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失意文人的樣板-孟浩然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離不開數(shù)不勝數(shù)的中國文人,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現(xiàn)了中國文人思想的深邃。可縱觀歷史,在官場上風(fēng)生水起的中國文人只在少數(shù),空余報國之志的文人倒是多數(sh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失意文人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你能喜歡。
我們先來看一首小詩: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曉》
想必只要是中國人都應(yīng)該會背這首詩,其語言淺顯得如同在說話,但卻充滿了意趣。在這里我就不翻譯了,因為據(jù)說唐詩是不可譯的,一翻譯那就只能破壞意境。
但我們可以在這里就這首詩做個推理。
首先,詩人睡覺睡到自然醒,能夠擁有如此良好的睡眠質(zhì)量,可見其沒有公務(wù)纏身,也就是說無官一身輕。不比那些做了官的文人,天天都有應(yīng)酬,天天都去喝酒。劉禹錫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笨梢娝谧龉贂r,這個案牘是天天有的,飯局也不會少。
其次,詩人所住的房子周圍有很多鳥,也有很多樹,所以才會出現(xiàn)滿耳的鳥語,滿地的落花。我想這種場景應(yīng)該只會出現(xiàn)在山上吧!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山上的一間房子里,詩人睡覺睡到自然醒,醒來后還伸了個大懶腰,一會兒聽聽鳥語,一會兒又看看落花,既無案牘勞神,也無飯局應(yīng)酬。這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啊!像極了在山中隱居的一個隱士。
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盛唐時期的著名山水田園詩人,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不錯,詩人孟浩然就是個隱士,而且還是個資深隱士。
應(yīng)該說,孟浩然最初也不想當(dāng)隱士,要知道在盛唐那個時期,有誰會愿意在一個山上度此一生呢?尤其是像孟先生這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那就更不會了。
真正的隱士,不是看破紅塵就是被紅塵看破,幾經(jīng)沉浮之后,覺得活得太累了,才會去縱情山水的。但年輕時的孟浩然是有理想的,是有抱負(fù)的。這幾乎是所有文人的通病,都想著怎么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孟浩然早年是住在襄陽附近的鹿門山上,可那并非是隱居,并非是看破了紅塵,而是為了讀書。
實在是孺子可教啊!平時看書看累了,他就會寫寫小詩,自娛自樂一下,說不定當(dāng)時還有紅袖添香的艷福呢!
再后來,孟浩然便開始游歷了,他的足跡遍布長江南北以及巴蜀、吳越等地,巴蜀就在今天的四川境內(nèi),而吳越則是指江浙一帶,也算是見過世面了。
可老是這么游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心中的理想還在,心中的抱負(fù)仍舊,看來還是得去試一試。
于是,在孟浩然四十歲的時候,他終于下定決心,要到長安去走一遭,也就是去進京趕考。
按理說,以孟浩然的才華考個進士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命運偏偏就跟他開了個玩笑——他沒考上。
丟人啊!郁悶啊!失落啊! 想想自己寒窗苦讀十幾年,詩名早已譽滿天下,可現(xiàn)在卻被這科舉考試給絆住了。
浩然兄啊,其實你也不必過于自責(zé)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進士的錄取率是非常低的,今天的公務(wù)員國考都沒它那么難。你老兄所參加的唐朝進士考試那才是真正的“中華第一考”,每次往往只錄取那么十幾個人,多的時候也不過是二三十個這樣子。
但孟浩然不這樣想,他可沒有回家復(fù)讀的打算。于是他哀嘆啦!看,人家王維那可是進士出身,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朝廷重臣了。不知道他現(xiàn)在還認(rèn)不認(rèn)我這個朋友了?算了,還是去看看他吧!
一天,孟浩然來到了王維家。
王維到底是王維,并沒有因為孟浩然的落榜而怠慢他,而是熱情地接待了他。孟浩然想必當(dāng)時欷歔不已,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拉著好友的手說:“想不到你老兄還把我當(dāng)個朋友!
