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灶經(jīng)典散文
火,熱烈奔放;土,沉穩(wěn)厚重。一為心,一為形,一鍬鍬,一鏟鏟,壘成了灶。
灶很精巧。一般兩口鍋,一大一小,大鍋煮飯,小鍋炒菜。鍋與灶天衣無縫,再配上灶口與煙囪,就有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景致。兩個大鍋的中間挖個洞,放上一個小鐵罐,裝好水。飯好了,鐵罐里的水也開了,洗刷的熱水全都有了。灶正前面還可以留出一個方形的凹陷處,濕了的鞋子靠上去,一頓飯下來,鞋子也全干了。那份因節(jié)儉而生出的精巧,令人叫絕!
灶很智慧。燒好灶并非易事。一個人在灶上忙碌,一個人在灶下添火——兄弟姐妹團結(jié)協(xié)作的情誼,自然藏在其中。“火要空心,人要實心”,每一個媽媽教孩子添火時,都會這樣說,做人的原則,在這灶下被深植于心中。“做菜沒有訣竅,就是火候”,哪里僅僅是做菜,做事不也如此?“大火燒開,小火慢燜”,煮飯的訣竅,就是一顆安靜等待的心。“一個饅頭蒸熟吃”,這句話,后來竟然成了教育孩子的金玉良言。
灶很香。灶身有泥土的味道,柴草有山野的清香,再加上各色來自菜畦、花園、田野的菜的香味,還有稻香面香玉米香山芋香等等,散發(fā)著令人垂涎的味道,灶,成了香味的聚集地,也成了香味再創(chuàng)造的神奇基地。它使我們幼小的心開始相信奇跡。味蕾被香味喚醒,想象力和好奇心也開始萌芽——熱愛生活的種子,一定是這時候被悄悄播下的吧?
灶很溫暖。因為,這兒幾乎是媽媽所有的江山。春天,媽媽會去田野采摘青蒿,經(jīng)過在池塘邊捶打揉搓,再將臘肉炒至噴香,與米面一起燙好,做成蒿子粑粑。臘肉米面野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從灶頭飄到田頭,一直飄到游子的心頭。夏天,媽媽會熬上一鍋綠豆湯,再用新鮮的麥面攤上幾塊餅,也是難以拒絕的美味;秋天,新鮮的稻谷變成晶瑩的大米,媽媽會燜出一鍋帶著田野和陽光香味的白米飯,香軟爽口;冬天,媽媽會用山芋、泡米、糯米等等各色原料,搓出各色品種的圓子,再用油炸成金黃色。雖然媽媽使勁驅(qū)趕,但灶邊還是會聚集起聞香而來的“饞貓”們……
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灶了,灶邊的孩子們都長大成家了,灶也被閑置下來。而灶的溫暖,卻成為一股無形的能量,慢慢蓄積,聚集成游子心坎中的“朱砂痣”。
冷下來的灶,一定很寂寞。
【灶經(jīng)典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28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18
優(yōu)秀散文:愛上散文10-22
孫臏減灶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10-16
經(jīng)典散文10-26
經(jīng)典散文精選10-23
經(jīng)典散文(精選)07-26
精選經(jīng)典散文08-23
散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