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集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白詩集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詩集讀后感1
這幾天在家拜讀偉大詩人“詩仙”李白的詩作,心中頗有感觸焉。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他在詩壇上是詩壇泰斗般的地位,詩歌出盛唐,盛唐出李白,一句話,他是詩壇上的老大,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般的存在。所以他的名字和他那些鬼斧神工般的詩歌一起萬世流傳,永垂不朽!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
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對李白非常崇拜。記得讀小學時學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那時很小,對詩中包含的思鄉(xiāng)之情根本無法理解,只是覺得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愛讀。后來陸陸續(xù)續(xù)學了他的《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等等,終于牢牢記住了這個名字。到了上中學又開始學他的詩,在我的印象中,只要我在上學,我就無法避免地讀到他的詩,這時才感覺到原來他的詩那么重要,但說實話,不知是年齡問題還是缺少生活感受,我不是很能體會他的詩歌中所蘊藏的情感和精髓。
現在自己長大了,參加工作十來年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都嘗過了,人情世故也稍微懂點了。這時我再來讀李白的詩,我突然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邊讀他的詩,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立體豐滿起來,不再是遙不可及、模糊的影子。他的不平凡曲折坎坷的一生,滿腹才華、滿腔熱情、滿腔抱負卻始終無法得到施展,得不到重用而郁悶惆悵、憤懣難平的心情始終相伴一生,讓他只能借酒銷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當我讀到《行路難》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睍r,我眼前浮現出詩人拔劍四顧,心里無比茫然,不知自己今后的路在何方,連自己最愛的美酒都沒有興趣了,這時我的心中一酸,眼中差點涌出淚花,我心痛啊!這樣才華橫溢的詩人卻得不到重用,只能惆悵地離開長安。離開長安后,他開始了十多年的四處漂泊的生活,居無定所,四海為家,想尋找一個門路,實現自己為國為民的抱負理想,而始終不得。詩人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惆悵。發(fā)出了“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钡母锌。為什么有這么多的白頭發(fā),是誰讓我滿頭白發(fā)?是愁緒!是愁白了頭!
縱觀李白的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是愁苦的一生。原因何在呢?他自身也有原因,因為他太狂放不羈,太單純,太直率,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察言觀色,不懂得溜須拍馬。這是他的性格問題。性格決定命運!要是他世故一點,圓滑一點,可能他還是前途無量的!但我覺得最關鍵的是他生不逢時!他生在唐玄宗晚期,朝政最的時候。君王沉溺于楊貴妃的美色中不可自拔,寵信奸臣,任用奸相李林甫。朝野黑暗,有志之士報國無門!要是他生活在現代,憑他這樣驚世駭俗的才華,會成為享譽世界的大文豪,也許會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我們中國人、中國文人爭光,那該多好啊!
李白詩集讀后感2
就政治而言,仕途并不適合李白去涉足,因為這位“酒中仙”的詩人所質是他人少有的。而詩人氣質愈濃愈重,在政治上就越不會成熟,即便在智慧和情感上他都是智者,他依舊改不了滿腹的不合時宜。
在我看來,李白的一生被和現實所禁錮和束縛。
“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是時李白二十四歲,風華正茂的他便開始向詩壇進軍了。他是個才子,“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但他根本不屑于去做一個儒家忠實的信徒。他想像莊子一樣站在九天絕頂觀俯人間,所以我們可以輕易感受到他有一種天上地下獨往獨來的氣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這座歷史的高峰上,因此,他向往的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他喜游,廣博的見識充實了他的人生色彩。我們了解,李白做過隱士、道士、游俠。他的志向立得遠,但他只是一個自以為是超一流的政治家而其實根本不懂政治的詩人。栩栩然得意的他曾一廂情愿地認為有皇帝的召見就可以大展鴻圖了。然而他錯了,他是完全在中的詩人,他陷入屬于自己所不能脫出的夢境之中,殘酷冷漠的現實給予他的在欣喜之后,只有傷——而這些,除了社會和客觀因素外,更是因為他濃重的詩人氣質。
李白的氣質,用浪漫來形容為好,但說他傲一點也不為過。他的傲完全出于自然,傲也是他一生最鮮明的寫照。正因為他的秉性,他始終保持了一顆純樸的童心,也就是說,他用以衡量世間的眼光總是帶著浪漫的情感和稚嫩的理解。他將寄于自己的仕途,而唐的官場的復雜性妄將他的人格死死地框祝李白是框不住的。所以,他和社會明顯格格不入。他的狂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象豐富得驚人,他沒有停滯抑或封閉自己,他一旦找到了屬于的起點和空間,就不會猥瑣和。詩人一生所追求的,往往卻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意的,
李白的性格和氣質,使他迷離在這清醒的塵世之中。