一向自視甚高的孟浩然,其滿腔熱血不免變成了滿腹牢騷,正向王維傾訴著呢,這時,一位大人物來了,他叫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了。
王維誠惶誠恐,準(zhǔn)備接駕;孟浩然就比較搞笑了,不知道是被天威震懾,還是因為準(zhǔn)備不足而不知所措,一聽皇上駕到,他竟一頭扎到了床底下,躲了起來。王維忙于接駕也來不及阻止他。
等皇帝坐定之后,大詩人王維就把好友給“出賣”了,說有一個家伙懾于天威,躲在了他家床底下,而且還是位詩人。要知道這王維哪敢欺君。
唐玄宗一聽,原來竟有位大詩人躲在了床底下,于是便把他叫了出來。要知道,唐玄宗曾幾何時也是一文學(xué)青年,平時有事沒事還喜歡搞個詩歌派對呢,這下倒好,一下就有了兩位大詩人。于是玄宗便問他:“詩人近來可有什么大作啊?讀來讓朕聽聽!
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主考官就在眼前,只要你孟浩然發(fā)揮出色,也就能夠像王維那樣了,那就好好表現(xiàn)吧!面試開始。
“最近有什么大作?有啊,俺最近由于落第,剛寫了一首詩,那就讀它吧!”
站在一旁的王維心中竊喜,想孟老弟的詩歌久負(fù)盛名,寫過無數(shù)好詩,只要略選一兩首把它讀出來,便可得到唐玄宗的青睞了。
這時只見孟浩然清了清嗓子,張口就來了一句:“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玄宗皇帝一聽,就覺得味兒不太對。旁邊的王維想必聽到后也皺起了眉頭。
那么這是一首什么詩呢?這首詩名叫《歲暮歸南山》,全詩如下:
北闕休上書,
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
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
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
松月夜窗虛。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詩固然是首好詩,但你也不看看聽者是誰。
可以說,這是一首標(biāo)準(zhǔn)的懷才不遇的牢騷之作。大意是說自己是個人才,但就是找不到表演的舞臺以及發(fā)揮的空間,于是我很生氣,干脆不和你們玩了,你們都不是伯樂。這就好比是如今的求職者在面對招聘單位的領(lǐng)導(dǎo)時,一上來就說:“我這個人才,你們要是不要的話,那是你們不識貨,是你們的損失,愛要不要吧!
不管你孟浩然有多高的才華,你這么一說,毫無疑問是要得罪主考官的,尤其是作為天底下最大的主考官皇帝,肯定立馬就把你給“pass”掉了。
一旁的王維估計當(dāng)場會被他氣暈,何為“多病故人疏”啊?說誰呢?誰疏遠(yuǎn)你了?你小子不僅得罪了皇帝,還得罪了我這位老朋友;得罪我事小,得罪皇帝那問題可就大了。唉!你小子這回算是完了。
可孟浩然哪里知道,還繼續(xù)朗讀著他的得意之作呢:“白發(fā)催年?老……”?
“行了行了!”玄宗皇帝哪里還聽得下去,“你這不是污蔑我嗎!你自己不來應(yīng)聘,我也沒說不用你啊!行了,你回去吧!思想有多遠(yuǎn)你就給我走多遠(yuǎn)。”
面試結(jié)束。
孟浩然啊孟浩然!你寫了那么多詩,你就不能挑一兩首歌頌大唐王朝的,歌頌當(dāng)朝皇帝的嗎?實在不行,你就背那首《春曉》,沒準(zhǔn)也能撈個一官半職的。可你卻偏偏選擇了一首最不該選的。所以皇帝很生氣,后果很嚴(yán)重。
沒有抓住機遇的孟浩然暫時就與仕途無緣了。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孟浩然的一些性情。
首先,孟浩然有一說一,可見他是沒有什么心計與城府的,是一個很坦誠的詩人;其次,他很清高,自詡高潔,稍微有一點看不過去的事情他就感到很不爽;還有就是,他不善于應(yīng)酬,尤其是不善于與領(lǐng)導(dǎo)打交道,不會跟領(lǐng)導(dǎo)說話,更不會拍馬屁。
當(dāng)然這并不妨礙他結(jié)交朋友,要知道孟浩然的朋友還是很多的,諸如王維、李白、王昌齡等,且都是大詩人級別的。李白曾高呼:“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引得別人好不羨慕,并且還為他寫下了那首千古傳誦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他與李白關(guān)系之鐵可見一斑。王維就不說了。還有就是那個被譽為“七絕圣手”的王昌齡了,跟他關(guān)系也很好。
話說王昌齡游襄陽時,曾特地去拜訪隱居在鹿門山上的孟浩然。兩人相見甚歡,接著就是把酒言歡稱兄道弟了。
不過這時的孟浩然實在是不應(yīng)該飲酒的,因為他背上長有毒瘡,醫(yī)生也反復(fù)告誡他不要喝酒。本來快要好了,可這下完了,瘡傷發(fā)作,就此一命嗚呼。
一代大詩人竟以這種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終年五十二歲。
為什么那么多大詩人都與孟浩然關(guān)系很好呢?
