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清照的《金石錄》后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許多人都對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fā)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清照的《金石錄》后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右《金石錄》三十卷者何?趙侯德甫①所著書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訛謬,去取褒貶,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皆載之,可謂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學作學生。趙、李族寒,素貧儉,每朔望謁告出,質(zhì)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②之民也。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shù)日。
后屏居鄉(xiāng)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③。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guān)出卷帙;蛏贀p污,必懲責揩完涂改,不復向時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謀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涂金刺繡之具,遇書史百家字不刓闕④、本不訛謬者,輒市之,儲作副本。于是幾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
今日忽閱此書,如見故人。因憶侯在東萊靜治堂,裝卷初就,蕓簽縹帶,柬十卷作一帙。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蕭繹江陵陷沒,不惜國亡而毀裂書畫;楊廣江都傾覆,不悲身死而復取圖書。豈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歟?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耶?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區(qū)區(qū)記其終始者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節(jié)選自李清照《<金石錄>》后序)
注釋
、仝w侯德甫:指趙明誠,字德甫,李清照之夫。趙明誠曾為萊州等地太守,故稱“侯”。
、诟鹛焓希簜髡f中的遠古帝王。
③鉛槧(qiàn):古代文具。鉛為鉛條,可書寫;槧為木板,可書文字。
④刓(wán)闕:磨損殘缺。
譯文
以上《金石錄》三十卷是誰的著作呢?是先夫趙德甫所撰的。上自三代,下至五代之末,這些見之于金石鏤刻的文字共二千卷,都校正了錯字異文,進行了汰選和品評,上足以合圣人的道德標準,下能夠訂正史官失誤的,這里都記載了,可以稱得上內(nèi)容豐富了!
我在建中辛巳年間,嫁到了趙家。明誠當年21歲,還在太學當學生。我們兩家都是寒族,向來清貧簡樸。每月初一、十五,明誠都請假出去,把衣服押在當鋪里,取五百銅錢,走進大相國寺,購買碑文,回到家中,我們面對面地坐著,展玩碑文,自己覺得很像遠古時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樣自由和快樂。曾記得崇寧年間,有一個人拿來一幅南唐徐熙所畫的《牡丹圖》,要二十萬錢才肯賣。當時就是貴家子弟,要籌備二十萬銅錢,也很不容易啊!我們把它留了兩夜,終于因為想不出法子而還給了他。我們夫婦倆為此惋惜悵惘了好幾天。
后來我們回青州故鄉(xiāng)閑居了十年。仰有所取,俯有所入,衣食富足有余。明誠又接連做了萊州和輜州的太守,把他的全部薪俸拿出來,從事書籍的刻寫。每得一本,我們就一起較勘,整理成集,題上書名。我天性博聞強記,每次吃完飯,和明誠坐在歸來堂上烹茶,指著堆積的書史,說某一典故出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猜中與否決定勝負,作為飲茶的先后。猜中了,便舉杯大笑,以至把茶倒在懷中,起來時反而飲不到一口。甘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過一輩子!所以我們雖處于憂患貧窮之中,而胸中的志愿從沒有屈服過。
收書的任務(wù)既已完成,就在歸來堂中建起書庫,把大櫥編上了甲乙丙丁的號碼,中間放上書冊。如需講讀,就拿來鑰匙開櫥,在簿子上登記,然后取出所要的書籍。我有時把書籍損壞或弄臟了一點,他定要給以批評,并責令揩完涂改,不再像過去那樣平易和藹了。我性子實在忍耐不住,就想辦法不吃第二道葷菜,不穿第二件繡有文彩的衣裳,頭上沒有明珠翡翠的首飾,室內(nèi)沒有鍍金刺繡的家具。遇到諸子百家的書籍,只要字不殘缺、版本不假的,就馬上買下,儲存起來作為副本。于是羅列在幾案上,堆積在枕席間,我們意會心謀,目往神授,這種樂趣遠遠超過聲色狗馬之上。
今天無意之中翻閱這本《金石錄》,好像見到了死去的親人。因此又想起明誠在萊州靜治堂上,把它剛剛裝訂訂成冊,插以蕓簽,束以縹帶,每十卷作一帙,F(xiàn)在他的手跡還像新的一樣,可是墓前的樹木已能兩手合抱了,悲傷!從前梁元帝蕭繹當都城江陵陷落的時候,他不去痛惜國家的滅亡,而去焚毀十四萬冊圖書;隋煬帝楊廣在江都遭到覆滅,不以身死為可悲,反而在死后把唐人載去的圖書重新奪回來。難道人性所專注的東西,能夠逾越生死而念念不忘嗎?或者天意認為我資質(zhì)菲薄,不足以享有這些珍奇的物件嗎?抑或明誠死而有知,對這些東西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嗎?為什么得來非常艱難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然而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這是人間的常理。因此我以區(qū)區(qū)之心記述這本書的始末,也想為后世好古博雅之士留下一點鑒戒。
賞析:
這篇(<金石錄>后序)(以下簡稱<后序)),是李清照為故夫趙明誠的金石學名著(金石錄》一書所作的序言。在《金石錄》編撰過程中,趙明誠曾寫過一篇《<金石錄>序》。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趙明誠又再三請河間劉跂為《金石錄》前三十卷撰序。劉跂于同年九月完成好友趙明誠所囑,其文題作(<金石錄>后序)(以下簡稱“劉序”)。李清照所撰《后序》,雖與“劉序”的題目相同,但她是在趙明誠逝世、由她繼續(xù)完成丈夫的未竟之業(yè)后寫下的。同樣是為《金石錄》作序,李清照的《后序》,與趙明誠的自序和“劉序”大不相同。后二者系就書論書,只談與《金石錄》直接相關(guān)的事,文字簡潔平實,是兩篇很典型的書序。李清照的《后序》卻是匠心獨運,在剪裁、敘事、抒情等方面迥別于一般書序,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她所結(jié)撰的重點是放在敘述金石書畫的“得之艱而失之易”上,是一篇帶有自傳性的而又抒情性極強的文學散文。
在我國散文史上占有不可替代位置的(后序),理所當然地受到人們極大的關(guān)注和總體上頗為中肯的評價,其中兩個人的見解極近腠理。一是南宋的洪邁;一是近人浦江清。洪邁主要是就《后序》的敘事旨歸而建言,他說:“其妻易安居士,平生與之同志,趙段后,憨悼舊物之不存,乃作后序,極道遭催變故本末。”((容齋四筆)卷五)洪邁不僅以此番言簡意賅之語,準確地道出了洋洋兩千言《后序》的敘事脈絡(luò),其更大的貢獻還在于為后世留下了親眼經(jīng)見宋版(后序)所云之撰署日期為紹興四年(1134)。這就極有力地說明了明抄本的“紹興二年”之誤。因為“紹興二年”對李清照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這年的春夏她得了重病,又因與張汝舟的離異訴訟吃官司、坐牢……在這種情況下,她哪里會有心思去整理《金石錄》并撰寫《后序》,而“紹興四年”則正是趙明誠逝世五周年,是時痛定思痛而作《后序》,豈非順理成章!
