者,亦愈近真諦! 25 此言移用于解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題異文,亦具有很強的指導(dǎo)意義。
注釋
、佟度圃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166頁;《王子安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四庫唐人文集叢刊本;《中華活頁文選》合訂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新一版,第184頁;蘅塘退士編,陳婉俊補注《唐詩三百首》卷五,中華書局1959年9月版,第2頁。
、凇读x務(wù)教育初級中學(xué)課本·語文》第三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157—159頁。 ③《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6月版,第234頁。
④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409—609頁。
、萏评罴Α对涂たh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6月版,第765頁。
、耷宥a等纂《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792—793頁。
、咴R端臨《文獻通考》,中華書局1986年9月版,第2469頁。
⑧⑨清董誥等纂《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941頁。
、11《二十五史·舊唐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12月版,第3684、3851頁。
12 13《二十五史·舊唐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12月版,第3548、3582頁。
14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中編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版,第7頁。
15《元和郡縣圖志》下冊,中華書局1983年6月版,第775頁!杜f唐書·地理志》成都府條亦載:“隋蜀郡。武德元年改為益州,置總管府,管益、綿、陵、遂、資、雅、嘉、瀘、戎、會、松、翼、嶲、南、寧、昆、恭十七州。益州領(lǐng)成都、雒、九隴、郫、雙流、新津、晉原、青城、陽安、金水、平泉、玄武、綿竹等十三縣。垂拱三年置彭、蜀二州!迸c垂拱二年設(shè)置蜀州相差一年,或“三年”為“二年”之誤耶?
1624《二十五史·舊唐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12月版,第3681、4078頁。
17《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6月版,第766—767頁。
181920清楊倫《杜詩鏡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1005—1006、52、339—340頁。
212223《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3073、3441、4319頁。
25陳寅恪:《薊丘之植植于汶篁之最簡易解釋》,載《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62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wèi),透過那風(fēng)云煙霧遙望著五津。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創(chuàng)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于王勃在長安時期!吧俑,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賞析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掃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和悲苦纏綿之態(tài),音調(diào)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nèi)容獨樹碑石,體現(xiàn)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首聯(lián)對仗嚴(yán)整。詩從送別的地點落筆,“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詩人站在京城郊外,看到雄偉的長安城為遼闊的三秦之地所拱衛(wèi),向遠處眺望,在風(fēng)煙迷蒙的地方便是四川的“五津”,點出杜少府要赴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fā)生了聯(lián)系。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fēng)貌。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無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運用夸張手法,開頭就展開壯闊的境界,與一般送別詩只著眼于燕羽、楊枝、淚痕、酒盞不相同。首聯(lián)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為壯闊,極為精整。
頷聯(lián)以散句上承,句法起了變化,表現(xiàn)方法也由寫景改為抒情,以實轉(zhuǎn)虛,文情跌宕!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是說彼此離別的意味同樣都有游宦人的情意。離鄉(xiāng)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凄惻。這里,詩人安排了兩個聯(lián)結(jié)紐帶:感情的一致(與君離別意)和處境的一致(同是宦游人),將自己的杜少府的心貼近了,也將遠隔千里的距離縮短了。這兩句對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當(dāng)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yán)格的規(guī)定,卻有其獨到的妙處,使此詩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
頸聯(lián)兩句,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境界從狹小轉(zhuǎn)為宏大,情調(diào)從凄惻轉(zhuǎn)為豪邁!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边h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nèi),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表現(xiàn)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fā)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這一聯(lián)上下句是因果關(guān)系,十字一意,應(yīng)作一句讀,宋人稱之為“流水對”,藝術(shù)性極高。盡管它們是從曹植《贈白馬王彪》的詩句中化出,但是顯得更加精簡、明快,富有節(jié)奏感。
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以勸慰杜少府作結(jié)。詩的前六句意境闊大,情調(diào)開朗,感情深厚,因此結(jié)尾處寫出“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樣的詩句,實在是水到渠成,完全掃除了送別詩“流淚”“傷感”的余習(xí),一反離愁別恨的常調(diào)!霸谄缏贰比贮c出題面上的“送字。這是詩人臨別時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在結(jié)構(gòu)上緊接前兩句,于極高峻處忽然又落入舒緩,然后終止。
這首詩從押韻、平仄、對仗等方面看,算是一首相當(dāng)成熟的五言律詩,表明了王勃在唐代新體詩形成階段所作出的努力。全詩抒發(fā)對友人的真情實感,從胸臆中流出,沒有絲毫宮廷式的贊美和矯飾,脫凈了宮廷詩的格調(diào),為初唐詩壇的改革倡導(dǎo)剛健詩風(fēng)邁出了可喜的步伐。
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yīng)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并稱“初唐四杰”。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dāng)時“爭構(gòu)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fēng)。其詩偏于描寫個人生活,也有少數(shù)抒發(fā)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fēng)格較為清新,但有些詩篇流于華艷。其文《滕王閣序》頗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蜀川與蜀州辨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異文證釋】相關(guān)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4-13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4-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03-2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旨12-2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04-20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意賞析03-2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原文及翻譯08-19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識匯總04-16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家點評03-26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譯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