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中袁山散文
(一)
晚飯后,與妻去袁山散步,留兒于家做家作。因居住袁山腳下,對我來說,游袁山如從客廳走廚房一般隨意。剛出門,天空飄落了幾顆雨點。我思忖了一番,天空透亮,云霞中隱約顯出散射著光芒的夕陽。估計就算有雨,也能撐得一時半刻的。
袁山也叫五里山。相傳東漢年間,有隱士袁京,不愿入朝入仕,于宜春城北五里山隱居。死后,追封為高士。后來,往返于城內(nèi)至五里山的羊腸小道,便喚作高士路;那聳立的五里山,遂改名為袁山;一條穿城而過、蜿蜒流淌的秀江,也被稱作袁河;而“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得名的“宜春”,則因避諱更名為袁州。
(二)
從山南的桔園旁進山,步入一段郁郁蔥蔥、綠蔭匝地的林蔭道。這是袁山的環(huán)山路,三米余寬,瀝青路面,環(huán)繞一圈約二點六公里。環(huán)山路是禁止機動車入內(nèi)的。因此,這里每天人流如潮,往來于山中觀光、閑游或健身。綠蔭交織的長廊,多為合歡、桂樹、女貞、柳樹等江南常見的樹種。走了一會兒,便是竹博園了。竹園與天工開物廣場鄰接,各占一半。園內(nèi)幽徑極多,彎彎曲曲,如入迷宮,在園中迷路是常事兒。此處的竹子,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奇異竹種,有方竹、紫竹、水竹、佛肚竹、湘妃竹、鋪地竹等。不同的竹種,卻有相似的竹葉,更有相同的竹節(jié)。步入竹園,空氣清新,竹香撲鼻。胸內(nèi)豁然開闊,藏著萬千世界,磅礴大氣回旋于心田,令人覺得心中無念、無欲、無思。曰:吾修浩然之氣也!
竹,以清香飄逸、節(jié)氣高雅的品格,入居“花中四君子”。概取其修身、虛心、正直之意,以寓人的品格!鞍蔚貧獠粨,參天節(jié)何勁!彪y怪風雅的古人詠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不過,我等凡夫俗子,雖品嘗不出竹林的“肉味”,但那竹叢的清幽、芬芳,伴著你如蘭的氣息,讓我流連癡迷,心曠神怡。
(三)
穿過竹園,來到袁山湖畔。湖上波光瀲滟,池水浮金。湖中有橋,橋頭有島,島上有樹,亭臺樓閣于垂柳之中,若隱若現(xiàn)。偶見湖心泛舟,映襯于霞光之中。閑情逸致,追隨著風兒,于湖面吹皺一圈圈的漣渏,粼粼細浪,圍著小船朝著遠處推涌擴散而去。此際,風吹雨至,天空半雨半晴。細雨紛飛,煙云涌起,將小船裹卷在與雨簾平行的柳蔭處。堤岸邊柳絮含羞,柳梢依依,與山腳下的梧桐飛花,交相輝映。在那櫻桃樹、滿天星、夾竹桃、美人焦等匯織的綠蔭處,不時點綴著,無數(shù)悠然自得的火紅火紅的石榴花。石榴花紅,艷得讓人心悸不已,心神不定,仿佛胸口裝了一只忐忑的兔子。這便是夢里的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致了,在這樣的景致里,會叫人情不自禁地,呤誦起“楊柳岸,曉風殘月”了。
每一次踏入袁山,空氣中總是彌漫著,數(shù)不清的溫馨、纏綿與香艷。那種感覺,是潮濕的、柔軟的,似喝醉酒了的樣兒。令人沉溺而永恒地頹廢,使人蘼糜不振卻不能自拔。仿佛這種空氣,來自那同樣香艷的秦淮河上,并捎帶著纖手的指尖間撥弄的琴聲!熬茐缹け遒悾ǖ壮鲫悎A。”這樣的氣息,我曾經(jīng)在麗江古城里偶遇過,在清澈的瀘沽湖邊也邂逅過。相比于麗江的華彩和瀘沽湖的妖媚,宜春城的旖旎,只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ㄋ模
從袁山湖穿過湖心橋,再沿著曲折的游步道,直達山頂。為了防火和美觀,游步道兩旁,盡是栽種著長勢葳蕤的株萸。袁山山中,最多的樹當數(shù)樟樹。樟樹為宜春的市樹,這種樹木高大挺拔,四季常綠,生命力極強。走在林蔭小道,讓人感覺不到累:人在林中徜徉,心在林中漫步。身處生機盎然的密林,呼吸著清新自然的空氣,心也跟著徹底地松散了,懶慵得像躺在襁褓中的嬰兒。
