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梁實秋散文《散步》
《瑯記》云:“古之老人,飯后必散步。”好像是散步限于飯后,僅是老人行之,而且盛于古時。現(xiàn)代的我,年紀不大,清晨起來盥洗完畢便提起手杖出門去散步。這好像是不合古法,但我已行之有年,而且同好甚多,不只我一人。
清晨走到空曠處,看東方既白,遠山如黛,空氣里沒有太多的塵埃炊煙混雜在內,可以放心地盡量地深呼吸,這便是一天中難得的享受。據(jù)估計:“目前一般都市的空氣中,灰塵和煙煤的每周降量,平均每平方公里約為五噸,在人煙稠密或工廠林立的地區(qū),有的竟達二十噸之多。”養(yǎng)魚的都知道要經常為魚換水,關在城市里的人真是如在火宅,難道還不在每天清早從軟暖習氣中掙脫出來,服幾口清涼散?
散步的去處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區(qū),如果風景宜人,固然覺得心曠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一切只要隨緣。我從前沿著淡水河邊,走到螢橋,現(xiàn)在順著一條馬路,走到土橋,天天如是,仍然覺得目不暇給。朝露未干時,有蚯蚓,大蝸牛,在路邊蠕動,沒有人傷害它們,在這時候這些小小的生物可以和我們和平共處。也常見有被碾斃的田雞野鼠橫尸路上,令人怵目驚心,想到生死無常,河邊蹲踞著三三兩兩浣衣女,態(tài)度并不輕閑,她們的背上兜著垂頭瞌睡的小孩子。田畦間佇立著幾個莊稼漢,大概是剛拔完蘿卜摘過菜。是農家苦,還是農家樂,不大好說。就是從巷弄里面穿行,無意中聽到人家里的喁喁絮語,有時也能令人忍俊不住。
六朝人喜歡服五石散,服下去之后五內如焚,渾身發(fā)熱,必須散步以資宣泄。到唐朝時猶有這種風氣。無稹詩“行藥步墻陰”,陸龜蒙詩“更擬結茅臨水次,偶因行藥到村前”。所謂行藥,就是服藥后的散步。這種散步,我想是不舒服的。肚里面有丹砂雄黃白礬之類的東西作怪,必須腳步加快,步出一身大汗,方得暢快。我所謂的散步不這樣的緊張,遇到天寒風大,可以縮頸急行,否則亦不妨邁方步,緩緩而行。培根有言:“散步利胃。”我的胃口已經太好,不可再利,所以我從不蹌踉地趲路。六朝人所謂“風神蕭散,望之如神仙中人”,一定不是在行藥時的寫照。
散步時總得攜帶一根手杖,手里才覺得不閑得慌。山水畫里的人物,凡是跋山涉水的總免不了要有一根邛杖,否則好像是擺不穩(wěn)當似的。王維詩:“策杖村西日斜。”村東日出時也是一樣的需要策杖。一杖在手,無需舞動,拖曳就可以了。我的一根手杖,因為在地面磨擦的關系,已較當初短了寸余。手杖有時亦可作為武器,聊備不時之需,因為在街上散步者不僅是人,還有狗。不是夾著尾巴的喪家之狗,也不是循循然汪汪叫的土生土長的狗,而是那種雄赳赳的橫眉豎眼張口伸舌的巨獒,氣咻咻地迎面而來,后面還跟著騎腳踏車的扈從,這時節(jié)我只得一面退避三舍,一面加力握緊我手里的竹杖。那狗脖子上掛著牌子,當然是納過稅的,還可能是系出名門,自然也有權利出來散步。還好,此外尚未遇見過別的什么猛獸。唐慈藏大師“獨靜行禪,不避虎兕”,我只有自慚定力不夠。
散步不需要伴侶,東望西望沒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說,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在這種時候才特別容易領略到“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那種“分段苦”的味道。天覆地載,孑然一身。事實上街道上也不是絕對的闃無一人,策杖而行的不只我一個,而且經常的有很熟的面孔準時準地地出現(xiàn),還有三五成群的小姑娘,老遠的就送來木屐聲。天長日久,面孔都熟了,但是誰也不理誰。在外國的小都市,你清早出門,一路上打掃臺階的老太婆總要對你搭訕一兩句話,要是在郊外山上,任何人都要彼此脫帽招呼。他們不嫌多事。我有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形容枯槁的老者忽然不見他在街道散步了,第二天也不見,第三天也不見,我真不敢猜想他是到哪里去了。
太陽一出山,把人影照得好長,這時候就該往回走。再晚一點便要看到穿藍條睡衣睡褲的女人們在街上或是河溝里倒拉圾,或者是捧出紅泥小火爐在路邊呼呼地扇起來,弄得煙氣騰騰。尤其是,風馳電掣的現(xiàn)代交通工具也要像是猛虎出柙一般地露面了,行人總以回避為宜。所以,散步一定要在清晨,白居易詩:“晚來天氣好,散步中門前。”要知道白居易住的地方是伊闕,是香山,和我們住的地方不一樣。
【梁實秋散文《散步》】相關文章:
梁實秋的散文11-20
梁實秋散文全集11-18
梁實秋的散文鑒賞06-19
梁實秋經典散文欣賞09-23
梁實秋散文精選《謙讓》09-14
梁實秋散文:旅行08-04
梁實秋《孩子》散文07-16
梁實秋散文《舊》10-25
梁實秋散文:《女人》08-11
梁實秋散文:《寂寞》10-05