我想,一方面是因為他詩情縱橫,能夠與其他人志趣相投;另一方面,孟浩然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喜歡趨炎附勢,所以為當(dāng)時的名士所傾慕。
其實仔細(xì)想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孟浩然終生都未能進入仕途,政治上的建樹等于零。說白了,孟浩然的遭遇能夠為別人的官場失意帶來一些安慰?窗!還有比我混得更差的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所以能夠與他引為知己。也就是說,在孟浩然面前,別人沒有自卑感,興許還有一絲優(yōu)越感。要知道,王安石之所以沒多少至交,就是因為他當(dāng)過宰相。
所以概括起來可以這樣說,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詩人。他從未進入過仕途。
其實,那次在長安面試失敗之后,他還有一次機會的,只可惜又被他給錯過了。
這便是開元二十二年,當(dāng)時他的好友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他一同到長安,希望他能夠再次轟動京城,博取一個功名。但這時的孟浩然對當(dāng)官已興趣不大,對隱居生活卻越來越感興趣了,已然是不把功名放在心上。所以他竟失約沒去,讓韓朝宗白等了好幾天。韓兄終于等得不耐煩了,便一個人去了長安。而我們的大詩人呢,繼續(xù)過著他的隱居生活,睡覺睡到自然醒,數(shù)花數(shù)到手抽筋。
這里要說一下,我們的孟兄在鹿門山上,時刻都在跟隨著一個名叫龐德公的足跡。
龐德公,何許人也?可能大家不認(rèn)識他,但他有一個好朋友大家一定認(rèn)識,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先生。我們的諸葛先生以對待老師的禮節(jié)來對待他,可見對他是十分尊敬的,而諸葛亮的外號“臥龍”就是他給取的。
龐德公乃是東漢名士,想當(dāng)年,荊州刺史劉表幾次請他出來做官,人家理都不理,那叫一個酷。此人后來就隱居在襄陽的鹿門山上,以采藥終老,是個著名的隱士。
毫無疑問,我們的孟先生以他為榜樣了,也打算在這鹿門山上做一個逍遙的隱士。你要是不信,可有詩為證:“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边@里的龐公指的就是龐德公了。
至于孟浩然對詩歌的貢獻嘛,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課本上寫得很多。由于他的生平經(jīng)歷比較簡單,不是隱居就是出游,所以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也就比較單一了,比不上他的好友王維那樣豐富。要知道,人家王維那可是幾度出世又幾度入世。但他們二人所開創(chuàng)的“王孟詩派”,對后世的山水田園詩人還是非常有影響的,可謂是影響深遠(yuǎn)。
詩人介紹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yīng)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xué)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dāng)R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失意文人的樣板-孟浩然】相關(guān)文章:
人生失意的詩句10-27
形容失意的詩句大全08-31
文人落榜詩詞04-26
孟浩然的古詩05-30
孟浩然的詩[經(jīng)典]06-29
孟浩然簡介04-11
孟浩然的詩12-06
孟浩然的詩09-16
孟浩然的資料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