而浦江清則從另外的角度道出了《后序》的價值所在:此文詳記夫婦兩人早年之生活嗜好,及后遭逢離亂,金石書畫由聚而散之情形,不勝死生新舊之感。一文情并茂之佳作也。趙、李事跡,(宋史)失之簡略,賴此文而傳,可以當一篇合傳讀。故此文體例雖屬于序跋類,以內(nèi)容而論,亦同自敘文。清照本長于四六,此文卻用散筆,自敘經(jīng)歷,隨筆提寫。其晚境凄苦郁悶,非為文而造情者,故不求其工而文自工也。
作者介紹
李清照,字易安,山東濟南人,是我最喜歡的女詞人,她長于詩詞,通曉音律,工散文,多才多藝,她的文筆細膩,委婉,多情,她的一生命運多劫,顛簸不幸,卻以敏捷的才思,獨特的詩詞造詣,在歷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詞人,故有婉約派宗主的稱號,她的詞清新婉約,情調(diào)優(yōu)美,以情動人,讓人耳目一新,難以忘記。少女時的李清照,活潑率真,朝氣蓬勃,生活在富裕的書香門第,一切都是那麼的幸福,“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边@首《如夢令》把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畫出來。少婦時期的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相親相愛,共同致力與書畫金石的搜集和整理,但多情自古傷離別,趙明誠赴任在外,空虛,寂寞的閨中生活,使李清照的詩詞充滿了深深的離愁,閨怨!凹t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燕子歸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崩钋逭盏倪@首《一剪梅》,把自己的相思抒發(fā)的淋漓盡致,難舍難分的愛,割之不舍的情,夫妻之間微妙而真摯的感情躍然紙上,讀起來朗朗上口。再看這首《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字面上沒提離別之苦,相思之情,但是卻更含蓄的道出了離別的相思苦,相聚遙遙無期,花因風吹而瘦,人因相思比花還瘦,思念趙明誠的真切纏綿的感情不言而喻。
南渡之后的李清照,經(jīng)歷的太多的磨難,國家的滅亡,丈夫的去世,凄慘的經(jīng)歷讓她飽嘗苦頭,一直到晚年,她都不能擺脫幽憤和愁苦!帮L住沉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边@首《武陵春》把李清照的凄苦的心情描述的更為逼真,這許多的傷心事加起來,這小小的舟兒怎么載的動?追撫往事,睹物思人,物事而人非,只有躲起來悄悄的流淚。晚年的李清照,已經(jīng)是窮困潦倒了,從原來的官宦富庶到現(xiàn)在的窮困困頓,從以前的悠閑生活到現(xiàn)在的身世多劫,怎樣的一種反差,她此時的詩詞情調(diào)大都傷感,懷念中原,悲嘆身世;蛟S,苦難也是人的一種財富,李清照的晚年之作《聲聲慢》,可謂是上乘之作,“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詞抒發(fā)了她飽經(jīng)憂患,孤獨無依的悲愁,只身飄零,孑然獨處,凄清冷落的苦楚奔涌而出,瀉與筆端,全文都是以“愁”字來的,最后在以“愁”字結(jié)尾,畫龍點睛。也曾有文人稱贊這首詞流轉(zhuǎn)如珠,手法高妙,可謂“大珠小珠落玉盤!
在封建社會男人自居的舊時代,李清照不可不為女中英雄,她成功的塑造了女詞人的形象,她不僅是一個柔情的女子,也是一位豪爽的女文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何等的壯志雄心,李清照也是愛國的,對自己和國家的前途都一直是有著深沉的憂慮。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如此的贊譽對李清照來說,亦不為過。她以她自己的獨特的睿智的頭腦,在歷史寫下了永不磨滅的一筆,喜歡她,情真真,意切切,愁深深!喜歡她多愁善感,喜歡她的與眾不同!
【李清照的《金石錄》后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李清照《金石錄后序》的價值11-25
《金石錄-序》李清照09-26
李清照清平樂原文及翻譯11-30
李清照《聲聲慢》原文及翻譯02-25
李清照《夏日絕句》原文翻譯及賞析09-09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譯文02-01
李清照《浣溪沙·閨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8-03
一剪梅李清照原文翻譯10-13
一剪梅李清照原文及翻譯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