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文要有“精氣神”
精氣神其實就是一股勁,一股氣勢,一種態(tài)度,一種境界,一種不服輸的信念。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散文要有“精氣神”,歡迎大家閱讀!
一說散文,大家就會想到“形散而神不散”這句話。“形散”比較容易理解,“花自飄零水自流”,自然狀物,油然生情,講究一個“順”字,行云流水。尤其是讀名家的作品,如聞仙樂,高低起伏、絲絲縷縷、不絕于耳,一時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一時又如“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令人百般咀嚼,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而一說到“神不散”,有些人則會迷茫。讀書讀得多了,自己也開始寫些小散文,再慢慢品味,筆者認為,“神不散”可以從“精、氣、神”三個方面剖析。
散文的“精”即散文的主題、要義,也就是散文所要表達的主旨。不論是寫景還是狀物,寫人還是敘事,都要突出文章主題,這個主題就是文章的精華。我們寫文章,就是通過文字讓讀者產生共鳴。文章的主題一定要講究“真善美”,將自然的、人文的美好面展示在讀者面前。寫文章要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美好的閃光點,從平淡的日子里提煉出生活的樂趣。例如楊朔的《荔枝蜜》,文章從蜜蜂說到荔枝,從荔枝蜜說到養(yǎng)蜂人,再從蜜蜂說到田間勞作的農民,散淡行文,信手拈來,看似隨意,而文末筆鋒一轉,交代出文章主旨:“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這就是文章精華所在。文章的主題就是要善于從平淡的生活中提煉和升華,這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
“氣”就是文章的風格、個性。好的文章讀來令人如沐春風。如《紅樓夢》中香菱學詩時所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便是文字的魅力,也是文章氣韻之所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文章或娟秀,或凝重,或飄逸,或恢宏,自成一脈,其風骨氣度在幾千年的文化長河中長盛不衰,成為不可替代的經典作品,其中一些詩句頗有意境,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柳永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漢語博大精深,不同的字組合起來便能產生不同的意境,這就要求寫文章的人要有準確把控文字的能力。散文不同于詩歌,雖不要求一字千鈞,但也必須推敲語言,準確表達出文章主旨。語言無需追求華麗,無需堆砌,只求表述準確、練達、流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要做到這一點,平時要注意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在讀書中汲取百家之長,學會錘煉語言,形成自己的行文風格。
“神”是文章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所在。文章是溝通心靈、傳情達意的手段,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心聲的準確表達,所以一篇好文章不可缺少充沛的情感。這種情感有時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彌補文字不夠精美的不足。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要以真情實感為基礎。“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發(fā)的真摯感情,是發(fā)自內心的情感;“實感”就是作者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獨特感受以及真切體驗。寫作就是要真實地反映生活,把所見所聞如實地記錄下來,不夸大、不修飾、不走樣,將自己所體味到的、想要傳達給讀者的真情實感淋漓盡致表達出來。一篇好文章令人哭、令人喜,都源于文章中浸潤著的真情實感將讀者代入了情境,引發(fā)了共鳴。
所以,勤動筆、勤練習,多摸索、多總結,抓住每一次靈感的閃現,才能做到“精氣神”兼?zhèn),寫出好的作品?/p>
【散文要有“精氣神”】相關文章:
人要有目標-散文07-29
要有光散文08-02
人總是要有朋友的-散文08-25
忙要有價值,閑要有滋味散文05-17
銀牌也要有人拿散文06-16
做教師要有愛心散文欣賞09-02
人要有野心的勵志句子10-10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28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