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兩篇
古詩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先人給我們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遺產。它歷經時間的考驗,在承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溝通古今人類共通的情感方面有著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古詩詞教學內容的確定可以從這幾個角度來考慮:意象、意境、藝術手法及情感。初中階段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目標列舉如下:
(1)能依據詩文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詩人筆下的畫面;
。2)能說出哪些詩句是寫實的,哪些是虛構之筆;
。3)能依據詩文的內容和情感,對詩句描繪的畫面進行合理的想象和聯想,豐富畫面;
。4)能簡要地指出詩詞中的意象的含義;
。5)能簡單地評析詩詞的藝術手法;
。6)能用自己的話轉述古詩詞中的人生哲理與情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教學設計之一
一、教材分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也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蘇軾通過行云流水般的語言營造了天上人間的清冷意境,寫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終以樂觀曠達情緒做結。全詞向我們展示了詞人由憂郁、愁苦到豁達的胸襟。它道出了千古離人共同的心聲: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向我們傳達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痹撛~思路清晰,語言優(yōu)美,朗朗上口,易于記誦,意境深刻,畫面感強,運用聯想與想象的寫法,以生動的文字對古今一輪月向我們做了最真最美的詮釋。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獨生女占絕大多數,他們對于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不會領悟得太深刻。再加上嬌生慣養(yǎng),所以他們無論是對待親情還是友情,大都缺乏換位思考的觀念!端{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傳達了濃濃親情,可以借此機會對他們進行一次情感教育,使得他們在青春期更好地處理與父母及朋友的關系。在學習本詩之前,學生接觸的詩詞已很多,并能簡單地敘述詩詞所描繪的畫面,但對情感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根據該學段對古詩詞鑒賞的要求、該單元的單元說明文及文本的特點,意境、情感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可是利用文中濃濃的親情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同時也要加強挫折教育,這一時期的學生很脆弱,很容易放棄。對作者蘇軾的介紹可采用考查的方式,學生對蘇軾并不陌生,可以讓他們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蘇軾的了解,用“知人論世”的方法進一步了解蘇軾其人其文。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根據內容說出其描繪的畫面。可以在忠實原文意境及情感的基礎上,加以聯想和想象,豐富畫面內容。
2.在解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能提取出詞中所蘊含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3.聯系自身的實際,說說這首詞對自己生活態(tài)度的影響。
四、教學重難點
在解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能提取出詞中所蘊含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五、教學準備
讓學生搜集關于蘇軾的生平簡介及其他作品的風格等信息。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插入作者及背景介紹。
1.導入
月亮的圓缺變化給古代的文人墨客帶來無限遐思,他們?yōu)槲覀兞粝铝艘髟伹甑慕^唱,F在就來一同回憶下我們學過關于月的詩句。(師生共同回顧詩句)在這些描寫月的詩句中,清朝的詞評家胡仔曾這樣說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薄坝嘣~盡廢”是什么意思呢?這首詞就好像是一朵世間少有的奇葩,當它開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從“余詞盡廢”可見后人對這首詞的評價之高。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詞呢?我們現在就來欣賞。
2.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
由學生根據自己課前查閱的資料來簡要地介紹蘇軾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教師適當補充,尤其是對此詞創(chuàng)作前夕蘇軾的人生經歷及蘇軾蘇轍兄弟間的深情的介紹。
。ǘ┱n文品讀
在音樂的背景下,教師首先范課課文,然后讓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語氣與停頓。反復誦讀,疏通文章大意,初步感受作者眼中的悲歡離合,對月圓人不全,此事古難全的真正剖析。
1.誦讀節(jié)拍的劃分。
[探究]明月/幾有時,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2.上闕與下闕各描繪了哪些畫面?
3.在上述畫面中,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
[探究]實景:明月、酒、青天、“我”、風、清影、朱閣、綺戶;
虛景:宮闕、瓊樓玉宇。
4.意境是情與景整合的結晶,詩歌以優(yōu)美的意境感染讀者!把员M而意無窮”是詩詞語言的特點。讓學生體會這首詩的意境,并說說是通過哪些句子來體現的?
[探究]本詞的這種情境給人凄涼的感受,蘇軾的苦悶之情郁于中,發(fā)于外。意境是愁苦的。這首詞寄予了他對親人的思念,對仕途坎坷的憂思。詩人對無情的月亮寄予了濃厚的感情。
5.找出表示作者感情變化的關鍵詞,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探究]恨、難、但愿。恨:深深的遺憾。恨:深深的遺憾。恨月亮總在人們分別的時候圓。因與親人別離而恨,也因被貶而恨。難:自我安慰。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需傷感。但愿:只希望。充滿期待和祝愿。只希望人人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6.作者在團圓的中秋之夜,把酒問青天,由月亮而思念親人,又想到自己的前途,分析作者心理變化過程。
[探究]“明月”兩句寫端著酒杯問青天,由月亮而思念親人,又想到自己的前途,因而傷懷。實際上“天上宮闕”暗喻朝廷。“我欲”三句表示總想回到朝廷去,但又心有余悸,害怕自己的政治見解與朝廷相悖!捌鹞枧逵埃嗡圃谌碎g”兩句寫自我解脫,最后推廣到天下人。結合上下闕,作者的心境經歷了4個變化,苦悶——矛盾——豁達——祝愿。
7.你認為哪句話表達得最精妙,妙在哪里?
[探究]此詞的經典之句何其多,每句幾乎都傳神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真實感受,無需多講,讓學生自己體會是理解此詞的最好方法。
8.在人生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學習了這首詞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談一談你的看法。
(三)藝術手法
1.詩中運用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探究]聯想、想象
2、哪些地方用到了聯想和想象?
