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知識點(合集)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荀子《勸學》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通假字并釋義:
輮 以為輪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雖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曬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 通 “智”, 智慧。
君子生非異也 生 通 “性”,天賦,資質。
勸學知識點之活用情況:
木直中繩, 輮以為輪。 輮,使動用法,用煣的工藝。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足,名詞作動詞,用腳走。水,名詞作動詞,游泳。
一詞多義
于:青,取之于藍 ,而青于藍 :比! ”疄橹,而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對, 向。
之:鍥而舍之:代詞。 筋骨之強: 定語后置的標志。
青,取之于藍:代詞。 蚓無爪牙之利 :定語后置的標志。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的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詞,木。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
而:表轉折: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絕江河 而青于藍 而聞者彰 而見者遠
表修飾:順風而呼 登高而招 吾嘗跂而望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
表并列: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蟹六跪而二螯
表遞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表因果: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鍥而不舍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者,代詞。組成名詞的“者字結構”,作“的人”講。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助詞,表停頓,并提示下文要說的原因。
特殊句式
判斷句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這是由于)煣的工藝使它變成這樣的。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有增長,但是遠處的人能看得見;
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資同一般人沒有什么差別,(只是)他們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固定句式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以…” “沒有用來…的辦法”。 (所以不積累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聚細流,就不能成為江海。)
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飲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用心專一的緣故。
介詞結構后置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結成的,卻比水寒冷。
分析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俚谝徊糠(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并加以論述。"學不可以已"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接著具體論述其重要性,即學習可以提高、改變素質,使人智慧明達、言行無過。這一部分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等5個比喻。
、诘诙糠(第二段):論證學習的重要作用。闡述學習的重要作用是:學習可使人增長才干的本領,可以改變人的品性。
這一部分也運用了比喻論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等5個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三段):論述學習應持的態(tài)度。闡述學習應持的態(tài)度是:逐漸積累、堅持不懈、專一不躁。這一部分仍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共用了"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等10個比喻。
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趙國猗氏(今山西運城臨猗縣)人,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華夏族(漢族),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fā)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荀子《勸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荀子《勸學》知識點09-11
荀子勸學知識點10-05
荀子《勸學》篇知識點歸納04-16
勸學 荀子03-25
《勸學》荀子03-25
荀子勸學11-18
荀子《勸學》經典教案03-25
朗誦荀子的《勸學》10-14
荀子勸學節(jié)選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