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審美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審美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朝代】唐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注釋
(1)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之,往。
(2)荊:今湖北省
(3)征帆:指遠行的船。帆:帆船。
譯文
荊州和吳郡是接壤的水鄉(xiāng),你離去的時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陽將要落山,遠行的小船將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盡頭望去,真讓人肝腸寸斷憂傷至極。
鑒賞
詩開篇就寫道:“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薄扒G”指荊襄一帶!皡恰敝笘|吳。這一句的意思是說,荊地和東吳之間隔著很多大江大湖,到處都是水鄉(xiāng)。這里,詩人并沒有點題意——“送”,但其“送”意蘊含其中。特別是“荊吳相接”中的“接”字,用得很妙,它不但說明了兩地之間是相聯系的,而且以此寬慰朋友——兩地相連,真與“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接著第二句寫道:“君去春江正渺茫。”此句承“水為鄉(xiāng)”而來!懊烀!奔催|闊。也就是說,因遼闊水域,朋友遠去而逐漸模糊不清了!熬ァ奔茨(杜晃)離開了!按航烀!贝禾斓慕疂L滾滔滔,流向遠方。意思是說,您離開這里(荊州)到東吳去,一路上都要乘船沿長江順流而下,你乘坐的船在長江上越走越遠了,慢慢也就看不到了。其中“去”點明了離別之意?梢哉f,因朋友離別遠去了,詩人眼前茫茫一片,心中也感覺空空蕩蕩的。這樣,不但表現了詩人與朋友情感的真摯,也表現了詩人處境的孤獨和心情的苦悶。
于是,詩人在第三句中寫道:“日暮征帆何處泊。”“征帆”即遠行的船。出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這一句的意思是說,朋友在春江渺茫中乘船而去,到了傍晚,在什么地方停泊?這里,詩人運用了一個問句,不但強調了自己對朋友的關切,也暗示了自己對朋友遠去而難以忘記的心情。這一句,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 (柳永《雨霖鈴》)有著同樣的審美效果。這里,詩人通過對朋友的擔憂,進一步表現了依依惜別之情。
最后詩人寫道:“天涯一望斷人腸!薄疤煅摹奔丛谔斓倪吘壧,比喻距離很遠。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也說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薄皵嗳四c”即指羈旅在外的人。這樣的人,因為思念家鄉(xiāng)親人(有時候也指與親人朋友分離)而內心十分悲傷,已經達到肝腸寸斷的地步。詩人用“斷人腸”自喻,不僅點明離愁別緒之感,更表現出了朋友遠去之后自己的孤獨與寂寞。這一句的意思是說,我極目遠望,也不能再看到您了,這真是令人感到好像腸子都要斷了一樣地悲傷呀!疤煅囊煌泵枥L了詩人佇立江邊,久久不愿離去的情態(tài)。是的,朋友遠去,春江渺茫,此時詩人所看到的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景象,而感覺到的卻是朋友遠去之后的傷感。
在藝術上,首先,以送者口吻,更能表現詩人對朋友的情感。其次,語言如行云流水,層層推進,很富神韻。再次,問句的運用,增強抒情效果。
審美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題一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
唐時所謂“進士”,為后世所謂舉子(舉進士)。得第者則稱“前進士”。由此可見,杜晃此去東吳,是落魄的!扒G吳相接水為鄉(xiāng)”(“荊”指荊襄一帶,“吳”指東吳),詩開篇既未點題意,也不敘別情,全是送者對行人寬解安慰的語氣。“荊吳相接”,意同“天涯若比鄰”,說兩地,實際已暗關送別之事。但先作寬慰,超乎送別詩常法,卻別具生活情味:落魄遠游的人往往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這里就有勸杜晃放開胸懷的意思。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素稱水鄉(xiāng)。不說“水鄉(xiāng)”而說“水為鄉(xiāng)”,意味雋永:以水為鄉(xiāng)的荊吳人對飄泊生活習以為常,不以暫離為憾事。這樣說來雖含“扁舟暫來去”意,卻又不著一字,造語洗煉、含蓄。
“君去春江正渺!。此承“水為鄉(xiāng)”轉到正題上來,語仍平淡!熬ァ笔茄矍笆拢 春江渺!笔茄矍熬,全似信手拈來,但這尋常之事與尋常之景聯系在一起,又產生一種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還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讓讀者自去體味。
朋友剛才出發(fā),便想到“日暮征帆何處泊”,聯系上句,這一問來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鮮明對比。闊大者愈顯闊大,渺小者愈顯渺小。因此而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句中表現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心。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
前三句飽含感情,但又無跡可尋,極為含蓄。末句則卒章顯意:朋友遠去了,“孤帆遠影碧空盡”,送行者縱目天涯,極視無見,不禁心潮洶涌,第四句將惜別之情上升到頂點,“斷人腸”點明別情,卻并不傷于盡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將此情鋪墊充足,結句點破,水到渠成。若無前三句的蓄勢,就達不到這樣持久動人的效果。
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已經具有詩人風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畫出詩人悵然遠望的送別之態(tài),十分生動。讀者在這里看到的,與其“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聞一多《唐詩雜論》)。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體,頗富神韻。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審美賞析】相關文章:
送杜十四之江南古詩鑒賞10-20
《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及賞析03-22
《送孟浩然之廣陵》全詩及賞析02-22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注釋、賞析03-30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賞析12-05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賞析09-2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賞析[經典]11-2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譯、賞析11-0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文賞析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