[探究]聯想:明月(月圓)——團圓(人圓)
想象:明月——宮闕——瓊樓玉宇
。ㄋ)知識拓展
比較李白的《把酒問月》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李白的《把酒問月》詩云:“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痹潞腿擞兄b遠的距離。在古人眼里,那是一個永遠也不能到達的彼岸。但李白竟然能夠坦然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痹娙笋Y騁想象,招呼明月作伴,表現了詩人如月般冰清玉潔、超凡脫俗的節(jié)操。同時,也明顯地感到了李白的孤獨。在蘇軾眼中月亮是最純潔的,不可以玷污的,他賦予了月亮最真摯的情感以表達掛念之情,月亮沾染了人生哲理,一生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悲觀失望的消極思想都通過月亮表達出來了,融化在明月之中。(提示:盡量搜集多的詩句,從詩句中自己歸納總結。同時可以參考各類文獻,尤其是詩詞鑒賞類內容。)
教學反思:
1、整個教學設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
2、教學設計中的問題緊緊圍繞文本內容及課后習題展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3.教學活動的設計基本以學生的自主研讀為主,老師以問題的方式輔助學生對詩文的理解;
4.情感體驗與情感教育相結合,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達到了育人的目的;
5.注重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及誦讀在古詩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設想:
1、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2、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3、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思考。
教學層次:
一、朗讀詞文,整體感知;
二、借月抒情,走進詞境;
三、名句重讀,讀懂詞情;
四、拓展體悟,讀透詞心。
一、教學導入
師:說起月亮,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中國古代文人更是喜歡。有人說,中國人隨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詩集,抖一抖,叮叮當當地會掉下好多“月”字來。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國詩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嬋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蘆花深處是月,小樓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啊,好詩多在明月中,詩人都拿月亮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的蘇軾的《水調歌頭》,看看它將圍繞月亮身我們訴說什么。
二、誦讀品味
1、字正腔圓地讀。注意“闕”“不勝”“綺”等字音的準確。
2、有板有眼地讀。體會聲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讀中的停頓與節(jié)奏。
3、有情有味地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先聽錄音朗讀感受,然后自由讀,要求讀出味道與感覺來。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是在理解詞境理解詞意之后。
教師預設穿插問題:
、俳庾x從小序入手,問詞中借月亮來抒懷作者怎樣的情懷。讀懂懷子由的思念之情,賞析并誦讀上闕中的前幾句。(補充作者與子由兄弟情深的資料與詞作)
、谥攸c理解“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含義。
以“不關我月,是君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對應“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句的對話練習,來充分理解懷子由的離愁別緒。
、邸凹妗弊指嬖V我們作者舉杯對月,還另有一番感慨在其中。小序中沒有介紹,下面老師也給大家讀一次《水調歌頭》,你從詞中去發(fā)現。(配樂朗誦)
、苜p析上闕,抓住“不知” “歸去”讀懂詞人借月懷的內心祈愿,從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負及遭遇,從而體會“寒”字背后的愁苦與幽憤。
⑤作者是否一直陷入這樣的幽憤與傷感中?從哪些詞句中可讀出來?(古難全;但愿)
重點讀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刻意蘊和曠達情懷。
。ɡ斫猓喝松木凵㈦x合如明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并非人力所能左右,這是人生無法擺脫的遺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傷悲,在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一種普遍而深刻的道理,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同時表達了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樂觀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三、體悟拓展
1、出示李白的《把酒問月》和《月下獨酌》給大家。
比較詩句: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問:比較中發(fā)現了什么?
(有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原來《水調歌頭》的問月、舞月、愿月是從“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詩中繼承而來,借月亮來抒懷的詞作中它確是屬于頂峰之作了。)
2、同學們,這讓我想起評論家周嘯天的一句話:“向上看一首詩的繼承,可知推陳出新之妙;向下看一首詩的影響,則可見其衣被百代之力!痹~中的更妙處且不論說,就來看看它衣被百代之力。”衣被百代中的被是動詞,該讀披,披及的意思,換一個成語就是——流芳百世的魅力。想過它為什么會有流芳百世的魅力嗎?
。◤目鄲灥谋^中走出來,到了豁達樂觀的人生境界,一位從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懷坦蕩的達觀的文人留給后人的溫暖與美好,慰藉著千年來普天下不得意與離恨的人,超脫的靈魂裝著美好的東西就會永世活著。)
3、評述中接著還有一句“好的作品,往往在一個或幾個方面給后世之人以啟發(fā)!
這就是說好的作品能讓我們更好更多地讀出自己所思所悟的東西。
。ń栌喙庵械脑娋涿摶幌拢瑏韺γ湔f出你的味道與理解……)
師:點撥長久與嬋娟
千年后你的一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輕叩我額頭
“當”地一彈
挑起回音裊裊…… 我明白
————————————
————————————
4、詞讀到現在,你肯定相信一種評價了——清代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鼻Ч沤^唱的中秋月詞作,用你共鳴感悟到的情感有情有味地再來讀讀這首東坡詞——《水調歌頭》,能背誦就更好了。(配樂朗誦)
五、結束語:
優(yōu)秀的作品優(yōu)秀的人值得我們一生用心去讀。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去……以后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遇,讓我們都能從心底生發(fā)出一個真誠的聲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下課,同學們再見!
板書:
水調歌頭
蘇軾
月
懷子由離愁別恨
嘆人生失意矛盾
悟真諦超然高格
加載中,請稍候......
【古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反思09-23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05-31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考題06-06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1-05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說課稿06-15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01-20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文07-28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鑒賞08-1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2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