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王風·君子陽陽
君子陽陽
朝代:先秦
原文:
君子陽陽,左執(zhí)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
君子陶陶,左執(zhí)翿,右招我由敖,其樂只且!
注釋:
君子:指舞師。陽陽:洋洋得意。
簧:古樂器名,竹制,似笙而大。
我:舞師(君子)的同事。由房:為一種房中樂。毛傳:"由,用也。國君有房中之樂。"胡承珙《毛詩后箋》:"由房者,房中,對廟朝言之。人君燕息時所奏之樂,非廟朝之樂,故曰房中。"一說由房即游放。
只且(音居):語助詞。
陶陶:和樂舒暢。
翿(音道):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雞羽毛做成,扇形。
由敖:當為舞曲名。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敖,疑當讀為驁夏之驁,《周官·鐘師》:奏九夏,其九為驁夏。"鄭箋:"右手招我,欲使我從于燕舞之位。"朱熹《詩集傳》:"驁,舞位也。"
譯文:
舞師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樂又爽!
舞師樂陶陶,左手搖羽毛,右手招我奏“由敖”?鞓氛娌簧!
詩經故事:
也許是琬兒的思念感動了上蒼,那一天許陽真的回來了。
那是一個明媚的中午,許陽騎著一頭高頭大馬回了家鄉(xiāng),下馬后他就興高采烈的吹起了笙簧,好聽的樂曲讓琬兒的臉上開滿了鮮花,一曲過后,許陽笑著一手拿笙簧,一手忙招著呼喚琬兒,兩人相扶著進了東房,久別勝新婚,嬌羞的琬兒,從心底里覺得歡暢。
事畢,未盡興的許陽竟又拿著琬兒在院中跳起了舞來,他左手拿著一把不知從何處變出來的五彩羽旄,右手拿著琬兒同舞,弟弟們領著谷兒不知從何處鉆進了院中,開心的笑著看著她倆舞蹈,一家人歡快無比,其樂滔滔。
突然琬兒的腳下下被什么一絆,她一個踉蹌嚇得醒了過來,哪有什么歡笑?哪里來的會么舞蹈?枕邊仍是空空冷冷,窗欞中灑下的月光,如清水一般照在她的'床前,這月兒可照著了遠方無眠的他?
鑒賞:
關于此詩題旨,歷來爭論不一。《毛詩序》說:“《君子陽陽》,閔周也。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說樂官遭亂,相招下屬歸隱,據詩中“招”字為說。朱熹《詩集傳》認為“蓋其夫既歸,不以行役為勞,而安于貧賤以自樂,其家人又識其意而深嘆美之。”說征夫歸家與妻子自樂,據詩中“房”字為說。從詩文本身來看,是描寫舞師與樂工共同歌舞的場面。執(zhí)簧、執(zhí)翿與《邶風·簡兮》中伶官執(zhí)籥、秉翟相似。說明東周王室衰微,茍安洛陽,仍有專職的樂工和歌舞伎以供統治者享樂。
詩共三章,攝取了兩組歌舞的畫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由房”可能是“由庚”、 “由儀”一類的笙樂,屬房中之樂。胡承珙《毛詩后箋》:“由房者,房中,對廟朝言之。人君燕息時所奏之樂,非廟朝之樂,故曰房中。”而“敖”可能即驁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敖,疑當讀為驁夏之驁,《周官·鐘師》:奏九夏,其九為驁夏。”今天已不知兩舞曲的內容,但從君子(舞師)“陽陽”、“陶陶” 等神情上看,當是兩支歡快的舞樂。“其樂只且”恰恰說明其樂之甚。“只”,韓詩作“旨”;《詩三家義集疏》:“旨本訓美,樂旨,猶言樂之美者,意為樂甚。”
詩的格調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樂,樂曲比較輕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樂,《程子遺書): “陽陽,自得。陶陶,自樂之狀。皆不任憂責,全身自樂而已。”想見舞師與樂工是樂在其中。詩人為樂工,故詩中“我”在描寫歌舞場面時也就比較輕快,牛運震《詩志)評曰:“讀之有逸宕不群之概。”這與《王風》其他篇章那種蒼涼的風格迥然不同。
【詩經·國風·王風·君子陽陽】相關文章:
《詩經》 國風·鄭風·羔裘12-14
詩經鄭風國風全集12-13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賞析10-01
詩經《國風·邶風·旄丘》12-14
詩經:國風·鄭風·褰裳12-14
詩經國風之邶風12-01
《詩經·國風·衛(wèi)風·氓》的原文09-16
《詩經·國風·衛(wèi)風·氓》的全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