可以說,沒有李白,盛唐的精彩大為遜色。余光中《尋李白》寫得好“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顯然是有些夸張了。但我們應該明白,李白所給唐增添的華彩也并非其他人所能比的。可以說只有唐代,能接受李白這個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唐代。李白的性格是改不了的,他若做云,便偏要飛到九天之外,他若為風,便偏要到海上興浪。他和我們同樣不想信浪漫化的生命中會有失敗的慘痛。他想把對象化局限于自己的前程,換而言之,他有著對這個人世的占有欲。因此,無論何時,他都不會毀滅他自己獨有的美感,他也同樣不會止步在生命失意的平原上觀看落魄的景象。于是,“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投在李?的帳下。他入宮三個年頭,得罪了楊貴妃,高力士,自己也苦不堪言,但還是想著為國效力。我們再品他的昂揚斗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湖沙……”詩人就是詩人,他總是美感的主人,所以,他從來不會受自己的象化的美感產物所支配。人的生命沒有定式,但李白似乎終究是走不出他的定式——就在他想大顯身手的時候,李?野心膨脹,不聽調遣,結果發(fā)生內訌,被唐肅宗消滅。而卷進爭奪皇室寶座的斗爭中失敗的詩人李白,卻幸運地活了下來。
詩人就是詩人,李白不是政治家。
合格的詩人大都逃不掉有一些特有的.情愫,李白在雖政治上失意不斷,但其詩中所有的意象都可以說是他的審美感受的特殊寄托者。我不敢肯定他的詩是否是一種哲學式的人生,但我敢說他的每首詩都牢牢地固結了自己的情懷。不能說李白沒有欲望,我已提過, 他有著對這個人世的占有欲,他處處都以自己吞吐宇宙的豪氣,賦予自然景物以崇高的審美價值。他有著如此廣闊的胸襟,其實,那半個盛唐早就歸他所有了。
據傳說,李白是從采石磯的捉月臺,為捉到跳入而死的。李白的死竟也如此浪漫,這也是一代詩仙的命運悲劇。但我們相信,他的文字風格是不會蒼老的,他只是化成了他詩中的那只大鵬,在他自己的天空下,“扶搖直上九萬里”……
李白詩集讀后感3
李白,字太白,盛唐時期的詩人,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
我來談談我看到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媚權貴,不涉足于官場之人,一個高潔,一個孤傲的李白。命令高力士拖鞋,讓楊運忠為其磨墨,除了他,誰還可以這樣?不肯屈服于人,心直口快,面對不平敢于出手相助,這注定了他的一生與官場無緣。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我看到的,是一個灑脫,放蕩不羈的人,一個仗劍走天涯,一個濁酒行千里的。人!疤熳雍魜聿簧洗,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自命不凡,孤芳自賞。難道他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嗎?不!“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是他的理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笔撬恼伪ж。他之所以不去追求,是因為他潔身自好,不想同流合污,想過那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生活。
唐朝興起的科舉制成就了李白的名氣,但自古的封建官僚扼殺了李白的未來。這樣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豪情壯志的人,就是古代思想的犧牲品。不過,李白終究是成功了,他名字會超過所有的帝王,永載史冊。
這就是我讀到的李白。
李白詩集讀后感4
謳歌理想,抒發(fā)悲憤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功業(yè)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保ā渡侠铉摺罚
蔑視權貴,追求自由
他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對于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卑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俗沉,F實的黑暗使他李白圖片
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愿望。
揭露現實,抨擊時政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爭,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體現。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驕縱,宦官權勢炙手可熱……通過對政事朝綱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安史之亂”爆發(fā),他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涵,并富于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
情緒起伏,充滿矛盾
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xiāng)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齊一萬物、逃避現實等消極頹廢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詩集讀后感5
在恍惚迷離之中,仰視李白瘦削的背影,傾聽他漸行漸遠的跫跫足音,腑身拾起珍藏于歷史長河中的瑰寶。
看著你唱一曲不朽的高歌。幽森青翠,一片蒼茫。綠竹幽徑,青蘿拂衣。長歌呤奏松風曲,曲罷盡興月星稀。爾后,駕一葉蕩漾的扁舟,泅過碧綠的溪水,獨自駛向浩瀚的江河,古來萬事皆如東流水。陶然自得間忘卻了人間名利。
看著你呤一首豪放的詩詞!啊焐也疟赜杏茫Ы鹕⒈M還復來…”無不揮灑著洋溢的才華,宛若叔云,蘊建安風骨得蓬萊之風,欲上青天攬取明月。
看著你擎一壺香醇的美酒。于夜色下舉杯邀請明月,會須一飲三百杯酒。抽刀斷水水更奔流,舉杯銷愁更添憂愁。酒入愁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而后,微醺的登上高樓,抱明月而長終。
心中的李白漸行漸遠,繁華如一夢。聊以此文,紀念心中的酒仙,遠逝的詩魂。
【李白詩集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