從山下往上走,就像是沿著宜春的歷史同行。路上,到處散落著宜春久遠的歷史和沉淀的文化。宜春,始于漢初灌英于此筑城設府,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袁山深處,隱著云姑亭、狀元亭、黃頗亭等亭榭樓閣。在山上每走一段路,就遇得一亭閣,藏在茂密的樹叢里。走近,突兀于眼前,讓人有措手不及的窘迫。山頂?shù)牟栝w,更是造型雄偉,氣宇軒昂。唐代大詩人韓昌黎,貶至袁州任剌史,奮筆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千古佳句。從此,韓愈的名字就成了宜春的宣傳名片,韓昌黎也等同于宜春的“形象大使”。袁山上的昌黎閣內(nèi),鐫刻著大詩人在宜春供職期間寫的詩句。昌黎閣就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煜煜閃爍在這片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紅土壤上。
當然,最能凸現(xiàn)宜春歷史的,是坐落在袁河邊上的鼓樓,又名袁州譙樓。據(jù)《袁州府志》,鼓樓系南唐保大二年,由刺史劉仁瞻建造。據(jù)考證,譙樓是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民間天文臺。
。ㄎ澹
登上昌黎閣,憑欄遠眺,俯瞰四周,秀麗春城盡收眼底。一條小家碧玉的袁河,蜿蜒地從城邑的中間,回繞而行,將整座城南北而割。那彎彎曲曲的河水,仿佛是從古老而遙遠的童話里流淌而來的。聽老人說,宜春的地貌屬“九龜進城”。相傳,九只小龜入城游玩,因貪戀景色,結果誤了時辰。雞鳴后變成了以袁山為首九座秀峰。雖一神話傳說,卻既勾勒了宜春的由來,又素描了宜春的秀美。“袁山聳翠”也因此居“春臺曉日”、“瀘州印月”、“化成晚鐘”等宜春八景之首。江南的景色,大致都與那青瓦粉墻、水墨山黛聯(lián)系在一起,就如那水與泥一樣混淆不清。亦或綠蔭環(huán)抱,亦或曲水送懷,亦或煙雨濛濛,亦或煙波浩渺。宜春屬于典型的水鄉(xiāng)古城,江南的山,江南的水,便是江南的魂,江南的靈氣了!
。
突然,我看見幕色中,人群簇動,游人紛紛往山下趕。原來,當我還沉浸在煙雨美景時,天空的雨越下越大。江南的雨總是來得很柔,很潤。潤得,讓你有將雨絲懷抱的欲望。這晶瑩的水珠,潤得能融化心中綿綿的煩憂和愁絲。
于是,我與妻也朝著家的方向奔跑。跑了一會,雨更大了,澆得連眼都睜不開。濕透的衣衫,分不清汗和水了。于是,倆人索性放慢了腳步,在雨中漫步。我拉著妻的手,悠然自得地走。任憑雨水在身上潑灑,倒是心也跟著平靜了許多。我想,這定是雨中的一道風景。
當我們走到山下的八小校門口,猛烈的雨傾盆而下。漆黑的夜空,不時襲來一道閃電,接著,尾隨而來的悶雷,迎著耳膜沖擊而來。不一會兒,街道的水淹過了腳踝,成了一片澤國,倒映著街上繁華的霓影。我與妻跟隨著“鼠竄”的人流,停在一商店的門避雨。店主人是一位老嫗,問道:我借兩把雨傘給你們,可以嗎?見問倒讓我不自在了,老人面對素不相識的人,卻如此地熱心。我說:你不怕我不還嗎?老嫗聽了一笑:我常借雨傘給人,還沒有不還的。
我與妻撐著老嫗的雨傘,卷起褲管,走在瓢潑大雨的人行道上。傘外的雨很大,卻不如人心大。雖然全身濕了個透,但心里卻是暖暖的。更多的時候,人是要感恩的。我想,正是這袁山腳下,有了這些遮風擋雨的人心,宜春的袁山將會綻放得更加艷麗!
【雨中袁山散文】相關文章:
在石公山看雨中的太湖散文09-14
袁宏道散文209-29
雨中散文09-15
經(jīng)典的山的散文07-13
雨中的回憶散文05-15
雨中紀行散文07-10
雨中飄絮散文09-14
在雨中現(xiàn)代散文11-02
雨中望月散文07-18
雨中狂舞散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